中國法制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jié)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jié)嚴重。
子女繼承父母的遺產天經地義,但是很多不孝子女平時對父母不管不問,不盡孝道,甚至虐待、遺棄父母,情節(jié)嚴重,父母去世后只想著怎么分遺產,因此法律規(guī)定繼承人有上述行為的,喪失繼承權。但是《民法典》新增了寬宥制度,即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這一制度體現了被繼承人處分遺產的自主意愿,符合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