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莞
泉州南音有兩種演奏形式,一種是短小隨意的“什錦唱”,另一種則是結(jié)構(gòu)龐大、流程規(guī)范的“整弦排場啟曲奏唱”,是南音展示的最高形式。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前,南音“整弦排場啟曲奏唱”曾被廣泛運用于民間的各種“大世事”、“大場合”、“大祭祀”或南音的“拼館”活動中;在此之后,逐漸地就無人傳習和學習套曲,套曲曲譜失傳、“套曲”稱謂被遺忘,“整弦排場啟曲奏唱”在民間再也排不起來,曾經(jīng)轟轟烈烈、促進南音交流發(fā)展的“拼館”活動也隨之銷聲匿跡。①
陳練先生②是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zhèn)著名的老南音人,其于2018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南音傳承人。陳老先生于上世紀四十年代接受南音啟蒙,后師從永春名師林庶煙先生學習南音“八管”和套曲,八十年代以后開始自費收集、整理、校編南音套曲曲譜,并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排練兩種不同的“整弦排場啟曲奏唱”形式,使這種斷層七十年之久的南音藝術(shù)中的瑰寶重現(xiàn)于世,并留下珍貴的視頻資料③,為南音的傳承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南音“整弦排場啟曲奏唱”雖于2018年、2019年實現(xiàn)了重現(xiàn),但隨著老弦友相繼過往,目前只有少數(shù)幾位老弦友了解這種形式,像陳練老先生這樣深諳其中門道的人更是幾乎找不到。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南音“整弦排場啟曲奏唱”,從而保護和傳承南音藝術(shù),筆者以安溪縣兩次“整弦排場啟曲奏唱”的演出錄像為案例,結(jié)合文獻資料的查考以及對陳練先生的實地采訪,對南音“整弦排場啟曲奏唱”的基本奏唱流程和奏唱機制等,進行了記錄、分析和整理。
南音“整弦排場啟曲奏唱”共排演了兩場,一場為“按枝頭”啟曲,另一場為“按活枝”啟曲,分別于2018年6月以及2019年6月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在安溪縣霞苑弦管等閑閣會址進行演出。兩次活動由泉州南音傳習所——安溪縣霞苑弦管等閑閣進行排場,排練歷時多月,并由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縣文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縣文化館、縣音樂舞蹈家協(xié)會承辦。陳練先生在演出現(xiàn)場提到:“這次排練是按2002年四十多位北京專家研究南音保存與發(fā)展提出的南音應‘純正保存,大膽發(fā)展’的原則,所以排練的規(guī)則遵循安溪的傳統(tǒng)規(guī)制。”由此可知,這種斷層七十年之久的南音展示的最高形式此次能夠順利呈現(xiàn),離不開各方的配合努力特別是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扶持幫助;另外,此次“南音整弦排場起曲奏唱”將會按照安溪傳統(tǒng)進行復原。
“整弦排場啟曲奏唱”有一套嚴格的流程規(guī)制,包含著許多奏唱時的機制。
“南音的功能,第一是祭神,第二才是娛人?!标惥毨舷壬缡钦f。④過去南音“整弦排場啟曲奏唱”最主要的功能,是作為禮儀音樂、儀式音樂用于民間的各種“大世事”、“大場合”、“大祭祀”中。但凡在這樣的場合,南音在正式整弦排場前都要有“八管陣”整隊排陣頭入場的環(huán)節(jié)。⑤2018年的“南音整弦排場按枝頭啟曲奏唱”,在演出的同時借機為安溪城隍祝壽,因此也具備這個環(huán)節(jié),具體過程如下:
觀眾、領(lǐng)導在廳內(nèi)坐定后,南音“八管陣”開始整隊奏樂入場。
“八管陣”為一路縱隊,由兩部分人員構(gòu)成。第一部分是隨行人員,為排在隊伍前頭的三位男性:第一位手持帶有“南音八管陣”以及“傳習所等閑閣”字樣的紅色牌匾,走在隊伍最前頭,第二位手持“泉州南音傳習所——安溪霞苑弦管營”的金色錦旗,第三位為霞苑弦管營的閣主——年近九旬的陳練老先生。尾隨陳先生的就是南音中的“八管”。在頂南安、中南安、安溪、德化地區(qū),南音分為“八管”和“四管”,其在樂器配置上,與泉州地區(qū)的“上四管”、“下四管”基本一致。此次“八管陣”為清一色女性,都是陳練先生的徒弟,其中打擊樂在前,其余樂器在后,順序依次為:銅鐘、扁鼓、四寶、雙鈴、響盞、木魚和狗叫,以及二弦、洞簫、噯仔、拍板、琵琶、三弦。⑥
關(guān)于整個廳室的布局,可以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前部為廳堂,布置有廟會的城隍神像;中部為觀眾;后端則為搭好的“錦棚”,布有宮燈、黃涼傘,兩邊的紅柱篆有“承華夏古樂神韻,傳泉州弦管正聲”的對聯(lián)。錦棚面向觀眾和神像。
“八管陣”排陣頭奏樂入場,先由廳尾行至廳堂,由館主陳練先生進香、燒金箔,進行簡單的祭祀儀式;結(jié)束后再繞回廳尾的錦棚,八管按照排陣頭的順序依次入座站好(即先是打擊樂,再是四管),奏樂結(jié)束后才坐下,具體行列座位如下圖(圖1):
圖1
此時,筆者察覺到此行列座位與泉州地區(qū)的顯著不同,即琵琶、三弦與洞簫、二弦的位置對調(diào)。陳先生在現(xiàn)場做出了生動的解釋:
關(guān)于這一開始的排陣頭和座位。坐法和現(xiàn)在(泉州地區(qū))相反,但這是歷來傳統(tǒng)的,六十、七十年代以前就是這么排,安溪、上南安、中南安、永春、德化都是這么排??疾煲院螅矣X得這個排法才符合中國的傳統(tǒng)禮制?!弦糁饕墓δ?,第一是祀神,第二才是自娛。所以說,不管琵琶頭還是三弦頭,都應該朝向觀眾,不會說讓琵琶屁股面向觀眾。我前幾天才和泉州人說,我說:你們擺神明的時候,擺雞的時候是怎么擺?是雞頭朝里還是雞屁股朝里?他說當然是雞頭朝里了。(就是這個道理。)但這到底是怎么傳承下來的,就不清楚。⑦
王耀華先生在《福建南音初探》中對“整弦排場”曾作如下解釋:“在南音界,唱奏前重新調(diào)整弦音稱為‘整弦’或‘排場’……‘整弦’時慣例以指套起始,謂之‘起指’?!雹嘀档靡惶岬氖牵P者在欣賞完整場的長達四個小時的演出后,發(fā)現(xiàn)陳練先生傳承的“整弦排場啟曲奏唱”形式與泉州地區(qū)所謂的“排門頭”形式如出一轍,兩者所用的“起指(和指)”、“煞譜”、“過枝”等概念都是相同的。⑨筆者由此推測兩者所指為同物,只不過泉州地區(qū)的“排門頭”已斷層多年,目前只能通過文獻記載與安溪縣的“整弦排場啟曲奏唱”進行比較了。
本次奏唱的套曲為【二調(diào)·長滾】套,起四空管。奏唱套曲前,先“整弦排場”,奏兩套同為四空管的指套,依次為“噯仔指”【自來生長】和“簫指”【春今卜返】,兩套指的拍板皆由本次啟曲奏唱的“攑枝者”白紫燕負責,演奏時間長達一小時。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傳統(tǒng),“噯仔指”只由噯仔演奏,“簫指”只由洞簫演奏,因此噯仔演奏完畢后就會退場,并由洞簫接替噯仔繼續(xù)演奏“簫指”。
另外,在欣賞套指演奏的過程中,筆者真切感受到南音藝術(shù)演奏、傳承的不易。南音的三種音樂組成中,唯有指套使用了小打擊樂,此次演出小打擊樂更是多達六件,全體參演人數(shù)達到十一人。然而在演奏過程中,尤其是速度極慢的七撩拍的演奏中,全體演員有條不紊、氣定神閑,依從拍板的指揮。筆者注意到,在套指演奏中,由于打擊樂音色、音量的覆蓋,拍板的音色音量并不明顯,因此演員們更多地是運用眼角余光的視覺輔助,預估拍板打下的時間點,從而將自己手中的打擊樂準確地打在撩或拍上;而拍板僅在拍位上擊打一下,剩下的撩位都需要演奏者自己把控,難度應是相當大的。
“整弦排場”結(jié)束后,就進入“正曲”部分,開始“啟曲奏唱”。正曲只使用“四管”,因此正曲部分一開始,六件打擊樂全部起身退場。此次啟曲【二調(diào)·長滾】套,為按“祧”啟曲,或又稱按“枝頭”啟曲。
1、奏唱套曲
南音的啟曲奏唱,唱的是“套曲”。根據(jù)陳老先生的記述,“套曲”本是和“指”、“譜”、“曲”一樣,都是南音的音樂組成部分,甚至處于最重要的地位,后來慢慢斷層、失傳,以至于如今已鮮有人聽說“套曲”這一名稱。⑩現(xiàn)結(jié)合對陳先生的訪談及其著述,做出以下梳理:
南音弦管由“指”、“譜”、“曲”、“套曲”組成,其中套曲和曲(散曲)應是相對的,是擁有體系的,其按照“四大祧”(管門)下的五個“枝頭”進行整編,如表1所示:
表1
按五大枝頭整編后,每個枝頭再繼續(xù)分為不同的滾門和數(shù)量不等的曲牌。另外,筆者認為,“枝頭”應該是具有雙重身份的:它一方面代表由其下方的眾多滾門構(gòu)成的套曲體系,另一方面還可以看作是該枝頭中的第一個滾門,故稱為“啟曲”。如此次啟曲【二調(diào)·長滾】套,【二調(diào)】既是枝頭也是滾門,它和【長滾】等其它滾門一樣,各自包含了一定數(shù)量的套曲。
另外,滾門還是按照撩拍來劃分的。同一滾門中,除了銜接到下一滾門的“過枝曲”可能同時具備兩個不同的撩拍,其余曲子的撩拍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有且僅有雙重身份的“五大枝頭”所代表的滾門中的套曲為七撩拍。如此次奏唱的【二調(diào)】中《畫堂彩結(jié)》、《勸公主》、《見汝來》、《熏風南來》四首套曲,皆為七撩拍,此外還有一首七撩拍過三撩拍的過枝曲《等君》。
2、“按枝頭”啟曲和“按活枝”啟曲
南音的啟曲奏唱有兩種形式:“按枝頭”啟曲和“按活枝”啟曲,此次演出為前者。兩種啟曲形式存在較大差異。
(1)“按枝頭”啟曲(“按祧”啟曲)
在“按枝頭”啟曲中,全場只唱一個枝頭,且該枝頭只能是“和指”時的所起管門下的枝頭;枝頭下的套曲還需按照嚴格的撩拍順序進行。現(xiàn)將陳先生的記述引錄如下:
正曲從七撩拍到疊拍系統(tǒng)演唱,其間插入“過枝曲”,啟曲前是“和指”,唱完后“煞譜”。……演唱時,必須有一個“攑枝”者和若干“唱腳”輪流接拍演唱,按時間安排演唱曲子的數(shù)量。……如起四空管,上下四管先奏“噯仔指”,也是四空管的,……然后“攑枝”者起七撩拍的曲帶慢針,唱完由其他“曲腳”接著唱仍是四空管的七撩拍的曲若干首,以下順序為:過枝曲(七撩拍過三撩拍)——三撩拍曲若干——過枝曲(三撩拍過一二拍)——一二拍曲若干——過枝曲(一二拍過疊拍)——疊拍曲若干——“攑枝”者唱疊拍帶尾聲,演奏過程“家私腳”、“曲腳”都得不間斷地連續(xù)接拍奏唱。??
表2為筆者針對“2018年南音整弦排場按枝頭啟曲奏唱”的正曲部分做的記錄,可以看出本次排場較典型地反映了“按枝頭”啟曲的特點:“和指”為四空管,因此啟曲四空管,以下的滾門和曲目的選擇都按照七撩拍、三撩拍、一二拍、疊拍、疊拍帶尾聲的順序進行,?反應了南音“散慢中快散”的速度布局特點。具體如下:
表2
(2)“按活枝”啟曲
陳練先生在訪談中如是說:“活枝啟曲,第一首一定要是慢針,(之后)只要有過枝曲,五個枝頭都可以用。”筆者經(jīng)過對安溪霞苑弦管等閑閣“2019年南音整弦排場按活枝啟曲奏唱”的錄像的分析,認為“按活枝”啟曲是一種沒有嚴格規(guī)定管門、枝頭和撩拍進行順序的啟曲奏唱形式,即奏唱時可以跨管門、跨枝頭,撩拍也不必遵循從七撩拍依次進行到疊拍的規(guī)則。表3為筆者梳理的2019年“按活枝”啟曲奏唱流程以及部分曲目的信息:
有了好心情,自然會多喝一些酒。那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不知不覺,兩瓶白酒、四箱啤酒都被我們消滅掉,我居然依舊頭腦清晰,毫無醉意。包東坡甚至要張羅著換個場子,到歌廳再喝。
表3
由表3可得,安溪霞苑弦管等閑閣2019年的“按活枝”啟曲奏唱中,先后過了五空管、四空管、倍思管三個管門以及【中倍】、【二調(diào)】、【倍工】、【大潮陽春】四個枝頭,且唱過的管門和枝頭可以重復再唱。撩拍上呈現(xiàn)七撩拍——三撩拍——一二拍——三撩拍——一二拍的布局,沒有用疊拍,且有重復撩拍,打破了從七撩拍到疊拍的固定進行。陳練先生曾發(fā)出感嘆,說“按活枝”啟曲比“按枝頭”啟曲更復雜、難度更大,由此可見一斑:一方面,“按活枝”啟曲頻繁地變換滾門、轉(zhuǎn)換調(diào)性、改變速度,這就對演員的臨場應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轉(zhuǎn)換管門或枝頭就一定要有過枝曲,“按活枝”啟曲奏唱的形式要求南音樂團必須熟練掌握大量的過枝曲,具有不小的難度。
以上就是兩種啟曲奏唱形式。除此之外,筆者還在演出和訪談中獲悉到更多細節(jié)。關(guān)于角色分工,“攑枝”者總是負責首尾兩首曲子和全部過枝曲的演唱,發(fā)揮著首尾呼應以及開始下一個滾門的作用。另外,在“整弦排場啟曲奏唱”中,每個滾門要唱多少首曲,以及下一首曲由哪一個“家私腳”和“曲腳”來接,并非事先安排好,而是演出時根據(jù)臨場情況現(xiàn)時決定的;演員的數(shù)量和水平、時間的安排,都是影響當天套曲奏唱數(shù)量的因素。另外,“攑枝”者、“曲腳”、“家私腳”之間的交替也有講究:原則上,一個滾門內(nèi)清唱者必須一曲一換,即“攑枝”者唱完過枝曲后,必須由不同的“曲腳”接拍,曲不得重復,人也不得重復。至于交替的方式,想要接拍的“曲腳”、“家私腳”會在上曲結(jié)束前或下曲開始時,從臺下走到奏唱者身邊,暗示接拍。這時,原先的演員就會停止演奏,起身站立,兩人相互鞠躬后接過樂器,下一位“家私腳”就可以從曲子的任意位置開始演奏;至于“曲腳”則一定要唱完整的一首,不能在任意時間點開始或結(jié)束演唱。另外,“攑枝”者與“家私腳”,以及“曲腳”與“家私腳”之間的身份是可以自由轉(zhuǎn)換的,如“攑枝”者在唱完上一曲后,立刻接拍下一曲的二弦成為“家私腳”。
啟曲奏唱結(jié)束后,“四管”會緊接著演奏純器樂曲“譜”,作為“整弦排場啟曲奏唱”的收尾,稱為“煞譜”。?曲終,眾人抱樂器起立,向觀眾鞠躬,演出結(jié)束。
以上就是“整弦排場啟曲奏唱”這種南音最高展示形式的基本流程和奏唱機制,一般要經(jīng)歷“‘八管陣’排陣頭奏樂入場”、“整弦排場(和指)”、“啟曲奏唱(正曲)”、“煞譜”四個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一場“整弦排場啟曲奏唱”要達到四個小時,奏唱二十首左右的套曲。
筆者在記錄和分析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整弦排場啟曲奏唱”的藝術(shù)價值,其嚴謹?shù)倪B綴邏輯、靈活的奏唱順序、多變的調(diào)性和速度、規(guī)模龐大的結(jié)構(gòu)以及演員們在曲與曲間行云流水般的接拍處理,都令人嘆服。另外,關(guān)于“整弦排場啟曲奏唱”的傳承,筆者也有些許管見:此次兩場排場演出,出演的都是安溪霞苑弦管等閑閣的弟子,其中大部分人平時都在外地工作,為了完成這次演出,陳先生對弟子們進行了幾個月的集中教學和訓練。但從演出效果來看,大多數(shù)弟子與琵琶師、攑枝者在奏唱水平上還是存在明顯的落差,富有難度的曲子只有三四個人能夠唱下來、唱好??梢?,“散裝”式的集訓教學不能作為傳承高難度的“整弦排場啟曲奏唱”的主導形式,其學習需要從娃娃抓起,對一批固定的學員進行專門的、專業(yè)的、長期的教學、訓練,方才有可能讓“整弦排場啟曲奏唱”這一藝術(shù)瑰寶能夠保質(zhì)保量、原汁原味地傳遞到下一代人的手中?!?/p>
注釋:
① 陳世練,林中溁,林祖樹,陳振梅.安溪縣文化叢書(下)弦管套曲卷四[M].作家出版社,2009.
② 陳練(陳世練),1933年11月出生于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zhèn)白瀨鄉(xiāng)霞鎮(zhèn)村,現(xiàn)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南音傳承人。
④ 這是陳練先生在2018年南音“整弦排場按枝頭啟曲奏唱”演出現(xiàn)場上所作的發(fā)言。
⑤ 來源于泉州南音傳習所——安溪霞苑弦管等閑閣校校編的內(nèi)部交流資料。
⑥ 在2019年的演出中,排陣頭隊伍的最后還有“茶擔”,即由一人負責挑茶。
⑦ 這是陳練先生在2018年演出上的講話。
⑧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⑨ 陳燕婷.古樂南音[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8.
⑩ 陳世練,林中溁,林祖樹,陳振梅.安溪縣文化叢書(下)弦管套曲卷四[M].作家出版社,2009.
?? 陳世練,林中溁,林祖樹,陳振梅.安溪縣文化叢書(下)弦管套曲卷四[M].作家出版社,2009.
? 參考安溪縣霞苑弦管等閑閣校編套曲目錄。
? 陳世練,林中溁,林祖樹,陳振梅.安溪縣文化叢書(下)弦管套曲卷四[M].作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