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中艷
摘要:高中物理教育中如何突破教學難點是教師非常關注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變革強調(diào)以學生為教學核心展開教學活動,尤其是在實踐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在課堂授課過程結合演示實驗的方式,改善學生學習感受,針對學生優(yōu)化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找到解析物理學習難點的路徑,并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應用價值更為了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學習。本文就運用演示實驗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實踐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要點;教學策略
一、引言
在教學改革的影響下,高中物理教學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隊伍中,力求為學生帶來更多良性影響力。演示實驗的教學設計作為一個渠道載體,可以使學生們更加理解課堂內(nèi)容,對知識進行正確學習理解,在這種客觀具體的情境下,讓學生帶著充足的好奇心走進課堂,并思考教師準備演示的內(nèi)容,高效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育的質量。物理教學應注重在趣味教學中將引導與實踐解析相結合,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來培養(yǎng)物理學科素養(yǎng),并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提高物理課的教學有效性。
二、演示實驗教學的教學價值
(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科目是難度比較大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的要求很高,大量的復雜的概念需要學生不斷地練習才能熟練地掌握。而語言傳授式教學通常同時枯燥無味的,也會造成學生學習存在困難。此時新穎的教學模式就非常的重要。單純地練習題的布置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物理實驗展示教學的應用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給予學生新穎的學習路徑,改善呆板的課堂氛圍,學生更容易融入到物理學習中,愿意去完成物理學習,加強對知識的解析能力,加深學習的印象。教師需要利用物理實驗展示帶來的生動教學內(nèi)容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展示內(nèi)容設計要做到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是形成與學生教學互動的前提條件。高中物理教師需要以學生特點為基礎,制定科學有效的實驗展示內(nèi)容,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 有利于學生深度理解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簡化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知識難點,強化學生的深度理解能力是突破物理教學難點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便是為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強化鞏固,對關鍵知識點作出有效的引導,并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及學科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日后高階學習。而相比較語言授課中,學生只能靠想象去思考物理知識,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方式可以直觀地展示相關物理現(xiàn)象或者概念,學生能夠在觀看實驗演示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分析和思考,將理解與運用相結合,引導學生了解物理知識的知識架構,逐步深入,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同時通過物理實驗的不同展示方式,能夠分解教學難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立體化的學習內(nèi)容,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相關概念,這是演示實驗教學的另一優(yōu)勢所在。
三、演示實驗教學的教學策略
(一) 結合生活化實驗演示實現(xiàn)深度學習
物理實驗演示教學的趣味性設計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保證充足的趣味性,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實驗演示中,并針對教學難點進行思考。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教學時需要將知識點與生活進行有機融合,可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深度挖掘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利用學生身邊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進而達到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和突破難點的目標。教師在實驗演示中要喚醒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生活知識,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枯燥的教材教學過程轉變成生動化的教學模式,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并通過積極地思考實現(xiàn)深度學習。舉例來說,在學習《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一課時,其教學難點就在于影響加速度的因素。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實驗演示中首先引入生活話題,比如我們在十字路口的紅綠燈觀察都能夠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當紅燈轉變?yōu)榫G燈之后,第一個駛出的一般都是電瓶車或者摩托車,然后是小轎車,最后才是大卡車,這是什么原因呢,用這種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然后利用實驗小車和砝碼以及滑輪板來給學生做演示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通過砝碼的變化來調(diào)整車的質量,用滑輪板改變實驗車的行駛角度來調(diào)整受力,在實驗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教學難點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
(二)結合現(xiàn)代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演示實驗
其實高中物理實驗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很多高中物理實驗或者現(xiàn)象,因為條件的限制無法在現(xiàn)實中完成。現(xiàn)代教學設備的運用為高中物理實驗增添了更多的演示手段。需要指出的是,現(xiàn)代教學設備所提供的,不僅僅是豐富的教學素材,同時還包括了大量新穎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在當前課堂教學中提倡以引導性的教學為主,高中物理教師要盡量避免機械化的實驗演示,應該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更多的教學引導,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這樣學生能夠在自身的探索中,尋找和發(fā)現(xiàn)一些新穎的學習路徑,高效解決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內(nèi)容和關鍵問題。以《萬有引力定律與宇宙航行》為例,教師可以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設備的教育價值,用模擬軟件為學生帶來一段衛(wèi)星圍繞地球旋轉的實驗演示,將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教學情境中,然后根據(jù)教學難點,教師就可以用模擬軟件給學生進行實驗演示,然后讓學生一邊觀看實驗演示一邊思考:影響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的因素都有哪些,跟衛(wèi)星的質量或者體積是否相關,距離是否影響衛(wèi)星的繞地飛行等。根據(jù)有效的教學指引,學生在觀看實驗演示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分析,并且融入一些自身的合理想象。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有效自主分析,用想象力帶動自身的思考,完成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四、結束語:
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創(chuàng)新和實踐,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多元化的實驗演示模式引入教學設計,根據(jù)課程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資源加以應用,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強化學生對課堂知識應用和感悟,促進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艷. 高中物理實驗演示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 新課程·下旬,2016(2):347.
[2]張雄. 高中物理實驗演示教學模式實踐策略[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1):144.
[3]劉長杰. 淺析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演示教學[J]. 新課程·下旬,201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