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代夏侯敏墓志研究

2021-12-15 09:00鄧新波
關(guān)鍵詞:崔氏夏侯李氏

鄧新波,梁 浩

(1.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 洛陽 471000; 2.嵩縣文物管理所, 河南 嵩縣 471400)

2013年,在配合基本建設(shè)進行考古發(fā)掘時,文物工作者在今洛陽市偃師區(qū)首陽山鎮(zhèn)邢溝村西發(fā)掘清理了一座唐代古墓葬[1]。該墓葬已被嚴(yán)重盜擾,出土器物極少,但最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合墓志。志石方形,邊長47厘米,厚11厘米(墓志拓片見圖1)。墓主人是唐代中期的夏侯敏,其本人曾任華州縣尉等職,職位相對較低,但夏侯敏與唐宣宗、唐懿宗兩朝宰相夏侯孜是兄弟,與當(dāng)時的名門望族博陵崔氏有聯(lián)姻關(guān)系?,F(xiàn)對夏侯敏墓志的幾個相關(guān)問題略作討論,以求教于方家。

圖1 唐夏侯敏墓志拓片

一、夏侯敏墓志錄文

為了方便研究,特把夏侯敏墓志全文錄寫。

唐故同州白水縣令夏侯府君墓志并序

府君諱敏,字好古,譙郡人也。祖封,皇任相州臨河縣主簿。父審,皇任尚書庫部郎中。府君即庫部之別子。府君將丱,庫部方娶李氏為妻。慈孝日隆,愛傾己子。噫!下孝則上報之以慈信矣。府君初任鄧州臨湍縣主簿,次任華州華陰縣尉。寶歷二年,授京兆府同官縣尉。所至皆削去陳弊。時劉棲楚方尹京兆,識府君于群寮中,屢以繁務(wù)嘗之,無不修辦。明年,韓尋拜代北水運營田使。初,水運、營田隸為二扃。洎尋領(lǐng)水運,詔以營田合之。營田之務(wù)理于振武軍中舊矣。判官所柄埒與使等,尋曰:“可握此柄者,其夏侯君乎?”乃躬白府君,府君啟其親而后許尋。行奏下,遂以監(jiān)察御史從尋為營田判官。理二年而營田理。俄而,尋歸省,府君亦躡尋還東都。來年六月,詔拜白水令。至縣覺疾,又換秋冬矣。春二月,始詣京師訪善醫(yī)者治之,比至益困,遂以三月十日終于永崇里外族之私苐,享年五十有二。即以其年五月十一日,葬于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xiāng)劉村邙山之南原。府君三娶,初妻曰扶風(fēng)竇氏,兩妻曰博陵崔氏,后崔妻繼娶也。夫人皆前歿無子,一女曰省師。生始三歲,一男再更月矣,尚未名之,皆出于側(cè)室。府君之任臨湍,竇夫人既歿,因窆于鄧州穰縣北原之別業(yè)。至是,始迓其柩以偕葬焉。重其初也。府君之長材茂行多為士君子之所瞻重。雖以銘述殊,未得其仿佛。銘曰:

江海之深,有時而竭。松柏之貞,有時而歇。水與木兮若斯,神離質(zhì)兮何悲。雖無怨于寂寞,終莫見夫行儀。邙山之陽,泉路茫茫。陶公已歿,顏子其亡。車而車還兮新墳成,九族悲兮涕泗零。列茲文于貞石,慮丘隴以頹傾。

外甥文林郎前守宣州寧國縣主簿云騎尉劉黯書

二、夏侯敏的祖、父及兄弟排行

(一)祖、父信息梳理

墓志記載夏侯敏“祖封,皇任相州臨河縣主簿。父審,皇任尚書庫部郎中”。史書中關(guān)于夏侯敏的記載極少,但對其弟弟夏侯孜有較多記錄?!杜f唐書·夏侯孜傳》記載:“夏侯孜,字好學(xué),本譙人。父審封?!盵2]4603-4605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夏侯孜的父親為審封,兄弟共五人,分別為敏、敬、孜、斐、敖[3]3415-3416。

夏侯敏的祖、父信息,在收錄于《秦晉豫新出墓志搜佚續(xù)編》一書中的《唐故贈秘書郎崔公(貞道)夏侯夫人真源縣太君墓志銘并序》[4]1258(以下簡稱夏侯玫墓志)里也有體現(xiàn)。夏侯玫墓志記載,“夫人諱玫,譙郡人也。曾祖逸,沁州司馬,贈給事中。祖封,相州臨河縣主簿,贈吏部尚書??紝?,尚書庫部郎中,贈司空。夫人乃長女也”。據(jù)夏侯玫墓志,志主為崔貞道的夫人夏侯玫,其曾祖為夏侯逸,祖為夏侯封,夏侯玫為夏侯審的長女。夏侯玫墓志關(guān)于夏侯封、夏侯審的信息與夏侯敏墓志的信息一致,只是在夏侯審的官職上有“贈司空”的區(qū)別。

同樣收錄于《秦晉豫新出墓志搜佚續(xù)編》一書中的《唐故汾州靈石縣主簿博陵崔君(貞道)墓志銘并敘》[4]1076(以下簡稱崔貞道墓志)記載,“夫人譙郡夏侯氏,庫部郎中諱審之次女”。該志文與夏侯玫墓志的記載相比較,雖然存在夏侯玫是“長女還是次女”的問題,但同樣都指出了崔貞道夫人夏侯玫為夏侯審之女。

從夏侯敏墓志、夏侯玫墓志和崔貞道墓志可知,《舊唐書》和《新唐書》在介紹宰相夏侯孜的家庭情況時,將審、封合并成“審封”,并不清楚夏侯孜祖為封、父為審的詳細情況。夏侯敏墓志為糾正史書的這一錯誤再添新證。

(二)夏侯敏之父夏侯審官職問題

夏侯敏墓志載,“府君諱敏……父審,皇任尚書庫部郎中”。明確指出夏侯敏的父親夏侯審為尚書庫部郎中。夏侯玫墓志載,“考審,尚書庫部郎中”。崔貞道墓志載,“夫人譙郡夏侯氏,庫部郎中諱審之次女”。

以上三方墓志均記載夏侯審的官職為庫部郎中,而《新唐書》載“唐有駕部郎中審封”[5]3415-3416。該處記載的“審封”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的“審封”屬同一人,同為夏侯孜的祖為封、父為審的錯誤記載。

唐代兵部有四司,《新唐書·百官志》載“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6]1198??梢婑{部與庫部同屬兵部。又載“駕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輿輦、車乘、傳驛、廄牧馬牛雜畜之籍”和“庫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戎器、鹵簿、儀仗”。由此可知,駕部郎中和庫部郎中的職責(zé)差別較大?!缎绿茣贰疤朴旭{部郎中審封”中的“駕”字應(yīng)為誤寫,正確應(yīng)為“庫”,正確說法是“唐有庫部郎中審”。夏侯敏墓志為糾正史書的這一錯誤增加了新證據(jù)。

筆者在此僅對夏侯敏的官終“庫部郎中”和“駕部郎中”做簡單解釋。對夏侯審其他官職及事跡,已有傅璇琮[7]510-511、陶敏[8]543-544、黃清發(fā)[9]等多位學(xué)者做了相關(guān)研究,在此不再贅述。

(三)夏侯敏兄弟排行問題

夏侯敏墓志中記載“父審,皇任尚書庫部郎中。府君即庫部之別子”。府君即夏侯敏,是夏侯審的別子?!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分酗@示,夏侯敏兄弟五人,且是長子?!皠e子”一詞,意為嫡長子以外的兒子。關(guān)于夏侯敏是別子還是長子的問題,墓志與史書記載存在明顯不一致。

收錄于《河洛墓刻拾零》一書中的《唐故尚書庫部郎中贈工部尚書譙郡夏侯府君夫人趙郡太夫人李氏歸祔志》[10]548(以下簡稱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為我們解決夏侯敏兄弟排行問題提供了確鑿證據(jù)。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的志主為夏侯審夫人李氏,撰文者為其子夏侯孜。墓志載“長子汶,次子敏,太夫人母之猶己子。汶早夭,敏官至同州白水令。敬登名進士第,季敖浙東觀察判官、檢校著作郎?;蜇撘莶?,或蘊令譽。唯孜不肖,位逾其則其德。率由太夫人養(yǎng)育,以至成長,訓(xùn)導(dǎo)以履名宦”。據(jù)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可知,夏侯審五子為:汶、敏、敬、孜、敖。該記載證實了夏侯敏為別子的正確性,并沒因為長子夏侯汶早夭而混亂排序,印證了夏侯敏墓志的準(zhǔn)確度和客觀性。該志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的夏侯審子嗣即敏、敬、孜、斐、敖進行了糾正。不僅證實了“斐”為“汶”之誤,而且其長幼順序也是錯誤的。另外,志文中的“長子汶,次子敏,太夫人母之猶己子”進一步說明夏侯汶、夏侯敏非李氏親生。夏侯敏墓志中的“府君將丱,庫部方娶李氏為妻”也說明夏侯敏在幼年時,其父夏侯審又娶李氏為妻,李氏為夏侯敏的繼母。夏侯敏和官至宰相的夏侯孜屬于同父異母的兄弟。

墓志和史書記載不一的現(xiàn)象很常見??紤]到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是由夏侯審之子夏侯孜撰文的,文中關(guān)于夏侯審子嗣信息的可信度要遠高于史書。由此可見,《新唐書》并不清楚夏侯敏是別子而非長子的事實,出現(xiàn)夏侯審子嗣排行順序、名字記錄錯亂的現(xiàn)象。夏侯敏墓志為補史書之闕增添了新的證據(jù)。

以上敘述的是夏侯審的男性后代,夏侯玫墓志和由“前鄉(xiāng)貢進士譙郡夏侯敬”即夏侯審第三子撰文的崔貞道墓志為我們了解夏侯審的女兒提供了新材料。據(jù)志文,夏侯玫為夏侯審之女確無異議,但如前所述,到底是長女還是次女呢?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記載“太夫人五女。長適彭城劉漸,視念均于四女。次女歿于孩幼。第三女適博陵崔貞道。第四女適太原王玄貞。小女適河間邢瑗”。透露的信息有:一是長女夏侯玫和夏侯汶、夏侯敏一樣,均非李氏所生。二是解決了夏侯玫是“長女還是次女”的問題。夏侯玫墓志將夏侯玫記載為長女,撰文者認(rèn)為適彭城劉漸的長女非李氏親生,且“次女歿于孩幼”,這樣夏侯玫就成為“長女”。夏侯敬撰文的崔貞道墓志認(rèn)為夏侯玫為次女,則是適彭城劉漸的長女為長女,已經(jīng)夭折的不算,夏侯玫為次女,或者排序時非李氏所生的不算,這樣李氏所生的“歿于孩幼”的為長女,夏侯玫即為次女的推斷結(jié)果。雖然夏侯審的子、女情況分別比較清楚,但具體子女的詳細長幼已知夏侯玫為“今河中節(jié)度相國司空公之姊”,即夏侯玫為夏侯孜的姐姐,其他信息有待以后研究。

另外,通過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我們還可知夏侯敏墓志的書者“外甥文林郎前守宣州寧國縣主簿云騎尉劉黯”為夏侯敏的外甥,即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中提到的“太夫人五女。長適彭城劉漸”的劉漸之子。

三、夏侯敏的歷官及去世、歸葬之地

(一)關(guān)于夏侯敏歷官問題

夏侯敏墓志將夏侯敏的歷官介紹得較為清晰。夏侯敏的從政是從鄧州臨湍縣主簿開始的。臨湍縣在唐代時曾隸屬酈州、鄧州,名稱上出現(xiàn)過臨湍縣、臨湍聚,位于今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羅莊鎮(zhèn)南古村一帶。夏侯敏次任華州華陰縣尉。華陰縣在唐代曾多次更名,有仙掌縣、太陰縣等名,即今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寶歷二年(826),夏侯敏授京兆府同官縣尉。夏侯敏歷官的轉(zhuǎn)折點是受到時任京兆尹的劉棲楚賞識。劉棲楚在《新唐書》中有傳[11]5245-5246。劉棲楚在政治上依附于唐憲宗、唐穆宗時期的宰相李逢吉。夏侯敏“所至皆削去陳弊”的行事風(fēng)格與劉棲楚“峻誅罰,不避權(quán)豪”的特點有相似之處,可能二人性格相近,夏侯敏才得到賞識后委以重任。夏侯敏后又從監(jiān)察御史改任營田判官,官終同州白水令。唐武德元年(618),馮翊郡改稱同州。白水縣隸屬同州,位于今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一帶。夏侯敏正是在白水令任上病逝于唐長安城的永崇里。

縱觀夏侯敏一生的歷官,大部分在長安附近任職,最為輝煌的當(dāng)屬被劉棲楚賞識提拔后擔(dān)任營田判官一職。

(二)關(guān)于營田判官問題

營田近似于屯田。雖然二者是兩種不同的土地經(jīng)營制度,在稱謂上軍屯為屯田,民屯為營田,但二者的意思相近。唐代后期,特別是“安史之亂”以后,國家經(jīng)濟逐漸衰退,內(nèi)地設(shè)置很多屯田區(qū)。唐各道設(shè)營田使,州縣設(shè)營田務(wù),管理營田。“中唐以后,唐代多級供軍體制下,諸道軍食本道方圓自籌”[12]。在此背景下,營田就顯得特別重要,也成為地方軍鎮(zhèn)最為常用的供軍措施之一。夏侯敏志文中的“營田之務(wù)理于振武軍中舊矣”,正是當(dāng)時營田制度極為常見的一種體現(xiàn)。

關(guān)于營田的官職名稱有營田大使、營田副大使、營田使、營田副使、營田判官等。其中,營田判官是營田使的下屬官員,不僅判案,還要具體辦理營田事務(wù),是控制諸道營田、保證營田收入的主要官吏。由此可見,夏侯敏正是由于其善于改革,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最終得到他人賞識,得以有營田判官的職位。另外,志文中對“營田”和“水運”兩種官職的職責(zé)變遷也有一定的反映?!俺酰\營田隸為二扃”,即以前“營田”和“水運”分屬兩個職能部門,隨著社會的變遷,才將二者合并。

(三)關(guān)于永崇里和外族問題

夏侯敏志文載夏侯敏“終于永崇里外族之私苐”。永崇里是隋唐長安城內(nèi)的一個里坊,位于朱雀門街東第三街,即皇城東之第一街從南第五坊,萬年縣領(lǐng)。《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記載,永崇坊內(nèi)“東南隅,七太子廟……刑部尚書韋抗宅。諫議大夫呂崇粹宅”[13]103-106。該坊內(nèi)除有公共建筑外,多是達官貴人的私宅。

“里坊是中國古代城市居住區(qū)組織的基本單位。在先秦稱為‘里’、‘閭’或‘閭里’,從北魏開始出現(xiàn)了‘坊’的稱呼,及至唐代里和坊的稱呼還是經(jīng)常互用”[14]。陳寅恪認(rèn)為隋唐制度的淵源主要來自于北魏、北齊,隋唐時期的里坊規(guī)劃和里坊制度也應(yīng)受到鄴城和北魏洛陽城的直接影響?!鞍l(fā)展到隋唐時期都城內(nèi)的里坊,無論規(guī)劃設(shè)計、形制布局還是管理制度,都是我國里坊制度最為完備的時期”[15]。

關(guān)于夏侯敏“終于永崇里外族之私第”中的“外族”的詳細信息,墓志中未提及。但在夏侯玫墓志中有“夫人……相國趙郡李公絳之甥,今河中節(jié)度相國司空公之姊”的記載。據(jù)此可知,夏侯玫為李絳外甥,夏侯審夫人李氏為李絳姊妹,出自趙郡李氏。李絳曾官至唐憲宗朝宰相,《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李絳父元善,襄州錄事參軍。絳字深之,相憲宗。生璆、頊、璋。璆,河南府司錄參軍。璋字重禮,宣歙觀察使。生讜兒、慎微、德鄰、少微、德休”[16]2526。李絳有三子,分別為李璆、李頊和李璋。

《增訂唐兩京城坊考》在“永崇坊”條下增訂“河南府司錄參軍李繆宅”[13]105。李謬當(dāng)為李璆之誤。李健超考證,李璆墓志今存開封市博物館,墓志記載,李璆字子韞,元和時宰相李絳之長子,“會昌元年閏九月十日,終于永崇里第,即以其年冬十一月十四日,歸葬河南府洛陽縣平陰鄉(xiāng)之北原從祔先司徒公之兆”。在《新唐書·李絳傳》中也有關(guān)于夏侯孜是李絳外甥的記載,“絳所論事萬余言,其甥夏侯孜以授蔣偕,次為七篇”[17]4844。以上信息說明李絳為夏侯孜的舅舅,李璆與夏侯孜是表兄弟關(guān)系。

綜合上述信息,我們得知,夏侯敏“終于永崇里外族之私苐”中的“外族之私苐”,當(dāng)指李璆宅(或李璆之父李絳宅)。夏侯敏與夏侯玫同樣為“相國趙郡李公絳之甥”。夏侯敏作為李絳的外甥,確屬外族。夏侯敏長期在長安附近為官,在晚年有疾病時“詣京師訪善醫(yī)者治之”,最后在其舅父李絳在長安永崇坊的私宅去世也就解釋清楚了。

(四)關(guān)于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xiāng)問題

夏侯敏墓志載“葬于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xiāng)劉村邙山之南原”,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記載的李氏“歸窆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xiāng)邙山之南,趾祔于尚書府君玄堂,行周制也”,二墓志記載的歸葬之地基本一致。

唐朝依據(jù)政治功能、經(jīng)濟功能、戶籍?dāng)?shù)量、軍事作用等標(biāo)準(zhǔn)劃分行政區(qū),基本為道—府、州—縣三級劃分,其中府、縣為唐代基本的行政區(qū)。府是唐玄宗時期創(chuàng)立的行政單位,也是全國政治意義最重大的州,是唐王朝政治架構(gòu)的中心區(qū)域。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全國共劃分成包括河南道在內(nèi)的10個道。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洛州為河南府,治洛陽城,是為河南府之始。河南府是河南道的次一級的行政區(qū),因洛陽是東都所在之地,地位僅次于長安,故改置為府,地位高于河南道的其他次一級的行政區(qū)——州。開元二十九年(741),河南府轄河南縣、洛陽縣、緱氏縣、偃師縣等24個縣。亳邑鄉(xiāng)常見于唐代墓志材料中,其名稱當(dāng)與商湯都城西亳有關(guān)。商都西亳,盡管學(xué)術(shù)界有諸多爭議,但唐朝偃師縣境內(nèi)有亳邑鄉(xiāng)是不爭的事實。

四、夏侯敏夫人及其他

夏侯敏墓志記載“府君三娶,初妻曰扶風(fēng)竇氏,兩妻曰博陵崔氏,后崔妻繼娶也”。第一任夫人竇氏,“府君之任臨湍,竇夫人既歿”。第二、第三任夫人為姊妹。

(一)博陵崔氏墓志

夏侯敏第三任夫人博陵崔氏墓志現(xiàn)藏于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①。墓志青石質(zhì),呈方形,邊長39厘米。志蓋為盝頂,頂部陰刻楷書“夏侯君崔夫人墓志銘”。志文題《前華州華陰縣尉夏侯君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銘并序》。夏侯敏夫人崔氏墓志記載:

夫人姓崔氏,其先博陵人也。尚書左丞倫之孫,萬年縣丞合之女,溫縣令李豐之出,前華陰尉夏侯敏之妻也。夫人居室以女德聞,適人而婦道顯,孝慈溫淑,冠于中外。年廿二歸夏侯氏。初,華陰娶夫人之姊,既憑姻好,遂熟夫人之懿德。其姊已歿,華陰……始妻焉。其為婦也,孝于姑,順于夫,宜于家……后二年,既娠而疾生,既誕而疾急……春秋廿有五,以其年四月廿四日終于東都溫柔里之私第……華陰奉親之命,即以其來月甲寅,將夫人之柩葬于偃師縣亳邑鄉(xiāng)劉村之原。子男一人三歲,小字高陽,又非夫人所出。夏侯氏之樹槚也,席邙山南勢,舊矣。及夫人之櫬,則遷其地以窆焉。初,夫人彌留之際,確請于姑曰:“妾之亡姊,已墳于兆域之內(nèi)。妾瞑目之后,愿得改卜他所。若丘墓并列,則鄰于爭嫡矣?!毖越K而歿。今所以易其宅兆者,諾夫人之志。孜于夫人,叔也,乃備詳夫人之善……長慶二年五月廿四日鄉(xiāng)貢進士夏侯孜撰

(二)博陵崔氏家族

據(jù)志文得知,夏侯敏第三任夫人崔氏出生于官宦之家,為尚書左丞崔倫之孫女,萬年縣丞崔合之女,溫縣縣令李豐的外甥女。卒于唐憲宗長慶二年(822)四月廿四日,享年25歲。夏侯敏在東都洛陽的宅地為溫柔里,崔氏最后柩葬于偃師縣亳邑鄉(xiāng)劉村之原。夏侯敏墓志也記載“葬于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xiāng)劉村邙山之南原”,兩地點一致。

崔氏姐妹先后嫁于夏侯敏,墓志載“妾之亡姊,已墳于兆域之內(nèi)。妾瞑目之后,愿得改卜他所。若丘墓并列,則鄰于爭嫡矣”,可見崔氏的懿德,尊于其姊,體現(xiàn)了崔氏家族的家風(fēng)淳樸,尊崇儒家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孝悌觀念深入家族的每個成員。墓志撰文者夏侯孜“于夫人,叔也,乃備詳夫人之善”,也再次印證了夏侯敏與夏侯孜的兄弟關(guān)系。

博陵崔氏家族在唐代是望族,人才輩出,涌現(xiàn)出包括崔仁師、崔渙、崔損、崔日用等多位宰相。據(jù)有關(guān)學(xué)者的統(tǒng)計研究[18],博陵崔氏的婚姻對象有李唐宗室、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河?xùn)|裴氏等士族,既與李唐宗室關(guān)系密切,又與隋唐新貴密結(jié)聯(lián)姻,以此來鞏固自身的聲望。但未列出夏侯氏,夏侯敏墓志及其夫人崔氏墓志對博陵崔氏家族在唐代的政治聯(lián)姻提供了新材料。

(三)其 他

夏侯敏墓志與崔氏墓志均與唐代中期宰相夏侯孜有密切關(guān)系。夏侯敏為夏侯孜的兄長,夏侯孜為崔氏墓志的撰寫者。史書對夏侯孜的記載比較多,如《舊唐書·夏侯孜傳》《新唐書·夏侯孜傳》。另,在《舊唐書·宣宗本紀(jì)》[19]635和《舊唐書·懿宗本紀(jì)》[20]657-658中,也有零星記載。關(guān)于夏侯孜的歷官、生平,在此不再贅述。史書記載夏侯孜的傳世文字并不多,有寫于咸通五年(864)的《戶部積欠奏》[20]657-658、四言詩《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宣宗室舞》[21]133等?!肚叭A州華陰縣尉夏侯君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銘并序》是長慶二年夏侯孜為鄉(xiāng)貢進士時所撰寫。該志文行文流暢,用詞考究,對崔氏的生平、懿德有詳細說明,最后的銘文更是對仗工整,字字珠璣,可看出夏侯孜深厚的文字功底。

夏侯敏其實并非“三娶”,收錄于《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22]154中的咸通九年(868)《仲父故白水縣令府君如夫人南陽鄧氏墓志并銘》對我們了解夏侯敏的其他夫人信息有極大幫助。墓志云:“夫人姓鄧氏,高曾不仕,故不述。父何,皇任棣州錄事參軍。夫人之子洙。”撰文者為“前陜虢等州都防御判官將仕郎監(jiān)察御史里行夏侯藻”。此為夏侯敏夫人鄧氏墓志,且知夏侯敏有子洙。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夏侯藻為夏侯敖之子,是夏侯敏之侄。該墓志信息與夏侯敏墓志記載“夫人皆前歿無子,一女曰省師。生始三歲,一男再更月矣,尚未名之,皆出于側(cè)室”相吻合。第三任夫人博陵崔氏去世時,夏侯敏的官職為華陰縣尉,而鄧氏墓志記載夏侯敏官職是“白水縣令”。夏侯敏墓志也記載,夏侯敏是在白水縣令任上去世的,所以,鄧氏應(yīng)該是夏侯敏的最后一任夫人,但夏侯敏墓志并未將鄧氏記錄在內(nèi),也可能鄧氏只是夏侯敏的妾,而非正娶。

夏侯敏墓志未交待其住宅情況,而在夏侯敏夫人崔氏墓志中有“終于東都溫柔里之私第”,可知夏侯敏在東都洛陽的私宅處在溫柔坊。溫柔坊位于隋唐洛陽城定鼎門街東第三街第五坊,東隔長夏門街與思順坊、南隔建春門街與道化坊、西隔定鼎街東第三街與恭安坊、北隔建春門街北一街與擇善坊相鄰。《唐兩京城坊考》[13]314-315記載坊內(nèi)曾有名臣李晦、太平公主女婿豆盧光祚、秦國公主、蔡國公主等居住。溫柔坊遺址位于今洛陽市洛龍區(qū)安樂鎮(zhèn),東臨茹凹村,南鄰東崗村,北面是擁軍路。該里坊經(jīng)過部分考古勘探及發(fā)掘,“以坊墻為準(zhǔn),里坊東西和南北寬均約510米。坊內(nèi)十字街將里坊等分為四部分,每部分又被等距離的東西向橫街等分為三部分……溫柔坊中發(fā)掘清理出了大量民居建筑基址,再現(xiàn)了隋唐時期城市居民的生活面貌”[15]。夏侯敏夫人崔氏墓志也為了解溫柔坊內(nèi)官員私宅情況增添了新材料。

五、結(jié) 語

通過對夏侯敏墓志的研究,并結(jié)合夏侯玫墓志、夏侯審夫人李氏墓志、夏侯敏夫人崔氏墓志的記載,對夏侯敏家族的情況,包括其祖、父、兄弟、后代等有了較為詳細了解。不僅豐富了對夏侯敏本人及夏侯氏家族的認(rèn)知,而且對《新唐書》等史書中對其家族記載信息進行了厘正,起到了一定的補史、證史和糾史的作用。同時,其夫人崔氏墓志對研究唐代博陵崔氏家族的婚姻取向、夏侯孜的文學(xué)水平以及東都洛陽城里坊也有一定價值。

注 釋:

① 該墓志的基礎(chǔ)資料尚未正式公布,其墓志錄文及其他信息均來源于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李寶宗先生的內(nèi)部研究資料《唐代兩朝宰相夏侯孜所撰博陵崔氏墓志銘釋讀及其他》,其內(nèi)容在中華崔氏網(wǎng)上有載.在此,謹(jǐn)對李寶宗先生表示感謝.

猜你喜歡
崔氏夏侯李氏
文言文練習(xí)
別惹葡萄
獄中學(xué)《尚書》
帝京舊事
談?wù)勅龂飞系慕完P(guān)
崔氏腹部八法治療兒童便秘的教學(xué)應(yīng)用
淺談我對“李氏”的理解
性格命運,皆在六笑一哭中
皇宮救命扇
玫瑰之殤
新兴县| 汽车| 惠水县| 井冈山市| 修武县| 通化县| 门头沟区| 祥云县| 获嘉县| 昌平区| 新乡市| 永昌县| 慈利县| 岢岚县| 中方县| 三台县| 微博| 晋城| 东至县| 江源县| 乌拉特前旗| 合山市| 深圳市| 新泰市| 慈利县| 祥云县| 平凉市| 昌平区| 梁河县| 郸城县| 方正县| 庆城县| 浙江省| 正定县| 卫辉市| 万全县| 扶绥县| 故城县| 射阳县| 襄垣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