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淳
位于東南歐黑海之濱的保加利亞,對吃貨來說絕對是世界美食地圖上的必去之處。要論最受歡迎的保加利亞美食,非保加利亞“國寶”巴尼察莫屬。
巴尼察又被稱為保加利亞奶酪千層餅。傳統(tǒng)的巴尼察主料是面和咸奶酪。制作時,要用高筋粉摻上油和面,醒后把面搟到像紙一樣薄,如此方能夠絲絲入味。與此同時,打散雞蛋若干,加入黏稠、香氣濃郁的保加利亞酸奶,讓酸奶和雞蛋充分混合,然后倒入食用油,把一塊咸奶酪掰碎撒入,再把炒好切碎的菠菜和大蔥倒入攪拌,餅餡兒就備好了。把餅餡兒點綴到已靜候多時的餅皮上,然后把卷好的薄餅盤成圈,放進(jìn)烤箱烤上20分鐘。如此,金黃酥脆、香味撲鼻的巴尼察就出爐了。
我們可以把巴尼察理解為保加利亞人的春卷。在餡料選擇上,奶酪和酸奶一直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其他的餡料已經(jīng)變得相當(dāng)個性化了。如今,保加利亞人吃的巴尼察口味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香腸餡的、鴨肉餡的、羊肉餡的,還有各種蔬菜餡的、水果餡的,甚至還有用果凍豆作為輔料的。
保加利亞人對巴尼察的喜愛是無條件的。他們早飯吃巴尼察,正餐用巴尼察佐餐,下午茶就著茶飲吃巴尼察,餓了饞了也吃巴尼察……不管是在家里、餐廳,還是路邊的小吃攤,都可以看到巴尼察的身影。
保加利亞人對民族飲食文化的執(zhí)著和驕傲,從幾則世代相傳、廣為人知的傳說中可見一斑。保加利亞人會告訴你,酸奶就是保加利亞人的發(fā)明。事實上,用于制作酸奶的細(xì)菌確實被稱為保加利亞乳桿菌。
保加利亞人還會告訴你,古保加利亞人是第一批制作熏牛肉的人。他們把牛肉切成寬條,放在馬鞍下,在長途跋涉中利用馬汗腌制,使熏牛肉具有了特殊的味道。
保加利亞人還會告訴你,他們的葡萄酒雖然在世界上名氣不大,卻有著一位著名的忠實粉絲——丘吉爾。嗜酒如命的丘吉爾每年要從保加利亞訂購500升的葡萄酒。
關(guān)于巴尼察的故事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保加利亞人認(rèn)為,巴尼察這種食物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因為10世紀(jì)流傳下來的書面記錄中就詳細(xì)記載了這種餡餅的制作方法。
巴尼察被保加利亞人賦予了厚重的文化意蘊。當(dāng)迎接最尊貴的客人時,身著保加利亞傳統(tǒng)服裝的少女獻(xiàn)上一塊巴尼察讓客人品嘗,是保加利亞人待客的最高禮儀。每一年,在全國不同城市、鄉(xiāng)鎮(zhèn)和村莊,保加利亞人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巴尼察節(jié)”,參與者各顯神通,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lǐng),制作出美味的巴尼察。2013年,佩塔克村的面包師烤出了一個175米長的巴尼察,共使用了超過60公斤面粉,創(chuàng)下了吉尼斯世界紀(jì)錄。
不過,對保加利亞人來說,巴尼察更多象征著對家人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平安夜大餐里的巴尼察一定會藏有“幸運幣”。每逢此時,家里的長者和長子負(fù)責(zé)把巴尼察分成小塊,小朋友會一個勁兒地嚷嚷好吃,借機“多吃多占”,希望好運氣能夠降臨在自己頭上。抽到了幸運幣的幸運兒必須把它放在錢包里,直到下一個新年。保加利亞人認(rèn)為,幸運幣會給主人帶來一整年的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