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芬
編輯無意識偏見及其控制
周 芬
(寧波大學 學報編輯部,浙江 寧波 315211)
編輯偏見的存在有利有弊。編輯偏見有“有意識”與“無意識”之別。在編輯實踐中,誘導編輯無意識偏見的發(fā)生因素主要有:認知懶惰或繁忙,非理性決策思維以及直覺信心等。編輯無意識偏見存在影響了編輯對稿件內(nèi)容的客觀評價,但因無意識編輯偏見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消除比較困難,編輯必須通過無意識偏見發(fā)生前的“有意識”認知、嚴格落實“三審制”和利用大數(shù)據(jù)反饋等措施規(guī)避無意識偏見發(fā)生,以確保稿件價值選擇的客觀與公正。
無意識偏見;編輯選擇;審稿制度;大數(shù)據(jù)
編輯偏見由來已久??鬃幼鳛橹袊糯鷤ゴ蟮木庉嫾遥帯傲?jīng)”自稱為“述而不作”[1]128。朱熹認為其“述傳舊而已,作則創(chuàng)始也??鬃觿h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2]423。雖然孔子編“六經(jīng)”只是刪改、審定,但是孔子在編輯的過程中也是有其主觀選擇的,“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3]132?!洞呵铩防锩嬗涗浀拇蠖嗍驱R桓公和晉文公等對歷史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事件,而鮮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事件。由此可見,孔子編輯過程的“述”,也是偏重“有歷史影響的”。司馬遷、班固、范曄、陳壽等二十四史的編撰者,都沿用孔子的這一價值選擇傾向。編輯的價值選擇傾向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也就是一種偏見。有學者將文章質(zhì)量以外的、影響編輯審稿的因素統(tǒng)稱為編輯偏見(Editorial Bias)[4]。
馬蒂亞斯(Matías-Guiu)認為廣義的編輯偏見可以包括出版偏見(Publication Bias)、語言偏見(Language Bias)和狹義的編輯偏見[5]。出版偏見是指編輯的錄用決定和速度取決于文章的結(jié)論,介紹新技術(shù)和新方法等積極結(jié)果的文章,總是比否定一項技術(shù)或方法等消極結(jié)果的文章更容易被編輯接受[6-8]。語言偏見是指作者的母語會影響編輯的錄用決定,SCI期刊編輯偏愛英語母語國家作者的文章。即使在非英語母語國家,非英文文獻依然被認為是低價值的[9-10]。狹義的編輯偏見是指大量與文章無關(guān)、但與作者有關(guān)的因素影響編輯對文章的認可度[11-14],比如作者的國別、在研究領域里的知名度、所在學術(shù)機構(gòu)的知名度、此前投稿期刊的級別、經(jīng)費資助情況、研究合作情況等等?!爸麢C構(gòu)、學府、名人的稿件就會產(chǎn)生一種‘光環(huán)效應’,即使其水平一般,也可能因作者的名聲大,職務、職稱高,刊物出于裝點門面,審稿人因受到強勢信息的暗示而自覺不自覺地將其選中;反之,來自邊遠地區(qū)、普通機構(gòu)或默默無聞者的稿件,就極有可能受到冷遇。”[15]
編輯偏見的存在有其積極的一面。第一,積極結(jié)果比消極結(jié)果更易被受眾接受,也就更容易被傳播[16],在這個過程中,編輯不自覺地順應了傳播的需要[5]。第二,有影響力的數(shù)據(jù)庫多是用英文的,作者了解研究前沿的時候,英文文獻更容易被檢索并引用;相反,其他語言的文獻不被或者較少被數(shù)據(jù)庫收錄,就不太容易被檢索和引用,期刊的引用情況反過來又影響了期刊的級別。因此,期刊使用的語言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期刊的影響因子[9-10]。第三,作者學歷、職稱、所在學術(shù)機構(gòu)的知名度等本身就是一個人學術(shù)能力和水平的象征,作者學歷高、職稱高,能夠躋身知名的學術(shù)機構(gòu),代表其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學術(shù)水平,編輯選擇這類作者群體的研究成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學知識市場的效率[17]。
編輯偏見的存在有其消極的一面。第一編輯偏見的存在會干擾編輯對稿件的客觀評價。因為出版偏見、語言偏見和作者偏見的存在,編輯會對某類研究結(jié)果、某種語言的學術(shù)文章和某類作者產(chǎn)生偏愛,從而降低了對這類稿件的錄用標準。第二,對于整體學術(shù)環(huán)境來說,編輯偏見的存在會使審稿結(jié)果最終偏離公平、公正的航道,不利于公平學術(shù)環(huán)境的營造,從而影響學術(shù)創(chuàng)新[18]。因此,編輯偏見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深入研究編輯偏見,分析編輯偏見的發(fā)生機制,弄清編輯偏見的本質(zhì),有效控制編輯偏見,有助于保證審稿的客觀、公正,提高期刊的出版質(zhì)量和營造公平的學術(shù)環(huán)境。
編輯偏見的發(fā)生,有“有意識”與“無意識”之別。有些編輯偏見的發(fā)生是“有意為之”的,比如編輯從主觀意愿出發(fā),為了某種目的,人為地對稿件放寬要求或苛求挑刺,沒有一視同仁,沒有客觀公正地對稿件進行評價,特別是不能正確對待“人情稿”,在初審的時候降低標準,在外審的時候選擇容易“放水”的審稿專家等,這樣的編輯偏見是“有意為之”的,是不道德的行為,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之類。但另有一些偏見的發(fā)生在無意識之中,在初審過程中,遇到文章經(jīng)常被外審專家建議退稿的作者,當他再次投稿時,即使這次作者寫出了高水平的文章,編輯潛意識的否定印象還是會影響到文章質(zhì)量的評價,編輯“一不小心”在初審時還是把稿件“拒之門外”了;而遇到平時寫作質(zhì)量高的作者,當他再次投稿時,即便這次文章水平不高,編輯順應思維定勢,認為此次的文章質(zhì)量也是好的。
編輯無意識偏見的發(fā)生涉及認知懶惰或認知繁忙、非理性決策思維、直覺信心等因素[19]。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在低加工負荷水平和高動機水平,無意識偏見發(fā)生較少,而在高加工負荷水平和低動機水平,無意識偏見發(fā)生較多。不同的加工負荷和動機水平,無意識偏見發(fā)生的多少有顯著的變化[20-21]。在編輯審稿過程中,當編輯高加工負荷水平的認知繁忙(Cognitive Busyness)或低動機水平的認知懶惰(Cognitive Laziness)時,無意識審稿偏見同樣容易發(fā)生。
國內(nèi)各科研單位和各高校在科研人才考核、職稱評審、研究生畢業(yè)條件等方面,文章層次與數(shù)量均是一個重要甚至主要指標。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部分科研人員忽視科學研究的本質(zhì)和根本目的,一味盲目埋頭筆耕,把多發(fā)文章,爭發(fā)高層次文章作為自己科研道路上的主要工作和上升途徑。現(xiàn)有期刊數(shù)量與作者發(fā)表文章的需求之間的矛盾突出。對于編輯群體的影響是:投稿與日俱增,同時又被希望加快稿件處理速度,縮短發(fā)表周期。在單位時間內(nèi)需要處理的稿件增多,加重了編輯認知加工負荷,導致編輯認知繁忙,致使編輯很難做到一絲不茍對待每一篇稿件。認知繁忙的情況下,認知懶惰也應運而生,編輯往往通過稿件少量信息的獲取,來判斷稿件的質(zhì)量,比如根據(jù)文章的標題和摘要,來推斷文章選題是否新穎,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性,是否有價值和意義等。如果作者文章標題沒有擬好、摘要沒有凝練出文章的精髓,在編輯認知繁忙或認知懶惰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被舍棄。相反,一些標題新穎、內(nèi)容卻沒有多少新意的文章,更容易被編輯選中進入下一個流程[22]。此外,在認知繁忙或認知懶惰時,編輯還可能依據(jù)作者學歷、職稱、所在學術(shù)機構(gòu)的知名度、之前的投稿情況等信息,對文章質(zhì)量進行判斷[22]。
在決策過程中,人類存在兩種思維系統(tǒng)[23]。第一種思維系統(tǒng)常常是自動、快速、平行、整體加工的,易受情感和經(jīng)驗影響,很少占用或不占用心理資源,個體往往無法意識到其加工過程的存在。第二種思維系統(tǒng)常常是有意識的、較慢的、主要基于規(guī)則,受理性思考影響,需要意志努力的、外顯的和邏輯的推理過程[23]。決策中,兩個系統(tǒng)頻繁交錯地進行工作。在多數(shù)日常生活情境中,人類需要依靠第一種思維系統(tǒng)對各種事情迅速做出判斷,并且第一種思維系統(tǒng)已經(jīng)足夠用了。但是,當?shù)谝环N思維系統(tǒng)不夠用的時候,兩個系統(tǒng)會同時對決策過程起作用,作用的方向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當兩個系統(tǒng)的作用方向不一致時,彼此存在競爭關(guān)系,占優(yōu)勢的可以控制決策結(jié)果??崧↘ahneman)認為,當兩者競爭時,第一種思維系統(tǒng)往往會獲勝??墒?,第一思維系統(tǒng)決策常常伴無意識決策偏差,這已經(jīng)由一些決策研究得以驗證[23]。
編輯審稿就是一個復雜的決策過程[24],審稿過程同樣存在兩種思維系統(tǒng)。主要依靠第一種思維系統(tǒng)的是啟發(fā)式審稿,是指編輯以經(jīng)驗為基礎,在編輯認知模式、知識、情感、決策環(huán)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無意識地根據(jù)稿件的某些信息,比如作者的身份、項目來源等信息,對稿件迅速做出取舍判斷。與啟發(fā)式審稿不同,分析式審稿主要依靠第二種思維系統(tǒng),是指編輯基于理性根據(jù)文章的絕對學術(shù)水平和相對學術(shù)水平等因素,對稿件的優(yōu)劣做出判斷[25]。
在啟發(fā)式審稿情況下,編輯沒有任何覺察的,甚至當問及編輯是否存在這類偏見的時候,他們是否認的,主要因為此時編輯運用第一種思維系統(tǒng)進行的快速決策,就不可避免伴有無意識偏見??墒?,沒有覺察并不代表無意識編輯偏見就不存在,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編輯啟發(fā)式審稿存在未曾意識到的偏見。比如,統(tǒng)計顯示期刊接收積極結(jié)果的文章遠多于消極結(jié)果的文章,積極結(jié)果文章的接收速度遠短于消極結(jié)果的文章[6-8]。
西蒙斯(Simmons)與納爾遜(Nelson)研究發(fā)現(xiàn),當直覺判斷容易時,誘發(fā)的直覺信心就強,這時發(fā)生的無意識偏見就不容易被克服;反之,當直覺判斷困難時,誘發(fā)的直覺信心就弱,這時發(fā)生的無意識偏見就容易被克服[26]。在審稿過程中,編輯受到直覺信心強弱的影響在稿件內(nèi)容和稿件形式上均有所體現(xiàn)。
在稿件內(nèi)容方面,因編輯有自身熟悉和擅長的領域,在初審的過程中,遇到熟悉的領域,會自覺不自覺地代入專家的位置,對文章的優(yōu)劣進行直覺判斷。越熟悉越擅長的領域,直覺判斷越容易,直覺信心越強,無意識的編輯偏見越容易發(fā)生。也就是說,受直覺信心的影響,當文章的研究方法、觀點與編輯的專業(yè)領域相近,稿件就容易被通過,反之,在初審時更容易被拒絕。抑或,當專家外審意見一般,稿件在可用不可用之間,編輯會偏愛選擇符合自身學術(shù)見解的文章。這種對稿件內(nèi)容的無意識偏見也曾被美國研究者實驗所證實:把關(guān)于兒童行為矯正的文章寄給75位對該問題有明確看法的心理學家評議。文章的摘要、序言及實驗過程的描述對所有評議人都相同,但文章的數(shù)據(jù)與結(jié)論被分為兩種,一種贊同審稿人的觀點,另一種不同于審稿人的觀點。結(jié)果表明,當文章的結(jié)論符合審稿人觀點時,審稿人一般都打分較高,反之則很低[27]。該實驗表明審稿人有過于相信自己評估的傾向。同樣的,在對稿件內(nèi)容判斷與選擇過程中,編輯會受到直覺信心強弱的影響。
在稿件形式方面,每個刊物具有自身獨特的辦刊方向、立場,因刊物自身風格和特色不同,對稿件的寫作風格和要求也各不相同。這些要求一般以投稿須知的方式告知作者,有的作者會嚴格參照投稿須知的要求行文,有的則不然。編輯在處理的過程中,直覺判斷會認為在形式上符合刊物風格的文章是好的文章,也更容易選擇在寫作格式上做得比較規(guī)范的文章。有研究曾證明此類偏見的存在:要求被試根據(jù)閱讀的內(nèi)容做出相應的決策。一組被試閱讀的材料印刷得較清晰,容易閱讀,另一組被試閱讀的材料印刷得較模糊(但仍能辨別),不容易閱讀,但兩組被試閱讀的內(nèi)容完全一樣。結(jié)果,這種和內(nèi)容完全無關(guān)的因素影響了被試的直覺信心:相比閱讀印刷模糊材料的被試,閱讀印刷清晰材料的被試直覺信心更強,結(jié)果出現(xiàn)了更多的無意識偏見[28]。
無意識編輯偏見因其隱蔽,消除比較困難。菲施霍夫(Fischhoff)就曾指出,減少偏見是一個極難的過程,必須嚴密地監(jiān)督和指導[27]。無意識審稿偏見發(fā)生前的覺知和發(fā)生后的反饋,以及“三審制”的落實到位,對于無意識審稿偏見的發(fā)生有良好的制約作用。
個人、群體甚至組織層面的許多行為都是根深蒂固的,很難改變。對于編輯來說,依賴啟發(fā)式審稿,要想改變,就要承認過去的做法是有缺陷的,這種認識本身就是不愉快的,因為人的意識中會直覺拒絕任何變化。為了使決策得以改善,必須對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行為進行“解凍”[29]。
個體層面“解凍”的方法本身并不難,首先要承認每個編輯都會受無意識偏見的影響,通過簡單地提示審稿過程中的“反面”——審稿偏見——的存在,直面無意識審稿偏見存在的事實,可以減少直覺信心,能對當前啟發(fā)式審稿方式保持質(zhì)疑,能對審稿的無意識偏見保持警覺。即對每一篇稿子保證充足的審稿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審稿的認知動機和降低負荷水平,就有可能將無意識審稿偏見意識化,這就“解凍”了舊的策略。一旦無意識審稿偏見意識化,針對意識偏見的策略就可以被使用。對自身的思想與行為進行“解凍”需要編輯培養(yǎng)自己的洞察力,對自己無意識行為進行積極、自覺的“覺知”,這不是愉快而容易的事,需要編輯在實踐中經(jīng)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與糾偏。比如可以通過設置審稿意見表單,逐條對稿件內(nèi)容進行把關(guān),這一簡單的程序有助于將啟發(fā)式審稿過程變?yōu)榉治鍪綄徃暹^程,減少編輯無意識偏見。此外,編輯應該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只有腦袋里裝的東西全面深刻時,才能對各個領域的稿件不偏不倚。
目前,學術(shù)期刊實行三級審稿制度,但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三審制”。一般編輯往往會按每期用稿量的1.5-2.0倍篩選稿件[30],核心期刊的編輯選稿余地更大,大量稿件會在編輯初審就被退稿。只有被編輯初審通過的稿件,才進入后續(xù)的復審、終審等程序。所以,很多稿件是否刊用的決策不是通過“三審”做出的,而是編輯初審裁定的。也就是說,對于退稿的稿件來說,編輯初審大筆一揮,“三審”變成了“一審”。意義重大和不可或缺的三審制,實際形同虛設或流于形式,沒有發(fā)揮到其應該發(fā)揮的作用[31]。在初審的環(huán)節(jié),如果退稿的決定是由編輯獨自做出的,編輯的無意識偏見發(fā)生的可能性會變大,而且不易被察覺。所以,無論是面臨多大的審稿任務,盡可能地將所有的稿件都嚴格執(zhí)行“三審制”的流程,以此規(guī)避編輯的認知懶惰,同時也可以減少無意識偏見的存在可能性。確?!叭龑徶啤钡穆鋵嵉轿皇潜WC審稿活動客觀性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堅持審稿中的三審制,保證審級相互獨立、互不干涉,克服隨意審稿、片面審稿,利用外在審稿制度對內(nèi)在的無意識偏見施行糾偏。
隨著人們得到有關(guān)過去決策的反饋,改善判斷的過程自然會發(fā)生[32]。所以,對自己無意識審稿偏見保持清醒覺知的同時,需要安排常規(guī)的檢查工作評價過去的審稿。但及時的反饋在決策過程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結(jié)果往往滯后于行為,而且很難歸因于某一特定行為;環(huán)境的多樣性降低了反饋的信度;除非執(zhí)行了另一決策,否則通常不會知道該決策的結(jié)果;大多數(shù)重要的決策都是一次性的”[33],對于編輯審稿決策的及時反饋是不容易的。在被退掉的稿件,尚沒有任何的反饋機制可以幫助編輯覺察其無意識的偏見,也就不可能靠時間的推移來做自我糾正。通過增加編輯的職數(shù)對所有的稿件進行平行初審彼此反饋的做法,對現(xiàn)有的編輯部來說應該都是困難的。
大數(shù)據(jù)時代,隨著網(wǎng)絡通信技術(shù)的發(fā)展,編輯的每個行為都會留下痕跡。每篇稿件的評價與傳播過程都是可以被追蹤的,比如有些稿件在本刊退稿的,但是卻被其他期刊發(fā)表,甚至被核心期刊發(fā)表。編輯若有意識地定期了解退稿的去向,可以幫助反思和覺察自身的無意識編輯偏見,以期在定期反饋中慢慢予以糾正;或者編輯善于關(guān)注稿件傳播之后的各種評價與反饋數(shù)據(jù),也會認知到“出版前的評審與判斷”是否存在無意識編輯偏見,進而控制無意識編輯偏見。
[1] 陳士元. 論語類考[M]. 清嘉慶蕭山陳氏湖海樓刊本.
[2] 朱熹. 四書集注[M]. 長沙: 岳麓書社, 1988.
[3] 趙岐, 注. 孟子[M]. 景清內(nèi)府藏宋刊大字本.
[4] NEULIEP JW, CRANDALL R. Editorial bias against replication research[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0, 5(4): 85-90.
[5] MATíAS-GUIU J, GARCíA-RAMOS R. Editorial bias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J]. Neurología, 2011, 26(1): 1-5.
[6] EASTERBROOK P J, BERLIN J A, GOPALAN R, et al. Publication bias in clinical research[J]. Lancet, 1991, 337: 867-872.
[7] VON ELM E, R?LLIN A, BLüMLE A, et al. Publication and non-publication of clinical trials: longitudinal study of applications submitted to a 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J]. Swiss medical weekl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wiss, 2008, 138: 197-203.
[8] STERN J M, SIMES R J. Publication bias: evidence of delayed publication in a cohort study of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J]. BMJ, 1997, 315: 640-645.
[9] EGGER M, ZELLWEGER-Z?HNER T, SCHNEIDER M, et al. Language bias i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German[J]. Lancet, 1997, 350: 326-329.
[10] JüNI P, HOLENSTEIN F, STERNE J, et al. Direction and impact of language bias in meta-analyses of controlled trials: empiric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2, 31: 115-123.
[11] YOUSEFI-NOORAIE R, SHAKIBA B, MORTAZ-HEJRI S. Country development and manuscript selection bias: a review of published studies[J]. 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2006, 6: 37.
[12] GARFUNKEL J M, ULSHEN M H, HAMRICK H J, et al.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estige on reviewers’ recommendations and editorial decisions[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4, 272: 137-138.
[13] FIGG W D, DUNN L, LIEWEHR D J, et 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results in higher citation rates of published articles[J]. Pharmacotherapy, 2006, 26: 759-767.
[14] OKIKE K, KOCHER MS, MEHLMAN CT, et al. Nonscientif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ceptance for publication in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J].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2008, 90(11): 2432-2437.
[15] 葉紅波. 學術(shù)期刊作者信息著錄過多的負面影響[J]. 編輯學報, 2004, 16(1): 74-75.
[16] MATíAS-GUIU J, MORAL E, GARCíA-RAMOS R, et al. The profile of evaluators of a medical public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response[J]. Neurología, 2010, 25: 530-535.
[17] LABAND D N, PIETTE M J. Favoritism versus search good papers: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 behavior of journal editor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4, 102(1): 194-203.
[18] 周翔翼, 陳大帥, 梁蔚萍. 頂級中文經(jīng)濟學期刊存在編輯部偏愛嗎?[J]. 南方經(jīng)濟, 2020(6): 105-124.
[19] 孫彥, 李紓, 殷曉莉. 決策與推理的雙系統(tǒng)——啟發(fā)式系統(tǒng)和分析系統(tǒng)[J]. 心理科學進展, 2007, 15(5): 721-845.
[20] FERREIRA M B, GARCIA-MARQUES L, SHERMAN S J, et al.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1: 797-813.
[21] PETTY R E, WEGENER D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current status and controversies[M]//CHAIKEN S, TROPE Y. Dual-process theor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9. 73-96.
[22] 何菊玲. 編輯審稿過程中出現(xiàn)認知偏差的心理因素分析[J].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1, 54(4): 504-508.
[23] KAHNEMAN D. A perspective on judgment and choice: mapping bounded rationalit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3(58): 697-720.
[24] 李群, 袁桂清. 科技期刊審稿偏倚及其控制[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1, 12(4): 295-297.
[25] 孫二虎, 何洪英, 劉東渝, 等. 決審: 決定科技期刊學術(shù)水平的主要環(huán)節(jié)[J]. 編輯學報, 2003, 15(6): 406-408.
[26] SIMMONS J P, NELSON L D. Intuitive confidence: choosing between intuitive and nonintuitive alternativ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6, 135: 409-428.
[27] 武小琳, 錢文霖. 保證學術(shù)期刊審定稿科學性的若干理論思考[J]. 編輯學報, 2004, 16(1): 4-6.
[28] FICHHOFF B. Cognitive liabilities and product liability[J]. Journal of products liability, 1977(1): 207-220.
[29] 馬克斯·巴澤曼. 管理決策中的判斷[M]. 杜偉宇, 李同吉, 譯.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7: 221.
[30] 路曉鴿, 郝麗英. 三審制視域下的學術(shù)期刊審稿模式探析[J]. 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 2020, 34(3): 73-76.
[31] 馮昱旻. 學術(shù)期刊三審制的局限及優(yōu)化之路[J]. 新聞研究導刊, 2014(15): 51, 60.
[32] KAGEL J H, LEVIN D. The winner’s curse and public information in common value auction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 917.
[33] TVERSKY A, KAHNEMAN D.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6, 59: 251-294.
Editorial Unconscious Bias and the Control
ZHOU Fen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The existence of editorial bias cuts both ways. Editorial bias can be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In editing practice, the main factors inducing unconscious bias include cognitive laziness, tight schedule, irrational decision-making thinking or intuitive confidence. Editorial unconscious bias may influenc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anuscrip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ncealment and the difficulty of elimination, editors can avoid the occurrence through “conscious” cogn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step review system and the big data feedback so as to ensure the objectivity and fair in choosing manuscripts.
unconscious bias, edit selection, review system, big data
G214.1
A
1001 - 5124(2021)06 - 0107 - 06
2021-03-16
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校期刊分會科研項目“學術(shù)期刊在學術(shù)誠信體系建立中的作用機制研究”(ZGXB202005)
周芬(1981-),女,浙江杭州人,編輯,主要研究方向:編輯理論與實務。E-mail: zhoufen@nbu.edu.cn
(責任編輯 夏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