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十月節(jié)。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進入冬季,意味著世界的生機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yǎng)的狀態(tài)。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漸變。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今年立冬是11月7日,作為我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jié)節(jié)點之一,正是享受豐收、休養(yǎng)生息的時節(jié)。蘇州人亦如是,我們通過冬季的休養(yǎng),期待來年生活的興旺如意。一起走進姑蘇區(qū)雙塔街道大公園社區(qū),看看老蘇州如何迎接江南的冬季。
咸肉菜飯,入冬時節(jié)最鮮香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xí)俗。打過霜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雪白的大米,使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咸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
“記得小時候,每年冬天,家里都會腌制咸肉,每當咸肉制作完成,家里長輩總是會煮上一鍋菜飯,這碗飯可以說陪伴了我好多年。記憶深處的咸肉菜飯,只要一口就能溫暖整個冬天。”老蘇州華筱萍說道。
現(xiàn)在的人雖然都是用電飯鍋燒菜飯,但是一碗風(fēng)味獨特的咸肉菜飯,總自帶著一股蘇州的細軟味道。其實,吃咸肉菜飯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即吃咸補腎。咸味自古被列為五味之首,如今天氣逐漸寒冷,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咸味食物入腎,能起到補腎的效果。
五彩餃子,“交子之時”添滋味
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一來立冬這天改善一下生活,正所謂“好吃不過餃子”;二來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餃子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物,在民間更是有“立冬餃子夏至面”的習(xí)俗,但是平時吃慣了普通的白色餃皮包成的餃子,讓人覺得缺乏了些許新鮮感,于是居民王方英在面粉中加入了火龍果汁、芹菜汁、胡蘿卜汁,做成的五彩餃子皮既充滿營養(yǎng),又外觀鮮艷,“色香味”中已做到了對“色”的加工。五彩的餃子煮好后,蘸上醋,一口下去,讓你想起的是童年里那一個個吃著餃子有著溫度的冬天。
一壺黃酒,自釀美酒能驅(qū)寒
蘇州人很善于給節(jié)氣賦予儀式感。如立冬之日起開始釀黃酒。冬季是釀酒的好時節(jié),此時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fā)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fēng)味,是釀酒發(fā)酵最適合的季節(jié)。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人們謂之“冬釀”。
“用大米及紅酒曲放在老底子的瓷缽內(nèi),加入適量的水,然后密封發(fā)酵20至25天后,酒液清澈,開蓋酒香濃郁,這樣黃酒就釀造好了?!?居民陳留女說著就開始動手釀造黃酒。這是飲用黃酒最好的階段,天氣逐漸轉(zhuǎn)冷,人體的各項身體機能都在隨之下降,溫一壺黃酒,整個房間彌漫著酒的醇香,溫酒入喉,將肝腸都捂熱,順著血脈奔向四肢,熱了雙腳,紅了臉頰。
冬季“掃疥”,不著單衣不受寒
立冬之日,河南、江蘇、浙江一帶民間還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證身體健康過冬。俗語說“立冬不掃疥,單衣過寒冬”,立冬掃疥指的是用洗澡來去除體內(nèi)寒氣,沒有“掃疥”就說明立冬時溫度高,冬季是暖冬的概率高,古人把立冬前后的溫度高低當成整個冬季的溫度,以此預(yù)測冷暖冬。然而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素多,不同的因素都能影響天氣,另一方面立冬前后的氣候不能決定冷暖冬,冷暖冬形成具有偶發(fā)性。即使冬季溫度再高,都不能穿單衣,穿單衣過冬容易引發(fā)各類疾病。用竹舀舀起一勺用菊花、金銀花煎成的水,既是習(xí)俗,又是滿滿的一種蘇州味道。
冬天已至,天氣變冷,但是蘇州人的生活儀式總是讓人覺得內(nèi)心溫暖,幸福感滿滿。通過老蘇州的傳統(tǒng)習(xí)俗,感受到的是蘇州整個城市的人文底蘊,社區(qū)的“幸福溫度”,這是一種記憶、一種味道的傳承,也是江南文化的鮮明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