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泉蛟,王 帆
(大連醫(yī)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在所有思政系列課程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馬原》課程)是理論性特別強、思想性特別深、思維性最為縝密以及價值取向性最為鮮明的一門課程。這也注定了《馬原》課教師講解起來非常費勁,似乎很難把理論的內(nèi)在思想、精髓、指向等有效導引出來,而即便自我感覺是導引出來了,學生們卻似乎難以理解,感覺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晦澀、抽象,甚至是費解。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馬原》課程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教師考、學生背”的機械式、直接式、傳輸式,直至簡單灌輸式的教學現(xiàn)狀。而針對此《馬原》課程教學界也做了大量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案例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式、發(fā)揮學生講演式,以及采取大量的網(wǎng)絡、新媒體等教學載體因素,似乎做得如火如荼,似乎取得了《馬原》教改的突出成績。但是,反過頭來看,這些所謂的大量的教學改革,無外乎就是增添教學途徑,改善教學方法,或者轉(zhuǎn)變教學模式等等,但這些僅僅都是在形式上、方法上、方式上、途徑上的改變,而沒有涉及到問題的實質(zhì),即教師本身。無論如何,《馬原》課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發(fā)動、控制、管理和考核的主導,沒有《馬原》課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zhì)和能力的提升,一切的所謂的教學途徑和方法方面的改革,都將淪為無效的教改措施。所以,非常有必要探究《馬原》課程教學改革的主導因素——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zhì)和能力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這是從事《馬原》課程教師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礎,可以毫不吝嗇地說,沒有強大、深厚、廣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馬原》課程肯定講解不好。無論是采取什么先進的教學方式,或者是多么得體的教學方法,《馬原》教師自身的理論功底不扎實,整個的課程教學展開及其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一定是效果不佳的。正如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指出的那樣:“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盵1]唯有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一個徹底的了解,深度的把握,真正抓住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內(nèi)在的思想精髓,這樣才能夠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最精華的部分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借此才能夠進入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和思維之中,深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特別是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去有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待學生們深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用效果之后,真正體驗了理論的現(xiàn)實力量之后,才能夠真正體會和認可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
但是反過來看,目前有多少《馬原》課教師能夠積極、主動、自覺地深入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內(nèi)在思想之中呢?有多少僅僅是讀讀教材就走上了講臺呢?甚至連教材都沒有讀到一定層次,沒有達到一定水準,僅僅是一知半解,或者是直接將教材的內(nèi)容簡單復制到PPT,然后照本宣科,機械式復讀,索然無味地結束了課程?既對不起學生,也對不起理論教師這樣的職業(yè)和稱號。所以,《馬原》課教師不僅要研讀教材,而且要根據(jù)教材的三大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去對應研讀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典原著?!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其實就是對馬列典著作的濃縮和提煉,一方面是簡化為教材,不可能將卷帙浩繁的馬列著作內(nèi)容都搬到教材上來;另一方面則是濃縮、凝練、概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內(nèi)在的思想精髓提煉出來。但也正是因為簡化和凝練,教材內(nèi)容編排一定會忽略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背景材料,以及舍棄一些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經(jīng)典表述。這些方面和內(nèi)容,就需要《馬原》課教師廣泛地閱讀、全面地把握以及深度地理解和運用。比如講解《馬原》教材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政治經(jīng)濟學部分,其實就是《資本論》的濃縮和提煉,但如果不研讀《資本論》,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講解就肯定說明不透、闡釋不到位。所以,《馬原》課教師首要的理論功底就是研讀馬列經(jīng)典著作,做好經(jīng)典著作材料和內(nèi)在思想精髓的堅實理論基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首先吃透,奠定堅實的理論功底,然后才能夠展開具體的教學。同時,作為《馬原》課教師,還要對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研究的前沿內(nèi)容,不僅是涉獵,而且應該是有意跟蹤,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發(fā)展的最新方向和發(fā)展趨勢,這樣才能做好理論前瞻,為《馬原》課程的講授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是《馬原》課教師的教學主導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礎,但并不意味著有了較深的理論功底,就能將《馬原》課講好,正所謂“茶壺煮餃子,有口倒不出”,即便是讀了萬卷書,但卻不能將書上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呈現(xiàn)出來、外化出來,作為一名《馬原》課教師,那肯定是不合格的。《馬原》課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還要具有將理論功底合理、恰當以及特別美感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而這種合理、恰當和美感的方式最為集中的表現(xiàn)就是教學語言?!敖虒W是具有主體間性的一項活動,即教師與學生這兩個主體之間的交往互動對教學活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這就意味著必須在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搭建一條連接雙方的通道,迄今為止,教學語言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溝通雙方的工具?!盵2]所以語言是課程教學最基本、最基礎、最重要的途徑和方式。往往我們說將教材語言轉(zhuǎn)化成教學語言,其實就是如何將教材的理論性的語言轉(zhuǎn)化為教師授課的有聲語言。但是,涉及到每一個教師的語言表達、語言風格、語言特征,肯定都是不一樣的。其實這一點也是造成思政課效果千差萬別,乃至效果不盡如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說,廣大學生一聽到某些《馬原》課教師授課的語言,就覺得特別干癟、特別做作、特別不通順,乃至是特別沒有趣味,這樣的語言效果怎么能夠做到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入耳進而又入心呢?在廣大學生耳朵的門口就已然設立了一個障礙,導致廣大學生在《馬原》課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局面。但是反過來說,如果《馬原》課教師的語言風格特別夸張、特別外向,乃至是特別豪邁和奔放,這難道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嗎?也不盡然。這里就涉及到《馬原》課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語言風格,《馬原》課教師到底需要采用什么樣的語言特征,怎樣做好自己的授課語言功底去支撐《馬原》課的實際教學效果等一系列重大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馬原》課教師的語言風格,一定是理性的、邏輯性的、論證性、深層次性的,在此基礎上,又一定是富有思想內(nèi)涵的,體現(xiàn)人類內(nèi)在思想精髓的,同時又是邏輯縝密和層層遞進的,最后則是彰顯理論能夠使人聰明、使人富有智慧,達到較高人生和社會理想高級境界的語言特征。原因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首先是理性的、較真的,就是解釋大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普遍規(guī)律,為此它不是文學化、大眾化以及情緒化的語言,恰恰相反,它要給人以敏銳、穿透、震撼,一切都是圍繞著問題本身,深深抓住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給人以規(guī)律性和真理性的認識效果。我們可以用普通感性的語言開啟課程,以增強課程導入的興趣,但絕不能停留于此,在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關鍵要點特別是原理范疇的時候,一定是深深的、高度抽象和有效整合的語言風格,正所謂只有抽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畢竟感性所接觸到的一定是事物外在的表層,唯有理性、抽象才能把握事物的實質(zhì)。所以《馬原》課整體的授課語言風格應是注重深刻性和理論性的。其次,《馬原》課教師的語言風格一定是帶有戰(zhàn)略性、指導性和方向性的,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社會的指導思想,是上升到國家、社會、民族的高度,帶有普遍和實質(zhì)的指導性和方向性。而且,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最高的意識形態(tài)、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就在于它不僅指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而且指導了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實質(zhì)來說,它就是面向問題、迎接挑戰(zhàn),就是要解決困惑和困難的。所以,《馬原》課程的語言風格一定是帶有指導性、戰(zhàn)略性、分析性,能夠敏銳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和癥結之所在,能夠提出有效的應對方案和破解之道。這樣的語言風格能夠震撼住廣大學生的思想,使他們明白沒有理論的指導,是不可能取得國家、社會、民族的巨大變革的,進一步說,對于學生個人而言,沒有較為深刻的理論作指導,自己的人生也將發(fā)生各種困惑和問題,乃至會造成一事無成和總是失敗的局面。這就會促使廣大學生對待《馬原》課程嚴肅、認真和嚴謹?shù)膽B(tài)度,進而進入到教師理性的思維邏輯中來,沉浸在教師理論性的話語之中。最后,《馬原》課的語言風格一定是要具有層次性、理想信念性和境界性,因為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題,即共產(chǎn)主義的崇高理想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之奮斗的最高指向,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終極的奮斗目標。在向?qū)W生深度講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過程和基礎之上,到最后一定是拔高到為理想信念而奮斗,為人生境界而追求,為社會美好而實踐努力的精神指向。就像馬克思本人那樣的精神境界:“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fā)揮作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盵3]所以,《馬原》課程的語言要有較高的水準和層次性,是真正沁人心脾,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語言。
有了堅實的理論功底、良好的語言表達,剩下的就是和學生們具體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在真正地與學生之間有效交往和互動的過程中,把理論思想和語言影響作用給學生,要注意學生們被理論和語言影響后的反應,且這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而不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點、某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是始終存在的一個和學生始終相連接在一起的過程。擁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一方面是要將腦海里存儲的知識導引出來,將知識要點用語言說出來,但是與此同時還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學生,用自己的手勢作用于學生,乃至在學生中間的走動,用切實的身體走進學生中間并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這是一個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講師不僅要把課程內(nèi)容講解出來,而且還要充分調(diào)動和激發(fā)廣大學生納入到自己的講解之中。這就需要《馬原》教師高超的課堂組織和管理能力。這一點可不是純粹的教學范疇,而是要進入較高級的教學管理學范疇。我們說,世界上最難被管理的就是人,因為人自身是最富有變動性和主觀隨意性的,尤其是新一代的大學生,他們往往主體性強,接受信息廣泛,加之現(xiàn)代化的各種交流媒介,特別是網(wǎng)絡的爆炸式信息和娛樂,鋪天蓋地,時時存在,稍不留神,許多學生就會走神,就會“身在曹營而心在漢”,其注意力早已飛到網(wǎng)絡云端。所以,《馬原》課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應時時刻刻、方方面面抓住廣大學生的注意力,持續(xù)進入到教師的語言講解之中。
具體而言,在筆者看來,針對新一代大學生的特質(zhì),原有傳統(tǒng)的《馬原》課教師,真得認真思考和改變一下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學管理模式了。首先,應尊重學生,儼然不是以往對學生們要求特別嚴、特別苛刻,學生也特別聽話的時代了?,F(xiàn)在的大學生自尊心都特別強,稍有語言刺激,乃至一些矛盾激化,就極有可能帶來某些大學生的極端行為和極端惡性事件。所以,《馬原》課教師要首先尊重學生,真正將他們視為授課的對象,而不是一味地以自己為核心。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還要有意地、積極主動地,以及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和方式方法去激發(fā)廣大學生,激發(fā)其對理論的興趣,感召其對自身的注意,影響其對教學的認可。這一點,在筆者看來每一個《馬原》課教師都會有不同的策略,只要適合自己、適合課堂、適合學生,就可以隨機應變,有效采用。筆者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不停地向?qū)W生追問,乃至教師有意“唱反調(diào)”,對自己所講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們?nèi)シ治龊团袛啵蛘呱疃戎赋鰧W生們在某些問題和觀點上的不足,在思想觀點、思維方式之間形成一定的不同,乃至出現(xiàn)一定的碰撞和辯論,這樣就會激發(fā)全班同學參與和思考的熱情。往往許多教師就只是站在講臺上講,從來融不到學生中間,也不接納學生的提問,就是自己一氣呵成,唱獨角戲。這樣的課程時間長了必然會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巨大的張力,久而久之,就會難以為繼、不可持續(xù)、草草了事的結局。所以,“教學不僅是一種工作,更是人與人的交往。教學的藝術其實就是我們跟孩子如何更好地、更充分地走在一起的藝術?!盵4]這里的“更好的、更充分地走在一起”,就需要《馬原》課教師深諳教學的組織和管理之道,能夠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使所有的學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語言表述之中,都進入到自己的理論思想之中,都納入到理論理性的思維邏輯之中,這樣的課堂一定是精彩的《馬原》課堂。最后,《馬原》教師的課堂組織和管理方式應不斷調(diào)整、不斷積淀以及不斷創(chuàng)新,不能總是運用一種模式統(tǒng)管到底,而是要多維度、多方面、實時動態(tài)地予以組織和管理。
總之,教師是《馬原》課程教學改革的主導性因素,這種主導性因素不僅意味著教師是課程發(fā)動的起因,而且還是課程進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更是理論授課語言、思想、境界的導引者和提升者。在我們面向廣大學生展開《馬原》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過程中,不應總是面向?qū)W生的變革,而更應該反過來思考自己本身,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馬原》教師自身的理論功底、語言功底、組織和管理功底深厚,才能真正將《馬原》課程的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才能夠最終取得《馬原》授課的最佳效果。當然,涉及到《馬原》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和能力方面,還包括許多內(nèi)容,這里僅就這三個方面與學界交流,以之求教于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