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國 韓太利
(1.安丘市石埠子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山東安丘262104;2.濰坊市農業(yè)科學院 山東濰坊261071)
安丘市石埠子鎮(zhèn)是全國聞名的草莓之鄉(xiāng),常年草莓種植面積在11000畝以上,主要分布在該鎮(zhèn)的冢頭村、河北營子村、南王家莊子村等地,草莓種植占到全村農作物種植面積的70%以上,初步統計每年生產草莓達25000 t,實現經濟效益在4億元以上,已發(fā)展成為當地農業(yè)經濟的支柱產業(yè)。該鎮(zhèn)利用大棚種植草莓,優(yōu)勢明顯,一是鮮果上市時間早,供應期延長。鮮果最早可在12月中下旬開始上市,陸續(xù)采收可延續(xù)到翌年的5月,比露地栽培草莓提早5~6個月上市,鮮果供應期比露地長4個多月。二是產量高,經濟效益好。采用大棚栽培可使草莓植株增加花芽分蘗,多生花序并連續(xù)結果,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大棚種植草莓栽培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很多種植戶因為缺乏管理技術而種植失敗。為此筆者總結了多年來積累的種植管理經驗,對大棚草莓高效種植技術進行了系統介紹,以供種植戶參考。
選擇優(yōu)良早熟品種,要求休眠期較短、容易形成花、花期耐低溫、果實較大、易著色、豐產性好,抗逆性強,對高溫、低溫及高濕有較好的適應性。常用品種有甜寶、山口九號、甜查理[1]、法蘭地等。為了提高品質和產量,還需配套1~2個授粉品種以利授粉提高坐果率。
草莓利用大棚種植營養(yǎng)生長階段期明顯縮短,開花期、成熟期明顯提前,所以首先要培育健康壯苗。壯苗培育常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帶土坨定植,這樣既可以減少根系損傷,縮短緩苗期,又能提高成活率。培育壯苗標準:植株健康,葉片較大、葉色深綠,苗齡葉6~8片,葉柄粗壯,新莖粗1.0~1.5 cm,根系發(fā)達,苗重25 g以上。
在定植前2周左右提前扣好大棚膜增溫并進行棚內消毒。建議使用硫黃熏蒸,以殺滅大棚內土壤表面及墻體和棚架的病原菌,減輕白粉病及灰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一般8月平整土地,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6000 kg/畝、NPK三元復合肥40~50 kg/畝,然后深耕耙平。采用南北走向起高畦壟栽培,畦面寬50 cm,畦溝寬30 cm,畦壟高30 cm左右,高畦壟要順直、畦面要整平。也可以將畦壟做成弧形,便于鋪蓋地膜、管理和澆水等作業(yè)。
草莓定植時間控制在始花芽分化后1周左右進行,當地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定植。每畦定植2行,行距30 cm,株距20 cm左右,定植密度7000~9000株/畝[2],定植深度原則上埋根不埋心。定植時草莓莖的弓背朝向畦溝,這樣花序將來可向畦的兩側延伸,利于植株通風透光和漿果著色,同時也便于果實采摘。
大棚種植草莓的關鍵技術是適時進行大棚的扣膜保溫??勰さ暮线m時間一般在初花芽分化后,植株生長即將進入休眠時進行。大多數草莓品種從10月下旬開始逐步進入休眠階段,該時期的花芽也開始分化,這個時間主要是控制草莓既不進入休眠、又不能影響花芽分化。當地大棚扣膜適期在10月中下旬,外界最低氣溫降至5~8℃時進行。
在大棚扣膜后1~2周內覆蓋地膜,通常選用韌性較好的黑色地膜,因為黑地膜的透光性差,可抑制雜草生長。地膜覆蓋最好在早上溫度升高前、下午氣溫下降后或陰天進行。覆膜后立即破膜放苗,破膜時在不傷害植株的前提下破孔越小越好??酆玫啬ず髴⒓礉菜S玫喂嘣O備的要先鋪設好滴灌帶再扣地膜,滴灌帶鋪設每個栽培行鋪一條即可。
草莓對溫度的要求非常嚴格,一般是生長前期要保持較高的溫度、生長后期溫度低一些比較合適。大棚種植草莓的生長溫度一般保持在16~28℃,當溫度高于30℃和低于5℃都不利于草莓生長。當地冬季和早春氣溫最低,寒冷季節(jié)要達到理想溫度,必須在大棚內再增加一層小拱棚并鋪蓋地膜,三膜覆蓋才能保證草莓生長階段需要的溫度。當晴好天氣出現30℃以上高溫時,要注意及時通風降溫。草莓各生長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生長前期始花芽形成花蕾前,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3~28℃,晚上保持在16℃以上;當生長進入初花期間,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6℃,晚上保持在10℃以上;進入開花結果期,棚內的溫度可以適當低一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晚上保持在8℃以上;果實膨大到成熟紅果期,白天保持在15~20℃,晚上保持在5℃以上[3]。棚內溫度的調節(jié)可通過揭蓋草簾的早晚時間和通風口的開放大小來調節(jié)。寒冷季節(jié)外界氣溫較低時通風應盡量先通過大棚頂部通風,當天氣轉暖氣溫升高后,頂部通風口如不能滿足降低溫度的要求,還可以進行大棚中間通風或底部揭膜通風。
草莓種植大棚的相對濕度,在草莓開花結果的前期,一般要保持在70%左右。為控制合適的棚內溫濕度,大棚扣膜要選用透光性好的無色塑料無滴膜,這樣有利于棚膜透光增加光照,還可避免因大棚膜形成的水滴影響光照,或棚膜上形成的水滴滴在草莓花的柱頭上,導致不能坐果或果實生長畸形及發(fā)生病害,水滴滴在葉片上也容易引發(fā)葉部病害。在草莓開花結果期大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過大可造成落花或爛果現象,此期間的濕度應控制在40%左右。為防止?jié)穸冗^大,可利用通風口通風調節(jié),或采取膜下滴灌等措施解決。濕度控制可參照溫度控制方法處理。
在嚴冷的冬季增加光照和提高棚內溫度是保證大棚草莓生長的關鍵技術。增加光照首先要盡量延長光照時間,在不影響溫度的前提下,大棚上面的草簾等覆蓋物要盡量早晨早揭、晚上晚蓋,還要定期清理大棚膜上面的塵土,提高透光率,增加光照。如遇連陰天及雨雪天氣應盡量在大棚內采取一些補光措施,有條件的種植戶建議在棚內安裝補光燈增加光照,即每間隔4 m安裝1盞100 W的白熾燈,或每間隔4 m安裝1盞60 W的LED植株補光燈,燈距離植株1.2 m左右。補光的方法有2種,一種是從天黑開始連續(xù)進行5~6 h的光照;二是間歇式補光,即在整個夜間每小時開燈照明10~15 min,關閉45~50 min。這2種方式均有明顯的效果,其中間歇式補光方法比較經濟實用。
利用大棚種植草莓,草莓生長周期明顯延長,需肥量也明顯增大,如果肥水不足很容易造成植株早衰,結出的果實會越來越小。草莓的整個生長期根據整地時基肥的施用量和植株生長狀況,可分多次適時追肥。第1次掌握在植株始花序形成期,主要是促進始花序生長,施NPK三元復合肥10~15 kg/畝為宜;第2次在植株果實膨大期,以鉀肥為主,施硫酸鉀型果蔬專用沖施肥8~10 kg/畝為宜,有利于果實個頭增大和提高果實品質;第3次在植株果實采收前期,沖施果蔬專用沖施肥8~10 kg/畝,并結合噴藥,葉面噴多元微肥或植寶靈等有機營養(yǎng)液,以提高草莓單果重和含糖量;第4~5次在果實采收期間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隨時補充施肥,施用的肥料仍然以沖施肥為主。每次施肥應本著勤追少量的原則,并結合澆水進行。
利用大棚種植草莓,棚內前期氣溫較高,土壤水分蒸發(fā)量大,應注意適時澆水。草莓生長前期外界的氣溫比棚內的溫度高時,澆水應選擇在晚上進行,以免因澆水引起棚內溫差變化太大,對植株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后期棚內溫度比外界氣溫高時,澆水應在上午進行,盡量減輕棚內溫差變化。掌握的原則是澆水后要先提高大棚內溫度,等棚內溫度提升后再加大放風量,降低棚內濕度。澆水不能過勤,但每次要盡量澆透。開花前1周停止?jié)菜?,以?chuàng)造適宜的授粉空間,保證花蕾正常授粉提高坐果率,開花后2周左右(結果初期)結合施肥,澆一次水。澆水提倡膜下滴灌,防止棚內濕度過大引發(fā)病害。另外膜下滴灌技術,可有效降低棚內濕度,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同時還可以提高地溫2~3℃,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長。
利用大棚種植草莓,栽培管理要比露地管理要求嚴格,因為大棚是一個密閉的環(huán)境,在嚴寒的冬季,通風條件差,光照不足,很容易引起病害發(fā)生,或坐果不良。田間管理要及時做好以下工作。
草莓植株生長過程中,老葉片會隨著植株生長逐漸老化干枯和黃化,甚至產生病葉。應及時摘除老化葉片和發(fā)病葉片,以減少植株養(yǎng)分消耗,增加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性,還可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3]。
大棚草莓植株生長旺盛,容易分化較多腋芽或分枝,會消耗大量母株的養(yǎng)分,影響成果率,降低產量,所以要將整個生長過程中多余的腋芽及分枝及時掰掉。在植株開始伸蔓生長出腋芽后,在主蔓上選留2個方位較好、生長健壯的腋芽,然后將其余的腋芽全部摘除,以后再抽生的腋芽和分枝也要及時除去[3]。
草莓生長旺盛,很容易形成較多花序,相應所結的果實就變小,果實的商品價值就降低,所以應對花序進行疏花疏果。一般健壯植株第一穗花序保留10個果左右,側花序保留6個果左右,其他多余的花蕾和小果要及時疏掉。另外果實接近成熟期,果穗的體積和質量增加,結果枝會因果實沉重觸地而引發(fā)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發(fā)生,造成果實腐爛或接觸地面的一面著色不良。因此,常采用地膜托起結果枝上的果實的方式,防止果實直接接觸地面,以提高果實質量[3]。
草莓雖然屬于自花授粉植物,但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果實的坐果率,增加產量,減少畸形果的形成。草莓自然授粉主要通過風媒傳播和昆蟲傳播完成,但在冬季大棚栽培環(huán)境密閉,無法實現風媒傳播和昆蟲授粉,必須通過輔助授粉來完成授粉工作。常用的方法是在大棚內放入熊蜂輔助授粉,在草莓開花前1~2 d將準備好的蜂箱放入棚內中間位置,蜂箱用磚塊墊起,一般要高于地面30 cm左右,隔1~2 d早晨打開巢門即可。一般1個大棚內放入1箱(50~80只)熊蜂,熊蜂個體較大傳粉能力很強,每天傳粉時間為8~1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