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云龍
什么酒喝得開心?喜酒。見證一對新人走進婚姻的殿堂。什么酒喝得鬧心?喜酒。等雙方一批一批客人到齊就座,等得頭昏;等司儀一套一套程序走完開席,餓得頭昏。
婚禮成“昏禮”,婚宴成“昏宴”,差不多是現(xiàn)代人的共識: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不過,在強大的文化慣性之下,人們往往有著極強的耐心和韌性:一生一次,隨大流吧;都不容易,來都來了。
婚禮,多數(shù)人一生一次。但是,你參加別人的婚禮,可能會有N次。最終在你記憶自動篩選之后留下印象的,只是那些特別的、溫情的細節(jié)。
家鄉(xiāng)好友老殷,機關干部,平時寫些雜文隨感,素來對婚俗套路反感。他不能改變別人,只有改造自己。女兒結婚時,他在小城東臺率先做了一番改革。一是首創(chuàng)“亂坐”:不指定座位,沒有“領導”“同事”“同學”“親友”之分組,來賓一律自由組合。二是簡化流程?;槎Y一開始,他就登臺舉杯,敬酒詞也是極簡風格:在國內外一片大好形勢下,在辭舊迎新的大喜日子里,迎來我女兒的婚禮,感謝大家頂風冒雨來到現(xiàn)場。今天本來要講5 個問題,但為了節(jié)約時間,改進文風,轉變作風,只講3 個問題……老殷拋棄所有常用形容詞,贏得臺下笑聲一片、掌聲四起。
80 后同事小丹在南京操辦的婚禮,令她意外,也給來賓不小的驚喜。主持人介紹新人登場時,接著一般是有些肉麻的表白環(huán)節(jié),而她的老公,理工男,突然拿出一本榮譽證書,內頁只有抬頭和落款。抬頭是他的姓名,落款是她的名字,其他一片空白。老公說:希望我們結伴走過50 年的時候,你能親手寫上評語,然后把這本證書頒發(fā)給我……當年,電視上剛剛熱播過《金婚》,那張空白證書,更讓人有共情、共鳴。
別人的婚禮上,我也常常是編外的“氣氛組”。早些年前,電視臺欄目組小同事結婚,我便開始琢磨怎么讓他們的婚禮有點個性,怎么在固定婚慶套路里有點亮色?;槎Y,不就等于一檔直播類節(jié)目嗎?一頓胡亂聯(lián)想,大腦屏幕上浮現(xiàn)一副副大紅春聯(lián)。我決定挑戰(zhàn)一下自己,將新郎新娘的名字嵌進去,量身定制個性化祝福,再請書法大家揮個毫潑個墨,增添幾分文化氣息。前些天,朋友的公子潤澤迎娶新娘婷婷,未能到場祝賀,網(wǎng)上傳送一段圖文視頻:玉樹瓊枝常潤澤花開并蒂;蘭心蕙質總婷婷喜結良緣。大屏播放之時,嘉賓紛紛拍照發(fā)圈,引無數(shù)群友競點贊。
嵌名婚聯(lián),難以推敲平仄,只是圖個喜慶。鄉(xiāng)友的兒子常適大婚,新娘叫王晨。自感“周郎才盡”,網(wǎng)約幾位文化人一起助力,擬制喜聯(lián)三副。其中通俗直白的一副是:持家有常和適為王;傳業(yè)貴恒晨夕在勤。假如有婚俗改革先進個人評選,是不是可以考慮給我等一個單項獎?
婚禮,一度被認為是雙方家庭經(jīng)濟實力、人脈資源的集中展示。凡事講禮、偏好攀比的現(xiàn)代人,排場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舞美越來越炫……網(wǎng)民調侃,現(xiàn)代人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不過,婚禮只是用來給人“看”的嗎?它應當成為當事人一生溫暖的記憶,可以有情感的碰撞,可以有文化的融合,至少不應該是現(xiàn)在流行的那種“套話大會”,排場比拼現(xiàn)場。
電視上常常播出一些溫暖感人的家庭故事。我發(fā)現(xiàn),主人公回憶往昔時,有個異口同聲的說法:我們當年結婚時,沒有像樣的婚禮,也沒有什么禮金……幸福的家庭,原來真有太多相似??纯此麄冃牢繚M足的神態(tài),想想現(xiàn)代人結婚時的心態(tài),捫心自問:當我們感慨壓力越來越大、活得越來越累時,有多少人思考過生活的意義,真正為自己而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