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光,張耀武,易 力,鄭 玲
(洛陽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河南 洛陽 471934)
動物學一門是實驗性課程,也是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的應用性課程. 在21世紀這個生物學世紀里,作為生物學重要分支的動物學及其相關學科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促進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同時,動物學里還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經常被政治家及歷代領導人運用到治國理政中,老百姓也經常采用很多與動物學相關概念的來比喻社會現象和生活百態(tài)等.
作為一名動物學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在按照教學大綱講好動物學課程完成“教書”任務的同時,應該去挖掘動物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好地完成“育人”這項重要使命. 鑒于此,筆者從2018年開始,有意識地進行了動物學思政教育內容的切入點研究,現將取得經驗總結如下.
青蛙屬于兩棲綱無尾類變溫動物.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 將青蛙放入40 ℃的熱水中,它因受不了突然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跳出來,得以逃生. 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盛著涼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緩慢加熱,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絲毫感覺不到生命的危險[1]. 當青蛙覺得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無力反抗,最后被煮死在熱水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自己也要時刻保持清醒狀態(tài),否則可能會樂極生悲. 同學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積極上進狀態(tài),不能貪圖安逸,精神懈怠,否則就會成為被煮的青蛙.
從“牽牛鼻子”談解決問題要抓主要矛盾.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2]. 牛怕鼻痛,這可算作牛的弱點. 牽牛鼻子,再犟的牛也會因為疼痛而乖乖的. 在復雜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種矛盾中,每種矛盾的地位、對事物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總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種矛盾處于主導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這種矛盾就叫主要矛盾. 在觀察和處理任何事物或過程的各種矛盾時,必須善于集中精力找出主要矛盾,提出主要的任務,從而抓住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新時代的大學生也要學一下毛澤東的《矛盾論》,要學會“牽牛鼻子”,在不同的時期,發(fā)現并解決主要矛盾,促進事物向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要善于“解剖麻雀”,找出規(guī)律性、本質性的東西[3].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解剖麻雀”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目的是通過深入研究具體典型,從中找出事物的普遍規(guī)律. 共性寓于個性之中,解剖幾只麻雀,可以得到對所有事物共同本質的認識. 教育學生在學習中要學會“解剖麻雀”,善于通過掌握個性特點,找出普遍規(guī)律,總結事物的共性特征,定有較大收獲.
一切有機體除了最低等的以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4]. 一切動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家庭和社會的關系正如細胞和有機體的關系一樣,國之本在家,良好的家風是社會風氣的基礎,秉持良好的家風,為社會這個有機體的健康發(fā)展做貢獻. 建議大家觀看《平語近人》第四集《國之本在家》.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比喻做事積極或及早者,才能獲得利益. 它是一句民間俗語,清晨太陽尚未完全出來,氣溫還沒升高時,鳥兒的食物昆蟲,還不能很靈活地運動. 這些昆蟲由于前一天晚上呆在植物的花朵上、葉子里,翅膀沾上了濕氣,露珠讓它們的翅膀變得沉重無比,它們不能飛行或飛行能力很弱. 這時候,一旦被早起覓食的鳥兒遇見,會被逮個正著,就成為鳥兒們美味的早餐了.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5],同學們要學早起的鳥兒,強健體魄、勤奮好學,一定能得到更多的收獲.
習總書記在2019年1月21日的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特別講到既警惕“黑天鵝事件”,又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zhàn)的高招. 從“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談三大攻堅戰(zhàn)之“重大風險防控攻堅戰(zhàn)”,一則擴展知識,二則使學生了解國家戰(zhàn)略. 黑天鵝,是一種原產于澳洲的大型游禽,也是世界著名觀賞珍禽,常成對或結群活動,目前被世界很多國家引進飼養(yǎng). 在發(fā)現澳洲黑天鵝之前,歐洲人一直認為天鵝全都是白色的,當人們發(fā)現第一只黑天鵝時,都非常震驚,原來的觀念徹底崩潰了. 黑天鵝的出現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
“黑天鵝事件”,是指小概率的高風險事件,主要指沒有預料到的突發(fā)性事件或問題. 它難以預測,且不尋常,通常會引起市場負面連鎖反應甚至顛覆,屬于小概率發(fā)生的令人防不勝防的顛覆性事件[6]. 譬如,泰坦尼克號沉沒及“9·11”事件都屬于“黑天鵝事件”.
犀牛是哺乳綱、犀科的動物總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腿短且體肥笨拙. 灰犀??雌饋肀恐?,反應遲鈍,但它一旦向人們飛奔而來,會讓人猝不及防,直接被撞倒. “灰犀牛事件”,即大概率的高風險事件,一般指問題很大、早有預兆,但是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從而導致嚴重后果的問題或事件. 由于“灰犀牛事件”的獨特作用,關于“灰犀牛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過程以及預測等,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7]. 譬如高房價及高杠桿等就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灰犀牛事件”.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人們常常以一只美洲的蝴蝶不經意地扇動翅膀,能引起一陣颶風來闡述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告訴人們:一個微小的動因,假設不能得到及時的關注和預防,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將會造成巨大的破壞力和影響力[8]. 從蝴蝶效應談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育學生養(yǎng)成細心做事的習慣,在學習上把握知識的細節(jié)及知識點的準確性; 在科研方面,更要細致入微,避免因細節(jié)造成整個實驗的失??; 在生活方面,要養(yǎng)成細心的習慣,打造美好生活,使未來的生活更加美滿.
講到魚類,以我國的漁業(yè)經濟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中國是水產養(yǎng)殖大國,水產品產量世界第一. 作為從1989年開始至今水產品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9],一直以養(yǎng)殖為主、捕撈為輔的我國漁業(yè),正在從漁業(yè)大國向漁業(yè)強國邁進. 生物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應該感到非常自豪,同時應當擔負起科技興漁的使命,為我國漁業(yè)現代化強國建設多做貢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兩山論”的光輝論斷已經深入人心,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可. 在動物學教學中講到物種之間的關系時,導入食物鏈的概念,采用“保護物種,共建綠水青山”的話題展開講解,從生物學視角詮釋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加深了學生對保護土地、保護植被及保護物種生物學原理的理解和記憶,教學效果非常好.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的標準,是認識的目的.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tǒng)一觀[10],也是人類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和總規(guī)律. 實踐課模塊就是把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檢驗,除了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外,還達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開拓創(chuàng)新、促進知識的升華的效果.
進化論用純唯物主義解釋了生物的進化發(fā)展,馬克思理論引入了進化論的思想,用純唯物主義解釋了社會的進化發(fā)展. 動物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從低等到高等、簡單到復雜,從單細胞動物到多細胞動物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
保護物種多樣性是維持良好生態(tài)的前提,珍惜動物不僅數量稀少,而且環(huán)境要求特殊,人類的活動往往會破壞其生存環(huán)境,這是造成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很多珍稀野生動物都被國家列入野生保護動物名錄,希望大家樹立動物保護意識,學習野生動物保護法,利用所學知識,宣傳和教育身邊人,愛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為大自然的和諧發(fā)展做出貢獻.
講到食物鏈時,強調食物鏈的某一環(huán)節(jié)發(fā)生變化,將會造成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 肉食性兇猛動物處于食物鏈高層,在自然界對其他物種起著優(yōu)勝劣汰作用,同時也維持食物鏈穩(wěn)定和平衡. 但是,如果把它盲目引進到另一個國家,則會打破原來的食物鏈的生態(tài)平衡,很有可能造成處于低等級食物鏈環(huán)節(jié)的物種滅絕,這就是生物入侵的危害.
學習動物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控制有害動物,減少其對人類的危害. 對人類造成危害的動物很多,有的直接傷害人類,有的通過傳播疾病危害人類健康. 尤其是講到寄生動物時,著重講授寄生動物的生活史及防治寄生蟲病的辦法,使科普教育進入課堂、進入生活,提高學生對寄生蟲病的防范意識.
系統(tǒng)地探索和挖掘動物學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內容,把握時機做到在不修改教學大綱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融入思政教育,合理切入思政教育知識點,將達到潛移默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書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