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珺萍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新升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小學生是相對特殊的學習群體,他們不同于高年級學生,學習能力還處在“有待開發(fā)”的階段,像一張白紙一樣等著教師去引導描繪。而我們基于陶行知先生思想的背景下開展的小學美術學本課堂是一種非常適合小學生的美術課堂模式,其中以學生為本、學生的學習為本以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填鴨式”教學課堂,新時代的教學課堂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和同伴助學團隊協(xié)作精神,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教師“圣人”的高高在上思想,走下“神壇”和學生做朋友,引導學生學習為學生服務,從而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
學本課堂不同于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課堂,在陶行知思想背景下,我們新時代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流理念,通過對比明顯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這種教學理念顯然更加適合用于新時代的學生[1],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放在第一位,教學多年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習的主體永遠都是學生,順應學生的稟賦提升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完整全面地關照學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這樣的教育理念中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充其量也就是一群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意識的“書呆子”,而新時代的教育應該面向社會和生活,讓學生走向社會,走進生活,通過實踐讓學生體驗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選擇的機會,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可以自由地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方法甚至于學習內容,要給予學生最大的選擇自由,切實讓學生體驗一把“翻身農奴把歌唱”的主人翁“既視感”。在小學美術學本課堂中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以學生為本,充分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上得到個性化發(fā)展。學生在教師組織的美術活動中的主動參與性以及自覺性是學生學好美術的關鍵,當然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學生對小學美術的學習興趣上,讓學生轉“要我學”為“我要學”,并且樂于學享受于學,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過于重視學生的分數(shù)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使得社會中才會出現(xiàn)學生在脫離學校步入社會之后根本無法適應社會生活,因為沒有學習能力,所以在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能,這才是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
學生的學習都是從游戲中開始的,而興趣才是學生的第一“原動力”,[2]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小學美術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并且主動去探索研究,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例如在人美版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材中《和媽媽在一起》一課的學習中,教學目的要求這節(jié)課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動物來訓練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能力,并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回憶自己在家里是怎么跟媽媽相處的,然后再回到教材中去了解一下,小動物又是采用什么方式跟自己的媽媽交流相處,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大膽地想象,發(fā)散其思維,接下來教師就以此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游戲活動,讓班里的學生進行分組,分別扮演一種動物,然后以自己對這種動物的了解去想象模仿,還可以適當?shù)靥砑幽嗨苓^程,對學生的造型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且讓學生在和小組成員做“和媽媽在一起”的活動時,知道合作的重要性,順便培養(yǎng)一下學生的合作能力。
生本教學理念中以學生為本,必須尊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科學成長的客觀規(guī)律,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才是我們學本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在教學過程中,第一是以學生為本,第二才是以生命為本,第三是以生動為本,第四是以生長為本。例如在《我的收藏卡》一課的學習中,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欣賞、交流以及制作,了解收藏卡布局與類型,然后讓學生獨立制作或者跟教師分好的小組成員合作共同制作一張收藏卡,在這個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收藏卡之所以叫作收藏卡,那一定要有“被收藏”的意義,在制作過程中要求收藏卡要大小合適、設計合理,然后動手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將這張收藏卡變得更加美麗。在制作初期學生對收藏卡的了解不是很多,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從自己身邊見過的卡片入手,讓學生帶到課堂,并且對這些卡片進行觀察,一些節(jié)日的卡片圖案設計精美,色彩鮮麗,還有一些數(shù)據(jù)記錄卡也有自己的特點,采用一些數(shù)據(jù)表格進行設計目的是記錄數(shù)據(jù),使之看起來一目了然。還有我們在商場服裝店里看到的品牌卡片,這些卡片設計大方,將相關服飾的數(shù)據(jù)和注意事項就記錄在“案”,我們所能收集到的這些卡片各式各樣,但是因為其功能不同所以制作出來的樣式也就不一樣,有的簡單大方,有的色彩鮮明,還有的則一目了然,雖然它們的樣式不同用途不一,但是這些卡片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這些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過的卡片,并介紹卡片的作用和用途,還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罕見的收藏卡片并拿出來,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觀察這些卡片,讓學生自己親手設計一張“收藏卡”,在設計收藏卡時要先確立主題,然后再選擇適合的風格,最終制作一張“完美”的收藏卡。
學本課堂中以學生為本是“以人為本”在教育領域中的體現(xiàn),在小學美術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其實在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尚且沒有達到一個均衡的狀態(tài),有很多地方的教育資源稀缺,可是學本課堂要求我們一定要盡量給予每一位學生最好的學習體驗,克服這些客觀因素帶來的不便,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學生還“小”,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就“擅自做主”,打著為學生好的名義,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這樣的教學理念是錯誤的,我們要與時俱進將學生作為具有個性的“人”來對待,尊重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充分地發(fā)揮潛能。[3]例如在《畫影子》一課的學習中,這節(jié)課需要學生了解掌握的知識目標是“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有影子,在太陽下、月亮下、燈下以及水里的影子,不僅僅是我們,生活中的各事各物都有影子,有會動的影子還有靜止不動的影子,有的影子是黑白的,有的影子則是彩色的,有的影子會隨著物體的運動而動,還有的影子如果你不動它就穩(wěn)穩(wěn)地在那里。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如何找出生活中的美好,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景色,教師通過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可以體會到繪畫的美好,并且主動地參與到繪畫活動中,在日常的繪畫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習慣,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品德情操。
教師在陶行知先生思想的基礎上,通過新型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小學美術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小學美術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打造高效率的小學美術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