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毓燦
(廣西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1)
列寧與羅莎·盧森堡同為社會主義革命運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治家,二人之間既存在著深厚的友誼,也發(fā)生過激烈的爭論。關于政黨建設問題是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發(fā)生的一次重大爭論,學術界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根據筆者檢索,中國知網中主題為“列寧”“羅莎·盧森堡”的期刊論文共有262篇。通過篩選,內容與列寧與羅莎·盧森堡圍繞政黨問題爭論相關的期刊論文有115篇,其中學位論文2篇。在著作方面,以“列寧”“羅莎·盧森堡”為主題或相關研究內容的代表性專著主要有賈淑品著《列寧和羅莎·盧森堡政治觀比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系統(tǒng)梳理學術界圍繞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爭論的比較研究對于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以及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撐。
對列寧和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爭論原因的研究,是該研究的重要起點,而且也可以較為清晰地認識和把握其中重要論述形成的必然性。一部分學者將二人放在各自所處的政治背景、社會環(huán)境以及個人特質中探討。大多數學者認為列寧從事建黨時,俄國既面臨黑暗的專制制度壓迫,黨內又存在著崇拜自發(fā)性,低估黨組織作用的錯誤思潮,黨組織實行“廣泛的民主”是不可行的。為了保證革命運動的有效進行,實行“集中制”是俄國社會民主黨的必然選擇。盧森堡長期處于德國社會民主黨選舉自由、召開定期代表大會、合法斗爭公開的民主制度傳統(tǒng)中以及看到黨內修正主義取得統(tǒng)治地位壓制群眾積極性的情況,對俄國社會民主黨過于重視集中制的建黨原則表示反對。王進芬、李東明指出盧森堡長期置身于德國相對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德國社會民主黨組織內部官僚主義日益滋生導致盧森堡對列寧所主張“集中制”的建黨原則產生深刻的思考和懷疑[1]。張光明認為,列寧在建黨初期主張先犧牲黨內的“民主形式”是出于奪權的目標,把權力集中在一小批最有革命頭腦、最有政治經驗和最忠誠的職業(yè)革命家手里用于隱蔽革命斗爭以便提高革命的效率,而羅莎·盧森堡擔心列寧這樣的策略過于激進會使黨遭遇破產,主張采取保持黨組織內部和解和團結的策略[2]。這一部分學者主要分析了俄國和德國當時社會民主黨組織的具體情況,認為列寧在建黨初期當時面臨黨的小組和地方組織完全獨立分散,并且因為沙皇獨裁統(tǒng)治造成這些組織無法參與政治生活。面臨如此政治環(huán)境,列寧認為急需在這樣黑暗的統(tǒng)治下建立一種積極統(tǒng)一的且具有較高革命理論水平的政黨組織,而羅莎·盧森堡所在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已經發(fā)展成為第二國際最大的黨,但黨內重要職位被許多修正主義者霸占,使社會民主黨愈發(fā)官僚化,日益呈現為“國中國”,因此,羅莎·盧森堡致力于第一時間喚起無產階級的民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來克服黨內占優(yōu)勢的官僚主義。因為環(huán)境的不同導致他們對政黨建設問題產生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可以說,列寧和羅莎·盧森堡二人處于不同的國情,兩國的黨組織發(fā)展情況不同,導致他們對于政黨建設的理解不同。
另一部分學者從二人的政治身份與思維特質方面展開探討。李德陽認為,列寧作為俄國革命和建設的領袖,思想更為務實甚至有些專斷。羅莎·盧森堡長期被排斥在領導核心之外,更多是作為一個批判的理論家角色出現,在革命經歷和嚴酷程度上遠遜于列寧,思想充滿理想色彩的革命樂觀主義情懷。這就導致二人對革命實踐的視角和理解存在分歧[3]。梁蕊認為,盧森堡樂觀上進、崇尚自由平等的思想來源于她原生家庭的教育。后來盧森堡在參與革命實踐過程中親身感受到德國的經濟組織憑借自身對生產資料的高度集中,壟斷經濟從中謀取高額利潤,借提高工人工資待遇的名義實質為了籠絡工人群眾,威脅革命組織的基礎,從而削弱德國工人運動的實力,盧森堡對此也產生了高度警惕[4]。這些探討從不同角度肯定了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的政治角色,深入剖析二人不同的思維特點??傊?,列寧和羅莎·盧森堡的個人經歷不同,二人在領導革命中的角色不同,俄國革命和德國的革命道路也不同,對于政黨建設的理論認知也不同。
從現有的研究來看,學術界對兩者之間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們爭論最為激烈的民主集中制、群眾觀、政治廉潔與反腐敗、黨的紀律問題上。
學術界緊扣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爭論的焦點問題展開研究。主要涉及“極端集中制”與“自我集中制”、新聞自由、黨內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關系等問題。
在“極端集中制”和“自我集中制”方面。1904年列寧寫了《進一步,退兩步》一書,對孟什維克無視黨的組織紀律和原則的機會主義錯誤思潮進行猛烈批判,并提出黨必須按照鐵的紀律和嚴格的集中制建立起來的建黨主張。羅莎·盧森堡看到列寧這一著作后認為列寧提出的組織原則是“極端集中制”,隨后撰寫了《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問題》對列寧進行批判,并提出“自我集中制”的觀點,二人圍繞民主集中制的問題展開爭論。為此,一部分學者主要基于對《進一步,退兩步》《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問題》的文本進行研究。賈淑品認為,羅莎·盧森堡的“自我集中制”是要充分發(fā)揮無產階級在自己的黨組織內部大多數人的統(tǒng)治,同時強調這樣的民主并不是無原則的民主,與資產階級和無政府主義者鼓吹的“絕對自由”完全不同,對黨員個人和下級黨組織仍需保持一定約束,而這種約束在集中程度上小于列寧提出的“集中制”[5]。張榮臣著重分析了二人爭論的實質,即集中制能不能構成無產階級政黨的一般組織原則。在列寧看來,高度集中、高度統(tǒng)一的黨是實現無產階級革命的必須。而盧森堡反復強調無產階級政黨的建黨原則要以黨內民主,發(fā)揮廣大黨員的政治積極性為保證[6]。還有學者從克服黨內機會主義方式的角度分析,認為列寧深知機會主義者否定黨的領導、鼓吹自治制度的錯誤言論嚴重影響了黨的健康發(fā)展,只有加強黨的集中統(tǒng)一才能保證黨的強大戰(zhàn)斗力;相反,盧森堡指出機會主義只能依靠革命運動本身來克服,只有通過實行黨內民主才能清除修正主義者給黨帶來的官僚習氣[7]??偟膩碚f,學術界普遍認為無論是列寧還是羅莎·盧森堡所提出的寶貴經驗都是基于現實情況的考慮,不僅是黨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證,而且對于推進和加強黨的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在新聞自由方面。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羅莎·盧森堡目睹了俄國布爾什維克為了維護蘇維埃政權驅散立憲會議,取消黨內外新聞自由的舉措,隨即撰文進行了批判并堅決主張要保持黨內外的新聞自由。盧家銀分析,盧森堡認為新聞自由是健康的公共生活和公眾參與政治生活一個最重要的民主保證,如果取消了新聞自由那么廣大人民群眾的統(tǒng)治根本無法實現[8]。王學東認為,在羅莎·盧森堡看來,布爾什維克的策略根本就是一種小集團的專政,尤其是一撮政治家的專政。在這樣沒有自由意見交鋒的專政主義下,任何公共機構的生命終將滅絕,只有官僚主義是唯一的存活,所以她極力捍衛(wèi)黨內外的新聞自由[9]。陳力丹認為,列寧出于革命形勢的考慮,封閉所有非布爾什維克的黨派報紙和資產階級報刊是因為它們有部分制造或參與了叛亂,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了偏差,嚴重威脅到了蘇維埃政權,并非沒有想到民主形式的問題,而是把側重點放到了如何真正保障勞動人民獲得出版自由。列寧在1922年2月寫的《政治家的短評》中對盧森堡與他的論戰(zhàn)作了回應,認為是盧森堡犯了錯誤,而自己是正確的。列寧對盧森堡的革命精神表示贊嘆,稱其雖然犯了一些錯誤但始終是一只“鷹”[10]。研究者從雙方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實事求是地研究,大多數學者認為盧森堡批評列寧帶有很強的片面性,似乎有些武斷,對俄國實際的政治斗爭缺乏正確的認識,但為后期蘇維埃建設提供了獨特視角。
在黨內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關系方面。戴海東認為,盧森堡早期在與列寧爭論的過程中雖然忽略組織和制度的作用,沒有對民主制度建設進行明確的論述,但她的許多黨內民主的思想也貫穿到社會民主制度建設的原則中,如普選制和言論自由、肯定代表大會的作用、民主公開監(jiān)督[11]。孫志娟認為,盧森堡不僅從黨內民主的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自我集中制”,即廣大黨員群眾才是黨真正的主人,馬克思主義政黨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統(tǒng)治。也從民主的角度把握住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即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主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們應該有權利對自己的全部生活充分自由地駕馭[12]。汪信硯、梁玉蘭認為,盧森堡對俄國十月革命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解散立憲會議、實行高度集中制的做法提出尖銳批評,不僅出于對黨內易于形成官僚主義風氣的緊張,更是對沒有民主的專政可能使社會主義國家走向集權主義的擔憂[13]。這些研究探討了列寧與羅莎·盧森堡在蘇維埃建設初期對待立憲會議的不同態(tài)度,進而反映二人對黨內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的不同理解。研究從羅莎·盧森堡的民主思想出發(fā)充分肯定了她的批判精神以及對黨內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的呼吁,在一定程度上觸及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但也客觀分析了列寧相關思想提出的原因。
學者對于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群眾觀的爭論研究較為豐富,縱觀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將研究歸納為三點。
第一,在“自發(fā)性”與“自覺性”方面,學者探討了列寧和盧森堡關于“無產階級意識”來源的不同觀點。張羽佳認為,盧森堡強調革命并不是由政黨自上而下通過輿論宣傳出來的,而是人民群眾對特殊時代環(huán)境和物質條件的自發(fā)反應,必須依靠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依靠群眾的力量去解決種種突發(fā)情況。盧森堡的這一主張與列寧強調黨自上而下的領導作用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與列寧的爭論中,盧森堡不可避免地被列寧指責低估了革命的理論意義和政黨的作用[14]。賈淑品從理論分歧與態(tài)度分歧方面研究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群眾觀的不同認識,指出列寧在理論上提出社會民主黨要不斷提高自覺性,反對群眾的自發(fā)作用;而盧森堡更偏重于強調群眾運動的自發(fā)作用。在對待群眾運動的態(tài)度上,列寧認為黨的領導對于群眾運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發(fā)的群眾運動必須服從黨有組織的領導,相反,盧森堡過分重視群眾的自發(fā)運動,對黨的領導沒有足夠重視[15]。周凡從后馬克思主義視域下對自發(fā)性進行解讀,認為長期以來盧森堡的自發(fā)性概念在列寧的視域下被視作一種宿命論,這一概念曾被蘇聯(lián)官方馬克思主義者定性為否定黨的領導、忽視革命理論如原罪般的概念,一度認為盧森堡在組織原則問題、俄國革命等問題所犯錯誤根源均來自于自發(fā)性理論。但是后馬克思主義學家拉克勞與莫菲認為盧森堡的自發(fā)性理論極具創(chuàng)造性,因為群眾的自發(fā)運動是受客觀歷史進程規(guī)律影響,并非受黨和工會或少數革命團體自以為絕對掌握的革命規(guī)律影響,這一點,列寧當時并未意識到[16]??傊?,學者們關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列寧與盧森堡對于階級意識來源的不同認識,肯定了二人在爭論的過程中一致肯定階級意識的覺醒對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性。
第二,在發(fā)揮黨員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方面,學者的研究大多基于黨員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對發(fā)揚黨內民主的重要作用進行探討。程人乾認為,盧森堡之所以堅決反對列寧在黨內實行嚴格的集中制,是因為擔心過分的集中不能充分發(fā)揮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從而影響政黨的黨內民主生活,窒息黨的生命力[17]。李后梅認為,盧森堡充分發(fā)揮黨員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的民主觀點只是從理論上加以闡述,但是實踐上仍然沿用資本主義的民主形式,對列寧的批判也是基于具體民主制度的形式。但實際上,列寧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對于發(fā)揮黨員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都作出非常豐富的闡述和舉措[18]。丁俊萍、趙光元認為,盧森堡把重視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運用到黨內政治生活中來,強調在黨內必須尊重黨的基層組織并且充分發(fā)揮黨員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充分體現了其人民民主思想和黨內民主思想的統(tǒng)一[19]??偟膩砜?,列寧與盧森堡同樣肯定發(fā)揮黨員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但盧森的理解更多基于理論思考因而在實際斗爭策略上有些脫離實際,而列寧在群眾問題上實現了思想理論和實際操作制度良好的結合。
第三,在黨群關系方面,學者圍繞列寧與羅莎·盧森堡對黨的領袖領導程度的不同認識進行分析。賈淑品認為,盧森堡鮮明指出了黨內民主的核心問題,即黨到底執(zhí)行誰的意志。在她看來,黨的領袖應該是全體黨員群眾意志的代言人和執(zhí)行人。黨的中央委員會不應該如列寧所主張的那樣全面決定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組織的活動和人員構成[5]。方章東認為,盧森堡強調無產階級政黨需要學會放低姿態(tài),真正理解“領導”的內涵,時刻保持同廣大黨員群眾乃至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并非一味領導而是要充分發(fā)揮無產階級群眾的創(chuàng)造精神[20]。張光明認為,盧森堡與布爾什維克在處理革命運動的錯誤這一問題上存在重大差異,在盧森堡看來,布爾什維克通過讓中央委員會對黨的各項事務全盤執(zhí)行和包辦只能導致官僚主義,顛倒無產階級政黨與群眾的主客體關系[21]。學者們從唯物史觀出發(fā)辯證地解讀了盧森堡和列寧對于黨的領袖和全體黨員群眾關系的不同理解,研究主要探討在革命事業(yè)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領導者。列寧堅定主張全體黨員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而盧森堡更側重于發(fā)揮無產階級群眾的領導作用而非少數黨的領袖單獨意志,領袖人物只是人民群眾意志的“代言人”和“執(zhí)行人”。
政治廉潔與反腐敗問題也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盧森堡認為列寧及布爾什維克的集中制原則逐步形成中央委員會的權力中心,黨領導集團的地位和權力被無意識地抬高,忽視黨員群眾的真實意愿,變成一種“官僚集中制”。學者們的研究主要側重官僚集中制的危害。賀敬壘指出,盧森堡在領袖與群眾的問題上與列寧相反,盧森堡強調群眾與領袖的換位監(jiān)督是為了防止領袖滋生官僚主義作風的必要措施[22]。戴海東認為盧森堡擔心列寧及布爾什維克政黨實行高度集中制,加強黨內民主監(jiān)督可以有效防止黨遭遇各種不良風氣的破壞[11]。學者們在研究中肯定了羅莎·盧森堡批評官僚化傾向這一主張在馬克思主義運動史上的重要意義和堅持提倡黨員群眾廣泛參與政黨建設的民主觀。
學術界對二人關于紀律問題的爭論研究成果不多,有部分學者從克服黨內機會主義的角度進行探究。周路、羅許成站在列寧主義的立場上認為在黨的作用問題上,盧森堡是忽視了或弱處理了黨的領導作用。因此,盧森堡反對布爾什維克通過組織章程和嚴格的政治紀律來解決與機會主義的斗爭[23]。范冉冉分析列寧與羅莎·盧森堡之所以在黨的紀律問題上會產生分歧是因為他們二人對黨內知識分子對待黨的紀律態(tài)度存在不同的認知。列寧認為社會民主黨當中知識分子散漫、模棱兩可的表現是天生的,但是盧森堡卻認為知識分子所表現出機會主義傾向是受資產階級議會制的影響[24]。王進芬認為,盧森堡批判列寧在黨內實行鐵的紀律,對于列寧來說,他對此表示憤慨認為盧森堡誤解了自己的思想,但同時對盧森堡提出在鐵的紀律下下級對上級機械地服從會使黨內活力下降的觀點表示高度贊同[25]。這些研究相對分散,暫時沒有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黨的紀律問題爭論的專題研究成果,但是相關的研究還是有一些,許多學者不是單獨論述這一思想,而是從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其他政黨建設問題的爭論中間接探討了這一問題。
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的爭論具有深刻的意義,學術界從多角度進行了梳理概括:第一,羅莎·盧森堡“自我集中制”的思想是列寧“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來源之一。部分學者對盧森堡“自我集中制”和列寧“民主集中制”思想從時間方面分析,認為盧森堡對列寧“集中制”思想的批判與列寧在這一批判后提出“民主集中制”的理論具有先后關系,盧森堡“自我集中制”思想在前,列寧“民主集中制”思想在后。盧森堡所闡述的“自我集中制”實際上就是“民主集中制”,只是當時沒有使用這一概念,通過研究發(fā)現盧森堡在批判列寧中所提出的“自我集中制”概念極大地啟發(fā)了列寧,1905年俄國革命后俄國政治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民主氛圍,列寧合理采納盧森堡所提出的“自我集中制”思想,適時地將“集中制”修正為“民主集中制”,并對這一思想進行理論闡發(fā)和實踐應用。第二,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都是為了維護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正統(tǒng)地位。從這一方面來看,列寧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建黨理論結合自身的革命經歷對俄國社會民主黨的建設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不僅僅是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的肯定與維護,更是為將這一理論轉化為國際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實踐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與實踐經驗。盧森堡強烈反對列寧提出在黨內實行嚴格的集中制的主張是因為她認為列寧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當中的民主性,因此盧森堡據理力爭,與列寧展開論戰(zhàn),不僅為了維護黨的民主更是為了堅決捍衛(wèi)無產階級政黨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明確提出堅決反對在黨內實行絕對集中的建黨主張。這部分研究主要基于二人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的不同理解以及用不同的思想主張詮釋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則。
學者們對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的爭論研究無法簡單地分析對錯,普遍認為在俄國社會民主黨初期,盧森堡對俄國實際革命情況并未完全了解以至于對列寧所提出的“集中制”原則存在誤解,在當時看來,列寧雖然在“集中制”問題上對“民主”實質的把握和應用并不完善,但提出的理論與策略更有利于當時俄國革命的發(fā)展。然而,隨著社會民主黨的發(fā)展,列寧吸取盧森堡合理的意見并從理論和實踐開始踐行“黨內民主”。盧森堡對黨內高度集權造成黨內民主嚴重喪失,官僚腐敗嚴重的擔憂在蘇聯(lián)興亡的歷史中也得到驗證。從這一方面來看,盧森堡的理論是值得肯定的。
學術界從不同方面圍繞二人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爭論的研究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系統(tǒng)性,為深化本專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借鑒和支撐。但是,現有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
第一,研究存在一定重復。一方面,單從多篇論文各級標題就可以看出,研究內容重復性、雷同性現象嚴重,諸多文章大同小異,討論政治背景、價值意義、具體內容占絕大多數。另一方面,素材占有十分有限,缺少對二人文獻資料的深入挖掘并將這些著作內容與二人思想的整個發(fā)展過程結合起來的動態(tài)研究。學者多為摘抄羅莎·盧森堡《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問題》和《論俄國革命》中批判列寧的語句,視列寧的集中制建黨思想為“極端集中主義”或者是“看守主義”。對列寧文獻的引用更多摘取列寧《怎么辦?》《進一步,退兩步》中的片段與羅莎·盧森堡的觀點進行比較和回應,缺少對二人其他著作的深入挖掘或是對相關歷史文獻的詳細梳理。
第二,研究視角略顯狹窄。關于二人的分歧,學界多把羅莎·盧森堡放在列寧視域下當作列寧的反面加以評議,用更多批判的語氣討論雙方的觀點,缺少對雙方爭論內容的中立評析。另外,研究視角多為政治學的視角,法學、哲學、歷史學等其他學科視角的解讀較少。
第三,研究內容有待豐富。一方面,當前學界對于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爭論的研究主要圍繞民主集中制、群眾觀、官僚主義等方面進行,而從黨的紀律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建設等層面審視其內涵涉獵不多。另一方面,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的黨建思想對馬克思的黨建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揚方面研究不足,到底哪些方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哪些方面超越了馬克思主義,還需要進一步挖掘。
第四,關于爭論的原因分析趨于泛泛而談。關于二人發(fā)生爭論的原因,現有研究泛泛而談的居多,一般歸納為社會環(huán)境不同、黨內情況不同、政治身份不同、個人特質不同、脫離群眾等因素,對原因背后的深層次決定因素以及二人在思維方式和所繼承哲學傳統(tǒng)方面較少論及,原因之間的邏輯關系也較少深入研究。
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的黨建思想內容博大精深, 值得深入鉆研。在充分肯定現有研究成果邏輯性、奠基性作用的同時,未來學界對二人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爭論的比較研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豐富研究內容。就目前學術界的現有成果來看,關于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黨建思想的研究內容絕大多數研究成果在民主集中制、紀律建設、黨群關系、組織制度問題上有較多涉獵。今后,還可以沿著民主觀的思路關注黨內政治生活制度、黨內監(jiān)督思想、黨的領導、黨性教育等方面,加強比較研究,并出版理論性見長的優(yōu)秀學術專著 。
第二,擴展研究視角?,F有的研究成果側重于列寧與羅莎·盧森堡的文本解讀,大多數研究成果的分析方法側重于政治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這兩個學科,因而還應訴諸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如,運用歷史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加強對二人思想歷史淵源的差異研究,運用公共管理學的研究方法從政黨管理的視角系統(tǒng)探討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意義,通過與黨史學科的結合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第三,加強語境結合。把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問題的比較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納入不同的歷史階段重新定位,加強對這一方面研究的力度,系統(tǒng)梳理二人思想的共識與分歧,并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深入探討二人在爭論中所提出的思想主張與俄國社會民主黨、德國社會民主黨以及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一脈相承的關系,為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思想提供力所能及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第四,結合中國視角。一方面,需要立足中國本土國情,嘗試從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傳統(tǒng)國家治理觀念、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等視角中找到列寧與羅莎·盧森堡關于政黨建設思想與中國新時代黨的建設之間的聯(lián)系,再把這一聯(lián)系與國家政權建設中的基本問題有機結合,深入挖掘中國政黨建設給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的深刻變革,進而闡述二者相互融合所展現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另一方面,還可以結合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的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與國外其他政黨建設的經驗與教訓展開橫向對比,分析中國共產黨政黨建設同其他國家政黨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取長補短,用以推動我國政黨建設的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