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云,肖德洪,廖 曦,劉 江,李茂林,陳 浩
(四川省宜賓市敘府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宜賓 644000)
2020年全年,全國釀酒產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釀酒總產量為5400.74 萬千升,其中白酒產量為740.73萬千升[1]。白酒釀造副產物丟糟產量高達5000 萬噸,酸度2~5 度(以乙酸計,g/kg),含水量55 %~65%,難以儲存、干燥。丟糟干物質中主要成分稻殼占比高達65%,稻殼纖維素含量豐富,富含多種有機酸、維生素、無機鹽和較高的粗淀粉、粗蛋白等物質,潛在營養(yǎng)價值極高。白酒丟糟中氮、磷元素的含量較高,且富含維生素與植物生長所需的生長素,可用于食用菌的栽培[2]。
紅平菇(Pleurotus djamor)又名紅側耳、桃紅平菇,屬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3],是泛熱地區(qū)(從熱帶到亞熱帶地區(qū))一種色澤鮮艷(水紅色)的珍稀食用菌。主要栽培料為稻草、甘蔗、雜木屑、棉籽殼等??闺s菌能力強、適應環(huán)境廣,耐粗放栽培,菌絲體生長速率快,分解能力強,產量高。子實體營養(yǎng)豐富,屬于低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食品,含多種人體必需和非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抗腫瘤、抗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能,有較高的商業(yè)開發(fā)前景[4]。食用菌子實體采收之后,菌糠中還殘留大量的菌絲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生物素等各種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除此之外,菌糠還有特有的菌香味和良好的適口性,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飼料原料。
本研究對白酒副產物丟糟進行生態(tài)產業(yè)化利用開發(fā)試驗,針對丟糟的營養(yǎng)成分和特性,適當?shù)募右蕴幚?,滿足紅平菇的生長需求,同時對丟糟進行生態(tài)回收利用和深度產業(yè)化開發(fā),既可以解決因丟糟處理不及時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變廢為寶,也可以促進食用菌產業(yè)及畜牧業(yè)的發(fā)展。
在此過程中,農民科技教育中心應該積極整合有利的科技教育培訓資源,提升自身的管理工作水平,在當?shù)卣囊龑Ш驼咧С窒拢e極探索全新的農民教育培訓模式,樹立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更好服務農民的教育培訓理念,有效提高公益性農民職業(yè)教育培訓和農業(yè)服務的頻率。
1.1 材料、試劑
在總裁對話第二輪“匠心精神”環(huán)節(jié),參與對話嘉賓有:托納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qū)總經理單錫林先生、泰倫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汪紀洋先生、威圖電子機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張強先生、中德智能技術博士研究院中方院長/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國首席科學家首席代表房殿軍博士和北京奇步自動化控制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奇先生,對話由機械工業(yè)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主持。智能制造離不開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匠心精神正是以人為本的真實理念寫照。各位企業(yè)家圍繞匠心精神暢談了專注、情懷、傳承與實踐,把企業(yè)文化與匠心精神融會貫通,匠心精神的發(fā)揚需要好的土壤、環(huán)境和體系,更需要企業(yè)進一步發(fā)揮的組織流程落地。
1.1.1 材料
供試菌株:紅平菇1 號(購自武漢食用菌研究所)。
材料:丟糟,四川省宜賓市敘府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高粱殼,四川省宜賓市敘府酒業(yè)有限公司原料處理車間。粉碎處理、生石灰粉(市場采購)、石膏、食用菌袋(22 cm×45 cm×0.06 mm、12 cm×13 cm×0.06 mm聚乙烯袋一端開孔)、出菇環(huán)。
1.1.2 培養(yǎng)基及裝袋規(guī)格
母種培養(yǎng)基:新鮮土豆去皮200 g,KH2PO41.5 g,MgSO43 g,蛋白胨5 g,瓊脂20 g,水1000 mL。
原種培養(yǎng)基:棉籽殼80 %,麩皮17 %,石灰1%,石膏1%,蔗糖1%,調水分至60%~61%。
汪老師教我們的時候大概二十五六歲,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老師。1985年,因為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初見成效,鄉(xiāng)村小學生逐年下降,鎮(zhèn)里不得不開始撤村并校。那時候的我正上小學四年級,相鄰三個村的孩子都被并到了鎮(zhèn)里的中心小學。因為離家遠了,我們這些剛十來歲的孩子不得不離開父母,開始住校。
試驗菌棒規(guī)格:培養(yǎng)基裝袋2000 g±10 g,每個平行1000袋,共計5000袋。
1.2 試驗方法
1.2.1 丟糟中不同石灰添加量對菌絲的生長狀況比較
王祥仿佛失了神一樣。明明是得了10萬元去做生意,但是相比自己失去的部分,可以說是不值一提。他越想越氣憤,生意也不想做了,就想尋老道的晦氣。
初步確定以20 %高粱殼添加量下,石灰添加量分別為丟糟的2.9 %、3.1 %、3.3 %、3.5 %、3.7 %。裝袋滅菌,接種后于25 ℃下培養(yǎng),待菌絲長滿整個接種口頸部后,測定其菌絲1 周的生長長度,并觀察紅平菇的生長狀況和滿袋時間。
原來,國王規(guī)定的造塔方法很特別:塔由全國老百姓一起來造——誰要是做了好事,就給塔加上一塊磚;誰要是做了件錯事,就得從塔的最底下抽去一塊磚。所以這塔經常是造得沒多高就倒了。
2.2 丟糟與高粱殼比例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在確定石灰最優(yōu)添加量的情況下,確定丟糟與高粱殼(粉碎)的最佳比例。丟糟與經過粉碎的高粱殼的比例設定5 個平行參數(shù),即丟糟∶高粱殼分別為65∶35、70∶30、75∶25、80∶20、85∶15,觀察菌絲的濃密程度、一周菌絲生長量、滿袋時間和滿袋后進行出菇測定其生物轉化率。
2.1.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內容物6 g,加甲醇10 mL,超聲處理15 min,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1.2.3 培養(yǎng)料生物學成分測定
選取丟糟,高粱殼,丟糟與高粱殼最優(yōu)生物轉化率配比在菌棒培養(yǎng)前后及完成出菇后的菌糠測定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灰分等生物學成分指標。
1.2.4 菌糠部分替代精料喂養(yǎng)育肥牛實驗設計、試驗方法與指標測定
對于剛入職的新員工,企業(yè)首先要對其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涉及企業(yè)簡況、企業(yè)精神、企業(yè)文化、工作性質、工作特點、工資待遇等。培訓后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和每位入職人員進行座談,詳細了解其所學專業(yè)情況,家庭情況,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或崗位選擇,并據(jù)此安排工作崗位及工作屬地。只有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才能使其盡快成長、發(fā)揮才能,才能使其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和追求,同時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1.3 試驗前期準備工作
試驗方法:試驗前10 d 分別對試驗牛進行驅蟲、編號、配對分組圈舍適應性,試驗期間定時集中供料,參照常規(guī)喂養(yǎng)對圈舍進行清掃和消毒。
試驗測定指標:實驗開始當天及試驗60 d 期滿后對試驗牛空腹地磅稱重,試驗期每日觀察采食情況和不良反應。
結合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選取丟糟,高粱殼,丟糟與高粱殼比例為80∶20 栽培料,菌棒,菌糠料測定絕干條件下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灰分、無氮浸出物、還原糖營養(yǎng)成分指標,見表3。
母種培養(yǎng)基制作方法按常規(guī)PDA 制作方法進行,用采購的供試菌株于母種斜面活化,待菌絲長滿整個斜面后用于接種原種,原種用規(guī)格折12 cm×13 cm×0.06 mm 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濕料400 g,裝料松緊適度,均勻一致,用塑料環(huán)和蓋子封口,121 ℃滅菌4 h,冷卻至室溫,超凈工作臺內接種,培養(yǎng)箱溫度25 ℃,相對濕度RH=70 %培養(yǎng),待長滿整個培養(yǎng)料時用于后續(xù)試驗。
傳統(tǒng)制造業(yè)管理者大多是60后、70后,傳統(tǒng)的制造理念導致他們對數(shù)字化企業(yè)認知不足,或由于固有觀念太深入,致使管理者在企業(yè)轉型變革上顧慮太多,放不開手腳。甚至部分企業(yè)只停留在喊口號上,實際行動缺乏動力和活力。一些企業(yè)把數(shù)字化轉型升級的重任下放到個別職能部門權限里,由于職能部門沒有足夠的權限進行全公司資源整合,導致轉型升級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實驗設計:根據(jù)日增重和體重配對原則利用發(fā)菌完成后菌糠風干粉碎過30 目篩(同精料粉碎方式)分別以0 %、10 %、15 %、20 %替代精料進行4組設定,每組育肥期肉牛(宜賓農村某規(guī)模化肉牛養(yǎng)殖場)6 頭(雌雄各半),進行60 d 試驗。精料配方組成:玉米70%,米糠10%,豆粕8%,麩皮8%,氯化鈉0.5%,磷酸鈣1.5%,碳酸氫鈉2%;草料為日常玉米秸稈、飼草、紅薯藤等草料粉碎后同條件喂養(yǎng)。
采用直尺劃線標記,每隔7 d 測定生長量;粗蛋白質含量測定:采用凱氏定氮,參照GB/T 15673—2009;粗脂肪含量測定:采用索氏提取法,參照GB/T 15674—2009;粗纖維含量測定:參照GB/T 5009.10—2003 的方法;還原糖測定:采用堿性酒石酸銅直接滴定法,參照GB/T 5009.7—2008。
812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in uterus: a case report
2.1 石灰所占丟糟比例對菌絲生長狀況的比較
通過表1 可以看出:石灰添加量為丟糟的3.3 %時,裝袋和滅菌后的pH 值分別為9 和6.8,菌絲生長旺盛,尖端生長力強,菌絲濃密,菌絲一周生長量為65 mm,且菌絲滿袋時間最短(28 d)。
表1 不同生石灰粉所占丟糟比例菌絲生產情況表
1.2.2 丟糟與高粱殼(粉碎)的最佳比例
丟糟與高粱殼(粉碎,過20 目篩)的比例對菌絲的生長情況、滿袋時間以及出菇轉化率的影響見表2。
由表2 可看出,菌絲1 周生長量最長為69 mm,滿袋時間最短為30 d,丟糟與高粱殼比例是85∶1;生物轉化率最高(87 %)是當丟糟與高粱殼比例為80∶20,最低(75 %)為當丟糟與高粱殼比例在65∶35時,其余3種相當,轉化率在81%左右。
表2 不同丟糟與高粱配比生產情況表
2.3 物料生物學分析
1.2.5 測定方法
由表3 可看出,粗蛋白含量指標中,丟糟粗蛋白遠高于高粱殼粗蛋白,未出菇的菌棒粗蛋白較栽培料粗蛋白含量高出15.95 %且略高于丟糟,栽培料和菌糠的粗蛋白相當;粗脂肪含量指標中丟糟為高粱殼的4.35 倍,菌棒高出栽培料13.10%,高出菌糠25 %;粗纖維指標中丟糟高達48.65 %,菌棒相對于栽培料降低了22.33 %,菌糠相對于栽培料降低了29.01 %;灰分指標差異不大,栽培料含量最高;無氮浸出物菌糠較栽培料高出13.14%;還原糖指標各物料變化不大,差異較小。
(3)研制現(xiàn)場構件吊裝的智能化設備。PC構件屬于大型構件,裝配式建筑現(xiàn)場主體結構吊裝主要依靠汽車吊或塔式起重機。開發(fā)智能操控系統(tǒng),以便進一步提升設備的智能性和操控便利性,實現(xiàn)對構件的精準操控和快速吊裝。研發(fā)具有PLC 編程控制器的智能吊裝機械,實現(xiàn)對運行狀態(tài)全參數(shù)監(jiān)控與故障診斷[8]。
表3 培養(yǎng)料營養(yǎng)組分變化表 (%)
2.4 丟糟菌糠替代部分精料喂養(yǎng)育肥肉牛
菌糠部分替代精料飼喂育肥肉牛相關統(tǒng)計指標見表4。
表4 菌糠對育肥牛飼喂生長的影響 (kg)
由表4 可以看出,10%、15%、20%替代量相對于對照組,采食情況和不良反應均無差異,均正常采食,無不良反應;各組60 d每頭牛均增重64.80~69.60 kg,平均日增重在1.08~1.16 kg 之間,相對于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從這點也可以讓我們初步認識到,李鐵夫應該沒有接受過傳統(tǒng)的、格式化的國畫教育。但由于有書法的根基,書寫性的流露和線條的運用又與國畫很吻合。
3.1 石灰添加量為丟糟的3.3 %時培養(yǎng)料裝袋時的pH 值為9 左右,石灰并未完全中和培養(yǎng)料中的酸,經過高溫滅菌后,石灰進一步與培養(yǎng)料中的酸中和,使培養(yǎng)料維持在微酸性環(huán)境下,紅平菇菌絲適宜在此條件下生長,石灰添加量過高或過低菌絲生長速度均會受到抑制作用,在后期菌絲無法滿袋,因此石灰添加量過高或過低對紅平菇的生長影響較大。
3.2 丟糟與高粱殼比例為80∶20 時,裝袋后的培養(yǎng)料由于丟糟與高粱殼的比例較大,培養(yǎng)料的空隙較大,含氧量較高,因此菌絲生長較快,但菌絲長勢較弱,導致其生物轉化率相對較低;當高粱殼的占比增加時,由于粉碎后的高粱殼較細,填充丟糟空間較充實,菌袋內的氧含量相對較低,影響了菌絲的生長,導致其生物轉化率下降。
3.3 各物料組分分析中菌棒的粗蛋白含量高于栽培料和菌糠,可能是紅平菇菌絲生長的固氮作用使粗蛋白含量升高,與張變英等[5]醋糟平菇菌糠中的研究一致。菌糠略低于栽培料可能是由于紅平菇子實體的采收使得菌糠粗蛋白的含量降低;粗纖維含量經過紅平菇菌絲體降解,含量顯著下降。池玉杰等[6]對紅平菇木質素降解酶系研究表明酶系與培養(yǎng)基的成分和酶作用底物等條件有影響,因此本試驗也只能表明紅平菇對丟糟所含的粗纖維降解能力顯著,但其降解的程度則與培養(yǎng)料的組分等相關聯(lián);無氮浸出物含量測算中菌糠高于栽培料和菌棒是由于粗纖維被降解的緣故,可很好的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原料,袁崇善等[7]在菌糠在家畜飼料中的應用有所闡述。
3.4 用菌糠替代5 %~20 %精料對喂養(yǎng)育肥肉牛無影響,受試檢測驗條件限制,僅對喂養(yǎng)過程中采食情況和增重指標進行了記錄和測定,其采食量和采食速度、菌糠的降解率、表觀消化率等指標未能深入研究。
綜上,利用多糧濃香型白酒副產物丟糟生產紅平菇及菌糠喂養(yǎng)育肥肉牛試驗中,通過調整生石灰粉的添加量和高粱殼的比例,紅平菇有較高的生物轉化率。同時,通過測定菌糠的生物學指標,粗纖維有較大的降解,同時替代部分精料飼養(yǎng)育肥肉牛,對肉牛育肥無明顯影響。有利于多糧濃香型白酒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變廢為寶,有效回收利用,節(jié)約生產成本。利用菌糠替代部分精料,可以拓寬飼料來源,使得菌糠變廢為寶,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飼養(yǎng)經濟效益。同時有利于減少環(huán)境污染,對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促進食用菌產業(yè)、飼料產業(yè)及相關產業(yè)鏈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均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