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燕 河南科技學院
宜興紫砂作為中國陶瓷領域中的典型代表,源自北宋,于明清進入極盛時期,而到了現(xiàn)代,不管是在藝術方面還是在實用、功能、審美等方面均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明代正德年間就已經(jīng)有了供春制壺,可判定為有紫砂壺這一實物的重要線索。隨后,在文人騷客的參與之下,紫砂壺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鑒賞與審美價值。
在長達數(shù)百年的時間里,紫砂壺工藝得以薪火相傳,形成了當下獨樹一幟的紫砂壺文化熱潮。宜興紫砂壺在壺泥、壺色、壺形等方面均融入了獨特的藝術要素,其美源自質地,其調源自造型、工藝與裝飾。
工匠對紫砂壺的設計,是將器皿藝術與沙土的特質有機地結合起來,呈現(xiàn)出古樸典雅的美,體現(xiàn)出了宜興紫砂壺的與眾不同。
《君子清風·簡度》 戴云燕/作
紫砂在歷經(jīng)歲月的更迭之后,它的每一次進步和技術上的突破都呈現(xiàn)出了紫砂壺不一樣的美。尤其是在今天,紫砂壺更加注重造型富于變化,在裝飾上力求別致,其作品形式上的變化更為出彩。
如今,紫砂壺在造型設計上已經(jīng)在原有光貨、花貨等基礎上,適當?shù)亟Y合實際增加了西方陶瓷文化,整體上呈現(xiàn)出了紫砂壺的質地,并在視覺上具有一定的審美特性。同時挖掘紫砂的特性,為國內外重大活動設計的紀念壺、雕塑,在意義的表現(xiàn)上已經(jīng)高出了紫砂本身的功能意境層面。
《君子清風·動寒聲》 戴云燕/作
在裝飾手法的使用上,提煉詩詞、書畫、銘文、印款要素,結合民間工藝中的姊妹藝術,如泥繪、絞泥等獨樹一幟的裝飾手法,使得紫砂壺富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值得一提的是,創(chuàng)作者多色調并用,將彝鼎、嵌金銀絲等手法運用到紫砂壺的設計過程中,這恰恰體現(xiàn)出了創(chuàng)作者在設計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以及與時代協(xié)同發(fā)展的一種獨創(chuàng)特色。
絞泥技法是紫砂壺設計中的一個亮點。
絞泥工藝妙在以實來營造虛之情境、以形來創(chuàng)設神之奇妙,賦予紫砂壺別致的裝飾效果。將古樸的民族風格要素整合到紫砂壺上時,它的審美與意境則如一首細膩的歌曲那樣余音繞梁而三日不絕。
如果說在絞泥技法運用中,經(jīng)驗、功力、顏色是設計紫砂壺的獨到之處,那么如何從藝術的角度進行絞泥的設計則是重中之重,要通過泥來使色彩在虛實、流動與靜止之間呈現(xiàn)它的本質。
絞泥圖案在色彩的使用上有著非常強烈的對比,不同的色調之間既排序嚴謹又相互增輝。
絞泥圖案的美不是停留在一處,而是在虛實之間、在亦真亦幻之間自成一脈,呈現(xiàn)出流動的美,但是意境又是在形之外,所以在不同的時段欣賞會產生不同的感悟。
作為一名設計者,對于紫砂壺的設計要從生活當中來,又要高于生活。對于絞泥色彩的運用,要突破色彩運用的瓶頸,進一步達到空靈之美,這需要極高的藝術天賦與修養(yǎng),要使人與物二者融為一體。
質樸內斂是紫砂獨有的一種特性。在構造上,既有著形的奔放自由,又有著內蘊的靈氣,欣賞者可將生命的厚重放置于其上,得到一種大美之感,能夠讓人脫離于塵世之喧囂,以一杯香茗來獲得一份淡定與雅適。
究其本質而言,處于自然之態(tài)中的我,要考慮到物器與自然要素運用之間的平衡,這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天人合一”恰恰是強調某些要素的運用與器皿之間相得益彰。作為茶文化中的一分子——紫砂壺需要與之相得益彰,呈現(xiàn)出它的意境,即“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的恬淡釋然;一定要有一種自然生長的生命樣態(tài),死寂、蕭條決然不是紫砂壺的特性。紫砂業(yè)內聽過這類話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真正能參透個中玄機的卻是少之又少,做出的作品往往落得個“描摹不成反增造作扭捏感”的結果。創(chuàng)作者要了解藝術品是內心世界的呈現(xiàn),是定力、世界、獨樹一幟的生命樣態(tài)的呈現(xiàn)。若心內無自然,必然做不出流暢的作品。這套“天趣”絞泥組壺便是驗證我創(chuàng)作理念的最直觀的證明。
《大吉大利》 戴云燕/作 寧夏博物館/藏
這組壺的創(chuàng)作靈感得益于老子的《道德經(jīng)》。“道可道,非常道”,趣味自然天成,不言而明。壺身上的絞泥裝飾設計似風似水似雨,流動的美像絲帶般纏繞在周身,美極,妙極。燒成以后,整個色調對比分明,線條簡練有力,與中國山水畫相得益彰,氣場強大,但是又淡定從容。
讀器遐思,沉醉于絞泥的流沙幻影當中,其空靈、優(yōu)雅、絕妙都是以物之像呈現(xiàn)出靈魂的多面性。這樣的一個藝術世界,宛若正品讀一幅立體的風物工筆畫。一個人如果能夠以定力存于世,又能以修身來追求更高的境界,那么紫砂壺的生命樣態(tài)就可以承接這樣的一個平衡點,這便是一個人在入世與出世之間的過渡。
創(chuàng)意是藝術的生命,更是藝術作品的生命樣態(tài)。對于藝術家來說,其職責是在自然與社會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漫步于自然的原始森林里,不斷地提煉新的創(chuàng)作思路,以便于讓人獲得更多的美的享受。
利用絞泥技法創(chuàng)作紫砂壺,豐滿了紫砂壺的外部線條,增加了其內在跌宕力。作為紫砂技藝傳承隊伍中的一員,將美輪美奐的絞泥技法巧妙應用到創(chuàng)意紫砂中,對于豐富紫砂藝術內涵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