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楓
[摘? ? ? ? ?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有問題意識,從教材、學生和現(xiàn)實三方面入手,堅持問題導向教學,努力把教材理論體系轉化為教學問題邏輯體系;善于提煉、解答困擾學生的思想問題;直面現(xiàn)實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最終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做腳踏實地的奮斗者。
[關? ? 鍵? ?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意識;問題導向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01-0058-03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但現(xiàn)實教學效果與思政課教學目標之間有較大鴻溝,為了跨越鴻溝就需要搭建橋梁。教師強烈的問題意識、正確的問題導向教學,就是一座很好的橋梁。“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也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1]問題是由人腦中的已知構成的指向未知的疑問。問題越多,問題的質量越高,已知和未知之間的張力就越大,教學過程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就越強,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思政課教師要牢牢抓住教材中的理論問題,困惑學生的思想問題和現(xiàn)實熱點、焦點問題。
一、講透教材闡明的理論問題
黨中央和教育部高度重視思政理論課教材編寫工作,所用教材均為全國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教材內容隨著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和最新理論成果不斷推陳出新。廣大青年大學生是思維活躍、可塑性較強的群體,思政課教師要把教材理論體系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教學問題邏輯體系。
(一)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全面深刻把握教材理論體系
思政理論課教師的理論學習,必須從閱讀馬列經典著作開始。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誕生了毛澤東思想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教師必須認真研讀。黨和國家不同時期的文件、大會決議等,也需要認真學習。先有經典馬列著作、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文件決議,才有最終的教材。雖然以上著作、理論、文件和教材都來源于實踐,但它們都呈現(xiàn)出很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思政課教師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社會歷史實際,才能全面深刻把握教材理論體系。思政課教師自己必須先熟讀、精通“四史”,在授課時能夠熟練運用歷史事件,解讀理論從哪里來,理論又是如何指導實踐的,實踐的經驗教訓又是如何進一步發(fā)展理論的,以全面深刻把握教材理論體系。
(二)建立問題邏輯體系,堅持問題導向教學
課堂上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為什么”,教師的解答不令人信服,在學生看來就是教師對理論的不自信。只要有一個問題解答不透徹,教材理論所有的“是什么”都將遭到質疑。教師把教材內容爛熟于心遠遠不夠,備教材時教師首先要說服自己,建立問題邏輯體系?!罢胬韽膩硎窃谠憜柡娃q難中發(fā)展起來的,如果一問就問倒了,那就說明所講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還沒有掌握真理?!盵2]同時,堅持問題導向教學還必須抓住學生實際。教材內容與高職生的現(xiàn)實生活距離甚遠,比較抽象,缺乏生動性,有點“高不可攀”。例如在“樹立遠大理想”與高職生未來職業(yè)之間,教師授課時需要搭建問題臺階,拉近教材理論和學生實際之間的距離。如果教師缺乏問題意識,理論功底不深,對授課對象了解不深,也就不可能對理論和學生的提問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在思政課教學中堅持問題導向,教師從“已知”出發(f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知。亞里士多德說: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越多。蘇格拉底說: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高職思政課教師的問題設計要基于所教高職生的實際知識量與知識有序地進行。整個過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把教材涉及的核心問題逐層細分為問題體系,把大的難的問題化解為小的容易的問題,把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聯(lián)系起來,再把這些問題同學生的問題有效對接,從而實現(xiàn)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思政課是在為自己答疑解惑,是有用的金課,才會真心喜愛思政課。
高職思政課開設思想道德與法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程。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缺少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兩門課程。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理論整體,高職思政課教師在把教材理論體系轉化為教學問題邏輯體系時要自覺補充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內容。高職思政課教師還要立足本校學生實際,善于發(fā)現(xiàn)、提煉高職學生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用合適的問題邏輯體系講好教材理論。
二、疏通困擾學生的思想問題
有的高職思政課教師不喜甚至厭煩學生提問,更別說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了。學生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師認為學生道德品行差或者知識面太窄;沒有學生提問,教師則認為學生只會吃喝購物,不懂得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yè)缺乏真情實感,流于泛泛講講理論,既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沒有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情懷。高職思政課教師同樣應聚焦學生關注和疑惑的問題,善于以徹底的理論解答學生思想之惑,以磅礴的真理力量引領學生的崇高信仰。
(一)發(fā)現(xiàn)、提煉學生的思想困惑
高職生由于受自身的人生閱歷和思想覺悟水平的限制,經常深陷于日?,嵤碌臒溃荒軡撔拈L時間閱讀理論經典,只能做到碎片化閱讀,只能看到事物發(fā)展的表面現(xiàn)象,易于吸收接納網絡世界的新奇言論和思想。學生對于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迷惘與困惑,對于未來的無力無助感,難以發(fā)現(xiàn)自身與周圍世界問題的根源,找不到突破口。高職思政課教師應認識到,生活即教育,遠在天邊不如近在身邊,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必然是思政課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多渠道采集學生的問題,在真實有效的交流過程中,師生平等、坦誠以待,思政教師才能發(fā)現(xiàn)、提煉高職學生潛在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
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建立學生問題庫。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好問卷,課前菜單選擇式調查,也可以開放式調查,讓學生直接寫出自己的思想困惑。課前搜集到的問題大量而龐雜,思政教師關注的并不是所有問題,而是有意義的問題。因此,對于課前搜集到的學生問題,教師必須做好提煉工作。有的問題是心理問題,有的是情感問題,這些可以和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或輔導員做好對接工作。有的問題表面不是思政課的問題,但深入挖掘發(fā)現(xiàn)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政課必須解答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不然自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即使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思想困惑也沒有能力去解疑釋惑。
(二)解答、反饋學生的思想困惑
知識分子的悲憫和教育者的仁愛之心,讓教師對高職學生無條件寬容和接納;思政教師的責任擔當要求思政教師做學生的知心人,努力做到“見問則喜”。高職思政課教師發(fā)現(xiàn)、提煉困擾學生的問題后,必須及時反饋、解答學生的問題。在師生一問一答的過程中,也許教師的解答并不能被學生全盤接受,也許學生的問題不能得到全部解答,但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真切的關愛,對于“搭救”學生心靈的不懈努力,學生更愿意把心中的困惑傾訴、求助于思政教師。在解疑釋惑中,學生不斷向真理邁進,鍛煉了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解答學生的問題中不斷反思,促進自己的教書育人工作。
思政課教師問題式教學還必須做好課后隨堂反饋工作。教師充分備教材、備學生,整理出教學問題邏輯體系,但每個專業(yè)、每個班級甚至每個學生的問題點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教師的設計不可能面面俱到全覆蓋。教師解答后學生的吸收掌握有較大差異,所以課后隨堂反饋調查十分重要。一屆又一屆學生,身處不同的社會歷史發(fā)展時期,每一次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問題的對接都是不同學生的思想困惑與思政課內容新的碰撞。學生的思想困惑,有的是學生變但問題、困惑始終不變;有的則是學生變而問題、困惑也跟著變。學生問題庫也需要不斷豐富和更新,以提高思政課問題式教學的針對性,從而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吸引力。
三、解讀現(xiàn)實熱點、焦點問題
“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xiàn)時代自己內心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盵3]1993年9月,鄧小平在同鄧墾談話時說:“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時少?!蔽覈蔀槭澜绲诙蠼洕w,世界格局急劇深刻變化。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改變,改革進入深水區(qū),要啃許多硬骨頭,社會急劇變革轉型。國際國內局勢十分復雜。身在校園里的學生同樣能夠接觸到紛繁復雜的各類信息,給他們帶來眾多思想困擾。
(一)困擾學生的思想問題源自現(xiàn)實中的熱點、焦點問題
進入高職階段,學生同樣會思考人生價值意義、社會公平正義、國家制度模式等深層次問題,只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被老師發(fā)現(xiàn)、知道而已。思政課就是替學生解答這些問題,思政課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勇氣和熱情。人們的意識源自人們的物質生活環(huán)境,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任老師。到了高職階段,父母、老師的影響力已經遠低于小學、中學時代。當思政課傳授、引領的理想信念和“三觀”與高職學生已有的不一致時,思政課教師就面臨一場意識形態(tài)爭奪戰(zhàn)。自由、扁平化的、“異彩紛呈”的網絡世界對高職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網絡世界存在許多不負責任、歪曲事實的言論,大多是人們真實世界遇到的問題在虛擬世界的宣泄。這對青年學生是一種傷害。
比如前文提到高職生的疑問:高職生將來就是做產業(yè)工人,現(xiàn)實與遠大理想之間差距太大反而使學生對教材內容不信服。這就是現(xiàn)實社會的尖銳問題在高職生身上的顯現(xiàn),廣大高職生急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一個社會對人的價值的評價標準只剩下好工作、高收入,把人等同于商品明碼標價,收入高,人生就有價值就成功,人被異化。人們許多的不幸福和痛苦大多源于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在作祟。黨和國家及時發(fā)現(xiàn)了這些深刻社會問題,在全社會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每個人都了不起!”,強調“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二)思政課教師解答現(xiàn)實中熱點、焦點問題責無旁貸
當下我國已進入改革深水區(qū),各類深層矛盾和棘手問題逐漸顯現(xiàn)。同時,世界格局進入前所未有的變革期,“黑天鵝”事件、“灰犀?!笔录简炛h和國家的應對能力。思政課必須直面現(xiàn)實中的重大問題、尖銳問題,思政課教師把這些問題講清楚、講透徹責無旁貸。青年學生求知欲強,“00后”已經是網絡土著,互聯(lián)網伴隨其成長,借助互聯(lián)網尋找答案已成為習慣。許多網絡發(fā)聲者并沒有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和道路也不甚了解,對中國國情沒有全面深刻的把握,對復雜國際局勢更是不能準確預判,網絡發(fā)聲者無論是不能還是不愿,這些灰色甚至黑色地帶,各類原生態(tài)信息以及多樣化的價值觀層出不窮,讓學生既感到新奇又無從選擇。如果有的高職學生偏聽偏信,周圍正確引導者甚少,跟風隨大流者卻很多,那將后患無窮。
思政理論課教師長期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學習,關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實踐,關注、研究世界格局、國際局勢變化?!榜R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些都是思政理論課教師能夠且必須跟學生乃至全體中國人民講清楚、講透徹的問題。社會實際瞬息萬變、紛繁復雜,但有其必然規(guī)律。思政課教師要堅持主流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多宣傳正能量的人物和事跡,反面案例也不用閃爍其詞、避而不談,要勇于直面焦點問題,用自己堅實的理論基礎給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思政教師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真懂、真信理論?,F(xiàn)實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尖銳問題恰恰是與思政理論課內容高度匹配的問題,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夠且必須解答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武器,是世界觀、方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點。思政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同樣要把握教材理論問題、學生困惑的問題和現(xiàn)實熱點焦點問題這三個要點,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抓住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和實效性,最終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做腳踏實地的奮斗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