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各類公共安全事件頻發(fā),減災科普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公眾對減災科普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文章以《城市與減災》為例,探討綜合減災背景下科普期刊編輯素養(yǎng)提升的策略,認為科普期刊編輯應轉變思維模式,具有較強的職業(yè)敏銳、提問力、學習力,提升政治素養(yǎng),加強知識儲備,具備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切實發(fā)揮減災科普期刊的社會效益,更好地服務國家防災減災事業(yè)。
[關鍵詞]出版編輯;綜合減災;科普工作;編輯素養(yǎng)
近年來,我國各類公共安全事件頻發(fā),減災科普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期刊內容的選擇、組織、設計、審讀、加工都須通過編輯工作得以實現(xiàn),所以編輯工作是整個期刊出版工作的核心,期刊編輯的水平也直接影響著期刊的質量水平。及時敏銳地發(fā)現(xiàn)社會的減災文化需求,設計和策劃優(yōu)秀的減災選題,選擇或組織優(yōu)秀的減災作品,這些都是減災科普期刊編輯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及減災科普期刊
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是指突然發(fā)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個等級。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以及人類城市化進程的加深,各類公共安全事件頻發(fā),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正常的社會秩序也時常受到沖擊。例如,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給人類社會按下了“暫停鍵”,直至今天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嚴重影響著全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隨著各類公共安全事件的頻發(fā),我國公眾對防災減災的關注度和科普需求也與日俱增。作為我國減災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刊在宣傳減災方針政策、報道相關科研成果、開展相關學術交流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公眾對災害現(xiàn)象關注度的不斷增加,刊載災害主題的期刊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據(jù)統(tǒng)計,2020年全國刊載災害相關文章的期刊數(shù)為5977種,災害主題發(fā)文量保持高位平緩慢增長,年平均發(fā)文量保持在8300篇的水平[1]。其中,側重“解讀減災政策,分享減災經驗,普及減災知識,介紹減災科技,弘揚減災文化”的減災科普期刊,在提升全民減災素養(yǎng)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城市與減災》是我國防災減災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普期刊之一。期刊于1998年創(chuàng)刊,以“關注減災理論與實踐,解讀減災政策與法規(guī),推廣減災科技與應用,普及減災知識與技能”為辦刊理念,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權威性。期刊及時追蹤行業(yè)前沿和災害熱點,近幾年先后出版了《韌性城市??贰兜刭|災害??贰豆残l(wèi)生??贰毒C合風險普查專刊》等??约啊翱拐鸢簿印薄俺鞘邢馈薄俺鞘泻闈场钡榷鄠€專題,引起業(yè)內及社會公眾的關注,也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筆者作為《城市與減災》策劃編輯人員之一,全程參與了近幾年來期刊的策劃、選題、組稿、編輯等環(huán)節(jié),對減災科普期刊編輯素養(yǎng)和能力要求有些粗淺的認識,現(xiàn)總結出來,供同仁參考。
二、綜合減災背景下科普期刊編輯素養(yǎng)提升策略
(一)必須轉變思維模式,成為減災類文化產品的運營人
隨著數(shù)字化和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方式和讀者的閱讀需求發(fā)生變化,廣大受眾可以在網(wǎng)絡平臺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減災科普期刊由于讀者被視頻網(wǎng)站、微博、微信等大量搶占,再加上自身內容的局限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作為編輯出版活動的組織者和生產者,編輯的核心競爭力必須隨之調整,要主動變革,適應時代需求。因此,其應轉變思維模式,即從內容思維向產品思維轉變[2],從一個傳統(tǒng)的普通編輯轉化成一個減災類文化產品的運營人。傳統(tǒng)內容思維是一種單向傳輸模式:這個內容很重要,作為專家,我要盡量科學、全面、系統(tǒng)地告訴讀者它是什么。這種思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讀者的認知水平和實際需求。而產品思維與之相反,其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保證產品和服務能夠在恰當?shù)臅r間、以恰當?shù)男问匠霈F(xiàn)在用戶面前,內容上充分考慮不同讀者的認知程度和實際需求,讓讀者真正有獲得感,從而促進減災類文化產品的總體發(fā)展(如表1所示)。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減災科普期刊能否有效地實現(xiàn)“普及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加強防災減災意識和技能”,最終取決于傳播接收的終端—讀者在生活中的選擇。讓讀者感受到科學減災就在身邊,自己也可以參與科學減災的進程,并利用所學知識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和傷害,是現(xiàn)代防災減災科普文化的核心價值所在[3]。
(二)必須具有較強的職業(yè)敏銳、提問力和學習力
紙質期刊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之所以能生存下來,關鍵是其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能給讀者提供更加完整清晰的信息。這須靠內容的合理規(guī)劃、深度挖掘、精細排版來實現(xiàn)。這也對編輯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yōu)秀的科普期刊自身要有很強的主動性,應積極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優(yōu)勢。同時,編輯工作也已不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選、組、審、編,而是要將視野擴展到期刊出版的整個流程,包括選題規(guī)劃與設計、文字加工與審校、期刊出版與推介。其中,選題的策劃與設計對編輯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需要編輯具有較強的職業(yè)敏銳、提問力和學習力。
以《城市與減災》2017年的“高層建筑消防”專題為例。2017年6月14日,英國倫敦市格倫費爾大樓發(fā)生火災, 經過200多名消防員和46臺消防車的撲救,用時10個多小時才把大火撲滅。在報道此次火災時,不少媒體也提及發(fā)生在2009年2月9日的央視配樓文化中心大火,火災致使一名消防戰(zhàn)士犧牲,多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一時間,高層建筑火災引發(fā)大量社會關注和討論?!冻鞘信c減災》策劃在第一時間推出關于高層建筑的消防專題,權威科學、系統(tǒng)全面地回應社會關注。通過梳理公眾的關注熱點,《城市與減災》選擇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切入:為什么高層建筑火災不容易被撲救,其撲救難點在哪,撲救對策是什么;倫敦大火的處置過程及其中暴露的問題和警示有哪些;城鎮(zhèn)化進程對城市火災的影響以及城市消防的規(guī)劃體系是怎樣的;北京市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怎么樣;個體遭遇火災時該如何逃生自救。確定角度后,《城市與減災》的編輯們開展調研,通過知網(wǎng)、萬方等論文檢索平臺,向消防相關行業(yè)的管理人員、專家學者及一線消防救援人員約稿,同時就稿件方向和內容展開充分討論。2017年9月25日,《城市與減災》推出“高層建筑消防”專題,一出刊便引起廣泛關注并獲得業(yè)內好評,不少讀者給予積極的反饋,表示通過這個專題,真正了解了高層建筑的消防問題。
(三)必須緊跟國家防災減災方針政策,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
無論處在哪個時期,編輯人員都應該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熟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綜合減災的時代背景下,科普期刊編輯必須密切關注黨和國家在現(xiàn)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及時了解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決策部署。
縱觀我國綜合減災的發(fā)展歷程:2006年10月9日召開的加強綜合減災能力建設座談會,明確提出了綜合減災工作必須做到“四個統(tǒng)籌”,即統(tǒng)籌抗御各類災害,統(tǒng)籌做好災害發(fā)展各個階段的工作,統(tǒng)籌整合各方面資源,統(tǒng)籌運用各種減災手段[4];2011年12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2011-2015年)》,將“綜合減災”的內容確定為“堅持防災、抗災和救災相結合,綜合推進災害管理各個方面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5];2016年12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2017年1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2016—2020年)》中,將相關表述發(fā)展成為“堅持防災抗災救災過程有機統(tǒng)一,綜合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強化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各領域、全過程的災害管理工作” [6],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期刊編輯人員,只有認真學習這些綱領性文件,領會精髓,才能真正做到在選題策劃上有方向、有重點,在約稿、組稿上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好科普工作,發(fā)揮社會效益,切實提高減災實效。
《城市與減災》“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專刊就是緊跟國家減災戰(zhàn)略,配合我國“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一次成功嘗試。為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2018年10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2020年5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國辦發(fā)〔2020〕12號)。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2021年初,在完成全國試點、穩(wěn)步推進全國調查工作的關鍵時期,《城市與減災》策劃推出“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全面介紹普查工作的總體部署、技術思路、技術路線和規(guī)范、試點工作的經驗等。專刊的出版發(fā)行大大提高了社會各界和公眾對普查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本??糠治恼碌南螺d次數(shù)和引用頻次均創(chuàng)新高。
(四)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
一本高質量的期刊必然具備一個知識儲備扎實的編輯群體。從公共安全事件和綜合減災的基本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綜合”是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等人為災害的綜合,是災害防治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綜合,是資源和手段的綜合,也是信息技術和科技發(fā)展的綜合[7]。這就決定了期刊內容的涵蓋領域會非常廣泛。因此,編輯需要處理很多不同專業(yè)領域的稿件。編輯除了要“?!痹诰庉嫎I(yè)務,更要 “雜”在諸如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管理、災害應急等各類領域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編輯工作。
此外,編輯在審閱稿件時,需要對諸多科學資料進行核實。這也對審稿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許多稿件除了正常的審稿流程,還須另請行業(yè)專家進行科學性和方向性上的把關。近年來,也出現(xiàn)許多學者型專家轉型為科普編輯。這從側面說明減災科普期刊對編輯人員能力要求很高。加之綜合減災的“綜合”,涵蓋自然、社會、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涉獵范圍之廣,對編輯的知識儲備和編校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zhàn)。
(五)必須具備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
人文素養(yǎng)的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人類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應對災難、防治災難和修復災難的歷史,人類對災害了解得越少,就越感到害怕。
綜合減災正是一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深度交叉的領域。在筆者接觸到的諸多投稿中,有的稿件從經濟視角下展開,研究不同區(qū)域經濟受災害的影響程度、大城市的脆弱性和韌性建設、災后重建須處理的經濟與社會、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的協(xié)調等;有的稿件從文化視角下展開,介紹面向維吾爾族同胞搭建的流動科普館、內蒙古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減災科普工作的實踐與啟示、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的重建等;有的稿件從社會管理視角下展開,討論災害風險管理、災難應急管理及應急預案、危機事件中的信息傳播和輿情應對、我國巨災保險的發(fā)展等方面;還有一些文章重點關注個體心理,聚焦受災群眾的災后心理重建、救援人員的心理干預、創(chuàng)傷與個人成長的關系等。此外,還有作者從更廣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視角進行研究,對城市建設和災后重建工作提出了有益的經驗[8]。
因此,要想勝任減災科普期刊的編輯,編輯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簡單地傳播科學知識的狹隘性,重視科學與人文的密切關系,更多地去關注災害對我們生命安全、生活環(huán)境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把減災科普期刊真正做成溝通科技和人文的橋梁,辦成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相交融的文化結晶[9]。
三、結語
在綜合減災背景下,作為減災科普期刊編輯,必須要轉變思維模式,提升政治素養(yǎng),加強知識儲備,錘煉編校技能,提升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能力,以須臾不敢懈怠的情懷與擔當,打造綜合減災精品期刊,切實發(fā)揮減災科普期刊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郭躍,尹婉玉.中國災害學科的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基于文獻統(tǒng)計分析的視角[J]. 災害學,2021(04):126-132.
[2]姜喆.每做一本書都應該像一次創(chuàng)業(yè)[J].出版人,2018(06):46-47.
[3]郭心.新時期科普期刊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作用:以《城市與減災》期刊為例[J].災害學,2012(03):122-125.
[4]回良玉.全面加強綜合減災能力建設 扎實做好各項防災抗災救災工作[J].中國應急管理,2007(02):5-8.
[5]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 2011—2015年)的通知[EB /OL].(2011-11-26)[2021-08-02].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112/t20111208_64640.html.
[6]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 2016—2020 年)的通知[EB/OL].(2016-12-29)[2021-08-0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3/content_5159459.htm.
[7]楊月巧,袁志祥,孔鋒,等.中國綜合減災發(fā)展趨勢研究[J].災害學,2021(01):139-144.
[8]李克建.“風險·危機·災害防治”研究十年:以《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2017)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08):28-36.
[9]張伯海.關于未來科普期刊的十點思考[J].中國圖書評論,2000(07):61-64.
[作者簡介]劉群(1978—),女,山東淄博人,北京市地震局《城市與減災》雜志社編輯,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