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妮 胡小煒 李海燕 孔慶鑫 鄭琳 覃盼 李靜 繆峰
1 杭州市西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guī)劃科 310030;2 杭州市西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室 310030;3 杭州迪安醫(y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院長室 310012;4 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室 310021;5 杭州市西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室 310030;6 杭州市西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 310030;7 浙江大學校醫(yī)院院長室,杭州310013
當前,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依然嚴峻,至2021 年11 月 2 日,全球共有128 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處于臨床試驗階段,194 款疫苗處于臨床試驗前階段[1-2]。 我國已有多個生產(chǎn)企業(y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批準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 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3]。作為傳統(tǒng)和經(jīng)典的疫苗研發(fā)路線,滅活疫苗的生產(chǎn)工藝簡單、成熟,免疫原性穩(wěn)定,使用較為安全[4]。 本研究對18~59 歲人群在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全程免疫后的特異性抗體水平進行監(jiān)測,擬為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接種后特異性抗體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提供科學依據(jù)。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3 月,采用分層方便抽樣方法,在杭州市西湖區(qū)6 個街道(鎮(zhèn))的10 個單位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接種的18~59 周歲人群中選擇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年齡18~59 周歲;身體健康,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感染史。 排除標準:過敏、發(fā)熱、嚴重患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基礎(chǔ)疾病者,有接種禁忌癥者。 受試者在21~28 d 內(nèi)完成2 劑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全程免疫。 根據(jù)樣本量計算公式n=z2(1-p)p/d2,取預期IgG 抗體陽性率為p=95%,絕對容許誤差d=5%,α=0.05 (z=1.96), 計算獲得最小樣本量為74 人, 考慮50%應(yīng)答率和抽樣誤差,樣本量要求不少于220 人。本研究經(jīng)杭州市西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審查號:2021-01),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嚴格告知,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研究。
通過浙江省預防接種SAAS 云金苗信息系統(tǒng)收集受種者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接種時間和疫苗來源,并通過疫苗說明書和檢驗報告書查閱不同來源的疫苗信息,采集受試者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全程免疫后28 d 的血清樣本,用磁微?;瘜W發(fā)光法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分析抗體陽性率和濃度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本研究對象使用的疫苗均為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 細胞),包括 A 疫苗和 B 疫苗。 說明書示A 疫苗使用新型冠狀病毒19nCoV-CDC-Tan-HB02 株制備, 含新型冠狀病毒體外相對效力抗原6.5 U;B 疫苗使用新型冠狀病毒(CZ02 株)制備,含解離后新型冠狀病毒抗原600 SU。兩種疫苗每次接種劑量為0.5 mL。 兩種疫苗均由西湖區(qū)CDC 通過浙江省CDC 組織向廠家采購后供應(yīng)給各接種單位。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2 劑次全程免疫后28(27~32) d, 由專業(yè)醫(yī)務(wù)工作人員采集觀察對象外周靜脈血5 mL,所有血液樣本分離血清后及時于-20 ℃以下凍存待檢。
儀器使用亞輝龍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iFlash 3000,新型冠狀病毒IgM 抗體檢測試劑盒(國械注準20203400769,批號:20201201)和新型冠狀病毒 IgG抗體檢測試劑盒 (國械注準20203400770, 批號:20201201) 均購自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試劑盒使用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原理進行檢測, 磁珠包被的抗原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包膜蛋白E抗原和核衣殼蛋白N 抗原。產(chǎn)品說明書示IgM 抗體檢測試劑盒靈敏度為86.5%(95%CI:82.9%~89.5%),特異性為 96.4%(95%CI:93.7%~98.0%),IgG 抗體檢測試劑盒靈敏度為 95.0%(95%CI:92.5%~96.7%),特異性為 95.8%(95%CI:92.9%~97.5%)。
抗體陽性判斷標準:特異性IgG 和IgM 臨界值均為10.0 AU/mL, 檢測結(jié)果≥10.0 AU/mL 為陽性,檢測結(jié)果<10.0 AU/mL 為陰性。 所有實驗室檢測均在杭州迪安醫(y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實驗室進行。 操作者分別在檢測前、檢測中和檢測后進行了質(zhì)控檢測,均在控。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組間抗體陽性率使用χ2檢驗進行比較;由于年齡分布、采血時間間隔、抗體濃度均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中位數(shù)M(Q25, Q75)進行描述,使用Mann-Whitney U 檢驗比較組間抗體濃度。 使用Pearson 列聯(lián)系數(shù)表示IgM 抗體陽性情況和疫苗來源相關(guān)性,使用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比較IgM 抗體濃度和 IgG 抗體濃度相關(guān)性。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納入符合標準的研究對象253 名,其中男性79 名,女性 174 名,年齡 18~59 歲,中位數(shù)為 42(35,50) 歲,89 人全程接種 A 疫苗,164 人全程接種 B 疫苗,采血時間距離最后一劑次疫苗接種時間間隔中位數(shù)為 28(28,29) d。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全程免疫后特異性IgG 抗體陽性率為 97.23% , 濃度中位數(shù)為 51.87(29.82,75.56) AU/mL。 IgG 抗體陽性率在不同性別、年齡和疫苗來源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均>0.05), 但中年組 (40~59 歲) 的 IgG 抗體濃度為45.76(27.77,70.10) AU/mL,低于青年組(18~39 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215,P<0.05)。 詳見表 1。
表1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免疫后IgG 抗體水平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全程免疫后特異性IgM 抗體陽性率為 8.30%, 濃度中位數(shù)為 1.93(0.88,4.03) AU/mL。 A 疫苗的抗體陽性率為3.37%,IgM抗體濃度為0.95(0.49, 2.57) AU/mL,均低于B 疫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384,P<0.05;Z=6.162,P<0.01)。 詳見表 2。
表2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免疫后IgM 抗體水平分析
通過Pearson 列聯(lián)系數(shù)分析發(fā)現(xiàn), 疫苗來源與IgM 抗體水平具有關(guān)聯(lián)性(Pearson 列聯(lián)系數(shù)=0.266,P<0.05)。 使用 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IgM 抗體水平與IgG 抗體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376,P<0.01)。
N 蛋白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較早出現(xiàn), 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通常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的血清學檢測。 本研究血清學指標基于包含N蛋白和E 蛋白的檢測試劑盒結(jié)果,全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后顯示,IgG 抗體陽性率為97.23%,抗體濃度為51.87(29.82, 75.56) AU/mL,具有較高的免疫原性。 Spike 蛋白RBD 結(jié)合域被認為是中和抗體作用的主要靶點,病毒中和試驗是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種后具有保護效果的中和抗體的金標準。 有研究顯示,本文涉及的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全程接種后,中和抗體陽轉(zhuǎn)率均為90%以上[5-7]。 但一項在武漢開展的長期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532 例自然感染的IgG 抗體陽性者中,IgM 抗體陽性率為13.0%, 中和抗體陽性率為39.8%[8],顯示自然感染者中IgG 抗體陽性并不代表中和抗體水平, 提示IgG 抗體指標與具有保護效果的中和抗體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和新型冠狀病毒自然感染后似乎呈現(xiàn)不同的關(guān)聯(lián)性,兩者關(guān)聯(lián)有待進一步驗證。 由于中和抗體檢測成本高,目前醫(yī)療機構(gòu)多無開展, 而IgG 抗體檢測試劑盒目前應(yīng)用較成熟,檢測速度較快且成本相對低,不少公眾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后自愿自費進行IgG 抗體檢測, 有必要對其與中和抗體相關(guān)性進行驗證,以助于對IgG 抗體檢測結(jié)果的解讀和分析。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18~39 歲組的IgG 抗體濃度為 54.39 (39.60,79.72) AU/mL 高于 40~59 歲組的45.76(27.77, 70.10) AU/mL。 有研究顯示,60 歲以上人群接種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后免疫原性低于18~59 歲人群[9],提示年齡可能是影響疫苗免疫應(yīng)答的因素,或與人體的免疫衰老有關(guān)[10]。
IgM 抗體被認為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機體最早產(chǎn)生的特異性抗體之一,現(xiàn)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特異性 IgM 抗體陽轉(zhuǎn)的中位時間為發(fā)病后10~12 d,IgG 抗體血清陽轉(zhuǎn)的中位時間為發(fā)病后12~14 d[11-12],在發(fā)病第4~5 周后,特異性IgM抗體陽性率開始明顯下降, 降低10%~40%不等[13],IgG 抗體則在8 周后出現(xiàn)明顯下降[14]。 另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重型和普通型患者的 IgM 和 IgG 抗體平均水平高于輕型患者,在康復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依然有 46.27% 的 IgM 抗體呈陽性[15]。 本研究中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全程接種28 d后均觀察到一定比例IgM 抗體陽性率 (3.37%~10.98%),A 疫苗的IgM 抗體陽性率和抗體濃度水平均低于B 疫苗,IgM 抗體和疫苗來源呈中度關(guān)聯(lián)。由于A 疫苗使用新型冠狀病毒19nCoV-CDC-Tan-HB02 株制備, 含體外相對效力新型冠狀病毒抗原6.5 U,B 疫苗使用新型冠狀病毒(CZ02 株)制備,含解離后新型冠狀病毒抗原600 SU,考慮與兩款疫苗所使用的毒株及抗原含量不同有關(guān)。 此外,本研究提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28 d 后IgM 抗體和IgG 抗體呈中度相關(guān),IgM 抗體陽性人群呈現(xiàn)較好的免疫應(yīng)答,但是否具有更好的免疫效果,以及疫苗接種后抗體長期動態(tài)變化特征依然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 本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18~59 歲人群中全程免疫后呈現(xiàn)了較好的免疫原性,IgG 抗體指標、中和抗體與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和新型冠狀病毒自然感染后的關(guān)聯(lián)性值得進一步試驗驗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