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水游
十幾年前,曾讀過金耀基先生的著作《劍橋語絲》《海德堡語絲》。金先生的文筆老道,兼中西會通,問學(xué)與辦學(xué)都成規(guī)模;書法自成一體,瘦金筆致,姿式硬朗,已臻佳境,可謂大家氣派,后來者恐難企及。至于“美感的純金度”一詞的創(chuàng)意,洵為美學(xué)判斷之新標準,我欲先生詳加闡釋,先生答曰:早有預(yù)謀,潛藏而已,待時而作。先生八十又六,若兒童狀,諸事自然,好玩得緊。
因胡玲玲是譚中的表妹這層關(guān)系,劉開生、胡玲玲夫婦專注于譚云山、譚中父子研究,這本《中印兩大文明的金橋——譚云山》著作令人驚嘆。因緣際會,雜志曾刊登過部分章節(jié),也曾到印度國際大學(xué)中國學(xué)院參訪,在譚云山先生的雕像前禮敬?,F(xiàn)代中印交流史的研究繞不過湘人譚云山父子、徐梵澄和向達。譚中后來居上,在海內(nèi)外廣泛傳播中印文化,“他積極倡導(dǎo)‘中印大同的思想,是印度當代‘中國學(xué)的開啟者。譚中先生在印度‘桃李滿天下,培養(yǎng)了幾代中印友好人士”(毛世昌語)。
聞中教授研究印度文化多年,《做好真正的自己》是新近著作,它的副標題是“《奧義書》現(xiàn)代精神二十講”:“如此說來,縱然世界有層層暗夜阻擋,但最終,它就是一個光明之海,這一點我們已經(jīng)深信不疑……詩人泰戈爾則有一句美好的祝福,他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甭勚幸恢辈煌《任幕?jīng)典的釋義與中國文化古老智慧比附,在“天人合一”和“梵我一如”理念之上,尋找中印文化的共同規(guī)律和共同價值,為當代中國人心靈的困境尋找一條通道,由無明到有明,從蕪雜走向簡略,真正面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我對當代小說有一種說不清的隔膜。這二十年來,整個文壇浮躁,被商業(yè)腐蝕之后,小說家的本分在逐漸地剝離,滿足于碼字,賺了吆喝,賠上了本,即與時代疏遠,與潮流悖離,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與人性的深刻貌合,與感情的真誠亂彈,缺乏文辭的講究,滿足于字面上的狂奔。因此,讀王平《倒脫靴故事》,見到書前鐘叔河先生題識的后一句:“見微可知著,長吁思古今?!蓖跗降膭?chuàng)作盡到了本分,一言一語,直透人性本質(zhì);“且別說滿話”,素描式的刻畫,深得野史筆記之章法。寫家史,波瀾不驚,深情厚意,半部近現(xiàn)代史濃縮在一篇之中;敘友朋,和顏悅色,心細如發(fā);查史料,一事一議,力透紙背;講經(jīng)歷,不咸不淡,處之平常。這本集子是小說,也是散文,更是筆記。
高爾泰先生曾說過:“最樸素的語言,就是最美的語言?!薄耙f影響,我想最大的影響,該是古漢語吧?兒童時代,在那個閉塞的山村里,父親給我的最初的教育,就是古文。許多東西,覺得好得不得了,到現(xiàn)在都背得來。”“最美的語言”根源在此,傳統(tǒng)價值依賴語言的傳承,一直在我們心里面。新的一年只是時序的變遷,不變的是文化的根脈和溫暖的人心,還有相互鼓勵的話語和實實在在的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