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李大釗中國婦女解放觀的形成邏輯

2022-02-02 13:11:47曾瑋杰
社會科學動態(tài) 2022年5期
關鍵詞:女權運動李大釗婦女

陳 波 曾瑋杰

一、李大釗中國婦女解放觀形成的時代背景

(一)急劇瓦解的中國傳統(tǒng)經濟結構

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在帝國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下日漸巨變。外國侵略者通過戰(zhàn)爭和其他方法對中國進行了極其野蠻的掠奪,占領中國領土,勒索中國“賠款”,取得種種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特權;他們在中國土地上駐兵,開設銀行、商行和工廠,進一步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交通線和海關;還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操縱中國的財政經濟命脈和內政,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fā)生巨大變化,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破壞了中國原有的封建自然經濟,中國封建經濟開始解體,但同時又不自覺地促使了中國資本主義因素的產生,19世紀60至70年代,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機器工業(yè),資本主義因素的產生,表明中國從封建社會變成了半封建社會。此時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在中國出現了,但是它受到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束縛,不能正常發(fā)展,力量很軟弱,且大部分與國內帝國主義和國外封建主義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復雜的國內國際背景之下,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不到充分發(fā)展,但時刻沖擊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導致這種封建腐朽落后的自然經濟被打破,于是中國社會傳統(tǒng)經濟結構急劇瓦解。

(二)動蕩不安的中國政治局勢

在帝國主義的威逼利誘之下,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者墮落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和剝削中國人民的工具,他們同帝國主義勾結在一起,對中國人民進行極其殘酷的統(tǒng)治。此時中國的局勢早已危如累卵,無論是民生還是經濟發(fā)展,幾乎都陷入癱瘓之中。因此,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已迫在眉睫,打破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關系是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經濟決定政治,傳統(tǒng)宗法社會也因經濟的變化而產生了重大變化,但仍舊未能有根本上的改變。農民缺乏主動意識,思想落后封閉,無力改變自身的處境,更難以開展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初顯萌芽的資產階級沒有堅強的經濟基礎、堅定的信念,也根本無力與列強和軍閥勢力爭鋒。在此種形勢之下,反帝反封建運動幾乎是一種妄想。

目睹現狀的李大釗在《民彝與政治》中對妄圖重新走封建君主制度老路者進行了激烈的抨擊,認為必須要盡早實現“中華維新”①。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并不適合當時的中國,也無法拯救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民。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李大釗救國心切,北上投入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之中,開始在文化界掀起了一股反封建的勁風,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礎。

(三)狂飆突進的西方女權運動

在新文化運動的裹挾下,歐美女權運動也開始傳入中國并為極少數國人了解。在當時有些偏激的新文化思潮之中,西方女權運動竟然成為一種新的風尚,這足以說明當時我國婦女受壓迫的程度之深。此外,當時正值世界性戰(zhàn)爭動亂時期,西方不少女性開始邁入政治舞臺中,在政治上逐漸有了一席之地。婦女的社會地位不同,因而婦女運動的主體可分為中層和底層兩種,關于這兩類女性她們追求的方向是不同的,前者是為了重新獲取男權社會下自身喪失的應有的特權,屬于女人對男人的人權運動,而后者則是為了能夠得到從來沒有過的權利,屬于勞動者對資本家的經濟運動。不論是哪一種婦女運動,都顯示了社會對婦女的不公,都是婦女實現解放的重要途徑。

十月革命的勝利曙光照亮了當時的中國,也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不少原本熱衷于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知識分子認識了馬克思主義,開始專注于新思想的研究,而此時的李大釗對比了俄國無產階段領導的女性解放運動與歐洲女權運動,無論是路徑、性質、方向,都有根本的不同,他意識到資本主義女性解放與無產階級女性解放大相徑庭。經過一番思考論證之后,李大釗認為,無產階級女性解放更能夠切實解決國內的實際問題,由此李大釗邁上了一條更加客觀正確的中國婦女解放的探索之路。

二、李大釗中國婦女解放問題的探索歷程

(一)理論上對中國婦女何以解放先聲奪人

第一,中國婦女經濟上何以解放?李大釗首先認識到歷史上婦女被奴役、被壓迫的命運,是私有制產生的結果。他指出,人類的第一個社會形態(tài)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擁有一些天然的優(yōu)勢,在游獵時代婦女所從事的農作效果比男性從事的狩獵穩(wěn)定,在這個時期婦女的地位高于男子,但此后男性更加適合從事畜牧、農業(yè)等生產勞動,婦女地位日下,婦女被剝奪了經濟方面的主導權,此時婦女便不再居于社會主導地位。李大釗當時已經比較明確地指出,婦女受欺壓、剝削是經濟地位上的困窘所致。他指出,所有制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經出現,在那里妻子和兒女是丈夫的奴隸。家庭中這種誠然還非常原始和隱蔽的奴隸制,是最初的所有制”②,這是導致婦女地位低下的根源。在財產繼承方面,我國傳統(tǒng)女性較之自己的兄弟子侄等,具有很明顯的劣勢地位在生產所有權方面也是如此,沒有生產資料所有權,女性被迫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女性地位低下幾乎成為普遍現象。

李大釗對婦女解放這一問題做了本質上的總結,認為經濟問題是解決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工人解放問題等所有問題的根源,若想從根本上實現中國婦女解放,就必須要先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與壓迫,實現社會主義。

第二,中國婦女政治上何以解放?李大釗認為,由大家族衍生出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戕害女性的另一幫兇,因為其帶有鮮明的封建大家族制度烙印。往深入探尋,是我國古代農業(yè)社會的局限性,男性幾乎壟斷了所有資源,這就導致婦女社會地位低下的結果。封建社會婦女受盡不公待遇,不僅需要無條件忍受各種禮教規(guī)范的束縛與殘害,這只是婦女地位低下的表象,而且,最令人無奈與辛酸的是還受到大家族制度的迫害,如所謂的三從四德、婚姻包辦等。封建社會上層階級所提出的一系列不合理規(guī)范與要求,讓婦女舉步維艱,中國婦女地位幾乎是低到了塵埃里。

李大釗進一步認為婦女的絕對劣勢地位是父系大家長制決定的,“中國以農業(yè)立國……所以大家族制度在中國特別發(fā)達?!雹圻@種封建家庭制度體現在法度、風俗等方面。父系大家長擁有絕對權威,甚至可以決定家中婦女的一切,古代婦女面對父親或是父系至親的戕害,卻根本無力或無從反抗,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悲哀。因而,這種封建制度無疑是非常不合理的,不應該再繼續(xù)存在。中國婦女若想在家庭和社會上實現真正的解放,維護父權、夫權統(tǒng)治的封建大家族制度需被取締。

第三,中國婦女受教育權與職業(yè)上何以解放?面對世界婦女解放運動,李大釗將其訴求歸納為四類,分別是:教育平等、就業(yè)擇業(yè)平等、立法平等、家庭與社會地位平等。這四點實際上也反映出婦女對于享受知識教育和工作求生的極度渴求。李大釗曾怒斥:“占全國民半數的女子不讀書不做工,這不是國民的智力及生產力一種大大的損失嗎?”④可見他已經能夠客觀理性地對待這一問題,并且毅然為婦女發(fā)聲。李大釗敏銳地指出,婦女接受教育才能夠有更多謀求生活獨立的可能,這遠遠比獲取參政權更為迫切。婦女受教育與工作謀生這二者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嚴密聯(lián)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婦女才有可能走上社會崗位,為社會做貢獻,而在參與社會勞動的過程中婦女在享受薪資待遇自給自足的同時,也能夠增進學識、歷練能力。

此外,李大釗還主張教育公平,這是由于在幾千年里女性已經完全喪失了接受教育的權利。雖然中華民國的成立讓此種現狀暫時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實質上仍然未能徹底改變,男性與女性入學仍然有著明確的劃分。女子師范“以造就蒙養(yǎng)保姆為目的”⑤,教授內容仍然是讓女子如何做一個淑女賢婦,卻輕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對于無產階級的婦女而言,她們本身缺乏求生能力的因素并非其他。由于知識貧乏所致的生存技能受限,因而婦女接受教育迫在眉睫,同時這也是實現男女平等的重要突破口。如果喪失了這一權利,而去妄談婦女議政參政自由,仍然是比較艱難的。所以,婦女必須要努力爭取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機會。中國婦女只有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權與參與工作權利,婦女解放才能更上一個臺階。

第四,中國婦女婚戀自由與家庭上何以解放?李大釗倡導女性追求自由婚戀,女性應該具有婚戀自由以及健全健康的愛情觀,這些才能夠進一步保障婦女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他還認為,婚姻必須要建立在愛情之上,女性戀愛的權益也必須得到完全的保障。“其自由之權,當一操之本人”,絕不可以“惟聽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雹匏€指出,夫妻結合必須要有愛情為基礎,否則女性不應該選擇與之成婚,沒有愛情的婚姻無法長久,倡導年輕人要自主追求婚姻自由?!白杂山Y婚之意義,非婚權不操于父母之手之謂也”⑦,兒女的婚姻大事不是父母的一言堂,即接受民主思想的洗禮。

李大釗非常支持年輕人尋求自主婚姻。比如在《理想的家庭》一文中,他提倡組織小家庭,反對幾世同堂的傳統(tǒng)大家族,他提出理想的美滿家庭應該是以美好愛情為基礎的,而不是簡單的由父母決定,這無疑是對已經實行了幾千年的包辦婚姻的巨大沖擊。此外,他認為值得人向往的家庭也應該是民主自由的,只有性別、年齡、性格的不同,沒有身份等級的差異,夫妻二者都是平等相愛的,并且對于子女也應該平等對待。他指出,“理想家庭最要之條件,就是Democracy平民之精神”⑧,他抨擊封建大家庭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以夫為尊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夫婦關系。對此,李大釗還提出,夫婦之間沒有貧富貴賤之分,特別是要摒棄傳統(tǒng)社會中一切犧牲妻子利益的思想與做法,不僅如此,他還認為無論男女在配偶離世、感情變故等原因后,都不應該剝奪再次婚嫁的權利與自由。由此可見,李大釗提出的平等是家庭與社會的雙重平等。中國婦女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是實現婦女解放的基礎。

第五,女權運動何以能解放中國婦女?李大釗通過對西方女權運動的反思,對其進步性給予了肯定,認為這是女性對于女性“力的法則”⑨的反抗。他認為,女權運動是對于男性至上的社會現狀的沖擊與反抗,對婦女解放運動的進程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最為直接的是,她們代表著資產階級上層階級的利益,這種反抗的覆蓋面比較狹窄,而對于更多廣泛的普通階層來說,仍舊與她們無關,她們依舊沒有能實現解放的力量,自然也就無法更全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李大釗分析了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的落后現狀,并在《現代的女權運動中》提到,勞動階層婦女運動的發(fā)展比較緩慢,還存在中層與低下層女性分流、對立的現象,并且倡導國內女性必須要自主尋求解放。重中之重是必須要團結各方力量,將各個階層的女性力量聯(lián)合在一起,才能夠形成合力去實現中國婦女的徹底解放。

(二)在實踐上對中國婦女解放先知先覺

第一,在啟蒙和教育婦女上進行鼓舞。李大釗刊發(fā)了不少與女性解放相關的文章,在知識分子群體內廣為流傳,不少女學生都非常敬重他。天津覺悟社社員將其《戰(zhàn)后之婦人問題》一文奉為“至寶”。⑩他不僅非常尖銳地批判了傳統(tǒng)社會對女性的戕害,還將視野轉向現實社會中女性的解放這一事業(yè)。當時出現了一些惡意混淆年輕人意識的戲劇,像《自由寶鑒》便將一切都歸因于男女青年自由戀愛之故,這是對青年學生的誤導,對此李大釗寫下了《不自由之悲劇》一文,對上述謬論給予了沉痛的駁斥,并給予更多敢于反抗、追求自由解放的年輕人以勇氣,“則必抉其藩籬,以達所志?!?

李大釗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教授《社會學》課程時,他講述了從奴隸社會到《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的歷史,并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的同時,向學生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世界婦女解放。在子女姓氏一事上,他也表現出不同常人的見解,認為未來人們不必再拘泥于“從父姓”?,他還以蘇俄為例,給學生普及了“兒童公育”?增加了他們的見識,并且對將來我國“兒童公育”表達出極大的信心與憧憬。到結課考試時,李大釗的考試題目也是與婦女解放有關,并且允諾同學們會從中揀選兩篇在校報上發(fā)表。他還積極向女學生們宣傳進步思想,號召她們身體力行做自我解放的主宰者。在李大釗的帶領下,部分女學生將《孔雀東南飛》改編為話劇演出,李大釗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與肯定,從側面啟迪與培養(yǎng)了我們黨最早的一批女黨員骨干。

第二,在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上進行鼓動。中華民國建立后,改頭換面的新氣息仍舊未能完全掩蓋封建社會的陳腐之氣,婦女地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依然要被迫遵守一些毫無道理的所謂規(guī)范法則,比如要裹小腳、蹲在家中安心做女工、不能夠外出學習游歷等,這些仍然禁錮著女性,李大釗對此深惡痛絕。他決定從身旁的親屬開始,向他們宣揚新思想,在他的努力之下,族中年少的侄女才幸免裹小腳之痛。當時一位女學生由于不滿長輩包辦婚姻,選擇了以自殺這樣偏激的方式來反抗,一時間成為社會的新聞,對此李大釗特地發(fā)表了《掠奪物品的遺跡》,痛惜一個如花少女無情的被封建制度所吞噬,同時更義正言辭的對婚姻包辦制度給予了猛烈的批判。在面對傳統(tǒng)的寡婦守貞時,李大釗忍不住為女性抱屈,認為既然男子能夠有重新娶妻的權利,那么寡婦也同樣擁有再嫁的權利,這不應該是不光彩的事,并且對于男孩子去看望改嫁了母親的事情,他也給予堅定的支持。

李大釗認為,婦女能夠獲得受教育的平等權是實現解放的基礎。對于北大校長蔡元培讓男女同校一事,李大釗持贊賞態(tài)度,在支持女子獲取教育權方面還做出了許多努力。當時就學生李超以死爭取教育權一事,社會輿論以“辱沒家門”為主,但李大釗沒有漠視,而是聯(lián)合蔡元培、胡適等出席了該生的追悼會,順勢宣傳封建制度對于女性的極度壓迫,號召女性勇敢反抗,爭取更多平等的權利。

第三,用實際行動鼓勵各地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李大釗對女性遭遇種種不公給予了理解與同情,并在文章中對諸多壓迫女性的不公行徑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做出了許多實際性的努力。李大釗積極參與婦女解放的宣講。五四運動后,涌現出了不少女性團體,包括北京、天津、湖北等女權運動的同盟會,都號召兩性平等。李大釗作為女性追求解放的導師,深受各類女性團體的敬重與愛戴,不少團體紛紛邀請李大釗去做指導工作、進行宣講,李大釗也從不拒絕。他多次應多個女性團體邀請,為維護女性權益、爭取女性權利發(fā)聲。

李大釗在學校開設有關歐美婦女運動的課程,執(zhí)教期間為學生講述了諸多歐美婦女解放運動的事跡,對世界女性運動的動態(tài)及時總結分析。他在《戰(zhàn)后之婦人問題》《婦女解放與Democracy》《現代的女權運動》等多篇文章中提及歐美婦女運動,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大學等講述婦女運動進程及其問題。他還介紹了有關英國女性運動的具體情況,宣揚其積極爭取參政議政的行為。

李大釗曾到蘇聯(lián)考察過女性運動情況,他在《戰(zhàn)后之婦人問題》一文中,介紹了蘇俄婦女參政的情況,并稱贊其為“婦人參政的一個新紀元”?,鼓勵并支持婦女參政議政。李大釗向我國女性宣傳了蘇聯(lián)嬰兒室,讓她們看到鄰邦女性不同的身份與地位,讓中國婦女看到實現解放的可能性。1924年9月李大釗在莫斯科期間,在《中國工人》發(fā)表一篇文章《上海的童工問題》,文章提及到雇傭童工這一問題,飽含同情心與同理心對國內與蘇俄的情況進行了鮮明對比,兩相對比之下、李大釗忍不住為“十七萬多的幼年群眾”?發(fā)聲,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對于這一問題的關注,讓更多的人關愛兒童。對此我們能夠看到,李大釗不但有著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還有著難能可貴的惻隱之心,他能夠做到推己及人,廣泛關注一些社會問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在是共產黨人的楷模。

雖然五四時期不少知識分子也都呼吁婚戀自由,但在對待婦女解放這一問題時,卻仍舊表現出鄙陋守舊的一面,他們依舊不愿意舍棄眠花宿柳、蓄養(yǎng)女奴享樂等傳統(tǒng)社會的特權,言與行相互違背。相比較之下,越發(fā)能夠凸顯出李大釗的高尚,及其致力于婦女解放的赤忱。當今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在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不能夠忘懷李大釗的突出貢獻。

三、李大釗對中國婦女解放事業(yè)的獨特貢獻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將解決婦女解放問題置于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并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制定了首個以政黨名義做出的有關婦女問題的決議——《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案》,提出婦女解放必須要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大前提之下才能夠實現,必須要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實現與保障。這份綱領性的文件有著突出的意義:第一,明確指出了我國婦女解放運動與資產階級女權運動的差異,并且指明需要建立在黨的有力領導之上;第二,號召廣大女性必須要積極勇敢地爭取權利與自由,同時還鼓勵將婦女解放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相結合,在實現民族解放的基礎上實現中國婦女的解放,在實現中國婦女的解放中推動民族的解放。

直至1927年大革命失敗,對于中國婦女解放運動進行總結,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工人階級內部的矛盾和分裂。這是由于長期以來男性對于女性根深蒂固的輕視與壓迫,導致他們無法接受與女性與他們有共同地位、一同工作,進而矛盾頻發(fā)。二是婦女群眾的階級和派別分化,起初我們黨在領導婦女運動時還不夠成熟,因而往往將對象限定為無產階級女性,卻忽略了資產階級女性群體的利益訴求和主張,在對待一些實際問題上,也無法做到實事求是。因而,出現了部分婦女群體存在抵觸情緒的現象,無法建立起穩(wěn)固的婦女統(tǒng)一聯(lián)合戰(zhàn)線。三是全國各地的女性運動缺乏組織性,同時專業(yè)人才也比較匱乏,所以,這也使得我們黨關于婦女解放的工作舉步維艱。

關于上述問題,李大釗早就給出了明確的解答:第一,在工作時男女工人不應該搞兩性對立,發(fā)生矛盾應當男女搭配,同心同德、通力合作;第二,資產階級婦女也不應該選擇明哲保身、置身事外,而是要做好廣大勞工女性的輔助者,與無產階級婦女共同努力實現解放;第三,婦女解放的先決條件是組織一個“世界的大聯(lián)合”,婦女解放沒有階級局限,婦女解放運動必須要與階級解放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相結合,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因為男、女工人如果起了內訌,“必為資本家所乘”?,其結果只能是資本家漁翁得利,而工人必然會兩敗俱傷。因而,李大釗號召女性和男性勞工保持團結一致,無產階級婦女必須與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等各個階級匯成一股合力,共同成為民族與階級革命的巨大推手,聯(lián)合起來反抗一切壓迫,締結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政權,而后方能夠讓婦女獲得實質性的、深層次的解放。

(一)李大釗的婦女解放觀具有超越時代的先進性

第一,方法上的先進性。他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先進思想引用到婦女解放中,運用世界觀與方法論相結合的先進方法分析問題,指出了女性之所以深受剝削與壓迫的根本原因是生產資料的私有制,以及封建大家族制度作祟,并指出了我國婦女需要積極爭取受教育權、工作權、婚戀自由權等權力。

第二,規(guī)劃出了明確的路線。李大釗以婦女婚戀問題為基點,分析出諸多不公平現象,深刻鞭撻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罪惡與丑態(tài),在輿論造勢上為女性爭取婚戀自由鋪平道路,為婦女實現全面解放奠定基礎,同時李大釗鼓勵婦女要主動爭取受教育的權利,學習知識、擁有一技之長,并參與到社會工作、社會活動中,使之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李大釗堪稱是我國廣大婦女解放的總設計師。

第三,指出了一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李大釗始終保持著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他也清晰地認知到一些現實問題,指出我國女性解放與西方女權運動的差異,吸收西方女權運動的先進經驗,并將其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中國婦女尋求自由解放指明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二)李大釗的婦女解放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李大釗對于婦女解放的問題絕非是理論方面的泛泛而談,而是一位真正的實干家,他勇敢地承擔起時代重任,成為婦女解放精神與實踐的雙重領袖,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為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的婦女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李大釗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曾先后創(chuàng)立、協(xié)助多個學生團體,給學生帶來了諸多積極正面的影響。在他的影響下,不僅出現了一批思想先進、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女青年,而且也包括一些深受新思想洗禮的男青年,他們也開始轉而關注婦女解放的問題,并且后來許多都成為了早期的骨干黨員。深受李大釗婦女解放思想影響的人大致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李大釗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講授《社會學》《女權運動史》等課程時的女學生。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五四“四公子”——陳定秀、黃廬隱、程俊英和王世瑛這四位女學生。作為中國第一批女大學生,她們無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們遇到了精神上的導師李大釗先生,能夠受到新思想的洗禮,并且將之融入到了實踐中。

第二類是李大釗在全國各地宣講他對婦女問題的思考而啟發(fā)和影響到的先進青年。在北京任教之余,李大釗還積極在全國許多高校與女子團體做演講活動,給予了這些學校、團體中女青年許多啟示。比如,最早一批的女性革命家陳碧蘭就深受李大釗的積極影響,并積極籌備,與同班同學一起于1922年在湖北女師掀起一股震撼湖北的學潮。

第三類深受李大釗思想影響的社會人物,這一類人受李大釗先生的影響最深,其中一些社會人物完全蛻變成無產階級的堅定信仰者。李大釗還指出,現代歐美的民眾依舊是一種不全面、不徹底的民主,還是“以男子本位”?,是將婦女排除在外的民主,相對來說依舊是比較片面,對于中國而言,這種經驗無法被全盤照搬,這意味著李大釗清醒地認識到資產階級的局限性,同樣表明其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共產革命志士。

(三)李大釗的婦女解放觀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大意義

李大釗對于婦女解放運動的研究,也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學界在研究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用的時候,會更多地將重心放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和發(fā)展上面,卻沒有意識到李大釗在領導婦女解放的同時,也充當了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者。五四運動之后,各種新思想傳入中國,國民思想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受西方女權運動以及俄國無產階級領導的婦女運動影響,婦女解放運動如火如荼。在李大釗的推動下,對女性問題的關注與解決儼然成為了一個新的社會思潮,催化了一大批進步女青年的尚在蒙昧中的思想覺醒,為進一步的婦女解放運動奠定了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更多的人受婦女解放問題的影響,開始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另一方面也糾正了當時存在于社會之上的片面的資產階級婦女觀。同時,李大釗對婦女解放運動的宣傳與幫助,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增添了新的內容,使當時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并且嘗試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來解決中國婦女解放的問題。李大釗在宣揚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并沒有全盤照搬,而是結合當時國內的實際情況,致力于現實問題的解決。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辯證主義方法,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

李大釗婦女解放觀所具有的先進性、影響性和關聯(lián)性,在實踐中不斷得到發(fā)展印證,在理論上,李大釗指出了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強大指引,這為初創(chuàng)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婦女運動政策和方針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理論指導。在實踐上,李大釗在思想宣傳、婦女人員培養(yǎng)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進一步推動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進程,為世界其他國家的婦女解放運動提供新的思想和思路。歷史證明,李大釗對婦女解放的探索之路是正確的,其對婦女問題的思考和婦女解放運動的探索彰顯了他的遠見卓識,許多觀念與方法即便是在今日,也依然不過時,依舊能夠帶給我們諸多的啟示與思考。

注釋:

①《李大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7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頁。

③? 《李大釗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141頁。

④?《李大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39頁。

⑤《中華民國教育新法令》第1冊,商務印書館1923年版,第34頁。

⑥??《李大釗文集》(上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5、455、636頁。

⑦⑧《李大釗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81、682頁。

⑨《李大釗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8頁。

⑩轉引自《回憶李大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2頁。

??李星華:《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第72、73頁。

?《李大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13頁。

猜你喜歡
女權運動李大釗婦女
李大釗《青春》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李大釗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唐群英: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當代婦女的工作
視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清末民初“新聞豫軍”革命性品格探析
美國女權運動的發(fā)展對迪士尼公主形象的影響
青春歲月(2015年15期)2015-08-08 13:17:34
《婦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則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強奸罪立法和執(zhí)法中對婦女的性別歧視
剑河县| 梓潼县| 阿勒泰市| 青岛市| 西丰县| 龙游县| 喀什市| 保靖县| 磴口县| 长顺县| 阳谷县| 通江县| 罗甸县| 高台县| 北票市| 邓州市| 建始县| 聂荣县| 辽源市| 讷河市| 绥化市| 调兵山市| 二连浩特市| 迭部县| 彝良县| 万源市| 和政县| 哈密市| 施秉县| 云浮市| 嵊州市| 棋牌| 祁阳县| 家居| 开封市| 尼玛县| 双城市| 道孚县| 柞水县| 丹寨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