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靈 張艷萍
摘 要:國際法治是全球治理在國際法規(guī)、制度層面的重要方法和路徑,推動國際法治建設對完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國際法治建設的新理念,致力于為不斷解決全球性問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理論層面,中國主張強調以《聯(lián)合國憲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公認的國際法規(guī)為準則,倡導創(chuàng)設民主、科學、公正的國際良法,統(tǒng)籌推動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國際硬法與國際軟法的共同發(fā)展,為實現(xiàn)全球良法善治提供方向指引。在實踐層面,中國不斷提升推進國際法治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不僅在國際立法方面,而且在解決國際爭端、國際人權保護和共建“一帶一路”等領域都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了國際法治體系的完善和法治合作機制的創(chuàng)新,成為國際法治建設和全球治理變革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習近平關于國際法治立場觀點的提出,構成國際法治建設中國方案的主要內容,其對于中國提升解決國際問題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促進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民主化發(fā)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深遠影響。
關鍵詞:國際法治;全球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5381(2022)01 - 0033 - 08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新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歷史進程,高度重視推進國際法治建設,致力于對全球性問題和全球治理赤字進行積極的法治回應,提出“要提高國際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等一系列新觀點新理念,形成了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其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重大。
一、國際法治建設中國方案的主要內容
2020年11月,黨中央聚焦全面依法治國這一主題,在北京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要堅持統(tǒng)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zhàn)略布局,協(xié)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2]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完善國際法治體系、繼續(xù)運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外事工作的前提下,先后提出一系列國際法治建設新理念,開展國際法治合作,謀劃中國參與國際法治建設的基本立場、戰(zhàn)略布局、發(fā)展策略和目標導向等,由此構成了國際法治建設中國方案的主要內容。
第一,基本立場:遵守并維護公認的國際法規(guī)和基本原則。從現(xiàn)代國際法治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歷史出發(fā),我們要遵守并維護以《聯(lián)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聯(lián)合國權威和以聯(lián)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際法治的基本立場:“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lián)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guī)則,就是以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3],“沒有這些國際社會共同制定、普遍公認的國際法則,世界最終將滑向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后果”[4]。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法治基礎,《聯(lián)合國憲章》對于維護國際秩序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中國是在《聯(lián)合國憲章》上簽字的首批國家,70多年來,作為亞洲以及發(fā)展中國家唯一的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把維護和執(zhí)行《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作為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中國以國際法規(guī)和原則為依據(jù),促進國際秩序的法治建設,并在外交事務中借助多邊合作平臺,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走向完善。不僅如此,中國對國際法治作出重要貢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生動反映了《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并賦予這些宗旨和原則以可見、可行、可依循的內涵,體現(xiàn)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tǒng)一的國際法治精神”[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率先提出和倡導的。由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本精神在實踐中被許多重要國際會議的文件所采納,在中國同一百多個國家的正式建交文本中都加以確認,因而成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我國首創(chuàng)的國際法準則,這是中國對國際法的歷史性貢獻。在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歷久彌新,意義歷久彌深,作用歷久彌堅”。[5]中國政府專門設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等獎項,對堅持和推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組織及個人進行鼓勵和表彰。作為中國外交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xiàn)了主權、正義、法治的價值觀。中國在外交實踐中長期倡導和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維護《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反映出中國努力推動國際關系法治化的意愿和立場。
第二,戰(zhàn)略布局:協(xié)同推動國內法治和國際法治互動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際法治的一個新理念,是實現(xiàn)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互動發(fā)展。“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治理,而全球治理呼喚法治互動?;邮菄H法治和國內法治關系中具有普遍性、居于基礎性地位的基本現(xiàn)象,代表著兩者關系的發(fā)展方向?!盵6]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治國,強調統(tǒng)籌推進國內法治建設與涉外法治建設的協(xié)調發(fā)展,加快涉外法治建設的戰(zhàn)略布局,將協(xié)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納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中。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律法規(guī)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健全涉外法律體系、積極參與推動國際法規(guī)制定、深入開展司法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執(zhí)法安全合作、加強相關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指示和部署[7],為深化對外開放服務,以法律手段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也為我國參與國際法治建設指明方向。在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加快中國國內法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以國際視野對涉外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zhàn)略布局,協(xié)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2]。當今世界的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的互動具有雙向性,而涉外法治建設與國際法治建設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深化改革開放,需要在統(tǒng)籌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基礎上,加快涉外法治工作的戰(zhàn)略布局,從而能夠利用執(zhí)法、司法等手段,更好地防范國際風險和應對國際挑戰(zhàn)。涉外法規(guī)的制定需要依照國際公認的國際法準則,使涉外法律法規(guī)建設與國際法治目標相一致。一般來講,“一個國家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運用國際法的水平是該國法治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 [8]。我們在完善中國的涉外法律法規(guī)體系、維護中國海外合法權益的同時,不斷推進國際法治建設,打造良好的國際法治環(huán)境,從而也為國內法治建設創(chuàng)造互動發(fā)展的外圍條件。長期以來,中央注重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設,逐步形成統(tǒng)籌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國內治理與全球治理目標與路徑相協(xié)調的總體布局。
第三,發(fā)展策略:積極發(fā)揮國際硬法與國際軟法的雙重作用。在國際法治體系中,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國際法是指《聯(lián)合國憲章》、世界銀行協(xié)定條款、世界貿易組織基準總則等諸如此類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國際硬法,國際硬法的制定需要經過嚴謹?shù)膰H立法程序,最終形成對各國具有較強約束力的、以法律文本形式呈現(xiàn)的國際規(guī)則。國際軟法作為國際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指“國際關系中缺乏法律效力形式或法律約束力合意,但其實體內容具有類似于條約和國際習慣等主要法律淵源之實際效果的行為規(guī)范”[9]。國際軟法的制定和運用相對靈活,雖然其不屬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法律,但往往能夠在多邊會議上,就有關國家利益關切問題達成共識,通過發(fā)表決議、宣言、聲明、倡議等,規(guī)范各成員國行為。國際軟法在國際社會中廣為運用,成為國際硬法的重要補充。
近年來,在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zhàn)中,中國國際影響力迅速上升,在引導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積極開展主場外交,主辦亞信上海峰會、金磚國家廈門峰會、APEC北京峰會、G20杭州峰會,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多邊國際會議,提出關于推動世界經濟發(fā)展、擴大貿易投資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全、完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的一系列新主張,對于豐富和完善國際軟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以全球經濟治理領域中的二十國集團(G20)為例。G20是由全球二十個國家以促進經濟穩(wěn)定和保持增長為目的組成的非正式論壇,主要通過召開首腦峰會等形式開展全球經濟對話,該集團所形成的一系列決議機制,即屬于“國際軟法”范疇。在杭州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方位介紹了中國全球治理的政策方針,以創(chuàng)新、包容、可持續(xù)等概念,向與會國闡釋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在中方的倡議下,與會各國達成了《二十國集團創(chuàng)新增長藍圖》《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zhàn)略》《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等多項重要合作成果,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也進一步加強了二十國集團的機制建設。大道之行,天下為公。2020年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又通過了《二十國集團應對新冠肺炎、支持全球貿易投資集體行動》《基礎設施科技議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力彌補經濟損失,以促進疫情后的全球經濟復蘇。習近平總書記在峰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倡議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實質性幫助,加強全球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10]中國積極推動二十國集團增強危機應對能力,立場鮮明地支持二十國集團的長效治理機制與國家間的政策協(xié)調。此外,中國通過金磚國家機制、上海合作組織等,在維護區(qū)域安全與促進成員國發(fā)展中,出臺的國際軟法得到成員國的認可和實施,在地區(qū)與全球治理實踐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目標導向:創(chuàng)設國際良法,為全球善治貢獻中國智慧。當今世界有關全球治理的路徑和手段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加強和完善國際法治才是根本路徑。推動國際法治完善,需要建設和發(fā)展國際良法。以國際良法抑制強權和霸權行為,實現(xiàn)全球善治,是維護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利益的基礎和保障。建設國際良法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國際社會成員共同促進國際立法、國際司法等領域的建設,即以民主方式制定法律法規(guī),健全國際法律體系;嚴格遵守國際法規(guī)則,維護國際法權威;公正有效地開展司法活動等。
在目標方面,中國將全球治理與國際良法善治思想融入國際法治建設之中,倡導以民主性、科學性和公正性為基本準則,促進國際良法的確立與完善?!胺ㄖ问侨祟愇拿鞯闹匾晒唬ㄖ蔚木韬鸵紝τ诟鲊鴩抑卫砗蜕鐣卫砭哂衅毡橐饬x,我們要學習借鑒世界上優(yōu)秀的法治文明成果。”[1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以國際法為基礎、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12],“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加強國際法研究和運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13]。2020年秋季,中國法學會再次舉辦中國法治國際論壇,中國同來自1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法學界人士圍繞“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國際法治合作”這一主題,討論和協(xié)商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國際衛(wèi)生條例》與全球疫情防控國際合作規(guī)則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法治國際論壇高度重視,致信論壇,表達了中國的意愿。中國希望同各國攜手,構建公正的國際經貿規(guī)則體系,營造良好法治環(huán)境,促進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強新冠疫情下的國際法治合作。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共建‘一帶一路’需要良好法治營商環(huán)境”[14],希望法學界運用法治手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的中國法治國際論壇上就強調過這一主張,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國際法治合作保障“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的思想。2020年中國法治國際論壇發(fā)布了《中國法治國際論壇北京宣言》,申明各國深化包括公共衛(wèi)生在內的法治合作,健全各項法律法規(guī)、支持建立糾紛解決機制及合作仲裁機制、繼續(xù)深化司法執(zhí)法領域合作等。全球良法善治需要一個過程,涉及各個領域。世界上任何國家,特別是大國更要成為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在國際事務的處理中,各國需要以國際法為準繩,秉持公平公正原則,而不能扭曲國際法、侵害他國的權益。對于個別大國為一己私利踐踏國際法的做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xiàn)更多責任擔當”[15]。體現(xiàn)了中國推進良好法治建設、維護正義公道的大國責任意識。
二、中國主動參與全球治理的主要實踐
“法律的生命在于付諸實施,各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善意履行義務。”[16]中國在推動國際法治實踐方面積極進行探索,不斷提升參與全球法治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參與國際法規(guī)的制定,完善國際法治體系。國際法規(guī)的確立是國際社會行為體協(xié)商和博弈的產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際競爭的核心越來越向國際法規(guī)制定權轉移。換句話說,21世紀世界主要力量的競爭,并非著眼于對資源、土地的直接控制權,而是圍繞國際法規(guī)的制定權。中國在對外開放、逐步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中,深刻意識到國際法規(guī)制定權的重要性。自中國加入一系列國際組織之后,最初是學會如何利用現(xiàn)行國際規(guī)則最大限度地維護我國的利益。隨著中國和新興國家的崛起,中國積極呼吁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主動參與相關國際法規(guī)的設立,并把國際法規(guī)制定權提升到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來認識。國際法規(guī)制定的主導權是一個國家實力及其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體現(xiàn)。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下,中國認真了解現(xiàn)有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履行相關公約義務,積極參加多邊外交會議,主動表達觀點和立場,并向國際法委員會等專門機構先后派出多名國際法專家參加委員會工作。按照黨中央要求,中國主動參加設立關于網絡、海洋、外空、極地等新興領域的治理規(guī)則,“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lián)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17]。其中在極地立法方面,中國先后發(fā)布了《中國的南極事業(yè)》和《中國的北極政策》兩份報告,對中國極地治理的基本立場、治理目標和具體主張進行詳細說明,堅持在《南極條約》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等極地治理法律框架下與其他國家開展廣泛合作,并積極向南極協(xié)商會、北極理事會等機構推薦專家,參與極地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這樣,中國逐漸由過去較為被動地適應現(xiàn)有國際規(guī)則,向獲得國際法規(guī)制定權的主動方向轉變,成為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參與者。在經貿合作方面,早在2014年1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便針對自貿區(qū)建設提出,中國應當“善于通過自由貿易區(qū)建設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在國際規(guī)則制定中發(fā)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fā)展利益”[18],努力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貿易領域中的地位。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在關于國家安全利益的一系列領域中,如網絡安全、生物安全、氣候變化等領域,與各國共同開展國際法規(guī)的制定活動,完善國際法治體系。作為規(guī)則制定的參與者,對不符合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利益的國際規(guī)則,中國對其進行調整和完善的能力在一步步增強。
第二,以國際法為依據(jù),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中國在擴大對外開放的進程中,越來越頻繁地面對國家利益的維護問題,需要運用國際法治妥善處理雙邊事務、解決權益爭端、規(guī)范國際關系準則,特別是為復雜的領土邊界爭議、島嶼爭端、貿易爭端等一系列問題提供法律依據(jù)和程序指導。作為一個大國,“在對外斗爭中,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領法治制高點,敢于向破壞者、攪局者說不”[19]。面對國際爭端,中國歷來主張要以國際法為依據(jù),尊重歷史事實,依法治理并加以協(xié)商,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處理南海問題時,中國主張依據(jù)和維護《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基本準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南海諸島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所有,應當“根據(jù)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guī)定,在國際法原則基礎上維護海洋法律制度……應充分尊重《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所有條款,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落實該宣言的指導原則”[20]。2017年中國與東盟各國就全面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穩(wěn)步推進“南海行為準則”達成共識,為南海區(qū)域的和平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盡管中國擁有主權的一些南海島礁被他人侵占,但我們始終主張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問題。中國將堅持同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jù)國際法,通過談判和協(xié)商解決有關爭議,我們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同東盟國家一道,維護好南海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盵21]習近平總書記倡導以國際法為準繩,以法治建設為基礎,依靠法治手段處理雙邊矛盾和爭端,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過程中,進一步推進全球治理和國際秩序的公平正義。這也是中國外交一貫堅持的原則和傳承的思想。
第三,遵循聯(lián)合國保護人權原則,加強國際人權合作。國際人權領域的活動一直以《聯(lián)合國憲章》中關于人權問題的規(guī)定為法律依據(jù)。自聯(lián)合國成立以來,《世界人權宣言》《德黑蘭宣言》等人權法規(guī)決議相繼頒布,將人權問題列入國際法范疇,成為國際人權事業(yè)發(fā)展和人權法治進步的象征。中國始終承認并尊重聯(lián)合國關于推動人權發(fā)展的主張,積極參與國際人權立法,并主動加入多項國際人權公約。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國際人權保護工作,主張用國際法治的方式推進國際人權保護,一方面主張積極參加國際人權立法,另一方面也在國際社會中闡述中國的人權主張,提升中國在國際人權領域的話語權。近三年來,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通過了中國的多項主張,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等,均形成決議。2021年7月,在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七屆會議上,中國代表全面闡述中國人權理念,力促全球人權治理更加公正。大會還通過了中國提交的決議:“發(fā)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一直以來,西方某些國家總是以人權為幌子對他國的內政指手畫腳,橫加干涉,嚴重破壞國際人權治理規(guī)則,干擾了國際人權合作。相反,中國政府則大力支持聯(lián)合國保護人權的決定,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十分贊賞中國關于人權保障的立場,多次在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上表態(tài)支持中國的主張。中國提出的人權理念不僅能夠反映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的心聲,也腳踏實地地體現(xiàn)在促進全球人權治理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合作中。
第四,創(chuàng)新法治合作機制,共建“一帶一路”?!耙粠б宦贰笔菄H法治發(fā)展與完善的實踐創(chuàng)新平臺,是新時代中國關于國際法治的主張和大國責任的重要展示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愿同各方一道,積極開展國際法治合作,為建設開放型經濟、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法治支持”[14]。遵守《聯(lián)合國憲章》,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基本原則,也是這一倡議能夠得到認可和推行的前提條件。不斷深化法治交流與合作,進行法治機制創(chuàng)新,是共建“一帶一路”在完善法治工作方面的行動舉措。中國和相關國家開展了一系列法治合作:加強相關建設領域的立法工作,補充和完善雙邊和多邊公約、協(xié)定;建立貿易投資協(xié)同治理和矛盾爭端解決機制,建立相關國際法律信息共享平臺;等等。“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法治機制創(chuàng)新,有利于優(yōu)化國際法治環(huán)境,為完善新型國際商事協(xié)調機制、構建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這既有助于形成共建“一帶一路”法治合力,促進形成公平正義、交流互鑒、合作共贏的全球經濟治理模式,也有利于增強各方投資項目實施的保障力度,使“一帶一路”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2020年,在中歐班列高品質運營的同時,中國和歐盟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lián)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xié)定》(以下簡稱《協(xié)定》),所謂地理標志,屬于知識產權中的一個重要類型,該《協(xié)定》在中歐地理標志的互認名單和保護規(guī)則上給予了界定,為雙方的地理標志保護提供有效保障?!秴f(xié)定》對推動中歐貿易合作具有歷史性意義,也是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立場的明確體現(xiàn)。從我國對外發(fā)展戰(zhàn)略來看,也將有助于“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的推廣和影響的擴大。截至2021年1月29日,我國同全球“1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05份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 [22],其中包括經貿合作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和區(qū)域性合作規(guī)劃綱要等,文件涉及基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生態(tài)保護等領域。同時,“一帶一路”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法律大數(shù)據(jù)平臺,依法妥善治理矛盾爭端,為沿線國家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不斷深化“一帶一路”進程中的法治建設。
三、國際法治建設中國方案對全球治理的價值
在全球治理進程中,國際法治已經成為維護國際社會秩序最穩(wěn)定和成本最低的方式。[23]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對全球治理,具有全面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提升應對全球性風險和挑戰(zhàn)、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國際法治建設不僅需要注重思維理念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要將國際法治建設落實到全球治理的實踐中去?!半S著全球性挑戰(zhàn)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事關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zhàn),而且事關給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定規(guī)則、定方向;不僅事關對發(fā)展制高點的爭奪,而且事關各國在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長遠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盵24]今日的國際社會存在許多逆潮流而動的現(xiàn)象,破壞現(xiàn)有秩序和國際規(guī)則,而國際法是約束和規(guī)范國際關系行為體的重要依據(jù)。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注重運用法治理念和手段提升應對全球性風險和挑戰(zhàn)的能力,反映出對國際法治的高度重視,在我國對外開放力度加大、海外利益持續(xù)上升、對外貿易摩擦日趨頻繁的形勢下,國家安全利益的維護面臨新的考驗。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加強國際法運用”[25]的要求被明確提出,這對于中國提升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推動國際法治的運用和實踐,形成有效推動。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一貫倡導落實聯(lián)合國公平正義的原則,反對霸權思維和強權邏輯。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將國際法治落實到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中,把國際法作為處理國際關系、構建和平穩(wěn)定國際環(huán)境的基礎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手段,不斷提升國際法治的實踐能力和水平。面對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爭端,我國主張各國嚴格遵守國際法規(guī),在處理國際貿易爭端時,要互相尊重、平等對話,以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多邊貿易規(guī)則為依據(jù),穩(wěn)妥解決問題。中國政府在國際法框架內,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尋求消除矛盾、解決爭端的合理途徑。2018年,中國針對美國對華的所謂“301調查”下的征稅意見,及時向世貿組織提出請求,在世貿組織爭端處理體系下開啟WTO糾紛處理機制,以維護我國的合法權益。2020年9月,世貿組織專家組對此案進行裁定,認定美國的“301關稅措施”違反了既定規(guī)則,呼吁美國重返正軌。中國表示,世貿組織專家組做出裁決是客觀公正的。中國反對動輒訴諸強權和單邊主義,主張運用國際法治手段解決爭端的立場,反映出中國尊重國際法治規(guī)則、維護多邊主義和推動世界穩(wěn)定發(fā)展的決心。
第二,促進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民主化建設。當今世界,重點包括兩種不同的國際秩序觀:“一是國際體系中的實力結果決定國際秩序,二是國際社會中的規(guī)則、制度、規(guī)范和認同維持著國際秩序?!盵26]即所謂國際體系秩序觀和國際社會秩序觀。以國際法治來推進全球治理,屬于構建國際社會秩序的范疇。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順應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主張應由世界各國共同制定國際規(guī)則,努力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設,共享全球發(fā)展成果,這也是中國外交的一貫立場和主張。國際關系走向民主化,有利于改變或抑制個別大國長期主導國際事務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倡導以促進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為總目標,堅持國際規(guī)則制定過程的平等性和民主參與。他說,“什么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shù)人說了算”[27]。當今世界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依然存在改革和發(fā)展的空間,其民主化的發(fā)展趨向是社會發(fā)展之必然。國際法治建設屬于全球公共事務,需要國際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這本身就是一個民主活動。因此,中國提出國際治理民主化新思路,強調國際事務要由各國共同參與和治理,同時主張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多邊主義平臺的建立也可以提升全球事務參與者在國際事務協(xié)商中的民主化程度,多邊合作機構的運行和維護將一定程度地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發(fā)展。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將國際法治建設與國際秩序緊密聯(lián)系起來,致力于傳播全球治理民主化的意識,努力營造國際社會發(fā)展的良好法治環(huán)境。
第三,在全球治理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球治理進程中的中國方案,體現(xiàn)了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的價值理念,這與國際法治建設的價值追求高度契合。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倡導依法依規(guī)進行全球治理,其目的在于全球治理體系的調整能夠代表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的共同利益。中國領導人在國內外場合公開表達中國在全球治理和國際法治建設方面的立場和態(tài)度,特別是在處理環(huán)境問題、世界公共衛(wèi)生安全等非傳統(tǒng)安全的問題時,中國始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際法治的主張,宣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進一步參與制定有關應對全球安全威脅的國際規(guī)定、準則等,并分享中國用艱辛奮斗換來的有益經驗。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利益共同體,還是責任共同體與全球法治共同體,更多的國際組織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載于有關文件中,使其變?yōu)榱藝H軟法的重要形式和國際法治建設的關鍵內容。人類命運共同體反映了中國在國際法治方面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水準,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而創(chuàng)建的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等組織機制,在現(xiàn)存國際法治框架內得以確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國際法治機制創(chuàng)新,從而生動地展現(xiàn)出國際法治建設在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方面的當代價值。
隨著全球治理的深入,國際法治建設的中國方案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為新時代中國運用法治正確處理國際關系、化解國際爭端、開展國際合作指明了重要方向,在改革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國際秩序的完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取得更多實踐成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2-01(2).
[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N].人民日報,2020-11-18(1).
[3]習近平.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9-22(2).
[4]習近平.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N].人民日報,2021-01-26(2).
[5]習近平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紀念大會并發(fā)表主旨講話[EB/OL].(2014-06-29)[2021-07-2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5214154.
[6]趙駿.全球治理視野下的國際法治與國內法治[J].中國社會科學,2014(10):79-99+206-207.
[7]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4-10-29(1).
[8]肖永平.論法治中國建設背景下的中國國際法研究[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5,21(4):5-12.
[9]江河.從大國政治到國際法治:以國際軟法為視角[J].政法論壇,2020,38(1):47-61.
[10]習近平.勠力戰(zhàn)疫 共創(chuàng)未來——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1-22(2).
[1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88.
[12]習近平.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4-23(2).
[13]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N].人民日報,2020-02-06(1).
[14]習近平致信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0)[N].人民日報,2020-11-14(1).
[15]習近平.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chuàng)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視頻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21-04-21(2).
[1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0.
[17]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7-01-20(2).
[18]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qū)戰(zhàn)略 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N].人民日報,2014-12-07(1).
[19]習近平.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J].求是,2019(4):4-11.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聯(lián)合聲明[N].人民日報,2016-06-26(2).
[21]習近平.深化合作伙伴關系 共建亞洲美好家園——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5-11-08(2).
[22]馮其予.我國已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5份[N].經濟日報,2021-01-30(1).
[23]何志鵬.國際法治何以必要——基于實踐與理論的闡釋[J].當代法學,2014,28(2):134-146.
[24]推動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為我國發(fā)展和世界和平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N].人民日報,2015-10-14(1).
[25]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N].人民日報,2020-11-04(1).
[26]秦亞青.全球治理:多元世界的秩序重建[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9:5.
[2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China's Plan to Promote the Legalizat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Wei Ling,? Zhang Yanp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method and path of global governance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thoughts and new theor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which aims at contributing Chinese wisdom and Chinese solutions to the world. Theoretically,based on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Xi Jinping advocates creating a democratic, scientific,and fair international good law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good governance. In practice,China h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its abilit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and has become an active participant and promoter in the reform of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Xi Jinping's proposal on the standpoint of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constitutes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a's plan for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and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solve international problems and safeguard national interests,promoting the democratic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and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global governance;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責任編輯:劉有祥 余爽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