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德語教學中的德國“回憶點”及教學策略

2022-02-13 11:42陳星張嘉偉徐罡
高教學刊 2022年3期

陳星 張嘉偉 徐罡

摘? 要:當前國內(nèi)德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語言講解占比過大,文化中深層次的內(nèi)容關(guān)注度較低,德語專業(yè)的教學當中只有少量涉及德國歷史的部分,而在德語二外課堂當中以及各種德語二外教材中基本上沒有。文章梳理法國作家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回憶點”這一概念,分析“回憶點”在德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通過例證進一步闡述“回憶點”用于德語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及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回憶點;德國回憶;德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3-0001-05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German classes in China, pointing out that the language proportion takes up too much while the culture part such as the German "Erinnerungsorte" is neglected. The concept of "Erinnerungsorte", proposed by the French writer Pierre Nora in the 1990s, is mentioned at a small amount concerning German history in the teaching for German majors, but scarecely seen in classes and textbooks where German is taught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By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Erinnerungsort", the author also gives relevant examples suitable for German-teaching in China, hence 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Erinnerungsorte" in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 Erinnerungsorte; German memory; German teaching

隨著全球化發(fā)展以及“一帶一路”建設(shè)的不斷推進,我國與德國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許多高校都開設(shè)了德語專業(yè)或者是德語二外課程,但由于受到教學內(nèi)容陳舊、課時縮減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學生無法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德語,對于德國文化的理解也不夠透徹。傳統(tǒng)的德語課堂中,大多歷史文化的內(nèi)容會獨立講解給學生,比如歌德的作品,或者大眾汽車的發(fā)展史,而德國“回憶點”可以將這些獨立又似乎“深澀難懂”的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加深學生在德語學習中對文化概念的把握。本文從德國“回憶點”的概念出發(fā),分析“回憶點”的重要性,討論“回憶點”在德語課堂教學中的適用性以及相應(yīng)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德語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發(fā)及參考作用。

一、“回憶點”的概念及由來

從構(gòu)詞法的角度來說,“回憶點”(Erinnerungsorte)這個詞由“回憶”(Erinnerung)和“點”(Orte) 兩部分組成。榮格爾建議把“回憶”(Erinnerung)和“記憶”(Gedchtnis)這兩個詞區(qū)分清楚,并提出很多建議,其中一個是他把“記憶”等同于“想到的”(Gedachtes),也就是知識;而“回憶”則讓人聯(lián)想到個人的經(jīng)驗。他寫道:記憶的內(nèi)容“我可以交給自己,就像別人可以教給我一樣。但是回憶的內(nèi)容我卻不能教給自己,別人也不能教給我①?!?/p>

不僅對個人如此,對團體也是如此。早在20世紀2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首次提出了“集體記憶”這個概念。哈布瓦赫認為,集體記憶是一個社會構(gòu)建的概念,在本質(zhì)上是立足現(xiàn)在而對過去的一種重構(gòu),這種集體記憶以群體成員個體的形式進行,每個社會群體或者機構(gòu)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集體記憶。根據(jù)《杜登德語大辭典》的解釋②,“點”指的是一個地點、位置、空間、某物所處的地方。從字面來看,“回憶點”似乎與地點這類地理概念直接聯(lián)系,但事實上,這個概念要寬泛深遠得多。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于20世紀90年代最先提出“回憶點”這一概念。根據(jù)皮埃爾·諾拉的說法,“點”一詞可以有更為寬泛的含義:可以是一個地理位置,一個神話人物,一個事件,一個機構(gòu),一個概念,還可以作為一件藝術(shù)品等等。這些“點”具有充實的象征意義,對于同一個社會群體中的每個成員具有相同的功能③。

提到德國的回憶點,就不得不提揚·阿斯曼(Jan Assmann)和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夫婦。揚·阿斯曼的代表作《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認同》(Das Kulturelle Gedchtnis. 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Indentitt in frühen Hochkulturen)以古埃及和古希臘文明為例,詳細闡述了文化回憶形成和運作的方式。揚·阿斯曼的“文化回憶”概念繼承了哈布瓦赫“集體回憶”理論的社會取向,同時擴展了集體回憶的內(nèi)涵和外延,并對此概念作了明確的闡釋。“集體回憶”是對所有有機的、中立的和團體性過程的總稱,對社會文化背景下的過去與現(xiàn)在的相互影響具有重要意義?;谌粘=涣鞯募w回憶與基于象征性文化客體的集體回憶之間存在著質(zhì)的差異,阿斯曼夫婦將它們稱為“交流回憶”(Kommunikative Gedchtnis)和“文化回憶”(Kulturelles Gedchtnis)。交流回憶,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回憶”,而文化回憶是一個在文化時間維度中可視化的回憶,是一個和客體緊密相連的、高度人為促進的、且有儀式感的回憶。相較而言,文化回憶傳達了豐富的內(nèi)容和意義,兩者對比見表1。

二、“回憶點”在德語課堂教學中的適用性

在探討“回憶點”適用于德語課堂教學前,需要解釋并且區(qū)分歷史(Geschichte)和回憶 (Erinnerung)兩個概念。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是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客觀來說是不可改變的。而所謂回憶,則是人們主動地去了解,并會尋找它的細節(jié)或者是不同點,回憶是對于歷史的一種情感的認知,慢慢會有新的認知,認知也會被賦予全新的意義并且不斷改變。以柏林墻為例,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德國人對于柏林墻有著不同的情感認知,前民主德國和前聯(lián)邦德國的人民看待柏林墻又有所差別,由此可見,認識與回憶是有著自己鮮明的時代特點的,小到每一個人,大到每一代人都會對同樣的一段過去有著不同的認知,每一代人也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回憶,每一代的回憶又會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認定與評價。

一直以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我國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wù)。語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久的歷史發(fā)展中所形成并不斷演變和更新的,屬于文化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文化相輔相成。學生在德語學習中,可以通過對德國“回憶點”的學習,將其和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節(jié)點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兩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樣不僅可以擴大自身的知識面,還可以較好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地領(lǐng)略到德國文化的內(nèi)涵,還可以提高自身對德語表達習慣的認識,加深對德國文化,尤其是德國“回憶點”的理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地掌握德語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國內(nèi)大學階段的德語教學,由于受到教學內(nèi)容陳舊、課時縮減等客觀因素制約,學生無法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德語,對于德國文化理解也不夠透徹。二外德語課程教學中,隨著課時不斷縮減,許多院校中的二外課程只有128課時。這樣的課時水平,既不能達到大學德語四級的要求,也無法滿足今后工作和學習當中對于二外使用的需求,學生學習起來難有動力,難以獲得較為理想的學習成果。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在二外課程中加入一些“回憶點”內(nèi)容,與以介紹德語語法知識為主的課本緊密相關(guān),既能幫助學生學習好語法及課文內(nèi)容,同時也能較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而在德語專業(yè)的課程設(shè)置中,前兩年以學習德語的聽說讀寫為主,較少涉及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專業(yè)知識大多只安排在第三學年。雖然國內(nèi)大多數(shù)德語專業(yè)會在這一年中設(shè)置類似德國文化、德國國情學或者德國歷史這樣的課程,但學生更多停留在識記背誦層面,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未得到重點培養(yǎng)。而外語、歷史和文化的相關(guān)課程教學過程中合適的“回憶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形成學生的文化意識,同時“回憶點”中使用的專業(yè)語言(Fachsprache)本身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語言綜合能力。此外,“回憶點”不僅包括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歷史及其背景,還包括對現(xiàn)在的影響,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常識性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使用德語語言深入研究,對“回憶點”進行評估或評論。

三、德語課堂教學中“回憶點”的選取與教學策略

(一)“回憶點”的選取

一位評論家曾經(jīng)說過,“回憶點”不僅僅是一次利用現(xiàn)在主義形式去發(fā)現(xiàn)集體記憶的嘗試,同時也為以另一種形式講述歷史做出了積極貢獻。⑤“回憶點”是否適用于德語課上,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第一,這個“點”在整個德國歷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第二,這個“點”是否難以理解從而導(dǎo)致學生無法認知并掌握;第三,這個“點”能否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多數(shù)學生在大學階段才接觸德語學習,有限的學習時間要培養(yǎng)語言和文化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應(yīng)該首先考慮將學生最感興趣的“回憶點”納入德語課程教學當中。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需強調(diào),“回憶點”并不一定是地理概念上的地點,還可以是人物、物品、概念,或者是文藝作品。從這幾個要素出發(fā),筆者討論分析了幾個可用于教學的“回憶點”。

1. 柏林墻

柏林墻在德國戰(zhàn)后被割據(jù)的28年(1962年8月13日至1989年11月9日)間,扮演著割裂德國的角色,其一側(cè)是西柏林,歸屬于前聯(lián)邦德國;另一側(cè)是東柏林,歸屬于前民主德國。柏林墻最初是用來防止東德的居民“以非法的方式越境”逃到西德。如果說建造柏林墻是德國被割裂的重要時期的標志,那么柏林墻的倒塌就是德國統(tǒng)一的標志。德國文化和德國歷史等課程中,學生們會有機會深入地了解柏林墻,但都是客觀地介紹了柏林墻從建立到倒塌的過程及歷史意義。而事實上,每個人應(yīng)當有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回憶點”區(qū)別于歷史的所在。不同群體對柏林墻可能存在不同的情感與認知。由于柏林墻和中國的長城最初設(shè)計的功能都包括限制和防止對手,因此兩者在德語教學過程中也經(jīng)常被拿來作比較,但其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dǎo)學生思考討論,形成自己的對“回憶點”的認知。

2. 德國馬克

貨幣是一個國家在某一時代的“產(chǎn)物”,能反映出該國的經(jīng)濟以及社會狀況。德國馬克于1948年6月在美英法三國占領(lǐng)區(qū)以及西柏林作為當年貨幣改革的產(chǎn)物投入使用,之后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在1949年5月23日建國時保留了德國馬克并使之成為西德的統(tǒng)一貨幣,伴隨著東西德兩國在貨幣、經(jīng)濟、社會等領(lǐng)域的進一步融合,1990年7月1日替代了前東德的東德馬克,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tǒng)一之后成為全國統(tǒng)一貨幣,直至被歐元取代。德國馬克作為一種貨幣,可以成為重要的“回憶點”主要在于:首先,它在德國分裂時對于控制經(jīng)濟形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次,雖然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貨幣名稱不同,但它的名稱當中也包含一個“馬克”的字樣,且德意志馬克和馬克之間的匯率總是1:1,給了民眾兩德遲早統(tǒng)一的信心。此外,每一版不同面值的馬克上有不同的人物肖像,這本身就足以成為值得探究的“回憶點”。

以歐元之前的最后一版德國馬克為例,1 000馬克面值上的人物是格林兄弟,德語二外教學主流使用的《新編大學德語》第二冊第四單元“Geschichte und Mrchen”(故事與童話)中就有格林兄弟的畫像,教師在講解中可以結(jié)合德國馬克,促進學生產(chǎn)生新的認知。學生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自己選出某張紙幣上的一位人物,以做報告(Referat/Vortrag)的形式對他(她)進行一次全方位的介紹,包括家庭出身、求學經(jīng)歷、歷史意義等,幫助學生主動地深入了解某位人物以及德國馬克的發(fā)展史。

3. 德國制造(Made in Germany)

伴隨著德國的貨幣改革,美國發(fā)起的馬歇爾計劃等對外援助項目促進了國際貿(mào)易,德國在經(jīng)歷二戰(zhàn)失敗后,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之一,德國制造最終成為了世界頂尖質(zhì)量的印記。德語專業(yè)的教材《當代大學德語》第三冊第三單元“Stadt und Land”和二外德語教材《新編大學德語》第二冊第五單元“Leute und St■dte”,都談到了德國人的認真和嚴謹,從而使得德國能在以工業(yè)為首的各個領(lǐng)域成為世界的榜樣。由于內(nèi)容容量有限,編者在這兩個單元中并沒有很深入地講解德國制造及其作用,但是這兩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德國制造作為“回憶點”放入學習內(nèi)容中。德國制造作為德國的一個重要標志,除了奔馳汽車之外,還應(yīng)該包括一些德國制造的世界頂級的產(chǎn)品,例如博世電機、拜耳醫(yī)藥等。學生們可以在學習時,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出一個“回憶點”,從產(chǎn)品的起源、發(fā)展現(xiàn)狀、對該領(lǐng)域的貢獻等角度出發(fā)做一次報告,自主地深入學習該“回憶點”。

以上選取的三個“回憶點”包括必須掌握的知識,但學生可能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而不知道本質(zhì),如果在德語課堂教學中適當加上“回憶點”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們透過“回憶”的表象看到德國文化的本質(zhì),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二)“回憶點”應(yīng)用于德語課堂教學的策略

“翻轉(zhuǎn)課堂”這一概念在高校中逐漸普及,即使是對于德語二外學習者來說,用中文或者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對這種德國大學教學當中非常常見的形式(Referat),也很受老師和學生們的歡迎,因為這樣就可以完全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去閱讀一些與主題相關(guān)的資料,可以是線上閱讀,也可以是線下閱讀。閱讀并準備做報告的時候,學生們已經(jīng)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觀點:即哪些內(nèi)容適合放在報告當中,哪些不適合;適合的部分如何去表達并呈現(xiàn);PPT的內(nèi)容和美觀等,都是學生們應(yīng)該考慮并探索的問題。

當學生們在課下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并積極地探索學習時,如果同時再在課堂上把需要學習掌握的內(nèi)容加以鞏固,學習效果一定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首先需要在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那么,怎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呢?首先,圖片和視頻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當學生們能夠正確地看到和聽到某些東西時,他們可以獲得直觀的體驗,并且可以更好地存儲和處理他們所收到的信息。如果圖片和視頻無法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目的時,我們可以將一些真實的物體帶到課堂上,比如一張德國馬克的鈔票,或柏林墻紀念館里買來的一小塊紀念磚頭。使學生們不僅可以看一看,還可以摸一摸甚至是聞一聞,學習興趣自然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

最后,筆者還必須闡述一下自己對德語課程中加入“回憶點”內(nèi)容的看法:在德國歷史上,不僅有眾多能夠體現(xiàn)德國民族發(fā)展的“回憶點”(例如大眾汽車和卡爾·馬克思),也有少量的負面形象的“回憶點”(例如奧斯威辛集中營)。筆者認為這一類負面的“回憶點”并不適合加入到目前國內(nèi)現(xiàn)有的大學課程當中。這些負面“回憶點”可以由具有一定自學能力且對德國歷史文化有意愿更進一步深入了解的學生們自學研究,并且和老師一同探討交流自己對這類“回憶點”的個人看法,一定會使得這些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回憶點”的本質(zhì)。

四、結(jié)束語

盡管“回憶點”這一概念在二十年前才被提出,但人們不應(yīng)忽視其在德語課堂中的功能和重要性?!盎貞淈c”不僅連接歷史事件的表面及其背景,同時“回憶點”也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想學好一門外語,對于“回憶點”的學習則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學習或者報告當中,便有利于自己形成一種對“回憶點”的獨特的認知和意識,這些便是“回憶點”與一般歷史不一樣的地方。學生們學習德國的語言和德國的文化,只是學習的第一步。當學生們有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是評價的時候,才是更為重要的。

一個國家的“回憶點”可以包括國家、經(jīng)濟、政治、歷史和宗教、藝術(shù)等所有領(lǐng)域。事實上,不同國家在經(jīng)濟、政治、宗教和藝術(shù)等領(lǐng)域有不同的情況。學生們應(yīng)首先對這個國家有一定了解,然后有機會深入學習,在了解中國文化和德國文化之間的差異之后,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從而進一步深入學習,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注釋:

①Friedrich Georg Jünger. Gedchtnis und Erinnerung, Frankfurt a.M. 1957:48.

②https://www.duden.de/rechtschreibung/Ort_Platz_Stelle_Ortschaft.

③Francois Etienne, Schulze? Hagen. Deutsche Erinnerungsorte. Verlag C.H. Beck. Bonn, 2005:8.

④Assmann J. Das Kurtuelle Gedchtnis, 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Identitt in frühen Hochkulturen[M]. 金壽福,黃曉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51.

⑤Francois Etienne, Schulze? Hagen. Deutsche Erinnerungsorte. Verlag C.H. Beck. Bonn, 2005:12.

參考文獻:

[1]Assmann Jan, Rodney Livingstone.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en Studies[J].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Erll, Astrid. Kollektives Gedchtnis und Erinnerungskulturen[Z]. Stuttgart, Verlag J.B.Metzler,2005.

[3]Hauskeller, Michael. Was ist Kunst?[Z].6.Auflage, München, C.H. Beck Verlag,2002.

[4]Nora, Pierra. Les Lieux de memoire, Bd.I (La Repulique), Bd.II (La Nation), Bd.III (Les France), Paris 1984-1992[Z].

[5]Schmidt Sabine, Schmidt Karin. Erinnerungsorte[Z]. Berlin, Cornelsen Verlag,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