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面相識人:基于認知視角的解釋*

2022-02-16 11:03:34衛(wèi)旭華黎英明
心理科學進展 2022年2期
關鍵詞:面相觀察者面孔

張 超 衛(wèi)旭華 黎英明

面相識人:基于認知視角的解釋*

張 超 衛(wèi)旭華 黎英明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 蘭州 730000)

面相是辨識和推斷他人品格以及行為習性的重要因素, 但其內(nèi)在機理有待深化?;谝话阏J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 從面相的局部特征和整體特征出發(fā), 闡述面相識人的過程及其影響效果。從一般認知視角來看, 面相會通過不同的認知加工系統(tǒng)對識別個體特質產(chǎn)生影響, 識別到的個體特質在判斷(能力、收入、社會層級)以及決策(信任、招聘與晉升)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從進化認知視角來看, 面相會通過不同的進化選擇機制對識別個體健康、基因狀況發(fā)揮作用, 進而對判斷(婚姻滿意度、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和擇偶決策產(chǎn)生重要影響。此外, 面相的影響程度取決于個體所處的情境以及個體特質等因素。未來研究應該考察不同面相之間的交互作用, 探索面相識人效果的邊界條件, 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提升面相研究的外部效度, 關注后天修飾的面相的影響效果, 開展本土情境下的面相識人研究, 從而豐富面相的研究內(nèi)容, 構建更加系統(tǒng)的面相研究理論體系。

面相, 五官, 面部寬高比, 面孔吸引力, 一般認知, 進化認知

1 引言

面相通常是指一個人的面部相貌特征, 主要包括局部特征和整體特征兩個部分(肖艷麗等, 2015; Stepanova et al., 2021)。面相局部特征包括五官和頭發(fā)等要素(Brambilla et al., 2018; Chen et al., 2018; Giacomin & Rule, 2019), 而面相整體特征則包括客觀的面部寬高比和主觀的面孔吸引力等要素(Deska & Hugenberg, 2018; Mello et al., 2020)。人們總是習慣依據(jù)面相辨識和推斷他人的品格和行為習性。比如, 在中國古代的面相學中, “耳垂肩”被視為帝王之相的典型特征。在西方卡通人物設計中, 善良的公主總是擁有大大的眼睛, 而惡毒的巫婆總是擁有尖尖的鷹鉤鼻。雖然已有研究證實面相在人們識別個體特質、擇偶決策、招聘、競爭與合作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郭鳳等, 2020; Palumbo et al., 2017; Shen et al., 2020; Stirrat et al., 2012), 但目前面相研究也面臨著理論視角零散、研究結論矛盾和跨文化適用性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

首先, 研究者試圖通過認知雙系統(tǒng)理論、社會信息加工理論、刻板印象、暈輪效應、地位泛化理論、進化同性競爭理論闡述面相識人的影響效果, 但這些理論視角較為零散, 缺乏系統(tǒng)性的分析框架, 限制了學者對面相識人內(nèi)在機制的深度挖掘。其次, 面相影響效果中存在矛盾的結論(Pillemer et al., 2014; Stoker et al., 2016)。一些研究證明面相可以識別人的特質、產(chǎn)生推斷與決策等行為(Jaeger et al., 2020; Santo-Tomas, 2020); 但也有學者對此提出批判, 認為僅僅憑借面相對他人做出主觀判斷具有不準確性, 甚至質疑現(xiàn)有的結論中存在虛假相關(Steed & Caliskan, 2021)。最后, 目前關于面相的實證研究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開展的, 這些研究結論不一定適用于中國情境。

基于此, 本文從一般認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對現(xiàn)有面相研究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 闡述了面相局部特征和整體特征對人們認知、判斷、決策的影響及其理論支撐, 探討了面相產(chǎn)生影響的機理及其邊界條件, 旨在為中國情境下的面相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2 面相——面孔的特征

面孔和面相兩者都與個體的面貌相關, 在多數(shù)的研究中也沒有將兩者進行詳細地區(qū)分, 但是它們在本質上存在一定差異。從概念界定的角度來看, 面孔(face)主要是指個體頭部的正面部分, 涵蓋水平方向雙耳之間、垂直方向額頭與下頜之間的范圍。面孔主要由耳朵、眼睛、嘴巴、鼻子等客觀存在的部件構成(肖艷麗等, 2015), 其本身并不涉及人們的主觀推斷和情感色彩。而面相(physiognomy)通常是指面孔的特征, 包括面孔構成部件的特征以及面孔的整體特征。這些特征有助于人們區(qū)分不同的個體, 人們可以根據(jù)這些特征來推斷個體的品格特質和行為習性, 這就是面相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Hassin & Trope, 2000)。

2.1 面相的局部特征

五官, 是狹義上的面相, 包括耳、眉、目、鼻、口。五官是人們在初識階段產(chǎn)生第一印象的信息來源。人們在描述耳朵特征時, 主要包括耳朵整體大小和耳垂大小(Grammaticos et al., 2019); 在描述眉毛特征時, 主要包括眉毛的粗細和眉形(Giacomin & Rule, 2019); 在描述眼睛特征時, 主要包括眼睛大小以及瞳孔大小(Lee & Anderson, 2017; van Breen et al., 2018); 在描述鼻子特征時, 大部分涉及到的是的整體形狀, 如鼻子高低和扁平特征(Ma et al., 2015); 在描述嘴巴特征時, 主要包括嘴巴大小和寬度等(Re & Rule, 2016; Talamas et al., 2016)。除此之外, 頭發(fā)濃密程度也是直接影響人們觀察面相的重要信息源(Blaker et al., 2020; Muscarella & Cunningham, 1996)。

2.2 面相的整體特征

面部寬高比(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fWHR)是評價面相整體特征的重要客觀指標, 即面孔左右兩側顴骨向外突出的點之間的水平距離與嘴唇到上眼瞼之間的高度距離之比(Lefevre et al., 2013)。簡而言之, 就是兩側顴骨寬度與嘴巴到眉中距離的比值(Hehman et al., 2015)。除了以客觀的面部寬高比來測量個體的面相以外, 在面相識人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主觀感知, 如面孔吸引力。面孔吸引力是對個體容貌的審美評價, 也是對目標對象個體特質的一種評判(Hu et al., 2018)。面孔吸引力關注的是觀察者通過觀察目標人物面孔產(chǎn)生的積極情緒促使自己產(chǎn)生接近面孔所有者的意愿程度。因此, 面孔吸引力更多強調(diào)的是觀察者根據(jù)面孔所有者的面相形成的主觀認知, 是個人審美的一種體現(xiàn)。

3 面相識人的理論視角

面相識人是個體通過面相線索產(chǎn)生認知推理, 進而預測人們行為的過程。關于面相識人的研究主要基于一般認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展開。一般認知視角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論包括刻板印象、暈輪效應、地位泛化理論、社會信息加工理論等, 這些理論主要是圍繞認知雙系統(tǒng)理論中具體的加工過程展開; 而進化認知視角主要涉及進化論、進化同性競爭理論、優(yōu)良基因理論, 這些理論主要闡述個體為了滿足進化需求通過自然選擇和性選擇保存下來的進化選擇機制。

3.1 一般認知視角

一般認知視角強調(diào)的是人們以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認知產(chǎn)生過程。個體對面相的偏好可能是大腦對信息產(chǎn)生關于知覺或者認知的副產(chǎn)品(Rhodes, 2006)。在知覺和認知形成過程中, 個體對面相信息的加工存在兩種系統(tǒng)。一種是迅速的、不需要信息接收者的意志努力, 可以直接根據(jù)面相激活刻板印象的自動加工系統(tǒng)。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指人們在社會認知積累過程中, 對某一群體產(chǎn)生較為穩(wěn)定的認知或者期望。在快加工系統(tǒng)中, 大腦中存儲的某一面相的固定認知會直接被啟動、激活, 進而促使觀察者不假思索地對個體進行迅速感知與判斷。例如, 由于嬰兒具有純真、善良、弱小等特質, 觀察者會在判斷擁有“娃娃臉”的個體時容易直接與純真等美好品質相關聯(lián), 導致觀察者對擁有“娃娃臉”的個體產(chǎn)生好感, 激起觀察者的保護欲, 產(chǎn)生接近欲望(Ladenheim & LaViers, 2021; Zheng et al., 2018)。

另一種是較緩慢的、需要信息接收者的意志努力, 依據(jù)面相線索和判斷標準產(chǎn)生理性思考的控制加工系統(tǒng)。在慢加工系統(tǒng)中, 一方面, 觀察者關于面相的成熟經(jīng)驗和通用知識被激活后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 發(fā)生暈輪效應(Halo Effect)和地位泛化效應(Status Generalization Effect) (王天鴻等, 2020; Lee et al., 2015), 進而對認知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一般認知視角來看, 人們由于無法直接觀測到認知產(chǎn)生的心理過程, 只能通過觀察輸入和輸出的信息進行推測加工。所以, 暈輪效應會將面相的感知擴散到對個體的整體判斷, 進而產(chǎn)生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比如, 研究發(fā)現(xiàn)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被認為擁有更加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Scholz & Sicinski, 2015)。對于地位泛化效應來說, 地位泛化理論中面相是一種典型的地位特征。個體會根據(jù)所獲取到的面相信息進行加工推測生成認知, 而在認知生成過程中這種地位特征會被泛化為面孔所有者能力的一種象征。這就會導致面孔所有者的面孔吸引力越高, 被認為有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一方面, 在慢加工系統(tǒng)中個體通過與判斷標準匹配, 對獲取到的面相信息進行篩選、控制加工, 生成認知并對行為產(chǎn)生影響(Evans & Stanovich, 2013; Inzlicht et al., 2014)。在社會信息加工理論中(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個體的態(tài)度和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周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 個體基于某種規(guī)則對特定的面相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和解讀后, 決定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和行為。比如, Blaker等人(2020)的研究發(fā)現(xiàn), 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 個體會通過面相信息來篩選領導。具體而言, 觀察者認為頭發(fā)濃密的領導在健康和智力方面更占據(jù)優(yōu)勢, 在戰(zhàn)爭中更容易取勝, 進而會對頭發(fā)濃密的領導產(chǎn)生選擇偏好。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兩種認知加工系統(tǒng)并不是完全平行、獨立的, 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交互關系。慢加工系統(tǒng)有時也會對快加工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 但是由于加工速度的原因, 最后的反應結果常常還是取決于快加工系統(tǒng)。綜上所述, 圖1展示了一般認知視角下面相識人的過程。

3.2 進化認知視角

與一般認知視角相比, 進化認知視角強調(diào)的是人們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 會根據(jù)進化需求去識別哪些線索是與健康、生存、繁殖以及適應環(huán)境相關。個體依據(jù)自然選擇和性選擇兩種進化選擇機制, 以基因為原始驅動力去識別個體的生理狀況, 進而影響行為。一方面, 個體在經(jīng)歷自然選擇的過程中, 不利于個體生存的面相變異會逐漸被淘汰, 而有利于個體生存的面相變異保留下來, 最終產(chǎn)生新的平均化面部特征(Johnston et al., 2001)。另一方面, 個體在性選擇的過程中會根據(jù)面相識別被觀察者的生理健康、基因狀況以及其它與繁衍相關的資源判斷其是否滿足進化需求, 為后續(xù)的行為決策提供支撐(Johnston, 2000)。

以“適者生存”為法則的進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 在解釋面相影響機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進化論反映了觀察者即使在有限個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也可以根據(jù)面相作出判斷。由于“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所帶來的生存競爭壓力, 個體為了滿足進化需求, 那些有利因素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會逐漸被保留下來。比如, 暴力沖突環(huán)境中, 高面部寬高比的個體更不容易受到致命打擊, 在沖突中會更容易獲勝(Stirrat et al., 2012)。因此, 面部寬高比成為自然選擇過程中保存下來且被人們所偏好的有利因素。Deaner等人(2012)通過對二戰(zhàn)時期軍隊士兵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驗證了面部寬高比可以有效地預測士兵的健康程度。

物種進化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運作方式就是性選擇, 主要表現(xiàn)為同性競爭和異性選擇。一方面, 依據(jù)“優(yōu)勝劣汰”法則, 個體為了能夠在競爭環(huán)境中存活, 只能適應法則, 保持繁殖優(yōu)勢。進化同性競爭理論(Evolutionary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theory)提到, 在生物進化過程中, 個體為了獲取與繁衍相關的資源會產(chǎn)生與同性競爭的行為(Buss, 1988)。例如, 莊錦英和王佳璽(2015)在女性生理周期與修飾行為的關系中提到, 女性在排卵期會通過提高自身吸引力, 促使自己能夠在與其他同性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 進而獲取優(yōu)質異性的青睞, 實現(xiàn)繁殖收益的最大化。

圖1 一般認知視角下面相識人的過程

另一方面, 優(yōu)良基因理論(Good Genes Theory)從關注基因的視角解釋了面相在性選擇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在生物界中, 同一類生物內(nèi)不同個體具有差異性, 不同的面相代表著不同基因狀況和生理健康水平,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擁有健康的基因和繁殖優(yōu)勢(Gangestad & Simpson, 2000; Little et al., 2007)。Henderson和Anglin (2003)的研究也證明, 面孔吸引力高的人被認為更健康, 擁有更長的壽命, 在競爭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的機率更高。Stephen等人(2017)運用面部幾何形態(tài)測量的方法識別生理健康方面的特征, 驗證了面相是生理健康判斷的有效線索之一。個體希望與那些具有良好的基因和健康狀況的伴侶進行結合, 并將這些優(yōu)良特征遺傳給下一代, 在擇偶時會依據(jù)這種“常識”產(chǎn)生面孔吸引力偏好(Little et al., 2011)。所以,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會被擇偶者認為在繁殖基因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 擇偶者也會更偏好于面孔吸引力高的配偶。

進化認知視角下的自然選擇和性選擇的出發(fā)點主要是基因狀況和生理健康水平。但是自然選擇主要關注與生存相關的進化歷程, 而性選擇主要強調(diào)個體在求偶、繁殖過程中的競爭和選擇偏好, 也就是同性競爭和擇偶偏好。盡管自然選擇和性選擇關注的重點并不相同, 但是兩者都是基于生存與繁殖的進化取向。自然選擇和性選擇不是對立存在的, 兩者相輔相成。并且它們基于“優(yōu)勝劣汰, 適者生存”的法則進一步詳細解釋面相對個體的認知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綜上所述, 進化認知視角下面相識人的過程如圖2所示。

綜上所述, 本研究基于一般認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 對面相研究中涉及到的相關理論進行梳理(見表1), 從而為后續(xù)解釋面相識人的內(nèi)在機制提供理論支撐。

4 面相的影響效果

通過回顧現(xiàn)有文獻, 本研究將面相識人中的局部特征歸納為五官的大小和形狀以及頭發(fā)的濃密程度三個方面, 整體特征則包括面部寬高比和面孔吸引力。這些特征為面相識人過程中的信息加工、聯(lián)想和推理提供至關重要的線索 (Paulus & Wentura, 2018; Samizadeh, 2020; Tracy et al., 2020)??傮w來看, 面相的影響效果主要涉及到識別、判斷、決策領域(Bjornsdottir & Rule, 2017; Jaeger et al.,2019)。因此, 下面將分別從一般認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 梳理面相對識別、判斷、決策的影響。

圖2 進化認知視角下面相識人的過程

表1 面相研究的相關理論

4.1 一般認知視角下面相的影響效果

4.1.1 識別個體特質

首先, 個體在依據(jù)面相識別個體特質時, 五官的大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傳達了大量復雜的信息(Lee & Anderson, 2017)。一雙明亮的大眼睛, 往往代表著一種美好的特征。研究表明, 當人們看到大眼睛的個體時, 會直接激活大腦中的刻板印象。觀察者會將眼睛大的人與同情心、友好、外向、認真和聰明等特質相關聯(lián), 因此, 眼睛大的個體也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Waddell & Williamon, 2017; Wolffhechel et al., 2014)。此外, Hess (1975)的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者認為瞳孔大的女性更漂亮, 更有吸引力。關于嘴巴, 需要說明的是, 人類嘴巴的寬度與下顎犬齒之間的距離成正比。換而言之, 犬齒大的男性犬齒之間距離越遠, 嘴巴的寬度就越寬(Stephan & Henneberg, 2003)。在原始社會中, 首領的產(chǎn)生往往由武力決定(Murray & Schmitz, 2011), 而犬科動物牙齒的大小與男性戰(zhàn)斗力、支配性、主動性息息相關(Plavcan & van Schaik, 1992)。因此, 當個體接收到嘴巴寬的信號時會直接激活支配性和主動性等特質。

其次, 在西方犯罪學中, 五官的形狀在罪犯偵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說, 強奸犯往往擁有較大的耳朵、如鷹一般的鼻子, 這些都是重要的犯罪學遺傳特征(Lombroso, 2006)。除此之外, 在犯罪學領域中, 人們通過社會信息加工過程對罪犯的面相進行觀察對比、匹配后發(fā)現(xiàn), 小偷的眉毛通常呈現(xiàn)出緊湊狀(Oosterhof & Todorov, 2008)。此外, 對于眉毛, 研究者總結出了眉毛形狀與自戀之間的關系(Giacomin & Rule, 2019), 并驗證了自戀者更有可能擁有與眾不同的眉形。人們根據(jù)浮夸的自戀者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賞等信息, 聯(lián)想到自戀者為了引起觀察者的高度關注就會設法使眉毛更加清晰, 提升自身的辨識度。因此, 相對于那些眉毛細長或者眉毛整齊的人, 眉尾高高飛起、眉形棱角分明的個體更容易被識別為自戀(Duke et al., 2014)。

最后, 面相整體特征在識別個體特質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研究表明, 面部寬高比高的領導者具有更高的支配性和攻擊性等個人特質(Antonakis & Eubanks, 2017), 會被觀察者加工解讀為自信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 面孔吸引力在識別個體的友善、信任度、自信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王秀娟等, 2018)。在日常生活中,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往往被認為更加友善和值得信任, 會獲得更多的贊賞, 而這些正面評價有助于個體形成開朗、積極的性格。

4.1.2 判斷收入、能力、社會層級

人們通過觀察面相識別到個體特質后, 結合生成的認知對被觀察者進行判斷。比如, 當觀察者輸入嘴巴寬的信號時, 便會聯(lián)想到支配性和主導性, 進一步產(chǎn)生暈輪效應, 認為被觀察者的領導能力高。相反, 當個體的嘴巴寬度較窄時, 觀察者會將此特征聯(lián)想匹配到“娃娃臉”, 得出支配性低的判斷(Little et al., 2007)。Re和Rule (2016)選取了2005年全球500強企業(yè)中前25家企業(yè)的CEO為樣本, 將CEO嘴巴的寬度與企業(yè)利潤進行匹配, 證實了男性的嘴巴寬度與所感知到的領導能力和實際的領導表現(xiàn)相關。此外, 觀察者也會將面部寬高比高的領導者呈現(xiàn)出的支配性和自信等特質延伸到領導能力方面, 給予領導積極的評價。這些評價又會進一步激活領導者主動性, 對領導者的工作績效產(chǎn)生促進作用(Alrajih & Ward, 2014)。例如, Wong等(2011)以世界多家知名公司的CEO為被試, 在控制了被試年齡、公司規(guī)模及過往經(jīng)濟表現(xiàn)等主要無關變量后, 發(fā)現(xiàn)CEO的面孔寬高比越高, 其所在公司的業(yè)績越好。除此之外, Stoker等人(2016)的研究中驗證了上市公司CEO和有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領導者的面部寬高比取值比個體戶更高, 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面部寬高比與領導者的能力相關。

在職場中“美貌溢價”也是真實存在的。Beller等人(1994)通過調(diào)查美國勞動力的收入狀況得出, 面孔吸引力較高的人通常在職場中擁有較高的收入。依據(jù)暈輪效應, 觀察者會將對面相的感知擴散到對個體的整體判斷。因此, 當個體接收到面孔吸引力高的信息時, 會將美好的感知擴散到其它方面。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通常被認為更有能力、專業(yè)性強, 相較于面孔吸引力較低的個體, 他們在工作中更容易脫穎而出獲得較高的收入。

鼻子被認為是事業(yè)和財富的象征(Samizadeh, 2020)。根據(jù)地位泛化理論, 當目標人物擁有大鼻子時, 個體會輸出被觀察者具有支配性的特征, 這時面孔觀察者會根據(jù)這一特征進行推測并放大這一感知, 認為目標人物會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與權力(Windhager et al., 2011)。擁有高社會地位和權力的個體掌握更多的資源, 在資源分配的過程中占據(jù)更多的優(yōu)勢。這時, 目標人物就會被觀察者認為在事業(yè)上更容易取得成功、獲取到更多的財富。此外, 禿頂一般會使得人們產(chǎn)生年齡大的感知, 被認為是資歷的一種象征, 所以禿頂?shù)哪行愿妆慌袛酁橛休^高的社會地位(Muscarella & Cunningham, 1996)。

4.1.3 信任決策

個體會依據(jù)識別到的信息進行判斷, 并最終對決策產(chǎn)生影響。在信任決策方面, 個體通過眼睛的大小識別到友好、聰明、認真等美好特質, 這些特質會激活積極印象的判斷, 成為人們做出信任決策的重要觀察指標(Kang & Wheatley, 2017; Proulx et al., 2017)。在信任博弈中, 決策者會根據(jù)瞳孔大小所反饋出的信息, 給與瞳孔大的個體更多的投資和回饋。然后, 決策者根據(jù)瞳孔大小進一步進行推測, 認為瞳孔大的個體更值得被信任, 使得擁有大瞳孔的個體在信任決策過程中占據(jù)優(yōu)勢(Kret & de Dreu, 2019)。另外, Re和Rule (2016)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候選人嘴巴的寬度與競選結果相關, 嘴巴寬的領導人在美國參議院的競選中更占優(yōu)勢。選民依據(jù)嘴巴寬度反映出的領導能力產(chǎn)生信任, 進而對最終的選舉結果產(chǎn)生影響。

4.1.4 招聘與晉升決策

在工作中, 與缺乏吸引力的人相比,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被認為擁有較多美好的品質, 如積極向上、自信、有競爭力、專業(yè)性強等。除此之外,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表現(xiàn)出的良好氣質會引起其他人的關注, 受到大家的歡迎, 這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自信。這些美好特質使得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在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付出相對較少的社交成本去獲得更多的社交機會, 這從側面提升了他們的溝通談判能力(Faust et al., 2018)。因此, 面孔吸引力較高的人在招聘面試中往往更有優(yōu)勢, 他們在工作中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進而獲得較多的晉升機會(鄧衛(wèi)廣, 高庭葦, 2019; 郭繼強等, 2017; Scholz & Sicinski, 2015)。Lee等人(2015)的研究也驗證了面孔吸引力的積極效應, 發(fā)現(xiàn)在職場中當決策者希望與候選人合作時, 會把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視為有能力的合作者, 做出錄用或者晉升決策。因為決策者在競爭環(huán)境中希望通過選擇, 與面孔占據(jù)優(yōu)勢的個體進行合作, 進而降低自己被淘汰的概率, 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但是, 面孔吸引力并不總是產(chǎn)生正面的影響。如果決策者與候選人是競爭關系時, 決策者容易將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視為有能力的競爭對手(Agthe et al., 2010)。這是因為面孔吸引力被泛化為一種能力后, 決策者認為面孔吸引力高的候選人會威脅到自身的地位, 甚至會損害自己的切身利益。決策者為了始終占據(jù)資源和地位等方面的優(yōu)勢, 進而對其采用打壓、歧視的態(tài)度, 甚至可能會采取暴力、威脅等反社會行為去破壞他人資源, 最終使其在招聘和晉升決策中處于劣勢。

4.2 進化認知視角下面相的影響效果

4.2.1 識別個體健康與基因狀況

識別個體健康狀態(tài)時, 頭發(fā)的濃密程度和面孔吸引力是重要的面相線索。頭發(fā)的濃密程度是個體健康、具有良好繁殖基因的表現(xiàn)之一。相對于頭發(fā)濃密的個體, 頭發(fā)稀疏的個體更有可能與疾病關聯(lián)(Pechlivanis et al., 2019)。Fink等人(2016)通過仿真的方法對頭發(fā)的濃密度進行處理, 驗證了頭發(fā)密度對智力、年齡、健康、吸引力的感知有影響。從進化論的角度出發(fā), 頭發(fā)濃密的個體被認為身體機能良好, 是身強體壯的一種象征, 是經(jīng)過自然選擇后被保留下來的特征。觀察者會將此類認知與有活力的年輕人進行匹配, 認為被觀察者年齡更小, 進而影響到個體對其健康狀況的識別。

進化認知視角下, 個體在生理方面上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基因質量、健康水平、繁殖能力等方面。面孔吸引力是判斷這些差異的重要線索之一。優(yōu)良基因理論解釋道, 一張漂亮的面孔意味著更好的基因狀況和生理健康水平, 這些正是繁殖和生育的必備因素。被感知為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反映出了其在繁殖后代中的優(yōu)勢。Henderson和Anglin (2003)的研究表明, 面孔吸引力高的人被認為更健康, 擁有更長的壽命, 在競爭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的機率更高。此外, Jokela (2009)在關于面孔吸引力與生育情況的縱向研究中發(fā)現(xiàn), 與面孔吸引力低的個體比較,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健康水平更高且擁有更多的后代。

4.2.2 判斷婚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幸福感

面孔吸引力通常與人們的婚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幸福感等相關(Calvo et al., 2018; Palumbo et al., 2017)。一方面, 個體考慮到環(huán)境中存在的進化壓力會主動追求擁有優(yōu)良基因的優(yōu)秀伴侶, 這時人們往往更偏好于選擇面孔吸引力較高的個體作為伴侶(Bjornsdottir & Rule, 2017; Ji-Eun et al., 2018)。另一方面, 進化同性競爭理論中提到, 個體為了滿足進化需求選擇優(yōu)秀伴侶的過程中, 會與其他同性產(chǎn)生競爭行為。這種情況就會導致一個優(yōu)秀的伴侶會被多名同性個體競爭。由于擇偶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人們對面孔吸引力高的異性選擇偏好也會提升面孔所有者的議價能力。這會導致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尋找到滿意配偶的可能性更大。因此, 相對于面孔吸引力低的個體,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婚姻滿意度會更高(尹振宇, 劉冠軍, 2019)。婚姻帶給個體的滿意度越高, 對家庭生活的評價也會更高, 人們更容易獲取精神上的愉悅感。這些正面的評價和精神上的愉悅會提升個體的生活滿意度并轉化為幸福感(黃玖立, 田媛, 2019)。

4.2.3 擇偶決策

在擇偶方面, 依據(jù)性選擇中的優(yōu)良基因理論, 個體在繁衍后代時希望獲得優(yōu)良、健康的基因, 增強繁殖能力, 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頭發(fā)濃密的個體被認為具備繁殖后代的優(yōu)良基因。性選擇過程中, 個體為了適應優(yōu)勝劣汰的法則, 在選擇配偶時優(yōu)先選擇健康、智力高的異性, 希望能為繁衍后代提供健康的基因(McArthur & Baron, 1983)。因此, 頭發(fā)稀疏的個體在擇偶的過程中不占優(yōu)勢。但是, 也有研究者認為, “變禿了, 也就變強了”, 那些禿頂?shù)膹娬咴趽衽歼^程中可能會更有利。這是因為男性雄性荷爾蒙分泌過多會導致禿頂, 但是雄性荷爾蒙會促進右半腦的發(fā)育, 促進智力發(fā)展。而智力水平也是優(yōu)良基因的一種表現(xiàn), 所以禿頂?shù)哪行栽趽衽歼^程中更占優(yōu)勢(Muscarella & Cunningham, 1996)。

在進化過程中, 基因是原動力, 而面相正是反映個體基因狀況的載體。這種基因動力會促使人們根據(jù)面相去探索哪些特征是與健康、生存、滿足進化需求相關。優(yōu)良基因理論中提到,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擁有健康的基因、良好的免疫力與繁殖優(yōu)勢; 而面孔吸引力低的個體則意味著不健康, 在種族的繁殖方面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為了滿足繁殖與進化的需求, 個體在擇偶的過程中會選擇面孔吸引力高的對象。通過與面孔吸引力高的配偶結合, 將優(yōu)良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最終實現(xiàn)后代基因優(yōu)勢的提升(Bjornsdottir & Rule, 2017; Ji-Eun et al., 2018)。

綜上所述, 面相的影響效果主要集中在識別、判斷與決策方面。其中, 一般認知視角強調(diào)的是知覺過程, 個體對面相的反應主要是大腦加工信息的副產(chǎn)品(Rhodes, 2006), 它是對一般信息的處理機制。學者們基于刻板印象、暈輪效應、地位泛化理論、社會信息加工理論, 通過不同的認知加工系統(tǒng)來闡述面相識人的過程及其影響效果。本研究對現(xiàn)有的文獻進行梳理歸納后發(fā)現(xiàn), 五官的大小和形狀、頭發(fā)的濃密程度等局部特征以及面部寬高比、面孔吸引力等整體特征會通過不同的認知加工系統(tǒng)對個體識別同情心、友好、外向、自信、自戀、攻擊性、支配性、犯罪學遺傳等特質產(chǎn)生影響。觀察者根據(jù)面相識別到的個體特質信息對后續(xù)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一方面, 人們會以識別到的個體特質為基礎, 對其收入、能力、社會層級進行判斷。另一方面, 這些個體特質在信任決策以及招聘與晉升決策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進化認知視角強調(diào)的是人們在處理社會信息的過程中將基因作為原動力, 并且會根據(jù)進化需求去識別哪些線索是與健康、生存、繁殖以及適應環(huán)境相關, 它是針對基因與繁殖相關的特殊信息處理機制。學者們主要基于進化論、進化同性競爭理論、優(yōu)良基因理論, 通過自然選擇和性選擇兩種不同的進化選擇機制來論述面相識人的過程及其影響效果。觀察者將基因作為原動力, 對觀察到的面相進行識別。觀察者會根據(jù)識別到的個體健康和基因狀況, 判斷其婚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幸福感。除此之外, 人們?yōu)榱藵M足進化與生存需求, 在觀察面相時會根據(jù)識別到的個體健康和基因狀況, 并結合“優(yōu)勝劣汰”的進化法則選擇配偶。

如上所述, 雖然現(xiàn)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一般認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來解釋面相對識別、判斷和決策的影響效果。但是由于兩個視角強調(diào)的重點并不一致, 面相對識別、判斷和決策產(chǎn)生的具體作用機制與效果并不相同。因此, 基于不同的認知視角, 有利于幫助學者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體系, 進而為面相識人的心理學解釋提供合理的理論框架。

5 面相識人過程中的調(diào)節(jié)因素

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 這從側面表明存在某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到面相識人的效果?,F(xiàn)有文獻中, 關于面相的影響效果存在不一致的現(xiàn)象, 為了解釋這些相互矛盾的結論, 學者們開始關注面相識人過程中的邊界條件, 其潛在的調(diào)節(jié)變量主要包括情境因素和個體特質因素, 下文將基于這兩大因素, 從面孔觀察者和面孔所有者的視角進行總結。

5.1 面相識人過程中的情境因素

社會信息加工理論指出, 個體基于面相產(chǎn)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周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個體通過對輸入的面孔特征進行篩選、加工后, 形成認知, 這些輸出的認知最終又會影響個體的行為反饋。在生成認知和產(chǎn)生行為的過程中, 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是造成面相影響效果差異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同的決策情境中, 面孔觀察者會依據(jù)面相并結合現(xiàn)實的決策情境來權衡利益和風險, 最終做出判斷與決策。另外, 由于面孔所有者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 面相產(chǎn)生的影響效果也并不相同。

5.1.1 面孔觀察者所處的決策情境

在戰(zhàn)爭與和平的決策情境下, 人們對頭發(fā)濃密的領導和光頭領導的選擇偏好并不相同。Blaker等人(2020)的研究證明, 人們?yōu)榱嗽黾釉趹?zhàn)爭中獲勝的概率, 希望領導者具有高水平的指揮作戰(zhàn)能力。依據(jù)進化認知視角, 頭發(fā)的濃密程度是個體經(jīng)過自然選擇后的結果, 頭發(fā)濃密的個體更具吸引力, 代表更好的健康和智力狀況, 這些與領導者的作戰(zhàn)能力息息相關。所以, 在戰(zhàn)爭情境下, 相對于光頭領導者, 人們對頭發(fā)濃密的領導者選擇偏好會更高。而在和平的決策情境中, 個體對于頭發(fā)濃密的領導和光頭領導的選擇并沒有顯著差異。這可能是因為與其它面相線索相比, 觀察者在選擇領導時, 頭發(fā)發(fā)揮的作用并不顯著。

在社會環(huán)境動蕩和穩(wěn)定的決策情境下, “娃娃臉”在競選中受到選民的喜愛程度并不相同, 進而影響到“娃娃臉”候選人在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在社會環(huán)境動蕩的地區(qū), 相對于擁有成熟面孔的候選人, 擁有“娃娃臉”的候選人會獲得更多的選票, 在競選中更具有優(yōu)勢。這是因為人們喜歡把兒童的特點賦予具有“娃娃臉”的個體, 這些擁有“娃娃臉”的領導會被推斷為更具有純真、善良的品性, 他們會更傾向于提出和平的提議, 從而帶來更多的和平可能性, 受到選民的喜愛(Maoz & Ifat, 2012)。在社會環(huán)境穩(wěn)定的情境下, 選民會更加傾向選擇一個成熟、有支配力和能力的候選人。由于“娃娃臉”相對于成熟面孔的候選人, 競爭力和主導性比較弱, 在政治選舉中“娃娃臉”會被認定為代表失敗落選的面孔。因此, 相對于擁有成熟面孔的候選人, 擁有“娃娃臉”的候選人會獲得較少的選票, 在競選的過程中不占優(yōu)勢(Tal-Or et al., 2019)。

此外, 研究發(fā)現(xiàn)面部寬高比的影響效果會受到?jīng)Q策情境的調(diào)節(jié)。比如, 郁林瀚等(2019)在探究建議者的面部寬高比對建議采納的影響時, 驗證了決策情境對兩者關系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在低情感困難決策情境下, 由面部寬高比取值高的個體所提出的建議更不容易被接受; 在高情感困難決策情境下, 面部寬高比對建議采納的預測作用被削弱。一方面, 面相作為一種社會信息, 從接收信號到完成信息加工的整個過程都是處于一種短暫且自動的狀態(tài), 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了無意識過程(張耀華, 朱莉琪, 2012)。所以, 高情感困難場景中的決策者在信息加工的過程中可能由于時間過短等因素而忽略掉了面部寬高比這類“直覺”線索, 導致面部寬高比對建議采納的的作用被削弱。另一方面, 在高情感困難決策情境下, 決策者考慮到?jīng)Q策后果的重要性, 主觀感知到的威脅性高。決策者在行為判斷的過程中會更加謹慎, 注重“理性”決策, 削弱了面部寬高比對建議采納的預測。而在低情感困難決策情境下, 決策者感知到的威脅性較低, 只是專注于快速作出決策。因此, 決策者會參考面部寬高比所傳達的信息, 進一步作出建議采納的決策。

5.1.2 面孔所有者所處的文化情境

雖然目前關于面相的跨文化研究比較少, 但是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 已有一定的證據(jù)支撐文化背景可能是調(diào)節(jié)面相影響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 Beller等人(1994)的研究中通過調(diào)查美國勞動力的收入狀況, 證實“美貌溢價”在職場中確實存在, 認為面孔吸引力越高, 收入越高。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勞動收入大于面孔吸引力處于平均水平的個體, 面孔吸引力處于平均水平的個體勞動收入大于面孔吸引力低的個體。而郭繼強等人(2017)根據(jù)中國家庭動態(tài)跟蹤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在中國背景下, 面孔吸引力與收入之間呈“高跟鞋曲線”關系。換句話說, 面孔吸引力高的個體雖然比面孔吸引力低的收入高, 但是卻比面孔吸引力較高的個體收入低。這說明不同國家背景下, 面孔吸引力對收入的影響并不完全相同。

另外, Nascimento和Little (2019)的研究中證明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等文化差異是導致面相產(chǎn)生不同影響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們通過比較巴西和英國的伴侶保留策略, 發(fā)現(xiàn)在男性樣本中, 集體?個體主義文化會調(diào)節(jié)伴侶面孔吸引力差異與消極保留策略之間的關系。與巴西的男性相比, 當英國的男性與伴侶面孔吸引力差異較大時, 更有可能采取貶損、威脅等消極伴侶保留策略。這是因為英國的文化更加注重個人化的發(fā)展, 而巴西的集體主義文化會使得個體更加注重家庭關系。因此, 巴西的男性往往不會采取消極的伴侶保留策略, 而是會主動保護與伴侶之間的積極關系。這說明, 不同國家背景下, 面孔吸引力差異對伴侶的相處方式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

5.2 面相識人過程中的個體特質因素

另外, 在認知形成的過程中, 個體特質的不同很容易形成個人偏好, 影響到認知結果。個體依據(jù)面相進行識別和判斷時, 由于個體特質的不同, 產(chǎn)生的推理判斷結果也會截然不同。比如, 個體的認知能力、態(tài)度、性別、學歷水平、社會經(jīng)濟地位等因素都會干擾到面相的影響效果。

5.2.1 面孔觀察者的個體特質因素

個體的情緒智力對情緒困難中的決策任務有重要意義。決策者在利用面相做出判斷的過程中會受到情緒智力高低水平的影響。在情緒困難決策的任務中, 高情緒智力的個人更善于利用獲取到的面相線索做出更加準確可靠的決策。情緒智力高的個體更擅長利用面部可信度, 更快地辨別出欺騙行為。Alkozei等人(2016)選取了62名被試參與到模擬恐怖威脅期間的機場安全檢查任務中, 通過觀察一系列乘客的面部照片, 對這些乘客作出是否拘留決策。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智力高的人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有限資源(面相)與被觀察者的攻擊性等消極特質和值得信賴等積極特質進行匹配, 能夠在情緒困難決策任務中對嫌疑人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而相對于情緒智力高的人, 情緒智力低的人依據(jù)獲取到的面相信息對嫌疑人做出判斷的準確性低。

面相識人結果也會受到觀察者自身認知偏見的影響。Korva等人(2013)的研究中證明, 在審判決策過程中, 審判人員自身所擁有的態(tài)度會對面相識人效果產(chǎn)生調(diào)節(jié)作用。在模擬法庭審判決策中, 當審判人員的司法公正態(tài)度積極時, 面相信任度低的被告被判無罪的可能性更高。因為審判人員認為僅根據(jù)面相信任度進行決策判斷容易產(chǎn)生決策偏差, 所以他們對于面相信任度低的被告會更加寬容, 給出積極的審判。而對于司法公正態(tài)度消極的審判人員, 面相信任度低的被告人被判有罪的可能性更高。他們更多的是依據(jù)面相來進行判斷, 面相信任度低時對被告的寬容性低, 做出的判決也會更加嚴厲。

5.2.2 面孔所有者的個體特質因素

“美貌溢價”效應會因為性別、學歷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國內(nèi)的學者們通過中國家庭動態(tài)追蹤數(shù)據(jù)驗證了面相與幸福感和婚姻滿意度均存在正向相關關系(黃玖立, 田媛, 2019; 尹振宇, 劉冠軍, 2019)。然而, 當性別不同時, 面相對幸福感和婚姻滿意度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相同。面相對男性的幸福感和婚姻滿意度產(chǎn)生的影響程度明顯地高于對女性產(chǎn)生的影響。當男性面孔吸引力較高時, 男性在工作中更加有優(yōu)勢, 有利于其承擔起工作養(yǎng)家的責任。這剛好與傳統(tǒng)的“男主外, 女主內(nèi)”的家庭分工相吻合。這時, 男性感知到自身價值和家庭中需要承擔的責任都在“主外”過程中得到了實現(xiàn), 所以, 個體的幸福感以及對婚姻的滿意度都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 面相的影響效果還會受到個體學歷水平的干預。個體的學歷水平越高, 面相對婚姻滿意度的促進作用就會受到抑制。這可能是因為個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擇偶的要求也會提高, 遇到完全符合預期的配偶的可能性降低, 婚姻滿意度會隨之下降。

男性的面部寬高比通常與攻擊、詐騙等反社會行為相關聯(lián), 而個體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會調(diào)節(jié)這種關系(Haselhuhn & Wong, 2012)。只有在社會地位低的男性群體中, 面部寬高比與攻擊、詐騙等行為才會顯著相關。在社會地位高的男性群體中, 兩者并不相關。社會經(jīng)濟地位高的人會因為產(chǎn)生攻擊和詐騙行為后付出的成本過高而選擇放棄此類行為。因此, 面部寬高比與攻擊、詐騙等行為的相關機制只體現(xiàn)在社會經(jīng)濟地位低的男性群體中。

通過對現(xiàn)有研究的歸納總結(見圖3), 并基于一般認知和進化認知視角, 我們發(fā)現(xiàn)面相的影響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識別、判斷、決策等方面。面孔觀察者的個體特質及其所處的決策情境和面孔所有者的個體特質及其所處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對面相識人的過程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圖3 基于一般認知和進化認知視角的面相識人心理機制

6 展望

雖然面相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很多, 但是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研究體系。本文對現(xiàn)有研究進行系統(tǒng)性梳理, 并基于一般認知視角和進化認知視角, 從面相的局部特征和整體特征出發(fā), 闡述面相識人的過程及其影響效果。具體而言, 五官的大小和形狀、頭發(fā)的濃密程度等局部特征以及面部寬高比、面孔吸引力等整體特征會對個體的識別、判斷和決策產(chǎn)生影響。此外, 面相的影響程度也會受到個體所處的情境以及個體特質等因素的干擾。通過對文獻的歸納與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 首先, 雖然面相研究涉及到的內(nèi)容比較多, 但是面相研究中大多關注的是單一面相特征。其次, 現(xiàn)有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相悖的結論。再次, 研究中樣本的來源與數(shù)量一直受到詬病, 面相識人的科學依據(jù)和內(nèi)在邏輯也存在爭議。然后, 現(xiàn)有的面相研究大多關注自然狀態(tài)的面相特征產(chǎn)生的影響效果, 而較少關注到經(jīng)過后天修飾的面相特征影響效果。最后, 現(xiàn)有關于面相識人的實證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文化背景下, 在中國本土情境下開展的面相識人研究較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同時豐富面相研究內(nèi)容, 形成完整的面相研究體系, 在未來的研究中, 中國學者們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xù)進行面相領域的探究。

6.1 考察不同面相之間的交互作用

目前關于面相的研究大多是關注單一面相特征的影響效果(Giacomin & Rule, 2019; Hahn et al., 2017)。這些研究大多是采用嚴格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操控, 驗證單一面相特征對個體的影響。雖然面相產(chǎn)生的效應在實驗中得到了驗證, 但是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及推廣性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這是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 面相是由多個維度構成, 各個維度之間可能會存在相互干擾的現(xiàn)象。除此之外, 由于面相是客觀存在的, 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 個體很難將面相的各個組成部分割裂對待, 就會導致各個部分彼此之間存在交互作用、增加相互干擾的可能性。雖然Re (2016)的研究證實可以通過嘴巴的寬度判斷領導能力, 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 人們不會完全只按照嘴巴的寬度預測領導能力, 其他的五官特征和面相的整體感知都可能是影響個體推斷領導能力的重要因素。比如, 在信任博弈的過程中, 個體除了觀察到眼睛的特征以外, 眉毛的濃密程度、鼻子的形狀(如, 鷹鉤鼻等)可能都會成為產(chǎn)生信任的綜合指標的構成部分之一。因此, 未來研究需要考慮到更多的面相特征之間的交互作用, 關注更多的綜合指標而不是單一的面孔特征, 進一步提高面相識人的有效性。

6.2 探索面相識人效果的邊界條件

現(xiàn)有面相研究結論相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面相影響效果存在邊界條件。雖然現(xiàn)有文獻發(fā)現(xiàn)面相可以預測人的認知與行為, 但是這些小樣本的顯著結果可能會存在發(fā)表偏差問題, 即顯著的結果更有可能被發(fā)表, 導致面相識人的真實性受到質疑。此外, 雖然目前的研究已經(jīng)基于不同的理論為面相識人提供一定的解釋, 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相悖的結論, 導致其科學性備受爭議。例如, Muscarella等人(1996)的研究中提到禿頂?shù)哪行愿斆鳌⒅R更加淵博, 但Fink等人(2016)的研究中卻認為頭發(fā)濃密的個體智商更高。因此, 在后續(xù)關于面相的探索中需要更加關注面相識人過程中邊界條件。個體的性別、種族、身高、服飾、面部表情等因素, 以及個體產(chǎn)生成認知和行為時所處的決策情境和文化背景等環(huán)境因素都可能是面相識人過程中的調(diào)節(jié)變量。比如, 在進化心理學中提到個體在擇偶時男性會更加重視健康, 而女性則會更加注重視資源(Lu et al., 2015)。由于性別的不同, 對伴侶選擇的標準也不相同, 這時觀察者對面相產(chǎn)生的認知和行為都會受到影響。所以, 通過探索面相識人過程中的邊界條件, 以便學者們更好地解釋面相識人的心理機制。

6.3 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提升面相研究的外部效度

現(xiàn)有的文獻大多采用實驗室研究和部分少量的二手數(shù)據(jù)探究面相的影響, 外部效度較低。由于大部分研究中只涉及到小樣本群體, 不具有普適性, 導致學者們對驗證的結果認同度較差。為了解決這些弊端, 大數(shù)據(jù)為面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湯曉瑩, 2021)。社交平臺的快速發(fā)展, 使得大眾之間的互動方式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即使是素未謀面的網(wǎng)友也可以通過其在網(wǎng)絡社交平臺上的發(fā)帖文本推斷出性格(Tskhay & Rule, 2014)。那么, 在后續(xù)研究中可以使用自動化的大數(shù)據(jù)信息采集方式進行大規(guī)模收集樣本, 深度挖掘面相的作用機制。比如, 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用戶上傳的照片和發(fā)帖內(nèi)容, 借助人像識別、文本識別等方法進行匹配分析, 為面相識人的解釋提供多渠道、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的支撐。但是, 在注重外部效度的同時, 也要兼顧因果關系的驗證。在未來的探索中, 需要借助更加嚴謹?shù)难芯吭O計以及多來源的數(shù)據(jù)進一步探究面相識人的內(nèi)在機制。

6.4 關注后天修飾的面相的影響效果

面相對個體的能力、人際關系、職業(yè)生涯等方面均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Gutiérrez-García et al., 2019; Stoker et al., 2016)。這些重要的影響引起了人們對面相的關注, 并逐漸引發(fā)了“容貌焦慮”問題。需要注意的是, 面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需求, 人們會通過化妝、整容等后天修飾手段來改變面相所呈現(xiàn)出的特征, 這也是面相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目前而言, 學者們對于這些經(jīng)過化妝、整容后的面相關注度較低, 關于其影響效果方面的探索也相對較少。因此, 在未來的研究中, 人們可以從面孔觀察者的角度出發(fā), 關注后天修飾的面相對觀察者的識別、判斷和決策所產(chǎn)生的影響, 并對比天生的面相與后天修飾的面相影響效果的差異性, 進而加深人們對于面相的理解。同時, 基于面孔所有者的角度, 人們也可以關注經(jīng)過后天修飾的面相是否能夠真正提升個體的面孔吸引力或者影響個體的性格特征和行為方式, 如個體在整容后自身的性格特征、與他人的交往方式是否會發(fā)生改變等。最后, 基于對情境因素的考慮, 后續(xù)的研究也可以關注在談判、面試、社交等不同情境下, 化妝修飾后的面相對面孔觀察者和面孔所有者的認知和行為發(fā)揮的作用。

6.5 開展本土情境下的面相識人研究

通過對現(xiàn)有文獻的回顧與梳理, 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研究主要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展開, 中國文化背景下面相的實證研究相對較少(Lin et al., 2018; Wang et al., 2018)。相較于西方, 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這可能導致已經(jīng)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到驗證的面相研究結論在中國情境下不一定成立。一方面, 即使是同一面相也會因為文化背景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效果。比如, 西方人對擁有“丹鳳眼”和“細長眉”的面孔喜愛度更高, 但是在中國文化情境下這些并沒有被認為是美的象征。另一方面, 由于文化的差異, 個體對面相不同部分的重視程度也會受影響。也就是說, 即使觀察到的是同一張面孔, 不同文化背景下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對面孔特征的關注點也會存在差異。Argyle等人(1986)的研究中表明, 相對于東方人, 西方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更關注對方的眼睛。而在Kelly等人(2011)的研究中則發(fā)現(xiàn), 相較于西方人, 東方文化背景下的個體在交流時注視的是鼻子。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現(xiàn)有的研究結論在中國情境下的適用性。因此, 從本土文化的角度來看, 未來研究可以在中國情境下關注面相的影響效果, 進一步探索中國文化背景下面相識人的獨特性。同時, 后續(xù)研究也可以從跨文化角度出發(fā), 比較中西方面相識人的異同, 并結合文化因素, 探究面相影響效果的內(nèi)在機理, 這對于理解面相識人的跨文化影響具有一定的價值。

致謝:感謝蘭州大學管理學院王艷霞老師對本文英文摘要的修訂!

鄧衛(wèi)廣, 高庭葦. (2019). 外貌與社會資本形成: 美貌溢價的再檢驗.(6), 11–36.

郭鳳, 任孝鵬, 蘇紅. (2020). 不同性別定向的名字對女性獲得面試機會的影響.(5), 46–58.

郭繼強, 費舒瀾, 林平. (2017). 越漂亮, 收入越高嗎?——兼論相貌與收入的“高跟鞋曲線”.(1), 147–172.

黃玖立, 田媛. (2019). 美貌能帶來幸福感嗎?(1), 81–102.

湯曉瑩. (2021). 算法技術帶來的勞動者隱私風險及制度因應.(8), 65–81.

王天鴻, 陳宇琦, 陸靜怡. (2020). 差距知覺的泛化效應:我和你之間的差距有多大?(11), 1327–1339.

王秀娟, 王娜, 韓尚鋒, 劉燊, 張林. (2018). 面孔可信度對助人行為的影響: 依戀安全的調(diào)節(jié)作用.(11), 1292–1302.

肖艷麗, 陰國恩, 楊文. (2015). 面孔部件相似性判斷中不同部件的相互影響研究.(6), 729– 736+783.

尹振宇, 劉冠軍. (2019). 美貌能帶來美滿的婚姻嗎——長相和身材對青年人群婚姻滿意度的影響.(9), 71–79+87.

郁林瀚, 段錦云, 朱月龍. (2019). 建議者面部寬高比對決策者建議采納的影響.(6), 1410–1415.

張耀華, 朱莉琪. (2012). 基于面孔的印象形成:神經(jīng)科學的視角.(7), 1031–1039.

莊錦英, 王佳璽. (2015). 女性生理周期與修飾行為的關系.(5), 729–736.

Agthe, M., Sp?rrle, M., & Maner, J. K. (2010). Don't hate me because I'm beautiful: Anti-attractiveness bias in organiz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6), 1151–1154.

Alkozei, A., Schwab, Z. J., & Killgore, W. D. (2016). The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during an emotionally difficult decision-making task.(1), 39–54.

Alrajih, S., & Ward, J. (2014). Increased 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and perceived dominance in the faces of the UK's leading business leaders.(2), 153–161.

Antonakis, J., & Eubanks, D. L. (2017). Looking leadership in the face.(3), 270–275.

Argyle, M., Henderson, M., Bond, M., Iizuka, Y., & Contarello, A. (1986).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relationship rules.(1), 287–315.

Beller, A., Borjas, G., Tienda, M., Bloom, D., & Grenier, G. (1994). Beauty and the labor market.(5), 1174–1194.

Bjornsdottir, R. T., & Rule, N. O. (2017). The visibility of social class from facial cues.(4), 530–546.

Blaker, N. M., Spisak, B. R., Tybur, J. M., Kandrik, M., & Arvey, R. D. (2020). Cue masking and cultural signals: Testing context-specific preferences for bald (ing) leaders., 103936.

Brambilla, M., Biella, M., & Freeman, J. B. (2018).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context on the evaluation of facial trustworthiness., 34–42.

Buss, D. M. (1988). The evolution of human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Tactics of mate attraction.(4), 616–628.

Calvo, M. G., Gutiérrez-García, A., & Beltrán, D. (2018). Neural time course and brain sources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vs. trustworthiness judgment.(6), 1233–1247.

Chen, J., Chen, Z., Chi, Z., & Fu, H. (2018).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in video with multiple feature fusion.(1), 38–50.

Deaner, R. O., Goetz, S. M., Shattuck, K., & Schnotala, T. (2012). Body weight, not 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predicts aggression in pro hockey players.(2), 235–238.

Deska, J. C., & Hugenberg, K. (2018). Targets’ facial width- to-height ratio biases pain judgments., 56–64.

Duke, D., Fiacconi, C. M., & K?hler, S. (2014). Parallel effects of processing fluency and positive affect on familiarity- based recognition decisions for faces., 328.

Evans, J. S. B., & Stanovich, K. E. (2013). Dual-process theories of higher cognition: Advancing the debate.(3), 223–241.

Faust, N. T., Chatterjee, A., & Christopoulos, G. I. (2018). The effect of unrelated social exchanges on facial attractiveness judgments., 290–300.

Fink, B., Hufschmidt, C., Hirn, T., Will, S., McKelvey, G., & Lankhof, J. (2016). Age, health and attractiveness perception of virtual (rendered) human hair., 1893.

Gangestad, S. W., & Simpson, J. A. (2000). The evolution of human mating: Trade-offs and strategic pluralism.(4), 573–587.

Giacomin, M., & Rule, N. O. (2019). Eyebrows cue grandiose narcissism.(2), 373–385.

Grammaticos, P. C., Petrou, I., Papadopoulos, N., & Christodoularas, S. (2019). Ear-lobe anthropometric signs do not relate to longevity. Ear length relates to age.(2), 143–153.

Gutiérrez-García, A., Beltrán, D., & Calvo, M. G. (2019). Facial attractiveness impressions precede trustworthiness inferences: Lower detection thresholds and faster decision latencies.(2), 378–385.

Hahn, T., Winter, N. R., Anderl, C., Notebaert, K., Wuttke, A. M., Clément, C. C., & Windmann, S. (2017). Facial width- to-height ratio differs by social rank across organizations, countries, and value systems.(11), e0187957.

Haselhuhn, M. P., & Wong, E. M. (2012). Bad to the bone: Facial structure predicts unethical behaviour.(1728), 571–576.

Hassin, R., & Trope, Y. (2000). Facing faces: Studies on the cognitive aspects of physiognomy.(5), 837–852.

Hehman, E., Flake, J. K., & Freeman, J. B. (2015). Static and dynamic facial cu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the consistency of social evaluations.(8), 1123–1134.

Henderson, J. J., & Anglin, J. M. (2003). Facial attractiveness predicts longevity.(5), 351–356.

Hess, E. H. (1975). The role of pupil size in communication.(5), 110–119.

Hu, Y., Parde, C. J., Hill, M. Q., Mahmood, N., & O'Toole, A. J. (2018). First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 traits from body shapes.(12), 1969–1983.

Inzlicht, M., Schmeichel, B. J., & Macrae, C. N. (2014). Why self-control seems (but may not be) limited.(3), 127–133.

Jaeger, B., Evans, A. M., Stel, M., & van Beest, I. (2019). Explaining the persistent influence of facial cues in social decision-making.(6), 1008–1021.

Jaeger, B., Todorov, A. T., Evans, A. M., & van Beest, I. (2020). Can we reduce facial biases? Persistent effects of facial trustworthiness on sentencing decisions., 104004.

Ji-Eun, S., Suh, E. M., & Dayk, J. (2018). Mate value at a glance: Facial attractiveness reveals women's waist-to-hip ratio and men’s household income., 128–130.

Johnston, V. S. (2000). Female facial beauty: The fertility hypothesis.(1), 107–122.

Johnston, V. S., Hagel, R., Franklin, M., Fink, B., & Grammer,K. (2001). Male facial attractiveness: Evidence for hormone- mediated adaptive design.(4), 251–267.

Jokela, M. (2009).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humans: Evidence from the late 20th century United States.(5), 342–350.

Kang, O., & Wheatley, T. (2017). Pupil dilation patterns spontaneously synchronize across individuals during shared attention.(4), 569–576.

Kelly, D. J., Liu, S., Rodger, H., Miellet, S., Ge, L., & Caldara, R. (2011). Develop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ace processing.(5), 1176–1184.

Korva, N., Porter, S., O'Connor, B. P., Shaw, J., & Brinke, L. T. (2013). Dangerous decisions: Influence of juror attitudes and defendant appearance on legal decision-making.(3), 384–398.

Kret, M. E., & de Dreu, C. K. W. (2019). The power of pupil size in establishing trust and reciprocity.(8), 1299–1311.

Ladenheim, K., & LaViers, A. (2021). Babyface: Performance and installation art exploring the feminine ideal in gendered machines., 21– 35.

Lee, D. H., & Anderson, A. K. (2017). Reading what the mind thinks from how the eye sees.(4), 494–503.

Lee, S., Pitesa, M., Pillutla, M., & Thau, S. (2015). When beauty helps and when it hurts: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model of attractiveness discrimination in selection decisions., 15–28.

Lefevre, C. E., Lewis, G. J., Perrett, D. I., & Penke, L. (2013). Telling facial metrics: Facial width is associated with testosterone levels in men.(4), 273–279.

Lin, C., Adolphs, R., & Alvarez, R. M. (2018). Inferring whether officials are corruptible from looking at their faces.(11), 1807–1823.

Little, A. C., Burriss, R. P., Jones, B. C., & Roberts, S. C. (2007). Facial appearance affects voting decisions.(1), 18–27.

Little, A. C., Jones, B. C., & DeBruine, L. M. (2011). Faci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based research.(1571), 1638–1659.

Lombroso, C. (2006)..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Lu, H. J., Zhu, X. Q., & Chang, L. (2015). Good genes, good providers, and good fath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olved in how women select a mate.(4), 215–228.

Ma, F., Xu, F., & Luo, X. (2015). Children's and adults' judgments of facial trustworthiness: The relationship to facial attractiveness.(1), 179–198.

Maoz, Ifat. (2012). The face of the enemy: The effect of press-reported visu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facial features of opponent politicians on support for peace.(3), 243–256.

McArthur, L. Z., & Baron, R. M. (1983). Toward an ec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perception.(3), 215.

Mello, J., Garcia-Marques, T., Bri?ol, P., Cancela, A., & Petty, R. E. (2020).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n attitude confidence and resistance to change., 104018.

Murray, G. R., & Schmitz, J. D. (2011). Caveman politics: Evolutionary leadership preferences and physical stature.(5), 1215–1235.

Muscarella, F., & Cunningham, M. R. (1996).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perception of male pattern baldness and facial hair.(2), 99–117.

Nascimento, B. S., & Little, A. C. (2019). Mate retention strategies, self-esteem, mate value and facial attractivenessdisparity in Brazil and in the UK.(6), 461–472.

Oosterhof, N. N., & Todorov, A. (2008). The functional basis of face evaluation.(32), 11087–11092.

Palumbo, R., Adams Jr, R. B., Hess, U., Kleck, R. E., & Zebrowitz, L. (2017).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facial attractiveness, but not emotion resemblance, contribute to age and gender stereotypes., 1704.

Paulus, A., & Wentura, D. (2018). Implicit evaluations of faces depend on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group membership., 143–154.

Pechlivanis, S., Heilmann-Heimbach, S., Erbel, R., Mahabadi, A. A., Hochfeld, L. M., J?ckel, K.-H., … Moebus, S. (2019). Male-pattern baldness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in the Heinz Nixdorf recall study.(11), e0225521.

Pillemer, J., Graham, E. R., & Burke, D. M. (2014). The face says it all: CEOs, gender, and predict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5), 855–864.

Plavcan, J. M., & van Schaik, C. P. (1992).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and canine dimorphism in anthropoid primates.(4), 461– 477.

Proulx, T., Sleegers, W., & Tritt, S. M. (2017). The expectancy bias: Expectancy-violating faces evoke earlier pupillary dilation than neutral or negative faces., 69–79.

Re, D. E., & Rule, N. O. (2016). The big man has a big mouth: Mouth width correlates with perceived leadership ability and actual leadership performance., 86–93.

Rhodes, G. (2006).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facial beauty., 199–226.

Samizadeh, S. (2020). Chinese facial physiognomy and modern day aesthetic practice.(1), 161–166.

Santo-Tomas, E. G. (2020). Body readings: Physiognomy and literature in Golden Spain.(5), 885–886.

Scholz, J. K., & Sicinski, K. (2015).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lifetime earnings: Evidence from a cohort study.(1), 14–28.

Shen, X., Mann, T. C., & Ferguson, M. J. (2020). Beware a dishonest face?: Updating face-based implicit impressions using diagnostic behavioral information., 103888.

Steed, R., & Caliskan, A. (2021). A set of distinct facial traits learned by machines is not predictive of appearance bias in the wild., 1–12.

Stepanova, E. V., Dunham, Y., Rex, M., & Hagiwara, N. (2021). What drives racial attitude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Skin tone, facial physiognomy, or both?(2), 809–838.

Stephan, C., & Henneberg, M. (2003). Predicting mouth width from inter-canine width-a 75% rule.(4), 725–727.

Stephen, I. D., Hiew, V., Coetzee, V., Tiddeman, B. P., & Perrett, D. I. (2017). Facial shape analysis identifies valid cues to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health in Caucasian, Asian, and African populations., 1883.

Stirrat, M., & Perrett, D. I. (2012). Face structure predicts cooperation: Men with wider faces are more generous to their in-group when out-group competition is salient.(7), 718–722.

Stirrat, M., Stulp, G., & Pollet, T. V. (2012). Male facial width is associated with death by contact violence: Narrow-faced 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die from contact violence.(5), 551–556.

Stoker, J. I., Garretsen, H., & Spreeuwers, L. J. (2016). The facial appearance of CEOs: Faces signal selection but not performance.(7), e0159950.

Talamas, S. N., Mavor, K. I., Axelsson, J., Sundelin, T., & Perrett, D. I. (2016). Eyelid-openness and mouth curvature influence perceived intelligence beyond attractiveness.(5), 603–620.

Tal-Or, N., Bivas, L. P., & Sagron, Y. (2019). Do I look all right (or all left)?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facial appearance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on social attraction., 3361–3378.

Tracy, R. E., Wilson, J. P., Slepian, M. L., & Young, S. G. (2020). Facial trustworthiness predicts ingroup inclusion decisions., 104047.

Tskhay, K. O., & Rule, N. O. (2014). Perceptions of personality in text-based media and OSN: A meta-analysis., 25–30.

van Breen, J. A., de Dreu, C. K. W., & Kret, M. E. (2018). Pupil to pupil: The effect of a partner's pupil size on (dis)honest behavior., 231–245.

Waddell, G., & Williamon, A. (2017). Eye of the beholder: Stage entrance behavior and facial expression affect continuous quality ratings in music performance., 513.

Wang, D., Nair, K., Kouchaki, M., Zajac, E. J., & Zhao, X. (2019). A case of evolutionary mismatch? Why 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may not predict behavioral tendencies.(7), 1074–1081.

Wang, X., Guinote, A., & Krumhuber, E. G. (2018). Dominance biases in the perception and memory for the faces of powerholders, with consequences for social inferences., 23–33.

Windhager, S., Schaefer, K., & Fink, B. (2011). Geometric morphometrics of male facial shape in relation to physical strength and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dominance, and masculinity.(6), 805–814.

Wolffhechel, K., Fagertun, J., Jacobsen, U. P., Majewski, W., Hemmingsen, A. S., Larsen, C. L., … Jarmer, H. (2014). Interpretation of appearance: The effect of facial features on first impressions and personality.(9), e107721.

Wong, E. M., Ormiston, M. E., & Haselhuhn, M. P. (2011). A face only an investor could love: CEOs’ facial structure predicts their firms’ financial performance.(12), 1478–1483.

Zheng, W., Luo, T., Hu, C.-P., & Peng, K. (2018). Glued to which face? Attentional priority effect of female babyface and male mature face., 286.

Identifying people based on physiognomy: Explanations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ZHANG Chao, WEI Xuhua, LI Yingm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Physiognom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dentifying and inferring the individual traits and behaviors. However, its internal mechanism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Based on gener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evolutionary cognitive perspective, then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and overall features of physiognom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cess and effect of judging people by physiognomy. Based on the gener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physiognomy affects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traits through various cognitive processing systems, and these trait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judgment (ability, income, social hierarchy) and decision-making (trust, recruitment, promo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cognition, physiog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valuating individual health and genetic status through various evolutionary selection mechanisms, and thus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judgment (marriage satisfaction, happiness, life satisfaction) and mate selection decision.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physiognomy on individual life depends on the situations and individual trait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physiognomy features, and explor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facial recognition. Furtherm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hysiognomy features modified by epigenetics on individual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duct research within the domestic context. In doing so, it will help enrich physiognomy-related research and build a more systematic physiognomy theory.

physiognomy, the five sense organs, 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facial attractiveness, general cognitive, evolutionary cognitive

B842

2021-05-2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972093; 71602080)、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JR5RA239)資助。

衛(wèi)旭華, E-mail: weixuhuahao@163.com

猜你喜歡
面相觀察者面孔
觀察者
揚子江(2024年3期)2024-05-10 06:59:24
本期面孔
遼河(2022年4期)2022-06-09 01:56:03
一個人的面相 有他內(nèi)心的模樣
多變的面孔
自然面孔
人與自然(2019年4期)2019-07-26 12:52:37
冷靜而又理性的觀察者——德國華人作家劉瑛訪談
憑什么說我面相老
特別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2
“喝師”之謎:亨利·米肖的雙重面相
法國研究(2016年3期)2016-05-17 03:56:41
哈Q森林
觀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微處理機(2013年4期)2013-07-20 09:40:34
喜德县| 民勤县| 三门县| 来安县| 北京市| 思茅市| 赣州市| 元江| 崇左市| 清流县| 柞水县| 德清县| 呈贡县| 商洛市| 怀仁县| 临猗县| 清水河县| 光山县| 秭归县| 龙里县| 香格里拉县| 莒南县| 金山区| 宁城县| 桓仁| 大港区| 宕昌县| 衢州市| 灵丘县| 荥经县| 本溪市| 丰顺县| 勃利县| 南召县| 洛浦县| 石城县| 尼木县| 中西区| 科技| 阿拉善左旗|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