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玲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易中天教授在《閑話中國人》說,人生有三“得”,即:學習時沉得住氣,成功后彎得下腰,失敗時抬得起頭。這三“得”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準則和必備的素質。對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
請選擇其中的“一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細審材料,可以發(fā)現(xiàn)它有三層意思:學習時沉得住氣;成功后彎得下腰;失敗時抬得起頭。這三句話雖然著眼點不同,但它們都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準則和必備的素質。
從材料和要求來看,這三句話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動筆前,要對這三句話進行仔細審視,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層意蘊。只有賦予這三句話以深刻的意蘊,才能寫出具有深度思維的文章。
所謂“學習時沉得住氣”,“學習”不能狹隘地僅理解為學生時代的課堂學習,還應該指提高自身素質所作的努力?!俺恋米狻保粌H指學習時要屏氣凝神,全神貫注,還指在取得一定成就后,能夠抵擋住塵世的繁華喧囂,在名利面前能保持初心,不負使命,奮然前行。
“成功后彎得下腰”,是指成功后,能淡然面對環(huán)繞于身的鮮花和掌聲,不驕傲自滿,不知足不前。聚光燈滅后,仍能像未成功之前一樣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對自己的事業(yè)保持專注和癡迷。
“失敗時抬得起頭”,是指在人生遭遇挫折時,失意而不失志,能坦然面對所遭受的打擊,它是沮喪時的自我調整,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是失敗時的靜心反思。
寫作任務指明了體裁,要寫成議論文,這就要求觀點明確,緊扣主題。寫作時,可以根據(jù)這三“得”中的一“得”進行立意,切不可筆墨均分,三則均寫。
針對三句話,可分別立意為:
1.要沉下心來專心學習,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潛心耕耘。
2.面對功名利,能淡然視之,面對他人,仍能謙虛以待,專注于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
3.敗而不傷,能豁達對待失敗,坦然看待人生,總結經(jīng)驗,汲取勇氣,以昂揚的姿態(tài)不斷超越舊我,再創(chuàng)輝煌業(yè)績。
高分素材
素材一:2015年10月,85歲的“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終于眾望所歸,成為國內第一位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獲得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女性。
素材點撥:上世紀六十年代,屠呦呦即和她的團隊進行藥物研究,試圖治愈肆虐于世千百年的瘧疾,從開始研究到獲得諾貝爾獎,時間跨度長達44年。在研制藥物過程中,她克服重重困難,訪問著名老中醫(yī),翻遍古書,調閱了大量民間秘方驗方,在匯集了內服藥和外用藥2000余方的基礎上,編寫出以640種中藥為主的《瘧疾單驗方集》。為了驗證藥物的安全性,她以身試藥,最終在1973年研發(fā)出了青蒿素,為人類解除了瘧疾病痛??梢越Y合“學習沉得住氣”進行闡釋。
素材二
黃旭華是我國著名的核潛艇制造專家。由于嚴格的保密制度,長期以來,他不能向親友透露自己的工作內容。研制工作緊張,他一直沒有時間回家探望雙親。直到1988年南海深潛試驗,黃旭華順道探視老母,時隔30年后再相見,95歲的母親與兒子對視卻無語凝噎。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默默無聞,寂然無名。2021年10月28日,為鼓勵裝備科研人員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黃旭華院士向七一九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獎勵基金,以激勵更多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目前,黃旭華院士已將個人所獲得的各級各類獎項獎金逾2000萬元,幾乎全部捐獻出來,用于國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業(yè)。
素材點撥:黃旭華是功勛卓著的科學家,但他甘愿隱姓埋名,低調淡泊,不為名利,隱身幕后,并將個人獎金全部捐獻給科研事業(yè),為國之重器的研發(f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山Y合“成功后要彎得下腰”運用此素材。
素材三
1998年7月,桑蘭在美國參加比賽時,不幸摔傷,她的體育生涯就此結束。但她并沒有從此沉淪下去,而是成為了一名人道主義的慈善大使,拖著殘疾之軀奔波于祖國各地,為祖國的慈善事業(y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素材點撥:體育運動員因賽摔傷,這絕對是一個失敗,但失敗后的桑蘭沒有低頭認輸,而是成為了一名慈善大使,用微笑書寫著生命的輝煌??山Y合“失敗后要抬得起頭”運用該材料。
例文
潛心篤志,夢想可期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 薛易萌
夢想碧天的雄鷹,不畏浮云的遮蔽,才有了扶搖直上翱翔天際的雄姿;夢想光明的小草,沖破土壤的阻撓,才有了初春暖陽下那一抹生命純粹的綠。學習也是如此,只要潛下心來,初心如磐,終有一天能夠到達夢想的彼岸。
潛心篤志,胸懷夢想??v然不能身抵明媚的碧空,也能無愧于這一路走過的霽月風雨。正如王安石所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生在逆旅,一葦以航,無論是學習還是追夢,都離不開“沉下心”。那些始終不渝地追逐夢想的身影,或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他們或是平凡人的愛崗敬業(yè),或是英雄的死而后已。但他們從未停止學習,從未驕傲浮躁,而是一直埋頭苦干,在前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毛澤東曾登上橘子洲頭,留下那句發(fā)人深省的慨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如今的華夏沃土,正需要這些沉下心學習的追夢者,用奮斗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譜寫時代的華章。
沉心學習,不斷追夢。復旦生命科學院教授鐘揚,傾盡十六載年華,在科研這條路上沉心前進,只為追逐最初的夢想。他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潛心耕耘,采集過上萬種植物的種子,為我國的植物種子庫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品質如那綻放于高山礫石間的藏波羅花,不求雕梁畫棟,但求做那一抹最濃的彩繪。
守島英雄王繼才夫婦,把“我為祖國守海防”作為畢生事業(yè),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毅然肩負起守衛(wèi)“黃海前哨”的重任。32年,他們踐行著“守島就是守國”這鏗鏘有力的誓言,用青春歲月?lián)Q得祖國海疆的和平安寧。孤島無言,卻鐫刻下他們默默奉獻、鞠躬盡瘁的印記。英雄雖已遠去,但偉大精神必定薪火相傳,激勵著我們以意志為筆、用奮斗作墨,不斷繪就新時代的壯闊景色。
潛心篤志,砥身礪行,心懷夢想,路致遠方。著名理學創(chuàng)始人張載說:“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睔v史是勇敢者創(chuàng)造的,時代是奮斗者書寫的。新時代的巨卷正在鋪展,逐夢人的舞臺更加寬廣。唯愿人人心懷夢想,潛心篤志,唯有如此,中華民族再現(xiàn)時和歲豐、海晏河清之景,才可計日而待。同學們,讓我們潛心學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而努力學習吧!
評點:文章觀點鮮明,論證嚴謹,論據(jù)豐富,層次清晰,語言精當。首段用抒情議論性的語段提倡要用心學習,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第二、三兩段分別從“有夢”“追夢”的角度強調沉心學習的重要性,引用了王安石和毛澤東的詩句,使得文章典雅而優(yōu)美。緊接著引用鐘揚和王繼才夫婦的事例,從更深廣的層面論證了沉心的意義和作用。最后一段發(fā)出號召,“惟愿人人心懷夢想,潛心篤志,唯有如此,中華民族再現(xiàn)時和歲豐、海晏河清之景,才可計日而待”,語勢鏗鏘,詞句豪邁,富有激情,具有時代特征。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