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雯
(福建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南平 353000)
1) 設備老化。 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使多媒體教學方式被廣泛運用。 部分高校投入使用的時間較早,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一些設備早已不能滿足當前教學要求。 部分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率極高,滿負荷的運行導致多媒體設備提前老化,如投影儀顯示模糊,學生看不清屏幕; 計算機主機老化,教學軟件使用時卡頓; 控制系統(tǒng)按鈕使用不靈敏,操作緩慢等。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極大地浪費了教學時間,降低了教學效率[1]。
2) 師生使用設備不當。 多媒體教室的使用者多為教師,部分教師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使用不當造成設備的使用年限被縮短,如教師在使用前沒有檢查設備連接是否完好,使用時隨意更改系統(tǒng)設置,隨便下載軟件,隨意多次斷電,投影儀出現(xiàn)畫面歪斜顛倒時不當操作投影儀設備,最大音量播放音頻或視頻等。 另外,多媒體設備有時會被學生使用,一些學生沒有責任意識,隨意操作多媒體設備,錯誤連接設備線路,甚至在計算機上下載游戲,這些不當操作也會影響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年限。
3) 設備管理不到位。 由于多媒體教室建設時期不同,多媒體設備型號多、 樣式雜,教室分布散亂,因此設備的維護服務較難統(tǒng)一,設備出現(xiàn)問題后報修慢,如教室麥克風出現(xiàn)問題,教師和學生課后就離開教室,維修服務得不到落實。 一方面學生和教師不重視,另一方面報修的渠道很少,師生不知道如何報修,對修理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此外,投影儀使用時間久,進入灰塵較多,灰塵進入鏡頭、 液晶板、 過濾網(wǎng),易造成成像暗黃,影響進風口散熱,機器內(nèi)部燈泡發(fā)出的熱量無法擴散,不僅維修難度大,還嚴重降低使用壽命。 管理人員沒有對多媒體設備進行定期維護,無法防患于未然,只在出現(xiàn)故障后進行維修,降低了設備的使用率。
1) 使用前。 高校在采購多媒體設備時要從性能、 性價比、 使用壽命、 耐用性方面進行謹慎選擇,為后期維護打好基礎。 安裝時注意投影儀與幕布之間的距離是否合適,并固定投影儀位置,防止后期使用時發(fā)生偏移; 做好電子白板與音響系統(tǒng)的線路規(guī)劃,避免串線; 裝置較高的計算機主機設備,減少卡頓,提高使用效率; 使用絕緣電線,采取絕緣措施; 準備備用話筒及電池; 調整音響音量并做好一系列保護措施,減少后期維修頻率。
2) 使用時。 嚴格制定多媒體設備使用規(guī)范,組織教師開展培訓,避免其操作不當損壞多媒體設備。 在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情況下,師生需按照要求使用多媒體設備,如保持講臺內(nèi)干凈整潔,避免過于潮濕等引起設備故障; 值日學生每日用干布擦拭設備,避免投影儀進入過多灰塵; 幕布使用后應及時收回,避免遭到損壞; 中控系統(tǒng)按鈕不可隨意按動,按動時用力不宜過大。 在教室內(nèi)設置可聯(lián)系維修人員的按鈕,一旦話筒、 音響出現(xiàn)問題,教師和學生可一鍵通知維修人員,及時報修。
3) 使用后。 多媒體設備主要包括投影儀、 計算機、 話筒、 音響等,這些設備在高校教學中廣為應用,維修人員不但要具備專業(yè)知識,還應熟練掌握各種設備的維修要點。 為保證設備的使用年限,需定期對投影儀進行濾網(wǎng)清潔,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過程中避免暴力拆卸。 計算機是教學活動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設備,維修人員需對其硬件和軟件進行維護,對各型號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分類,定期檢查主機運行狀況,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 計算機硬件主要包括主板、 硬盤、 內(nèi)存、 顯示器等,在日常維護時,需對計算機主機內(nèi)部進行除塵,防止灰塵過多引起故障。 不同類型的教室音響設備不同,需要專業(yè)的維修人員將音響音量調整至合適大小,防止音響因師生過度調整產(chǎn)生雜音。 盡量避免安裝除教學軟件以外的軟件,應安裝殺毒軟件并定期殺毒[3]??砂惭b還原軟件,每次開機可消除上次的操作痕跡,保護計算機系統(tǒng),保證計算機使用的高效性。
1) 細化管理制度。 學校制定多媒體使用規(guī)范、多媒體教室管理辦法等,要求教師和學生規(guī)范使用多媒體設備,并不斷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保證設備維護有章可循; 管理人員統(tǒng)計多媒體設備的型號,分區(qū)安排維修人員負責設備的維護、 故障檢修; 維修人員負責記錄每臺設備的型號、 購置日期、 故障次數(shù)、 故障原因等,并做好易耗品登記和準備好備用品,如鼠標、 鍵盤、 投影儀燈泡、 USB 數(shù)據(jù)線等,防止設備損壞影響教學秩序,對于無法修復的故障,及時聯(lián)系生產(chǎn)廠家并記錄維修詳細信息,積累維修經(jīng)驗,提高設備使用率; 教師負責制定值日表,做到 “一堂課一位負責學生”; 輔導員組織學生會成員對多媒體教室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設備丟失或損壞問題,保證設備維護責任落實到人。
2) 進一步規(guī)范師生操作。 設置一卡通,使用多媒體教室時需使用綁定教師信息的一卡通打開設備。 如遇特殊情況,學生可向教師申請一卡通打開設備,并做好登記,記錄使用人員、 使用時長等。使用一卡通開啟多媒體設備,使用記錄有跡可循[4]。教師和學生要了解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及工作方式,便于發(fā)生故障時及時溝通,合作處理問題。 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設備基本知識和操作培訓,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讓教師熟悉設備的操作,掌握使用設備的注意事項,促進多媒體教室設備管理規(guī)范化、 流程化。 在使用設備時,嚴禁更改設備參數(shù),嚴禁安裝與教學無關的軟件,插入U盤時需先殺毒以防止病毒侵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的發(fā)展會更加深入,基于現(xiàn)有的設備老化、 師生使用不當、 管理不到位等不足,未來的多媒體教學會進一步改進,管理方式也會更加簡單方便。 學校需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方式進行優(yōu)化,要在多媒體教學工作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推陳出新,制定、 細化管理制度,并進一步規(guī)范師生操作,從加強硬件服務方面促進高校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多媒體教室中控系統(tǒng)應采用智能系統(tǒng),主要分為課堂系統(tǒng)、 維修系統(tǒng)、 設備接口系統(tǒng),教師上課時可選擇課堂模式,控制屏幕、 音響、 話筒等設備,一鍵開關,使用便捷。 音響話筒采用一體式,可隨時調節(jié)音量,輕巧,攜帶方便,可避免線路故障造成音質有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