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立足小學英語教材,有效開展跨文化教學

2022-02-18 14:59:14裴福琴宋瑩瑩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2年4期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英語教學

裴福琴 宋瑩瑩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市清水河學校

語言是流淌著的文化,文化是凍結了的語言,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小學英語這一門學科,非常具有文化代表性。小學英語課程可以說是小學階段跨文化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學科,學生的每一個疑惑、每一篇課文都具有跨文化教育的可能性?!缎W英語課程標準》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都明確了開展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學生只有關注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才能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化,提升語言運用能力。通過文化之間的對比,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意識到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性。

部分教師認為,跨文化的教學離小學英語課堂還很遠,但實際上,小學英語教材中包含著中西方文化資源,每一堂課都具有跨文化教育的可能性。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要點

(一)教師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效果。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中,教師不能忽視自身的主導作用,應緊跟教育教學主旋律,立足教學實際,不斷提升育人能力,通過有效組織、適時引導,使學生理解跨文化意識的內(nèi)涵,優(yōu)化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奠定基礎[1]。

(二)學生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為學生的積極思考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不管是講授、展示,還是安排學生自己練習、組織合作活動,目的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關注、理解、記憶知識點,并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等。因此,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學習基礎,合理地設計教學流程,組織有效的英語教學活動,以教學活動為載體,拉近學生與英語知識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英語文化,將跨文化意識深埋學生心中。

(三)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媒介。因此,教師應研究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發(fā)現(xiàn)知識點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立足點,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強化跨文化意識的過程中,教師應對教學的內(nèi)容加以調(diào)整,定期安排適量的跨文化訓練活動,同時要不斷地加大文化比較的信息量,科學拓展英語教學內(nèi)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優(yōu)化核心素養(yǎng)培育體系。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原則

(一)興趣引導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體悟能力相對較弱,他們對英語文化較為陌生。為此,教師應秉持興趣引導的教學原則,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講解英語文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其逐漸形成英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在“In the nature park”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上網(wǎng)搜集資料,為學生介紹一些西方自然公園,如英國海德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等,向?qū)W生講解西方國家的環(huán)境保護理念,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同時,使學生逐漸形成跨文化意識[2]。

(二)以人為本

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合理設計教案,靈活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適當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國外經(jīng)典兒童名著,如《小王子》《彼得·潘》等,引導他們在奇幻的文學世界中感受英語文化的魅力,幫助其形成跨文化意識。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方略

(一)巧用教材中的圖文,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如果說《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是小學英語教師的風向標,那么教材就是教師手中的方向盤,想要在英語課上有效地開展跨文化教育,教師就必須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讓學生關注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熱衷于探索不同的文化,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為英語教學掃清障礙。教材的很多文化元素都體現(xiàn)在標題之中,這就要求教師聚焦標題,預測文本中的中西方文化。比如人教版教材中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read and write”,標題為“Robin's play”,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基于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圍繞這個標題去猜測“play”的意義以及“play”的具體內(nèi)容,從而了解這篇文本的文化背景,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學習文本。第六單元的閱讀題目為“The world robot exhibition”,從題目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來猜測有哪些國家參加了機器人展,這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國家名詞。通過瀏覽圖片、尋找文本,學生很容易將國家的中英文對應起來,從而將題中的“world”與各國家建立起關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標題中折射出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標題“Where is my car?”的語序與漢語的語序不一樣,譯成中文的時候,要從后往前翻譯。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多關注中西方在表達句子時的語序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英文表達,更有效地用英語來交流[3]。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圖片很豐富,這些圖片不僅是教材的裝飾,還傳達出一些隱性的中西方文化因素。因此,教師要關注教材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人教版教材每一冊課本的目錄旁都是人物圖片,人物姓名、皮膚顏色、頭發(fā)顏色都可以用來向?qū)W生傳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筆者設計的三年級英語第一課就是從認識人物開始的,學生可以對中西方在問候方式、人物性格、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暢所欲言。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y family”的主情景圖中,有一群學生在草叢中尋找彩蛋,中國女孩Chen Jie 的手中還提著一個籃子,里面裝的都是彩蛋。記得以前上課時就有學生問筆者:“他們在找什么?這籃子里的雞蛋為什么要涂上各種圖案?”這就說明學生關注到了教材圖片里的文化信息,那么此時教師再告訴他們與西方復活節(jié)有關的一些風俗習慣,學生就會感興趣,對外國文化也就不那么陌生了。

圖片可以傳達隱性的文化知識,教材文本則更直接地顯示了中外文化差異。研讀文本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欲望。在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 部分的“talk”中,Chen Jie 和Amy 在談論家庭成員的數(shù)量,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了five 和six 的矛盾。在關注到了“l(fā)ittle puppy”之后,學生還是不能理解。小狗也算是家庭成員嗎?為什么狗不用“dog”這個詞呢?在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How do you feel?”單元中也提到了Sarah 為貓的病而傷心、為貓的調(diào)皮而擔心的情感。這里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講一些中西方文化中對待寵物的態(tài)度,還可以給學生普及一些關于貓和狗的英文諺語。在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通過交筆友,可以看到中西方在交友方式上的不同。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呼吁學生多與他人溝通,嘗試結交外國朋友,發(fā)展中外友誼。

(二)以多樣化的活動拓展教材,讓學生善于跨文化交際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應最大地發(fā)揮學生的潛在能力,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边@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學要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要用多樣化的活動迎合學生的口味,使學生積極參與、樂在其中。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媒介資源越來越豐富,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注意收集資料,如趣味動畫學單詞、BBC 動畫學英語、唱歌學英語等。這種視覺和聽覺的沖擊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也能拓寬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開闊學生的視野[4]。

結合教材中的文化差異,教師可以學生為中心,設計一些描述、展示文化差異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練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學生對跨文化現(xiàn)象的敏感度和交際能力。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A 部分的詞匯學習中就涉及了幾個不同的國家、國家的國旗及標志性建筑。這節(jié)課教師就可以通過類似于導游帶領學生環(huán)球旅行的形式,以圖片瀏覽加講解的方式,為學生介紹更多關于這些國家的代表性事物,并且在各個國家文化的對比中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使其樂于探索中外文化的差異,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國旗圖片、建筑物、國家的英文單詞交錯出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達到了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樂于展示自己,表演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能夠使學生直觀地體驗文化差異。教師可以設計表演背景,針對時間、天氣、用餐等話題,讓學生用對話表演、情景劇的形式直接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表演活動中了解文化差異,提升語言能力。

課堂之外,能夠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活動也很多,例如手抄報、閱讀英語繪本、開展英語文化節(jié)。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中接觸了大量的文化資料,對教材中的相關話題進行了延伸和拓展,在強化聽、說、讀、寫技能的同時,學生切實感受到了英語文化氣息,了解和掌握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跨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交流自信,讓學生在生活中做到善用所學、樂于交流。

(三)讓教材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發(fā)展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陶行知說過:“教育即生活。”把教學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才能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小學英語學科,小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的機會不多,如何把教材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書本上的知識去交流,去體驗生活中的不同文化,這是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在四年級上冊“Meet my family!”這一單元中,教師在講授關于家庭成員的詞匯時,就可以給學生們拓展中西方文化中關于稱謂的差異,中國人注重親情和長幼有序,對不同家庭成員有不同的稱呼,而英語中的uncle、aunt 等詞卻可以指代很多親屬。

學英語就要會用英語交流,但實際上學生很少在生活中使用英語。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鼓勵學生練習所學的知識,更要想辦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運用英語,鞏固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課堂上,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如何介紹他人,那么這時候再讓學生介紹彼此或者教師就沒什么新鮮感了,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情境,比如可以設計讓學生把家里親戚或者昨天聚會新認識的朋友介紹給教師或同學等情境,這樣能夠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句型,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小學英語各年級都會有涉及食物的話題,那么在學完相關的詞匯和句子時,教師不妨讓學生比較一下中國餐桌上的食物和外國餐桌上的食物有什么不同,中國的餐具和外國有什么不同,鼓勵學生在用餐時練習當天所學的英語,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問一問家人想要什么,用“Help yourself.”去招待客人,而不是直接給別人夾菜。中西方文化差異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在時間觀念上也有很大的差異。了解這些差異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本,更有利于他們的實際交流。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提到Pedro 下午上課的時間是三點,吃晚餐的時間是晚上九點半或十點。很多學生會有疑問,為什么這么晚吃飯?這里教師就很有必要給學生講一講西班牙的文化習俗,也可以拓展一下中西方的時間觀念。這樣一來,在課堂上進行情境表演或者在生活中進行交流時,學生就能夠正確理解和對待文化差異了。

把英語課堂延伸到生活中,賦予了文化更多的“情、境、意”,這樣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使用語言時要注意真實性、靈活性、變化性以及文化差異性。學生在這些實踐中,通過積極思考,順利地完成跨文化交流,也在獲得成就感中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

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讓學生從教材的圖、詞、文中知道文化是什么,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如何學習語言和文化,讓學生在交流中多思考為什么要關注語言中的文化差異,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通過教材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在師生和教材、語言和文化的互動中更好地完善小學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猜你喜歡
跨文化意識英語教學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尉犁县| 通城县| 房产| 海晏县| 清镇市| 即墨市| 沧源| 木兰县| 洪雅县| 门头沟区| 南城县| 湟源县| 柯坪县| 静乐县| 镶黄旗| 介休市| 大名县| 滦平县| 临泽县| 格尔木市| 新泰市| 织金县| 凭祥市| 浙江省| 柯坪县| 凤凰县| 鹿泉市| 靖安县| 开阳县| 枣强县| 全椒县| 个旧市| 通州区| 商河县| 浦东新区| 临湘市| 桐梓县| 府谷县| 勐海县| 东阿县|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