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說到儀式,我們并不陌生。校園里最常見的儀式就是升旗儀式,師生肅立、奏唱國歌、行注目禮。那么,為什么德育需要一定的儀式呢?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干研究發(fā)現(xiàn),儀式有兩個基本特征——超越性與神圣性,且有增強集體情緒的作用。在儀式中,大家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虔誠感,且精神激昂,迸發(fā)出平時鮮有的專注、亢奮與堅韌。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非常重視儀式,并且有一套嚴密的禮制??鬃影褍x式對人的教化意義提升到“仁、義、禮、敬”的層面?!叭?、義”讓儀式有了更加慈悲的內在認同,使學生懂得友愛、同情、正義;“禮”表示行使禮儀、恪守秩序;“敬”指行使禮儀時精神層面的敬畏,源于內心的真摯和虔誠。顯然,這些都是今天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無法回避的。
認知不但決定我們感受事物的方式,而且對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儀式若要起到教育作用,應先從認知層面入手。
智慧的班主任會想辦法和學生共建一個“想象共同體”,對未來做出具象的描繪。眾所周知,周恩來小時候曾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其實,他的立誓正是一種“想象共同體”。環(huán)境的熏陶、教師的引導、同伴的激勵,都可能成為影響的因素。所以,要想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自我驅動力,以“想象共同體”為代表的意義標的物十分有效。
具體來說,班主任不妨從制訂班名、班旗、班徽、班訓開始。每名學生獨立設計班旗、班徽,再通過演講、投票等民主環(huán)節(jié),選出最終方案。通過模仿升旗儀式,班級可舉行“升班旗”儀式,以一種超越感和神圣感強化群體對班級精神的認同。值得一提的是,為強化學生對班旗的認同,建立歸屬感,班主任可以舉行一次莊嚴的簽名儀式,讓每名班級成員在班旗上莊嚴地簽下自己的姓名。另外,班主任在學期末、中(高)考、畢業(yè)等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取出簽滿姓名的班旗,將會有較好的鼓勵效果。
當然,從實踐層面看,初衷并不等同于結果。班主任若發(fā)現(xiàn)班旗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也不應操之過急,可先打造一些班級特色。如從寢室開始,評選“最整潔”“最有序”寢室;從體育出發(fā),評選“最堅韌”“最活躍”運動員;從人際出發(fā),評選“最團結”“最包容”小組;等等。班主任再將這些班級特色適時整合與提煉,將其漸漸聚合,班級精神就慢慢生長起來了。有了堅實的班級精神,班級管理的大門則會慢慢打開。
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精神下建立一套實用的班級公約,并舉行“班約儀式”。公約的儀式化、強制性,配合一定的獎懲機制,班級管理的大廈就算建立起來了。
班主任要有足夠的耐心,在不斷創(chuàng)建班級特色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時代發(fā)展需要、地域文化以及個人的管理風格等,逐漸凝聚成班級精神。換言之,對象不同,班級精神的形式和內容也將隨之改變。
行動是實施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催^這樣一個故事:某人在西昌結識了一位黎族大哥,兩人相談甚歡,決定結為異姓兄弟。結拜時,黎族兄長按照傳統(tǒng)儀式,殺豬宰羊、邀好友、備佳酒、選良時,再點香、共讀誓約、滴血飲酒。整個過程走下來,那人大受震撼,甚至還取了一個黎族名字。
從上面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儀式中的特定行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狀態(tài),如肢體動作、呼喊、宣誓、表態(tài)等。以衡水中學的跑操為例,學生之間的距離極近,只有眾人精神高度集中、動作整齊才能完成。長此以往,學生的專注力、執(zhí)行力、忍耐力就會躍上新臺階,對提升學習效率頗有意義。其實,很多班級舉行的簽約儀式,如包干區(qū)簽約、成長規(guī)劃宣誓等,都屬于此類,能在某個或數(shù)個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因此,班主任可以設立一些個性化的班級儀式。有些班級會創(chuàng)作自己的班歌,每日晨讀前集體吟唱,一則提振精神,二則強化班級認同感。有些班級設立個性鮮明的“班級開放日”,通過公開課、集體勞動、文藝表演等方式,建立特殊的行動儀式,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細心的班主任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營造特定的儀式感。比如,軍訓時,就餐前唱軍歌,端正軍容;進餐時不言語、不浪費、不拖拉;就餐結束后清理桌面。同樣,如果鍛煉、上課、就寢等各種場景都有儀式感,那么育人效果必然不同。仍以跑步為例,衡水中學的方式難以模仿,但在跑步時大聲喊出班訓卻不難,響亮整齊的口號聲背后,班風不言自明。在中、高考之前,跑步還可以升級成“跨龍門”“過狀元門”等莊嚴儀式。
除了上述常規(guī)做法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方式。比如舉行“拜師儀式”,由公認的優(yōu)秀學生充當“小老師”,與暫時的學困生結對,按照“師父贈言—徒弟表態(tài)—彼此鞠躬”的流程結成互助對子。此外,生日儀式、節(jié)日儀式、讀書儀式等,都屬于以行動改變態(tài)度的范疇,不再贅述。
德育中的儀式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位有抱負的班主任都應策劃個性化的班級儀式,并不斷固化之、美化之、傳承之。儀式感賦予“小”事件以“大”意義,在日常管理中讓班級更有凝聚力、自主力和生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