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恒
(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鶴崗 154000)
我公司采用低溫甲醇洗裝置來脫除變換氣中的H2S、COS、CO2等氣體,最后得到富氫凈化氣和CO2產品氣,兩者均含有較低濃度的H2S和COS。其中富氫凈化氣總硫控制指標小于0.1mg/L,CO2產品氣總硫控制指標小于5mg/L。當總硫含量超標時會污染貴金屬催化劑,造成合成觸媒中毒,進而影響氣體的產量,甚至在后續(xù)工段中導致CO2壓縮機葉輪結垢,尿素高壓設備腐蝕。另外,由于硫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極性和反應性,所以在痕量硫化物的定量分析中,會大大增加不確定性。因此,在該系統(tǒng)中對硫含量的準確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為配合好各裝置間的生產過程控制,提高甲醇洗裝置氣體痕量硫化物的分析水平,我公司采用GC-DPSCD法對痕量硫化物進行分析。
該方法分析時間短,操作簡便,分析結果穩(wěn)定性好,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能滿足富氫凈化氣和CO2產品氣的檢測需求。
氣相色譜儀:7890B氣相色譜儀,帶在線氣體稀釋裝置、分流、尾吹裝置及程序升溫;色譜工作站:EZChrom工作站;色譜柱: J&WSelectLowSulfur,60m×0.32mm,p/nCP8575;檢測器:355雙等離子體SCD;載氣:體積分數大于99.999%的高純氫氣和體積分數大于99.999%的高純氦氣;助燃氣體為凈化空氣;硫化物標樣:H2為平衡氣,H2S濃度為5.02mg/L,COS濃度為4.98mg/L。
1.2.1儀器操作條件
色譜柱程序升溫:初始溫度40℃,保持4.5min,以10℃/min升到160℃,保持2min。進樣量:0.25mL,分流比4∶1。
DPSCD推薦條件:氫氣流速40mL/min;空氣流速60mL/min;空氣控制器壓力4psi;等離子燃燒器溫度800℃;燃燒室真空度:380托;反應室真空:4~6托;數據采集速率為20Hz。
1.2.2檢測原理及DPSCD構成
檢測原理:樣品中的含硫化合物經過色譜柱分離后進入硫化學發(fā)光檢測器。硫化合物在富氫條件下燃燒生成SO和其他產物,真空泵將燃燒產物吸入低壓反應池,在此加入過量的O3,SO與O3反應生成激發(fā)態(tài)的SO2,激發(fā)態(tài)的SO2回到基態(tài)時發(fā)出藍色熒光信號,然后通過光學濾光片由藍敏光電倍增管檢測并放大,再輸出給數據處理系統(tǒng)。
DPSCD構成:主要由專用的雙等離子體燃燒器、雙等離子體控制器、臭氧發(fā)生器、化學發(fā)光反應池、光電倍增管、真空泵及相關氣路組成。其結構見圖1。
圖1 硫化學發(fā)光檢測器的結構圖
參考色譜柱文獻圖,根據儀器參數配置,以氦氣為載氣,設定其流量為2.00mL/min。分別將含有H2S和COS的單標標準氣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分析,按照保留時間確定兩組分的出峰順序[1]。其中H2S先于COS出峰。
改用上述富氫標氣繼續(xù)做對比驗證,記錄保留時間。其中標氣硫化物分析色譜圖見圖2。
圖2 標氣中硫化物分析色譜圖
圖2 表明儀器在此條件下,標氣中H2S保留時間為2.839min,COS保留時間為3.232min。
主要討論載氣種類及流速和柱溫對色譜柱分離的影響。
2.2.1載氣種類的選擇
根據色譜速率理論,氣相色譜所用載氣類型對分離十分重要,主要會影響縱向擴散和傳質阻力。SCD廠家推薦的載氣為氦氣,但氦氣使用成本較高??紤]到氦氣和氫氣的相對摩爾質量較為接近,且均屬于輕載氣類型。為此,分別選用兩者做載氣,以底氣不同的標氣和CO2產品氣作為試驗樣本,來考察柱效和分離情況。
按照色譜設置條件,調整載氣流量均為2.00mL/min,觀察組分H2S和COS,記錄組分保留時間、峰面積和分離效果。結果見表1。
表1 氦氣、氫氣分別做載氣對標氣和CO2產品氣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對于同一種載氣,來分析基質不同的兩種樣品,其組分出峰時間和分離效果相差無幾。對于同一種樣品,分別選用氦氣和氫氣做載氣,其柱效影響不大,只是選擇氫氣做載氣時,組分出峰時間有所延長。
因此,為降低分析成本,可以考慮使用氫氣做載氣來分析甲醇洗裝置的兩個樣品。
2.2.2載氣流速的選擇
根據范底姆特公式,每一支色譜柱都有一個最佳流速點,在此流速下柱效最高。因此,為保證H2S、COS能夠高效地分離,需要確定最佳載氣流量。
根據上述色譜條件,以氫氣做載氣,繼續(xù)用上述濃度標氣進行分析。分別調整載氣流量2~3mL/min。觀察組分H2S和COS,記錄組分的保留時間、峰面積和分離效果。其情況見表2。
表2 載氣流速對標氣組分的影響
表2表明隨著載氣流量的增加,保留時間逐漸減小,當載氣流速為3.00mL/min時,峰面積變小,分離效果變差。流速為2.50mL/min時,峰面積表現較大,柱效較高。
2.2.3柱溫的確定
柱溫是氣相色譜操作的關鍵條件,當考慮到不同樣品基質對分離度有影響時,需要確定一個合適的使用溫度。這對改善硫化物分離度和提高分析效率是十分關鍵的。
根據毛細管柱-CP8575具有無需低溫冷卻便可在室溫下分離H2S和COS的特性[2]。選擇氫氣為載氣,并設定流量為2.50mg/L,按照檢測器試驗條件,選擇富氫凈化氣和CO2產品氣做樣本,考察H2S的保留時間和分離效果。依次從40℃微調增加柱溫,直至分離效果變差為止。結果見表3。
表3可以看出分析凈化氣時隨著柱溫升高,保留時間逐漸降低。當柱溫在40-44℃時分離度較好。在測定以CO2為基質的樣品時,硫化氫出峰時間會延長,只有柱溫在42℃時,兩組分恰好分開。故可以認為分析甲醇洗裝置氣體樣品時,柱溫選擇在40~42℃范圍內,具有較高柱效。
表3 柱溫對兩個樣品中H2S的影響
綜上所述,考慮工作效率、分析成本和分離效果的要求,最終選擇以氫氣為載氣,流量設定為2.50mL/min,柱溫初始溫度調整為42℃,作為色譜操作條件。
雙等離子體燃燒器作為DPSCD的重要組成結構之一,是檢測器化學反應的主要區(qū)域,用以產生SO中間體。燃燒器氣源為空氣和氫氣,燃燒器的溫度和氣體流量,主要由雙等離子體控制器來控制。SCD內部化學反應的效率、反應物的產量以及物質組成主要受燃燒器溫度、氫氣流量、空氣流量的影響。
根據DPSCD的反應機理。燃燒器內氫氣分上下兩路進入燃燒室,分別參與兩級離子燃燒反應。
一級離子燃燒區(qū)為氧化區(qū)域,其中空氣作為氧化劑,主要與下路氫氣混合,在燃燒室底部燃燒產生富氧火焰,將樣品中的硫化物充分燃燒后生成大量SOX化合物。在此,下路氫氣作為輔助氣,在參與燃燒的同時,還將SOX化合物助力引入二級離子燃燒區(qū)。所以,下路氫氣的流量大小,不僅決定了SOX化合物進入二級離子區(qū)的速度,還直接影響了產物在單位時間內的引入量和滯留一級燃燒區(qū)的時間。這對于提高中間體SO的反應率,減少檢測器死體積,改善信噪比十分關鍵。
二級離子燃燒區(qū)為還原區(qū)域,其中上路氫氣是從燃燒室頂部進入小陶瓷館內,參與燃燒產生富氫火焰,將一級離子區(qū)產生的SOX化合物還原為SO,從而有效增加反應中間體SO的產生,以提高SO與臭氧反應的產率。故上路氫氣流量的大小,不僅直接決定了SO的產量,還關系到SO的穩(wěn)定性。
因此,對于硫化物類型不同,基質也不同的樣品來說,需要通過調整燃燒器溫度和氣體流量,來篩選出DPSCD的最佳操作條件,以提高硫化物的檢測靈敏度。
2.3.1燃燒室溫度的選擇
樣品底氣成分是H2和CO2,且CO2中含有少量甲醇和CO。為保證兩種樣品中的H2S和COS充分燃燒,分別將燃燒室溫度設定為800℃和900℃。通過對比發(fā)現H2S和COS的峰面積均無明顯變化。說明800℃能夠滿足樣品氣中硫化物的完全燃燒。
2.3.2燃燒器氫氣流量的選擇
根據經驗,SCD氫氣總流量一般控制在40~60mL/min內,不宜過大。因為燃燒室在800℃時,如果SCD的H2/O2流速比過大或在無氧條件下運行,則陶瓷反應管表面會造成氫中毒,從而降低SCD響應值,甚至造成陶瓷管無法逆轉[3]。
選擇標氣為試驗樣本,設定空氣流量為60mL/min,分別固定上路氫氣流量為35-50mL/min,同時微調下路氫氣流量為3~15mL/min。選擇組分H2S作為主要考察對象,測定峰面積,繪制上下路氫氣流量與峰面積的關系圖。如圖3所示。
圖3 上下兩路H2流量與H2S峰面積關系圖
圖3表明當上路氫氣流量增大到40mL/min時,峰面積出現最大。說明在此流量,富氫火焰中的SOX化合物燃燒更加充分完全,中間體SO產率最大,故SCD靈敏度表現最大。但繼續(xù)加大流量,峰面積驟降。說明氫氣濃度過高后,會消耗部分空氣,致使樣品在富氧火焰中燃燒不完全,從而降低了SOX化合物反應產率,進而導致中間體SO產量下降,所以SCD靈敏度驟降。
觀察下路氫氣流量,發(fā)現峰面積隨著流量的增加而升高,到8mL/min時出現最大值,之后隨流量的增加降低。說明下路氫氣流量在小于8mL/min時,由于流速低,造成單位時間內SOX化合物引入二級離子區(qū)的量減少,進而致使富氫火焰中的化學反應不充分,中間體SO產量不足。當流量大于8mL/min時,樣品中硫化氫在富氧火焰燃燒時間短,來不及充分反應,而降低SOX化合物產量。所以下路氫氣流量太低太高均不利于SCD靈敏度的提高。只有下路氫氣流量在8mL/min,才能夠同時高效的兼顧兩級離子燃燒反應,并提高檢測器的化學反應效率。
因此,針對此類樣品,應選擇上路氫氣流量設定為40mL/min,下路氫氣流量設定為8mL/min,作為此DPSCD工作時的氫氣流量。
2.3.3燃燒器空氣流量的選擇
繼續(xù)以標氣為試驗樣本,保持上述氫氣流量的設定,然后分別調整空氣流量45~70mL/min,記錄H2S和COS峰面積,繪制空氣流量與峰面積的關系圖。如圖4所示。
圖4 空氣流量與H2S、COS峰面積關系圖
圖4表明空氣流量在55mL/min時,組分出現最大峰面積,此時檢測器表現出最大靈敏度。后隨流量的升高而迅速降低。說明較大的空氣流量,會導致燃燒室內的兩級等離子體燃燒劇烈,反應變的復雜,不利于SOX化合物的生成,進而降低SO產量。因此,分析此類樣品硫化物應選擇空氣流量為55mL/min。
DPSCD是一種等摩爾檢測器,對硫化物響應成線性。分析痕量硫化合物時不會發(fā)生檢測器猝滅現象,在一定范圍內硫化物的響應值與其結構和種類無關,不受大多數樣品基質干擾。因此可以根據已知標樣中硫化物的響應,定量測定甲醇洗裝置氣體硫化物的含量[4]。
采用上述優(yōu)化后的GC-DPSCD條件,根據工藝指標要求,使用在線氣體稀釋裝置將標準氣體用高純氫氣分別稀釋4種不同濃度。注意使用前將標準氣體鋼瓶倒置翻轉,以避免氣體混合不均勻。先調整標準氣出口壓力,使標氣流量為2.00mg/L,按照稀釋濃度的要求,再分別調節(jié)稀釋裝置EPC壓力,依次記錄稀釋后總流量、峰面積,并計算相對應組分的濃度。結果見表4。
表4 標氣稀釋數據表
利用色譜外標法,對以上數據進行擬合,得到峰面積與各組分濃度的一次校正曲線方程。求得H2S、COS相關系數分別為0.997、0.998,該線性良好,可以滿足分析要求。
2.5.1檢出限
根據上述建立的定量方法,選擇優(yōu)化后的試驗條件,以信噪比為3作為該方法檢出限,分別稀釋標氣至低濃度,由色譜化學工作站計算信噪比,做三平行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檢出限數據
2.5.2重復性和準確性
取標準氣體進行6次重復性測定,計算平均值、標準偏差和RSD。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標氣重復性和準確性數據
通過對標氣組分H2S和COS的6次分析,其測定結果的準確度較高,相對標準偏差小于1.2%,能夠滿足生產檢驗的要求。
采用GC-DPSCD法分析甲醇洗裝置氣體痕量硫化物,在操作中充分考慮各項分析條件對結果的影響。主要通過對色譜分離條件的調整和雙等離子體燃燒器參數的逐一優(yōu)化,最終保證了方法的重復性和準確性,使方法具有較低的檢出限和較快的分析速度。采用此方法容易建立,能夠滿足甲醇洗裝置氣體痕量硫化物的測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