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港下中學 程 軍 (郵編:214199)
(2021無錫中考壓軸題第28題)已知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點E是射線BC上的動點,以AE為直角邊在直線BC的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F,∠AEF=90°,設BE=m.
備用圖
(1)如圖1,若點E在線段BC上運動,EF交CD于點P,AF交CD于點Q,連結CF,
圖1
②在△PQE中,設邊QE上的高為h,請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h,并求h的最大值;
(2)省略.
解析(1)①由△AE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構圖K字型(圖2),過F作FG⊥BC,易知△ABE≌△EGF,F(xiàn)G=BE=CG=,得CF=
圖2
對于(1)②,根據(jù)∠EAF=45°,若能識別出這是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則解題自然快捷簡單.由正方形半角模型知,AE平分∠BEQ(圖3),則∠AEB=∠AEQ,由于∠AEF=90°,則易知EF平分∠CEQ,故QE上的高h=PH=PC,由
圖3
h=時,h最大值
反思 本題第②題若看不出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即AE平分∠BEQ,那么求h要困難些.
“半角模型”,就是指一個角包含著它的一半大小的角,且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把這種模型叫半角模型.當其中一個角為45°,另一個角為90°時,就稱為正方形半角模型.
如下圖,正方形ABCD中,∠EAQ=45°=∠BAD,一般有以下結論:
(1)EQ=BE+DQ,(2)△CEQ周長=2AB,(3)∠1=∠2,∠3=∠4,(如圖4)
圖4
證明,可通過旋轉法完成,如圖5,把△ADQ繞A順時針旋轉 90°到△ABQ′處,證△AEQ′≌△AEQ,得Q′E=QE,∠1=∠2,∠3=∠4.
圖5
正方形中半角模型應用十分廣泛,現(xiàn)以2021全國中考試題為例,與讀者分享.
例1(2021黃石) 如圖6,在正方形ABCD中,點E、F分別在邊BC、CD上,且∠EAF=45°,AE交BD于M點,AF交BD于N點.
圖6
(1)若正方形的邊長為2,則△CEF的周長是______.
(2)下列結論:①BM2+DN2=MN2;②若F是CD的中點,則tan∠AEF=2;③連接MF,則△AM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確結論的序號是 ____(把你認為所有正確的都填上).
解析顯然符合正方形半角模型,(1)△CEF周長=2AB=4,(2)如圖7,把△ABM繞A逆時針旋轉 90°,得△AM′D,由△AMN≌△AM′N,結合∠M′DN=90°,即證BM2+DN2=MN2.
圖7
①正確;②由半角模型知∠AEF=∠AEB(如圖8),設DF=CF=x,EF=y(tǒng),由EF=DF+BE,得BE=y(tǒng)-x,CE=2x-(y-x)=3x-y,由勾 股 定 理 ,得,故tan∠AEF=3,②錯誤.對于③利用△AMN∽△DFN(如圖9),得△AND∽△MNF,∠MFN=∠AND=45°故③正確,正確序號為_①③.
圖8
圖9
反思本試題中用到兩個常用結論,(1)△CEF周長=正方形邊長2倍,(2)EF=BE+DF.
例2(2021葫蘆島) 如圖10,將正方形紙片ABCD沿PQ折疊,使點C的對稱點E落在AB上,點D的對稱點為F,EF交AD于點G,連接CG交PQ于H,連接CE,下列四個結論中:
圖10
(1)△PBE∽△QFG;
(2)S△CEG=S△CBE+S四邊形CDQH;
(3)EC平分∠BEG;
(4)EG2-CH2=GQ·GD,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即可).
圖12
解析(1)根據(jù)軸對稱變換,易知∠CEF=∠GFQ=90°,利用K字型和“8”字型(如圖11),
圖11
得△PBE∽△EAG∽△QFG.(1)正確.(2)由折疊知(如圖11),∠1=∠DCE=∠BEC,作CK⊥EF,△BEC≌KEC,△CKG≌△CDG,問題就又轉化為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即∠ECG=45°,顯然S△CEG>S△CBE+S四邊形CDQH,(2)錯誤.(3)正確.對于(4)連NH(如圖12),則△CHN與例1中的△ANF是同一性質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實質一回事.NH=CH,則EG2-CH2=GH2,即證GH2=GQ·GD,也即證△GHQ∽△GDH,只要∠1=∠GHQ=45°,只要說明DH平分∠ADC(即B、D、H三點共線),作HS⊥AD,HT⊥CD,構圖K字型,△PRH≌△HTC,故HR=TC,HT=HS,即∠1=45°.故(4)正確,(如圖13)正確序號為(1)(3)(4).
圖13
反思對于(2)如圖11,即在正方形半角模型中,用到兩對全等三角形,△CBE≌△CKE,△CKG≌△CDG;(3)用到了模型中的第2個結論;(4)這個結論很有趣,是正方形半角模型的推論,實質是說明△CNH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與例1中的△AM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回事,如下圖所示.當∠NCG=45°,設BD交CG于H,則△CNH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圖14),同樣△CGL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圖15).把半角45°角頂點放在A處(圖16),就是例1中第(3)結論.2021黃石和葫蘆島兩地的這道試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14
圖15
圖16
例3(2021海南)如圖17,在正方形ABCD中,點E是邊BC上一點,且點E不與點B、C重合,點F是BA的延長線上一點,且AF=CE.
圖17
(1)求證:△DCE≌△DAF;
(2)如圖18,連接EF,交AD于點K,過點D作DH⊥EF,垂足為H,延長DH交BF于點G,連接HB,HC.①求證:HD=HB;②若DK·HC=,求HE的長.
圖18
解析(1)省略,證明正方形半角模型的基本做法就是旋轉△DCE到△DFA.(2)中①根據(jù)條件暗合了∠EDG=45°,即符合半角模型,△DEH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只要說明C、H、A三點共線,與例2中第4個結論一致,作HM⊥AB,HK⊥AD(圖19),易 知AH平 分∠BAD,同理CH平分∠BCD,即A、H、C三點共線,由對稱性知HD=HB.對于 ②結合HC=,利用相似,即△DHN∽DKH,DH2=,得DH2=1,DH=1(取正),即HE=1.(圖20)
圖19
圖20
反思通過旋轉DE到DF,作DH⊥EF構圖半角模型,其中EF中點H必在在AC上,本題中的H點即例1中的M點,例1和例3中部分條件和結論互換(即已知點M在對角線上,則M為某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已知H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則可說明H在對角線上),最終模型仍然是半角模.例2和例3則是構圖半角模型的兩種不同說法,例2以翻折變換陳述,例3以旋轉變換陳述,萬變不離其宗.
上述幾個2021中考試題都青睞正方形半角模型.事實上當45°角的一邊與正方形邊的延長線相交,同樣具有類似的結論.
推廣1如圖21,在正方形ABCD中,點E、F分別在CB、DC延長線上,∠EAF=45°,連EF,則(1)EF=DF-BE;(2)∠AEB+∠AEF=180°,∠AFD=∠AFE.
圖21
證明把△ABE繞A逆時針旋轉90°到△ADG處(圖22),則AG=AE,再證△AFE≌△AFG,F(xiàn)G=FE,∠AEF=∠AGF,即得上述兩結論.
圖22
推廣2如圖23,在四邊形ABCD中 ,AB=AD,∠BAD+ ∠BCD=180°,點E,F(xiàn)在BC和CD上,若,則(1)EF=BE+DF;(2) ∠AEB=∠AEF,∠AFD=∠AFE.
圖23
證明同推廣1類似.(圖24)
圖24
數(shù)學解題模型就是解題中經(jīng)常碰到的基本圖形,基本結論.這些圖形經(jīng)典美妙,結論簡潔明了,被廣泛應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熟記這些結論,不僅可以提高解題速度、提高解題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構圖能力、數(shù)學聯(lián)想能力.
解題模型雖不是數(shù)學定理,但其作用不亞于定理.它是教學中總結出來的解題利器,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它往往蘊涵著數(shù)學基本知識和基本處理方法.在復雜圖形中若能發(fā)現(xiàn)或構造解題模型,就可以直接獲取圖形所蘊含的結論和方法,實現(xiàn)思維跳躍,節(jié)省解題時間.解題模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構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有效的解題模型往往可以互換條件和結論,得到的新命題,結論具有相似性或互補性.變換模型的部分條件,從不同角度向外擴散,形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系列模型,有利于找到解決類似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模型的實戰(zhàn)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