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常年從事公司研究。
奧運史是人類突破極限的歷史,也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應用史。
1906年,世界無線廣播誕生了,人類從此邁入一個全新的傳播時代。于是在1924年的巴黎,無線廣播首次進入奧運會。
一年后,英國工程師貝爾德發(fā)明了跨時代的傳播工具——電視機,于是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中,人們首次實現(xiàn)了電視實況轉播。到了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人們又首次通過發(fā)射通信衛(wèi)星,向全世界實況直播奧運賽事。
伴隨著傳播技術的進步和迭代,奧運會成為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體育賽事。
到了1990年代中期,人類進入了互聯(lián)網時代。1996年被人們定義為“互聯(lián)網元年”,那一年,互聯(lián)網開始商用,中國的第一條互聯(lián)網專線也是在1996年開通的。同樣在那一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第一個奧運會網站上線了。
到了2021年7月,日本再次舉辦了奧運會。比1964年更進一步的是,這屆奧運會第一次使用了云轉播技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的阿里云承擔了東京奧運會云轉播的主要技術平臺的搭建工作,被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稱為“數(shù)字化程度最高的一屆奧運會”。
而在2022年2月4日開幕的北京冬奧會,人類達到了奧運會歷史上又一個新的技術里程碑——實現(xiàn)核心系統(tǒng)的全面“上云”。
換言之,今年的冬奧會是一場“云上奧運”。
像奧運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組織工作,它涉及至少六個方面的利益相關方:各國的運動員、賽事工作人員、志愿者隊伍、新聞媒體團,以及電視轉播商和贊助商等等。
為了賽事和合作的順利進行,主辦方起碼需要30多個大型工作系統(tǒng)。這一次的核心系統(tǒng)全面“上云”,就是借助5G信號的全面覆蓋,把30多個信息系統(tǒng)全部搬到云上,包括了最核心的賽事成績、賽事轉播、信息發(fā)布、運動員抵離、醫(yī)療、食宿、交通,它將大大提高協(xié)作辦公和運行效率,同時極大地降低運營成本。
例如,某場館舉辦一場比賽,要做直播工作,在云系統(tǒng)上線之前,工作人員需要把轉播車和一堆設備搬到現(xiàn)場,然后搭建網絡專線和進行復雜的布線。全面“上云”后,意味著這些沉重的設備都在云端了。
此時負責直播的工作人員,只需攜帶一只約900克重的“5G背包”,就能夠順利完成大部分至少畫面質量達到4K的直播和轉播工作。他們通過前端設備采集到賽事的視頻信號,然后實時上傳到云端。世界各地的制作人員不必再親臨現(xiàn)場,在云端就能剪輯、轉播和二次創(chuàng)作。
全面“上云”,對奧組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當30多個操作系統(tǒng)全面構建完,它將形成一份寶貴的數(shù)據資產。再過兩年,到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舉辦之際,服務北京冬奧會的云技術就可以全面賦能巴黎奧運會??梢哉f,這是中國IT工作者對全球奧運事業(yè)的一大貢獻。
在人類文明的進步中,技術變革是最不可逆的??萍荚诟淖凅w育本身,也改變著人和體育的關系。
我想,在未來的很多年里,當我們想起百年奧運的科技創(chuàng)新史,仍然會提及1924年巴黎奧運會的無線廣播,會提及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衛(wèi)星轉播,會提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網站上線,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全面“上云”,肯定也是一個繞不開的敘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