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茜茜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衡山路實驗學校,江蘇 宿遷)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中,立足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營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靈活的學習情境,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課前導入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學生對整個課程的學習體驗。由于受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興趣驅動的,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因此,只有通過良好的課前導入,才能促使學生專注于課堂,進而開展下一步的學習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課前導入模式,為學生在數學學習之初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創(chuàng)設靈活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或者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或者創(chuàng)設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在課程介紹階段用動畫為學生講故事:“今天是星期天,小明起了個大早,和媽媽一起去超市。在超市里,小明看到了他最喜歡的魔方和一輛玩具火車。媽媽買完蔬菜后,給小明買了他最喜歡的魔方和玩具火車。小明很開心?!惫适碌淖詈?,教師問:“同學們,你們喜歡魔方和玩具火車嗎?你能想象魔方和玩具火車的形狀嗎?”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的提示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這種學習情境中充分鍛煉自己的思維,提高觀察能力和應用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活動較為被動。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且發(fā)揮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兩者之間融合起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基于信息技術出現的微課教學方式,構建有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前預習階段,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推送的學習內容,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基礎知識,而教師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在課后則結合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況設置開放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厘米和米”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首先為學生制定了明確的課程學習目標: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借助實物建立一厘米的長度概念;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認識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習慣。依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課前學習時,通過微課視頻為學生講解了厘米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借助生活中的實物和自己手中的直尺,直觀地認識一厘米。在課堂學習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測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深度融合。
小學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促使學生有效理解所學內容。在將抽象知識具體化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展示功能不僅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了知識,并且為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效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圖形通過怎樣的折疊方式能夠得到正方體,也難以具體地理解正方體各個面展開之后的展開圖。針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直觀演示正方體的展開過程,通過這種直觀的展示,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明白正方體每一個面展開之后的圖形。
小學數學課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但學生受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難以理解所學內容。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為教師的教學活動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融合,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并在此過程中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體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深層次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