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甄錦珠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盡量運用自己的語言理解原文的含義,進而完善英語知識結構,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也是學生掌握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的前提和基礎,閱讀更是學生學習英語、擴大詞匯量、了解西方文化、獲取外來信息、培養(yǎng)英語思維能力的一種主要途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快速提高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關鍵,高中英語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實際,敢于創(chuàng)新,改變墨守成規(guī)的老舊方法,打造高效、快速、愉快的高效閱讀課堂教學。
對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掌握的詞匯量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閱讀的能力也不會太差,然而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的閱讀成績往往還是上不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要想流利地閱讀,就必須有豐富的詞匯量作為基礎,掌握盡可能多的詞匯量和短語量是閱讀的前提,學生儲備的詞匯越多,閱讀水平將會越高,但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自認為已經掌握了遠遠超過大綱要求的3500 4000個單詞,但由于他們所識記的詞匯都是由課本后面的詞匯表和課文注釋得來的,而這些詞匯都是源于教材中的課文,它們都是為相應的課文而服務的,教師在授課期間即使有所拓展,也離不開與課文相關的實例,好讓學生容易理解識記。在閱讀的過程中,這種情況導致好多詞匯受限,有時經常還會碰到一些生詞,表面看起來也只不過是一些熟悉的詞派生變化而來,但實質上,它是作者為上下文專門設置的,在此處有它獨特的含義,而這個特定的含義我們往往從字典上是查不到的,這導致了學生識記詞匯的弊端——太過機械化而不會融匯變通。有時,在一個段落里甚至會遇到好多個類似這樣由一個詞根派生而來的新詞,導致學生的閱讀出現(xiàn)困難,更談不上理解文意,因此閱讀題還是拿不了高分。我們常說熟能生巧,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積累中多讀多練,在熟悉了解已知詞匯用意的基礎上巧辨新生詞的具體含義和特定用法。
現(xiàn)階段英語閱讀在英語試題中所占比例不言而喻,而多數(shù)應試者在備考階段僅從英語教材、報紙、新聞、雜志等途徑獲取閱讀材料,所讀范圍、文獻極其有限,只是片面地為應試而讀,甚至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抱著課本和復習資料研究,或者拿著往年真題反復琢磨。當然,這是備考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然而,他們接觸到的文章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想在英語閱讀中得到高分,這其實和語文閱讀是一樣的,還是需要多方面收集材料,就文章體裁而言,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詩歌等,而且題材必須廣泛,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學、風俗習慣、人文地理、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還應該考慮到平時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圖標、圖表、廣告、節(jié)目單、購物單、火車票、各種比例圖等,積累知識經驗,擴展知識面,開闊視野。在閱讀中積累詞匯,在詞匯的奠基下增加閱讀,提高質量。在如此大量的強化訓練下,學生見多識廣,這樣在應試中面對各種題型都能鎮(zhèn)定自若,坦然應對,同時還能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成績。
閱讀理解教學重在方法的指導,錯誤的閱讀方法會使閱讀成效大打折扣。在考試中,閱讀速度相當重要,學生通常使用誦讀(出聲閱讀)、心讀(心里默默在讀)、指讀(手指點擊讀)、重讀(回過頭重新去讀前面已經讀過的內容),甚至搖頭晃腦地讀等各種閱讀方法,殊不知,這些方法嚴重影響到閱讀的速度,也不利于正確理解文意。舉例而言,表面看起來,重讀能使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還能再次推敲剛剛讀過而沒理解的詞句,但長此以往,會使大腦信息混亂,大大影響到閱讀的速度及成效,得不償失,同樣,其它幾種錯誤方法也各有欠缺,均不可取。當然還有其他的不良習慣,如“邊讀邊查字典”“思想開小差”“過多地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等,有時學生還會邊讀邊劃,反復翻頁,到處尋找相關線索,一旦平時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而循環(huán)下去,終將導致應考中時間嚴重不夠用,根本沒辦法在給定的時間內讀完相關內容,也就談不上去理解文意,做題一塌糊涂。
一篇文章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都有它特有的寫作背景,這就要求讀者邊讀邊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然而學生在閱讀時并沒有把文章內容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就事論事,或者說在讀文章時根本不了解該篇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識,這限制了學生對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的理解,對題目的要求也就不能準確地把握。通常情況下,作者每寫一篇文章,都有它特定的用意,不由讀者任意發(fā)揮想象,必須注意細節(jié)和銜接點,找準關鍵點,聯(lián)系實際,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提下猜測作者的真實意圖,還要注意文章開頭的點題和結尾的總結,同時也要關注每個段落的開頭和結尾句,對文中偶爾可見的一些亮點詞匯多加留意,仔細琢磨。同時,在平時學生學習積累的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其語感和悟性,使其熟練掌握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文章所涉及的人文環(huán)境、歷史背景,從而思路清晰地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理解文章并完成閱讀要求。
英語閱讀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要攻下英語這項難關,必須先要過了閱讀這一關,培養(yǎng)一定的閱讀能力,首先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學生準確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事半功倍。從詞匯入手,頻繁記憶,靈活解讀詞意,盡量正確地識別生僻詞的詞根,拓展詞匯,延伸詞義,注意一詞多義。另外,利用構詞的規(guī)則,積累詞匯,比如,名詞后綴-ment、-tion,-sion等,形容詞后綴-able、-ful、-tive、-sive等,否定前綴dis-、un-、in-等,副詞后綴-ly等,通過這些構詞法擴大詞匯量,力圖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還是要聯(lián)系上下文,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理解詞意;改正錯誤的閱讀方法,嘗試使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在練中學,在學中練,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多讀多練,熟練運用各種快速高效的閱讀方法,盡可能地排除各種閱讀障礙,克服閱讀困難,注意精讀泛讀相結合,找準主題句、過渡句和概括總結句,提高閱讀效率。
英語閱讀理解題量大、內容廣,而且時間也很有限,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拿出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和最高的閱讀本領去攻下這個難題,因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尤為重要了。一般來說,高考閱讀理解題中的一篇文章,要求在七分鐘內讀完并能準確地回答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先題后文。也就是說,拿到一篇文章,先快速瀏覽文后給出的幾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從文章里找關鍵點,劃定區(qū)域范圍,再在這一范圍內精讀上下文,理解題意,尋找信息詞,找準主題句,把握文章脈絡,并標出關鍵詞。此外,還要特別注意and、or等并列連詞,but、however、though等轉折連詞以及sothat、so、therefore等表示因果關系的詞在文中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切入,找出突破點,正確作答。當然,對那些與題目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詞句也并非不聞不問,只是需要學生一目幾行地泛泛而讀,做到精讀——深入探討,泛讀——泛泛而談,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理解文章的大意即可。因此,英語閱讀一定要掌握策略,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度。
閱讀是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先引導他們從閱讀最簡單的英文繪本開始,嚴格遵守閱讀規(guī)則,按要求完成讀后任務,逐漸提高難度,遵循他們的閱讀喜好,在喜歡閱讀的基礎上步步加深。同時,每天固定時間堅持閱讀,把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出現(xiàn)的生詞整理成冊,隨身攜帶,隨時識記,需要時查找相關的閱讀指導資料,精雕細琢,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培養(yǎng)英語思維,熟悉閱讀步驟,靈活運用閱讀技巧,巧解文后習題,把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看成是英語學習中的“重頭戲”,讓英語閱讀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下大功夫,加大強度。在學生掌握大量詞匯,熟練運用各種閱讀技巧的基礎上,引導其積極有效地參與到閱讀中來,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的習慣,探究知識結構,探究邏輯關系,深入淺出,歸納總結,探究閱讀材料的解題思路,重點關注開頭句和結尾句,對不認識的詞,要結合上下文猜測詞義,探究其來源。例如,“Forexample:From thispassage,we caninferthattheword‘vegetarians’…”顯然,要想弄清楚“vegetarians”的準確含義,就要精讀該詞所在的上下文內容,從而推測詞義。另外,還可以利用上下邏輯關系猜詞義,如表因果關系的therefore、表遞進關系的besides、表轉折關系的conversely、表并列關系的while等。例如,“Inthepast,theworldseemedtoruninan orderlyway.Now,however,everythingseemstobeina stateofturmoil.”看到這個題目,讓我們猜turmoil的意思,這就要在關鍵詞now和however上下功夫,主動探究,提高閱讀能力。
英語素養(yǎng)是英語能力和英語品質的綜合體現(xiàn),有了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學生才可以獲得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傳遞能力。
針對英語閱讀,我們通常倡導先題后文的閱讀方法,帶著文章所給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在討論互動中猜測詞義,在學中用、用中學,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Reading部分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問題:“Whatisthecorrectordertodescribe followingtext?”或“Whatisthemainideaofthistext?”這就需要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歸納總結,交流探討,在全面理解文意的情況下作出解答。
英語閱讀不能局限于課堂內的幾篇文章,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拓展思路,多閱讀外國文學,了解中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內涵。例如,在中國,red是喜慶、吉祥的象征,每逢過年過節(jié),國慶、開業(yè)或者婚慶典禮等重要節(jié)日,人們總會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然而在西方國家,red則極具血性、暴力傾向,帶有“血戰(zhàn)到底的決心”。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習慣,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閱讀不光是讀文章、了解大意、完成習題這么簡單的過程,更需要透過表面了解深層的含義,這就需要閱讀者對文章進行分類總結,融會貫通,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分層閱讀、合理概括、逐層深入,有效訓練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海量的閱讀,靈活的方法,活躍的思維,必將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效果,提升閱讀能力。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努力克服閱讀中的不良習慣,改進閱讀方法,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擴大詞匯量,豐富閱讀內容和題材,深度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提升英語素養(yǎng),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英語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