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第二實驗小學(213031)王麗
小學生想象力十分豐富,行為舉止也追求靈動性,富有極大的藝術潛力。音樂劇涵蓋了各類藝術形式,教師可利用音樂劇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契機。音樂學科教學中引入音樂劇內容,教師需要展開創(chuàng)新探索,利用音樂劇帶給學生豐富的感官體驗,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音樂劇的表演是基于實際體驗的,單單憑借理論知識,難以理解滲透。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且真實的情境,深化學生的體驗,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把音樂劇的內容滲入游戲活動中,這樣對學生更有吸引力,能讓學生產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音樂感知創(chuàng)造條件。
精選音樂劇內容,能夠為音樂課堂教學注入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刺激。教師要做好內容篩選,從不同的渠道獲取音樂劇素材,讓學生享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從而形成更多的音樂感知。如教學蘇少版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五彩民歌風”的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中講解了有關高山族的民歌知識。高山族的民歌分為四類,分別是勞動歌、生活歌、儀式歌和敘事歌,而敘事歌是以故事和傳說為基礎來創(chuàng)作的。高山族的民歌大都歡快活潑,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基于高山族的傳說,進行音樂劇的改編,撰寫了簡易的劇本。劇本是關于高山族和植物之間的故事:矮人和賽夏人兩族人因為爭奪山棕而引發(fā)激烈的斗爭,賽夏人被矮人設下詛咒而險些滅族;劇情此時反轉,賽夏人通過不斷的努力,險勝矮人;但是他們擔心矮人的靈魂會作祟,于是為了慰藉矮人,他們將傳統(tǒng)的“豐收祭”改為“矮靈祭”。這樣新穎的故事學生十分感興趣,他們看過劇本后都紛紛舉手想要獲得表演機會。
教師創(chuàng)編的音樂劇內容十分精彩,臺詞不算很多,以歌曲演唱為主,包括合唱和獨唱部分,結合部分對白、舞蹈,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屬于自己的角色,獲得了自我展示的機會,學生自然對表演投入了更強烈的情感。而音樂劇難度中等偏上,比較考驗表演者的音樂表現能力,這也讓學生有了更大的進步空間??梢姡谝魳方虒W中精選音樂劇的內容,不僅能讓學生獲得快樂的體驗,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觸動學生的音樂情結。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尚處于未定型的稚嫩時期,所以他們的思想可塑性較強,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在音樂劇的影響下,學生會有強烈的代入感,與音樂劇中塑造的人物、環(huán)境產生共鳴。這就需要教師優(yōu)化音樂劇的組織,做好情節(jié)編排、角色分配。教師首先要對情節(jié)進行適當優(yōu)化,在不脫離原本劇情的基礎上使其更加貼合學情,便于學生理解,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知;然后在表演音樂劇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進行音樂劇的編排,讓學生深刻感知音樂劇的核心思想,理解音樂劇的內涵,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優(yōu)化音樂劇組織,教師要從音樂劇的彩排訓練角度展開,讓學生自然進入音樂劇的創(chuàng)編演繹環(huán)節(jié),在真切體驗和感知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如教學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豐收之歌”的內容時,為了體現出農民伯伯勞作的不易,教師利用葉圣陶先生所創(chuàng)作的《稻草人》作為音樂劇的劇本。故事本身比較長,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音樂劇內容,教師縮短了故事的長度,保留重要的幾個情節(jié)。和本課所學的《豐收之歌》不同,《稻草人》劇本的氛圍完全相反,是比較深沉而苦悶的。教師選擇了幾段風格一致的歌曲,有學生唱的片段,也有作為背景音樂的片段。教師逐字逐句地為學生講解劇本,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進行解答。學生看起來一知半解,教師便更換視角,從劇中每個關鍵角色的角度出發(fā),剖析角色的背景、性格、經歷,并不斷地渲染故事背景,把故事講述得生動形象,讓學生沉浸其中,對角色產生共情。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漸漸入戲,情緒也隨之迸發(fā)出來。在表演練習的過程中,學生一起討論劇情和角色,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互相詢問對方的建議。在音樂劇的最后,所有角色進行合唱之時,有學生情到深處甚至抽泣起來,音樂劇的整體完成度非常高,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情感的角度進行教學切入更為合適。教師特意選擇內容深刻、劇情深沉的劇本,通過渲染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的組織形式,給予學生沉浸式的音樂劇體驗,讓學生產生共情,豐富了學生的感知,使得學生在音樂表演中傾注更多的感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音樂劇為音樂教學增添了樂趣,能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教師應創(chuàng)新音樂劇的形式,讓音樂劇煥發(fā)新的活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失去新鮮感,不同形式的音樂劇能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激發(fā)其產生更多的音樂靈感。教師可以在音樂劇表演過程中加入即興表演,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也可以從音樂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進行延伸表演;還可以模擬音樂劇劇場的演出形式,把教室變?yōu)槲枧_,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感。
音樂劇有很強的助學功能,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對其呈現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以提升教學適配性,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如教學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雨中交響”時,屋外天氣晴朗。為了將學生引入雨中的情景,教師拉上了教室的窗簾,組織學生吹玻璃瓶、搖響鼓,模仿電閃雷鳴的下雨天。教師還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大雨滂沱的視頻,配合閃電的特效,十分有暴風雨的意境。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劇《暴風雨前夕》的表演。劇本講述了在夏天下午的暴風雨前夕,海洋中的生物進行交流和互動的故事。教師提前查閱了海洋生物的資料,在劇本中增加了關于大海及海洋生物的知識,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也能學到豐富的海洋知識。學生抽簽決定角色,角色有各種魚、水母、珊瑚礁、海草等。學生自己用彩色卡紙制作角色頭飾,或者用彩色筆畫下角色形象裝飾在胸前。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唱的部分,教師指導學生把表情和情緒演繹得更加生動形象,營造出童話的氛圍。同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布景,中途穿插的科普知識也在合適的時機展示出來。在暴風雨席卷之后,學生的表演欲望還沒有冷卻,此時可以增加即興表演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盡情施展歌喉,通過自編自演的形式將劇情延續(xù)下去。
教師選取生動有趣的音樂劇劇本,在音樂劇表演中加入眾多創(chuàng)新元素,為學生模擬出真實的舞臺效果,并通過增加道具、增設環(huán)節(jié)、即興演出等創(chuàng)新的形式給予學生良好的音樂體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
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中,教學訓練的形式往往缺乏新意,教學效果也不夠理想。一般音樂教學的側重點會放在歌曲上,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致使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需求,無法衡量學生對音樂技能的掌握程度。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fā)展,教師應創(chuàng)新音樂劇訓練形式。學生在傳統(tǒng)的訓練過程中容易感到乏味,產生懈怠,因為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死板的訓練形式。在此情況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和當下的學習狀態(tài),靈活制訂與調整訓練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學生在能力范圍內都能得到最充分的訓練。在實際訓練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訓練,組員之間可以分享經驗、查驗訓練效果等,這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提升訓練的時效性,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創(chuàng)新音樂劇訓練形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對學生的訓練基礎進行把握,借助生活認知推出訓練任務,促使學生在不同訓練環(huán)節(jié)建立音樂學科認知。如教學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浪花里的歌”時,學生學唱課本中的外國童謠,表現出對異域童話故事的興趣。于是,教師在選擇音樂劇劇本時,采用國外十分經典的音樂劇《青鳥》。它十分適合使用管弦樂的形式進行表演,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教師先組織學生進行幾個聲部的練習,要求做好聲部之間的配合,練習完畢后再開始音樂劇的表演?!肚帏B》的劇本很長,歌曲演唱環(huán)節(jié)比較多,角色之間的互動也非常多。教師擔任旁白的角色,為學生提供指引,利用旁白和角色之間的單獨對話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讓劇情更加連貫。而且,旁白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為演出增添了不少異域風情??紤]到《青鳥》中的多聲部特點,教師還對音樂劇的訓練形式進行優(yōu)化,使音樂劇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教師十分注重音樂劇的訓練,按照學生的喜好選擇音樂劇本。該劇本是多聲部形式,演唱環(huán)節(jié)十分密集,角色間互動較多,與小學音樂教學的適配度很高。教師采取了分組訓練的形式,先對各組學生進行細致的訓練,再集合各組進行整體的訓練。而教師自己也參與到音樂劇的表演中,引導和推進學生的訓練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能力,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音樂技巧。
學生對音樂劇有特殊情結,不僅喜歡參與創(chuàng)編和演繹,還會主動地進行延伸應用,在生活中展開自然對接,在生活化學習過程中完成認知內化。在生活中,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音樂劇的演出活動中。為此,教師鼓勵學生展開網絡信息搜集,讓學生借助網絡進行演繹展示,這能夠對學生形成心理觸動,產生豐富的應用效果。
網絡中音樂演繹的內容有很多,教師不妨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編一些音樂劇本,自行設計制作屬于自己的音樂劇,然后借助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做展示,讓更多人觀看和聆聽,以形成廣泛互動,這樣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音樂思維。如教學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山谷回響”時,教師推出音樂劇創(chuàng)編演繹活動:“自行設計音樂劇內容,組建表演團隊,利用視頻形式呈現表演實況,將相關視頻投放到微信群中,大家進行互動交流,展開評價活動?!睂W生根據教師的設計展開具體操作,在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微信群里的互動氣氛十分熱烈。教師積極組織,引導學生主動交流,評選出精彩的音樂劇。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則對學生的學習表現給予評價,為網絡互動注入豐富動力。為激發(fā)學生的表演熱情,教師還鼓勵一些學生家長參與到互動交流中,對學生的表演做點評。家長的參與,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心理觸動,使其學習體驗更為深刻。
教師推出音樂劇創(chuàng)編演繹活動,讓學生和家長都參與到網絡交流活動中,其學習調動作用十分豐富。小學生對網絡應用很有感覺,教師的設計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當然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借助網絡平臺進行互動,相比課堂互動帶有虛擬的特點,在虛擬世界中學生能夠放開膽量進行交流,其組織優(yōu)勢更為顯著。音樂劇表現形式眾多,教師如果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創(chuàng)新設計,其助學效果會更為豐富。學生進入網絡展示環(huán)節(jié)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組織和調度,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助力。
總而言之,音樂劇是一種新穎的音樂教學形式,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音樂劇的教學形式十分靈活,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音樂水平,做好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把控,引導學生感知音樂、愛上音樂,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小學生對音樂劇有特殊情結,教師借助音樂劇展開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