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鐘山縣鐘山鎮(zhèn)第四小學(542600)陳香鳳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是口頭語言順利過渡到書面語言的關鍵所在。識字多少、識字快慢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強弱。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從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然而,識字過程是比較乏味的學習過程。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地使枯燥的教學過程變得愉快,讓學生從心里喜歡上語文、樂意去識字。
喜歡聽故事和愿意講故事是學生的天性。聽故事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講故事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學齡前兒童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學習語言的。進入小學后,如果教師能繼續(xù)采用這一方式來組織語文教學,構建以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認漢字的語言實踐活動為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想象能力,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識字。
如教學“坐”字,教師可先把它分成三個部件“人、人、土”,接著編故事:“有一天,兩個孩子出去玩耍,他們都玩累了,就背靠著背坐在土堆上休息?!边@樣,學生就把“坐”字記牢了。再如“春”字,學生常常會把“日”寫成“目”,教師就給學生編一個故事:“有一日,三個人一起去春游。”此后,再也沒有學生寫錯了。
教學“寒”字,這個字的字形比較復雜,學生在書寫時經(jīng)常多筆少畫。在教學中,教師使用了故事聯(lián)想法,在黑板上邊板書邊說:“今天天氣真冷,小明戴了一頂帽子(寶蓋兒),穿了三件毛衣(三橫),但是還覺得冷,就又穿了一件大衣(撇捺)。天太寒冷了,連屋檐上滴下的水也結冰了(兩點)?!睂W生聽得興趣盎然,還不時發(fā)出笑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輕輕松松地記住了字形,而且理解了字義。
學習“闊”字時,教師給學生講了曹操請人修理花園大門的故事:“當時,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活’字,讓修門的人自己琢磨是什么意思。同學們,你們猜猜曹操是什么心思呢?”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表各自的看法,但都沒有答到點上。于是,教師開口說道:“門上寫個‘活’,意為闊,曹操是嫌棄修花園大門的人把門修得太大了,反而不方便了?!?/p>
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教師把識字與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提升了識字的趣味性,也促進了學生其他能力的發(fā)展。
編兒歌記憶法是一年級學生最喜歡的記字方法。它能夠讓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有趣。記得在教“青、清、請、情、晴、蜻”這幾個字時,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從獨體字過渡到形聲字的學習,所以要想讓他們掌握識字規(guī)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學生一定會覺得索然無味,興趣會瞬間消失。何不讓學生自主識字呢?于是,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把生字拼讀一遍,然后話題一轉,緊鎖眉頭,略帶愁容地說道:“孩子們,今天陳老師犯愁了。這幾個字總記不清,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幫幫我呢?”話音剛落,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學生紛紛討論起來,不時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老師,我想到了一個辦法?!薄袄蠋煟乙灿修k法?!睂W生爭先恐后地舉手。我叫了一個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他站起來怯聲道:“我平時最愛干凈,因為有了水,我就能把東西洗得干干凈凈、非常清潔。所以,我這樣記‘清’字:有水非?!濉6辛恕铡?,太陽公公就會跟我們見面了,天氣就會非常晴朗。有了‘目’,可以把世間萬物看得清清楚楚?!垺亲羁蜌獾?,因為有了‘讠’,世界就變成了美好的人間?!椤亲钅艽騽尤说?,因為有了心,人間處處有真情。‘蜻’是最辛勞的,因為它要把害蟲消滅?!薄澳阏媛斆?,不但使用了‘加一加’的方法,還結合自己的生活實例,這樣識記生字就更形象、更容易了。我們把掌聲送給他?!痹谡坡曋校瑢W生的發(fā)言更積極了。又比如:“兩點一橫一個大,回家關門別忘啦(關)?!薄坝謥硪恢圾B,變成小雞跑(雞)?!薄耙蝗硕。危?;一人十口(舍);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六);太陽出來風景美(景)?!薄斑h看峨眉山不在(我)?!薄拔飨旅琅l不愛(要)。”“口中有口難開口(回)。”……運用字謎、兒歌識記生字,大大提高了識字的趣味性。
在漢語中有很多相似的詞,在教學時,教師不要讓學生獨自去識字,而是可以讓相似的詞一起出現(xiàn),引導學生在對比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辨別。其中,換偏旁是比較好的識字方法。在設計練習時,教師可以設計加偏旁、改偏旁、再組詞的練習,在不斷重復中幫助學生識字。
分析字義對比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引導學生在進行細致觀察之后,再對字詞進行分類與比較。例如,“渴”和“喝”,人渴的時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點水,而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就是口字旁。
換一換對比法。學“天”字時,把“無”的豎彎鉤換成捺就成了“天”;學“下”字時,把“上”的一橫換到“卜”的上面就是“下”了;“手”字是把“毛”的豎彎鉤變成豎鉤……像這樣的生字與熟字的比較,教師一定要多加指導,千萬不能一筆帶過,讓教學浮于表面。
加一加、減一減對比法。學習“滅”字,回憶“火”加一橫就是“滅”;學習“大”字,回憶“大”加一橫就是“天”;學習“目”字可以和“日”字相比較,因為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只有一橫,而眼睛有兩只,所以“目”有兩橫;學習“烏”和“鳥”字,因為鳥是動物有眼睛,所以里面有一個點。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教師平時也可以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讓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給一些漢字多加一筆或者減少一筆,看能不能組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注意到這些字的區(qū)別,還能讓他們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字。
在學過一個漢字之后,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從一個漢字聯(lián)想到多個漢字,將漢字連成串,辨字義、記字形,用韻文來幫助識字,這便是“字族”識字法。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找出適當?shù)摹澳阁w字”,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添加偏旁,衍生出很多“子體字”,這些類似的字就組成了一個“字族”,最后通過辨析字義的不同,編出相應的韻文來進行區(qū)分。這種識字方法優(yōu)勢是很明顯的。首先,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學生在收集“子體字”的過程中思維獲得了發(fā)散;其次,有趣的韻文幫助學生記住了字的不同意思,學生既掌握了字的形,也學會了字的音和義。注音與識字交融相通,反映出“字形類聯(lián)”“字音類聚”“字義類推”的特征。
比如,學習“青”字后,學生延伸出“清、請、晴、情、蜻”等字,通過觀察聯(lián)想,他們編寫出韻文:“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們一同捉害蟲,請出專家評一評,莊稼豐收好心情。”再比如,學習了“各、處、落、洛”等字后,學生編寫出韻文:“三人同時踏春去,觀賞了洛陽名牡丹,在各處爭奇斗艷,花落東都滿城香?!?/p>
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字的編排都是帶有“字族”特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母體字”和“子字體”歸攏起來,看成一個族,再將這一族字編進韻文中,讓生字在特定的語音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幫助學生既明字義,又辨清字形。這樣學生在學過一族文字后,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識字框架,最終逐漸形成良好的識字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肢體動作展示漢字的形義關系。漢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動詞,在學習這些動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再演一演。如學習“看”字,教師可以把手放在眼睛(目)上,模仿孫悟空看向遠方的動作。學習“跑”這個字,教師可以先做一個下蹲起跑的姿勢,然后提腿跑起來。這樣,學生就會知道“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自己表演,還邀請學生上臺表演,或者讓部分學生表演,其他學生進行猜字。教師還可以通過點評學生的表演或者糾正表演中的小錯誤,加深學生對某個字的印象。這樣的課堂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勇氣,學生也樂于參與進來。
漢字中合體字占大多數(shù)。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識字量之后,就基本上知道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義了。例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聯(lián)的字,如松、柏、林、樹等字;三點水旁代表與水有關,如河、江、湖、海等字;提手旁與人手的動作有關,如提、抬、挑、擔等字。這類有共同偏旁的字,偏旁是表意的,剩余部分是表音的,這樣的字也被稱為“形聲字”。對于這樣的形聲字,知道了偏旁的意義,看看聲旁,就大體知道這個字的讀音和含義了。這是漢語識字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學生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就能大大降低識字的難度,有些字即使還沒學到,他們也能大體了解字義和讀音。但也有個別字形旁與字義不符的,如“犧牲”這個詞,意義是指為正義事業(yè)獻出生命,有的學生提出:“老師,為什么這兩個字是牛字旁呢?”我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得出:“犧牲”過去是指殺牛、羊等來進行祭祀活動。學生馬上就理解了這兩個字是牛字旁的含義。
漢字的造字都是具有一定規(guī)律的。字理分析識字法就是根據(jù)漢字的組成結構和歷史演變規(guī)律,從漢字的音、形、義方面展開識字。漢字的造字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對漢字的造字法進行分析,運用直觀、聯(lián)想等手段識記字形,能夠有效達成識字目標。運用這種識字方法,教師首先要揭示和解析字理,幫助學生建立字的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教學程序大體是:讀準字音—解析字理—識記字形—指導書寫。常見的字理分析識字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圖示法。如教“隹”字,出示鳥的圖畫;教“采”字,出示手在樹木上采摘的圖片。
二是聯(lián)想法。如教“沙”字,啟發(fā)學生想象河水少會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現(xiàn);教“射”字,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這個字的歷史淵源,看這個字的小篆體,“寸”其實是“矢”,“身”靠著“矢”就是人拿著弓箭在射的樣子。
三是歌訣法。如教“互”字,可引導學生用歌訣“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學習”來幫助記憶。
四是猜謎法。如教“畫”字,教師說出謎面“空山中間一方田”,讓學生猜。
五是點撥法。如教“牧”字,教師點出“牜”是“?!钡淖冃危半丁笔鞘帜帽?、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原本意義。
這種字理分析識字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強化了學生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能有效地預防錯別字的產(chǎn)生,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就漢字的造字法來說,主要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幾種類型,都有相應的造字規(guī)則。在教學時,教師如果可以幫助學生正確歸類,既對增強學生的識字效果有很大的幫助,也能使學生舉一反三,拓寬認知的范疇。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第三冊語文園地一中“我會寫”里的“胳膊”一詞都帶有“月”字。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找出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月’字,都跟我們的身體器官有關系。”同時,我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本單元中帶有“月”的字,并交流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理解了本課的生字,還了解了本單元中所學的生字,從而擴大了識字面。
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既便于學生新舊認知的銜接,也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擴大識字面。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讓學生在快樂中、在玩中學知識,學生才會精神百倍、樂此不疲,學習興趣與日俱增,學習成績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