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如玉
體育課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體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隨著人們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體育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隨時關(guān)注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在教授其正確的體育知識的同時,要保證其運動安全,本文闡述了青少年在體育運動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運動損傷,同時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
運動損傷指的是在體育運動時,人體的組織或器官受外界沖擊而受到損傷產(chǎn)生的生理功能紊亂。在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經(jīng)常發(fā)生,如果不能及時地采取有效辦法,對學生進行康復治療,容易給中學生的身體造成嚴重損害,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中學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探究青少年運動損傷的常見類型,這樣才能在發(fā)現(xiàn)損傷的第一時間對其進行緊急處理,為以后的康復治療提供支持。
1 青少年常見的運動損傷類型
1.1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慢性勞損、急性外傷以及自己的疾病病理等,對人體的皮下深淺筋膜、肌腱、肌肉、關(guān)節(jié)、韌帶、椎間盤、滑膜囊及其周圍的神經(jīng)、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都屬于軟組織損傷。人在遭受軟組織損傷時,會表現(xiàn)為畸形和功能障礙,臨場表現(xiàn)為疼痛。
1.2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主要包含韌帶、關(guān)節(jié)的挫傷或扭傷,和肌腱肌肉的拉傷等。而在中學體育運動中,較為常見的就是關(guān)節(jié)韌帶的扭傷,其多發(fā)與腳踝處和指關(guān)節(jié)處,膝關(guān)節(jié)的韌帶損傷也十分常見。挫傷屬于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一種,人體的局部組織受鈍性力量的傷害,使相應的組織受到一定的損傷。小腿和大腿的前方是較為常見的受傷部位。肌腱肌肉拉傷也多發(fā)于小腿和大腿處,輕度的肌腱肌肉拉傷會讓部分肌纖維斷裂,而重度的肌腱肌肉拉傷則會使肌纖維完全斷裂。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雖然病程短、發(fā)病急,但一旦發(fā)現(xiàn)損傷,要對其進行及時處理,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十分明顯,發(fā)病部位會出現(xiàn)明顯的紅腫、疼痛以及發(fā)熱等癥狀。
1.3 脛骨疲勞性骨膜炎
大部分的脛骨疲勞性骨膜炎都是運動量過大引發(fā)的,其診斷依據(jù)如下:第一,有沒有反復地跳高、變速跑、后蹬地跑或跳遠的訓練經(jīng)歷。第二,脛骨內(nèi)側(cè)在運動后的疼痛加劇。第三,發(fā)病處可見凹陷性水腫,局部皮膚發(fā)紅并有灼熱感。
2 青少年運動損傷的常見治療方法
2.1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治療方法
在治療擦傷時,要先用生理鹽水對傷口進行沖洗,并用70%的酒精對傷口進行消毒,不作包扎處理。如果擦傷表面滲出血液,則要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接著用過氧化氫消毒,在將傷口處撒上消炎粉,最后用消毒輔料包扎傷口。例如,在田徑比賽中,有位同學的膝蓋被釘鞋劃破,傷口有血液滲出,體育教師先是對學生的傷口進行消毒,并用敷料蓋住傷口,接著進行加壓包扎。與此同時,老師發(fā)現(xiàn)膝蓋處的傷口小而且深,為了避免釘鞋上的鐵銹造成傷口感染,教師又對傷口進行了二次消毒,用生理鹽水沖洗掉了傷口上的異物,隨后進行了包扎處理。并且為這名同學注射了破傷風疫苗。以上過程是處理開放性軟組織損傷傷口正確處理方法,能有效預防傷口感染。
2.2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治療方法
肌肉肌腱、韌帶拉傷: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損傷程度進行有效判斷,確認損傷的程度較為嚴重,對于肌肉拉傷較為嚴重的情況,如肌腱被拉斷,要及時將學生送往醫(yī)院。其次,對于早期的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部位,切忌用力揉搓受傷部位或者熱敷,要先用冰袋置于其上進行冷敷,使小血管收縮。在敷完20分鐘后,用氯乙烷噴射創(chuàng)傷處。接著,用繃帶將海綿綁在損傷處,緊接著進行包扎工作,在將受傷的肢體抬高,抬到心臟的位置,加速血液回流,避免出現(xiàn)淤血。抬高傷肢的同時,可以適當服用止血藥或止疼藥。最后,外敷中藥制劑,促進傷口愈合。過了24小時后,可以結(jié)合傷情拆除包扎,并且可以外貼一些消腫類的藥膏,或用輕快的手法按摩傷肢。例如,面對中期韌帶拉傷的學生,某教師通過針灸、理療等方法,很快就幫助其緩解了紅腫癥狀。與此同時,教師還采用藥物注射、外貼生新中草藥或者活血、化瘀膏藥等方式來提升韌帶的恢復率。另外,教師還按照學生傷肢的損傷程度進行適當?shù)陌茨?,重點改善傷肢處的血液循環(huán),促使其進行新陳代謝,從而生長出新的韌帶組織,這種方式能加快韌帶纖維的再生修復速度。
挫傷:輕度的挫傷不需要做過多的特殊處理,可以先進行冷敷處理,過了24小時以后,可以適當?shù)赜没钛鲷鷦?,局部用貼上止痛膏,在傷后第一天進行冷敷,一天過后可以進行熱敷。對于傷勢較重的學生,教師可以先用云南白藥加白酒進行包扎處理,每隔一日換一次藥。
扭傷:扭傷一般發(fā)生于腕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以及腰部,因此,對于不同的損傷部位,治療的方法也有所差別。如對于急性腰扭傷,可以先讓學生在一個較厚的木床上躺成仰臥狀,在腰下放一個枕頭,先對傷處進行冷敷,隨后進行熱敷。而對于關(guān)節(jié)扭傷,如腕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等發(fā)生扭傷時,可以先將扭傷部位抬高,并進行冷敷。2天到3天以后再進行熱敷。如果扭傷的部位發(fā)生腫脹、疼痛、皮膚青紫等情況,可以將長燉熱半斤陳醋,將毛巾浸入其中,隨后蘸敷換患處,每隔2天或3天蘸敷一次,每次蘸敷10分鐘作左右。
脫臼:當學生發(fā)生脫臼時,教師要立刻叮囑學生保持安靜,讓身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不能對脫臼的部位進行揉搓、按壓等操作。如在肩部脫臼,可以將學生的肘部彎成直角,用三角巾將肘部和前臂托起,掛在頸上。接著用一條寬帶繞過腦部,在對側(cè)腦系好。如果在髖部脫臼,則可以讓學生直接讓在軟臥上,隨后將其送往醫(yī)院。
2.3 脛骨疲勞性骨膜炎的康復治療方法
第一,對于早期的脛骨疲勞性骨膜炎學生,可以用彈力繃帶先為其做簡單的包扎,使其下肢運動壓力得到一定的緩解。第二,可以在錫箔紙上涂上2%的硝酸亞汞,接著用膠帶將學生的患肢固定好。第三,將學生的脛骨浸入50℃的水中,用舒活酒推拿脛骨。例如,某校的中學生由于運動量過大導致脛骨疲勞性骨膜炎,教師先命令該同學立刻原地休息,接著,教師用彈力繃帶對其小腿進行裹扎,并將其傷肢抬高。接著配合針灸、按摩以及中藥外敷等方法予以治療。與此同時,教師還在學生的患肢涂上了骨膜舒痛膏,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恢復。以上操作實現(xiàn)了對患肢關(guān)節(jié)腫脹發(fā)作的有效預防,有利于學生的骨膜組織的修復,能有效改善骨膜充血、水腫的狀態(tài),有效促進了腿部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了骨膜組織的過度增生,提升了學生脛骨恢復健康的效率。
3 青少年預防體育運動損傷的策略
3.1 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首先,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研究,對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都有足夠的了解,并考慮本課可能會發(fā)生的安全問題,提前準備應對方案。對課程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搭配,設計科學的訓練方法,結(jié)合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嚴謹?shù)亟M織課堂各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展現(xiàn)個性鮮明的教學方案。如在進行跳高、立定跳遠等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為同學們作出不同的高度標記或遠度標記,分層次訓練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
其次,教師要做好場地設備的維護工作,中學生在體育課的活動范圍較廣,教師要結(jié)合不同的體育課程隨時變換授課地點。同一節(jié)課的授課班級較多,增加了很多干擾因素,這導致很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時候設備的安全性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要提前檢查單雙杠是否足夠穩(wěn)固,背越式跳高等防護措施是否足夠完善,以及籃球球架、球筐等是否堅固等。還有其他相關(guān)器材、設備等是否存在破損等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要隨時做好登記,以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2 做好活動課前后的放松練習
在體育課的最初階段,教師都會讓學生作熱身運動,通過伸手、壓腿等動作進行熱身。并且在不同的季節(jié),教師會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熱身的時間,如在夏季時,一般教師會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就完成熱身運動,而在冬季時,熱身運動的時間則可以拉長一些。在課前做熱身運動,可以讓學生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生理準備,讓同學們的各器官、內(nèi)臟等處于活躍狀態(tài),可有效打破其運動前的生理惰性,這樣,中學生可以有效避免在接下來的課程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由此可見,體育課前做熱身運動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如果課前的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到位,學生韌帶、肌肉等都處于緊繃狀態(tài),學生進行突然運動,很容易使身體的各部位受到損傷。因此,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做好熱身運動。另外,教師在準備熱身動作時,要結(jié)合中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對于運動中負擔較大的部位和易受傷的部位,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安全防范,促使其提高熱身的效率,同時保護好自身的安全。
而與活動前所做的熱身運動不同的是放松運動。在體育課上,經(jīng)常能看見以下場景:學生在經(jīng)過激烈地運動之后,趴在墊子上或草坪上,由其他同學對其進行拍打、揉捏、敲打等,而這些做拍打動作的同學的目的是幫助被敲打的同學進行肌肉放松,幫助其消除體內(nèi)的血乳酸,使其消除疲勞感,從而盡快恢復體力。而這些敲打、捶打動作也能讓同學的身體放松下來,讓緊張的運動機體慢慢恢復安靜狀態(tài),從而讓心肺活動恢復到原來的平靜狀態(tài)。
3.3 提高中學生的運動安全意識
在每次體育課前,教師都要對學生反復強調(diào)安全問題,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同學不在意老師的叮囑。因此,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由于對技術(shù)動作掌握得不到位,或者在做難度較大的動作時造成運動損傷。例如,在原地擲實心球的練習中,教師要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就向?qū)W生強調(diào)注意事項:第一,在原地保持前后腳站立。第二,將雙手放在頭上的正面,這里要注意不是從肩部投出。第三,球出手以后,要讓兩腳保持前后交換步。絕招就是將男女學生分開,分別進行不同的安排,可以將男生安排在三個相距不同的場地,如一個場地相距十米左右,第二個場地可以相距15米,第三個就可以相距20米左右。部分男同學對動作要領(lǐng)掌握得非??欤蠋熣故具^一兩遍,男生們就可以投的很遠,因此,可以將這樣的男生安排在第三個場地。技術(shù)掌握程度一般的男生,則需要老師多教幾遍才能掌握技術(shù)要領(lǐng),可以將他們安排在第二個場地。剩下的小部分男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對動作技巧掌握的速度較慢,教師可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重點指導。與此同時,老師可以引導同學之間進行互相探討,思考怎樣才能提高成績。同樣女生的練習也可以像男生一樣,分別在三個相距不同的場地進行練習,女生的三個場地相距距離可以設置為8米、10米、12米。當女生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們面對面而戰(zhàn),在每個場地的相距線以外3米的地方,可以設置班干部或者體育骨干負責指揮,讓站成一排的學生聽口令統(tǒng)一至擲球,讓對面的學生在所有的球落地,且聽到體委發(fā)出撿球的口令以后進行撿球。通過以上方法組織教學,可以讓中學生更好的熟練技術(shù)動作。在這個基礎(chǔ)上,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在設計具體的教案時,要周密地考慮教案實施的預防措施和安全系數(shù)。而在實施教案時,首先可以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規(guī)范操作教育,并且要采取足夠的安保措施,以免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另外,學生自己也要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要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范和體育課的行為規(guī)范。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會存在個別學生不聽指揮的現(xiàn)象,這類學生通常會在沒有聽到撿球口令的情況下做出搶先動作,而這時候,有部分擲球的同學動作稍遲,球會晚一步出手,這時候出手的球就容易對搶先動作的同學造成傷害。還有一些同學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認為在體育活動中受傷是十分正常的現(xiàn)象,沒必要給予其過多的重視。但正是因為抱有這樣的僥幸心理,很多運動損傷都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給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上都留下了陰影,影響其身心健康成長。因此,教師一定要向中學生灌輸安全意識,讓同學們在體育課堂上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
3.4 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要響應國家號召,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可以為中學生安排特定的鍛煉時間,如要求學生每天鍛煉一個小時、開展有趣的班級體育比賽活動等。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中學生的體育活動積極性。例如,學生在參與籃球賽時,他們發(fā)心理和體魄都是積極向上的,帶著愉悅的心情參與這些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又能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增強中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而體育教師則可以通過這些活動向同學們傳授更多的體育運動安全知識。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中學生都能夠主動地接收這些安全知識,從而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
4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對青少年進行體育教學,需要教師隨時隨地關(guān)注學生的人身安全。通過上文的研究發(fā)現(xiàn),加強對開放性和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康復治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軟組織損傷恢復的效率,在這個基礎(chǔ)上加強對脛骨疲勞性骨膜炎的治療,能進一步修復骨膜,促使其進行更快地再生。另外,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重視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有所注意,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造成身體損傷。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