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陳新文
陳新文,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出版人、詩人、書法家。現(xiàn)為《芙蓉》雜志社長、主編,湖南省文聯(lián)委員,湖南詩歌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新聞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所謂三好,是說他詩好、字好、編的書好。
先說詩。我見過幾篇評他詩的文章,自然是十分中肯的。但說實話,關于詩,我最怕看這種理論文字。本來一首好詩,我讀著有趣,但被他們分析來分析去,或從哲學的高度,或從玄學的高度,或從生命的高度,我看著看著,忽然就糊里糊涂不知所云了。
我說陳新文的詩好,我喜歡他的詩,是我覺得他的詩有趣。比如《三季》:“一陣風/吹散今年的春光/夏天的記憶被酷熱蒸發(fā)/除了喘息沒什么可以留下/秋樹上愛的明月/依然有著彎彎的刀傷/愈合只是一瞬間的假象/那大路上的詩人/心中有歌卻嘴上沉默/陰影拖在身后/無法稱出重量”。
某夜,我讀著新文的這首詩,不能自已。開始,我在自家的陽臺上張望,在兩棟高樓之間,一彎殘月。我感覺這殘月是被兩棟高樓擠壓的,那么孤單無助。周圍沒有星星,也沒有云,有的只是高樓與高樓之間的冷漠。我傷感,我肌肉酸痛,我不由自主地又走下樓去。夜?jié)u深,我坐在某一棵桂花樹下發(fā)呆。仿佛那一彎殘月知曉了我的心思,她忽然就從兩樓之間跳到了最高的那棵桂花樹上。我不由自主地在口袋里摸來摸去,我想摸出一片創(chuàng)口貼來。我想到那桂花樹的枝丫間,摸摸那月亮彎彎的刀傷。我知道那刀傷已經愈合,但留下了疤痕,疤痕是一種記憶。每年的某個日子,就會隱隱作痛。我試圖與那殘月對話,想從她那里打探另一個人在另一座城市的消息。但我又分明看見幾片桂花樹葉飄落在地上,那是桂花樹被月亮彎彎的刀傷所觸動,而發(fā)出的幾聲嘆息。
又比如《鏡中一生》:“曠野開了一朵花/鏡中一定在開/另一朵/窗前閃過一個影子/鏡中為什么不/香氣彌漫/站在鏡前/迎面撞上/一個無法抵達的自己/鏡子映照著我/這世界即時擁有了/雙份孤獨/面對鏡子/我想象已做好/一切加倍奉還的準備”。
我每天都站在鏡前。一早起來,刷牙洗臉,然后看看我的胡子與頭發(fā)。頭發(fā)十天半月刮一次,否則那瘋長的白發(fā)讓人恐慌。胡子不刮,但十天半月要染一次,不能太黑,也不能太黃,要拿捏一個度。既要有歲月的滄桑,又要有秋天的氣息。鏡中的那個我,會不會笑話我呢?我用熱水洗澡,鏡子就被水霧覆蓋。鏡中的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我,忽然之間迷失了自己。一天之中,我們要照多少次鏡子呢?我住在二十一樓,電梯四面都是鏡子。我被鏡子中的我包圍。如果孤獨,那便是數(shù)不清的孤獨。電梯中的鏡子,有的讓我變高,有的讓我變胖。不看新文的詩還好,看過之后,我在電梯中無所適從。我想抵達自己,與鏡中的自己握手甚至擁抱,但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無數(shù)個自己,無數(shù)個世界。我在電梯中左顧右盼,做出各種古怪的動作。
新文的詩好,好在能讓我偶爾失去理智。渾然不覺間,進入到他的詩中,成為他詩中的一個意象,一個細節(jié),一個詞。就像做夢一樣,在他詩的世界里荒誕而又自如地行走,沒有道理可講。我感動,我陶醉,我迷失。同時,我又在鏡中發(fā)現(xiàn)我的孤獨像長壽眉一樣長,深深的皺紋如月亮一般,有著彎彎的刀傷……
再說字。好多年前,寫過一篇小文《漸顯闊大氣象,接近心手無礙——聊聊陳新文的書法》,不長,照錄如下:
聊聊陳新文的書法,這實在是不準確的。準確地說,應該是聊聊我對陳新文的印象,這其中包括他所癡迷的書法。對書法我是外行,內行一見他的書法,就知道深淺,知道他的功力到了那個份上。我揚長避短,世故也好,圓滑也好,至少我不會輕易地顯歪。
早兩天我們在一起喝茶,他還給我看了一首新寫的詩。他是有靈氣的??丛娢冶瓤磿▋刃?,一個人能不能寫詩,或者說能不能稱之為一個詩人,我只要看他或她幾首詩就可以了。有的人寫了一輩子詩,說得不客氣點,那是連門都沒有摸著的。新文是能寫詩的,新文是個真正的詩人。
在這個城市要找一個喝茶的人,當然不難,但如果要找一個不但喝茶,同時還能聊書的人就真的不那么容易了。最近幾年,我和新文走得比較近,原因是一個字:書!新文在湖南文藝出版社供職,曾經編輯過不少的好書。比如《心靈雞湯》系列,就有百多種。又有《風尚聽讀》《風尚悅讀》幾十種。我就主編過其中的四種,即“世界文學史上最美的散文和詩歌”等。這四種書都是新文責編,因此我們也就經常地相約喝茶聊書。說起來也許沒人相信,我們聊書,聊得特別投入。比如某一本暢銷書是如何出籠的,某一本書的廣告語又是誰的杰作。聊書的創(chuàng)意,聊書的設計,聊與書相關的種種。好幾個晚上,一不留神,就聊到了茶館打烊。
我原本并不知道新文在書法上的造詣,有幾次我和新文喝茶時,他忽然把手機放到了我的面前,讓我看看他寫的字。我一看,哎呀,不錯不錯,沒想到他在書法上還有如此的功夫啊。新文便謙虛:寫著玩,寫著玩。我說,玩好啊,有一種玩的心態(tài),那書法自然就會達到一種境界。去年的五月,西安的漢江送給了我一套珍貴的《西安碑林名拓典藏》,一個雅致的木盒裝著十二冊碑帖,其中還有一幅五張黃庭堅的原拓片。有一天,新文來近樓觀書,我便向其展示,誰知新文一見,眼睛里就放出異樣的光來。他先把那十二冊碑帖翻了好久好久,后又把那五張黃庭堅的原拓片一張一張地展示在我一樓的長條桌上。我發(fā)現(xiàn),新文整個的身心都被粘住了。我當時忽生一念,我于書法畢竟是外行,這一“典藏”放在我這里只會束之高閣,怠慢那是難免的。我何不拿出點古人“寶劍贈英雄”的氣概來呢?我把這意思向新文一說,新文還真的沒有太講客氣,因為他實在是太喜歡了。
后來聊天時得知,新文自幼就對書法特別喜愛。他沒有拜過名師,全是自摸門道,但他路子走得很正,長期臨帖不斷。顏真卿、柳公權、《張遷碑》《蘭亭序》、王鐸、何紹基等,無數(shù)的名家名帖,他反復研習。從初中到高中,每到春節(jié),他就會為當?shù)氐睦相l(xiāng)寫春聯(lián),每年都要寫一兩百幅。在他的老家,新文的春聯(lián)是很有名氣的。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近日,新文從QQ上發(fā)來幾幅他的作品,我的感覺是:漸顯闊大氣象,接近心手無礙。假以時日,那是要在書法家的前面加上一個“大”字的。所以,我得選一個合適的時候,向新文求一到兩幅字,然后靜靜地等待,等待著它的升值。
哈哈,某刊編輯讓我為新文的書法寫幾句話,這簡直就是他的“大雅”遇到了我的“大俗”,不知我這么一通胡說,能否交差?
此文寫作距今已近十年,現(xiàn)在新文的字自然是今非昔比。他的一位現(xiàn)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的大學同學王美怡女士說:“他的字擺在我的面前,總讓我想起許多樸素的事物。這些事物似乎在現(xiàn)代生活中消逝已久,難覓蹤跡了。比方說,冬日小橋流水邊的老樹枯藤,山村茅檐之下初綻的寒梅,我甚至會想起少年時候在山里面,下雪的夜晚,聽到飛雪折竹的清響……我眼中的新文,如今已經走到儒釋道渾然一體的境界。品高,字自然不俗。無須炫技,也不帶雜念,新文寫得從容灑脫,字里另有一種老僧入定的樸拙?!?/p>
書法家兼書法評論家張瑞田先生則從碑學的角度評曰:“陳新文是當代文人,獨鐘碑學書法。這一點是不是先賢詩文的指引,或者是碑學書法獨有的蒼茫與鏗鏘,引起了詩人的靈感?應該是的。陳新文對新事物很敏感,他學習書法,不喜歡循規(guī)蹈矩,他愿意在變化中體悟書法的魅力,愿意在陌生中感受書法的點線、結構、韻味。這樣的傾向,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當代文人在碑學書法中的展開,靜穆而沉著,深情而放達?!?/p>
最后說說陳新文編的書。今天下午,我一直都在讀余秀華的詩。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的《搖搖晃晃的人間》。隨便翻開一頁,我便讀到了她的《心碎》:“……咖啡座前的那一個,不是我/月上柳梢頭的時候,那個人不是我/相濡以沫的一個不是我/唱歌的不是我//流淚的那個是我/把愛和生命一起給出的是我”。我把這本書翻開又合上,合上又翻開,五味雜陳。這本書是陳新文編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本書,2014年《詩刊》9月號的下半月刊,在“雙子星座”的專欄中集中推出了余秀華的9首詩。11月10日,詩刊社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了這一組詩。陳新文說:“第二天晚上我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非常震撼。她質樸鮮活有力的詩歌語言一下子擊中了我。職業(yè)習慣讓我覺得,這樣的詩人值得為她出一本詩集?!?/p>
2014年11月12日,陳新文就和余秀華聯(lián)系上了。此時,全國還沒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和她聯(lián)系過。這是余秀華出版的第一本詩集。在她還沒有大紅大紫的時候,開印一萬冊,稍懂出版行情的都知道,這是要冒風險的。后來余秀華紅遍詩壇內外,這本詩集自然大賣。據(jù)說至今已售出40萬余冊了。這在近一二十年的詩歌出版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這之后,湖南文藝出版社又推出了余秀華的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
在陳新文所編的書中,還有李修文的《山河袈裟》,也是重中之重,很值得一說的。評論家劉川鄂、錢剛在評論此書時說:“《山河袈裟》,十年一劍,鑄就快時代的慢作品,它是李修文的惶惑之書。里面有著小人物,有著大悲憫,寫顛簸流離,寫山河浩蕩,寫人民與美,直至把自己寫成了大地的亡靈。大幕拉開,人間天堂地獄融為一體,無比闊大??吹叫浅介W電,發(fā)足狂奔;看到老僧禪定,山河入夢……”又有評論家賈想說:“我們遭遇了一個奇特的文本,它坐落在散文的群山之中,卻隱秘地孕育著敘事的溪澗。它的作者披著修辭的袈裟,僧侶一樣在山河之間奔波??瓷先ブ皇窃谫濏灡娚?,其實卻是在療救自我……”《山河袈裟》是李修文的首部散文集,此書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這之后,李修文的《致江東父老》,也是陳新文所編書中,很有成就感的一本。
我和陳新文有著相似的經歷,我編報紙副刊、編雜志、編書,可以說當了一輩子編輯。我是內行看門道,我深知,當一個好編輯,編出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還有人文情懷的好書是多么不容易。一本書從策劃、組稿到編校、裝幀,再到印刷出版,其間的艱難曲折與辛勞,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陳新文從大學畢業(yè)便進入湖南文藝出版社,參與編輯的第一套書,是《瀟湘戰(zhàn)史》系列,六大本:《最后一戰(zhàn)》《血在燒》《落日孤城》《八千男兒血》《逝水滄?!贰妒幏舜笙嫖鳌贰_@套書我曾翻過,也知道當年產生的巨大影響,但未收藏。在寫此文時,為表對新文和當年帶他入行的編輯老師的敬意,我特在孔網下單,買了一套,以補近樓之缺。
陳新文編輯和策劃的好書太多,限于篇幅,在此從略。如同書畫,得留白。我說陳新文是詩好、字好、編的書好的三好先生,貌似調侃,實則有一說一,不打妄語。
(彭國梁,詩人、作家、畫家、藏書家,原《創(chuàng)作》雜志主編。已出版《愛的小屋》《感激從前》《長沙沙水水無沙》《民國名人在長沙》《書蟲日記》一至五集、《前言后語》《近樓書更香》《近樓書話》《胡思亂想》等詩、文、畫集四十余種;主編《悠閑生活絮語》等悠閑系列、《跟魯迅評圖品畫》等圖文系列、《我們的春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各類圖書一百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