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谷音《思凡》劇照。
水磨昆腔,如花美眷、似水流年。4 月 8 日,由上海昆劇團和華鐘咨詢聯(lián)合主辦“霓裳和韻”昆曲專場,將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盛大公演。被稱為“大熊貓”的國寶級昆劇表演藝術家計鎮(zhèn)華、張銘榮、岳美緹、梁谷音、蔡正仁將齊齊亮相,攜手奉上折子戲精彩匯演。
中日民間文化交流由來已久,多年來,華鐘咨詢公司積極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十年前就曾舉辦“馨風和韻”昆劇公演。十年后的今天,再次舉辦“霓裳和韻”昆曲專場演出,十年之期見證了中國戲曲的繁榮發(fā)展,也見證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文化交流格局的誕生。對此,蔡正仁笑稱:“我們這一臺‘超高齡’,可算創(chuàng)下舞臺紀錄,后面有沒有來者不曉得,但肯定前無古人,當年傳字輩老師也沒這么老還在登臺的?!?/p>
梁谷音此次將獻演其成名作《思凡》,凡了解昆曲的都知道“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作為旦角挑梁的重頭戲,《思凡》這一折,主角要在臺上載歌載舞40分鐘,對唱功和做工要求極高,既要細膩刻畫年方二八的少女如何忍受思凡的苦悶、懷春的悸動,還要將數(shù)羅漢等絕技巧妙無痕地融于表演之中,歷來是昆曲舞臺上的經典名作,難度極高。自1991年后,梁谷音就沒有帶妝完整唱過《思凡》了,此次再度上演,這于她無疑是一次巨大挑戰(zhàn)?!拔乙呀?0歲了,再演此劇,一定有許多不足,但相信觀眾一定會對我很寬容。”
此次獻演的《驚鴻記·太白醉寫》是蔡正仁最喜歡的一折戲,也是他悟得最艱難的一折戲,他自己就為此走過一段彎路。1958年,不足18歲的蔡正仁被要求演出《太白醉寫》。這是一出表演難度極高的戲,俞振飛20歲學起,40多歲還不敢演,蔡正仁只能硬著頭皮去求教。沒想到俞振飛一口答應,他說:“我建議你先向沈傳芷老師學,因為我也是向他學的,你向他學了,我再來給你加工?!本瓦@樣,蔡正仁學下了《太白醉寫》,在文化廣場演出后,他心中不免得意,覺得老師40歲才拿下的戲,被他提前20年完成了目標。
然而,20余年后,當蔡正仁想再度拿起《太白醉寫》這折戲,卻驀然發(fā)現(xiàn),好像他從未真正讀懂、學會過這出戲。那一次的演出,他在舞臺上感覺自己就是個大寫的“尷尬”,手和腳都有無處安放的感覺。沮喪之下,他寫信去請教恩師俞振飛,信中直言:“為什么人到中年,我反而不會演《太白醉寫》了?”沒料到俞老回復說:“我等你這句話等了20多年了,知道自己演得不舒服,說明你進步了。”俞老坦言:“初學三年,走遍天下;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康氖欠e累與感悟?!贝舜危x擇《太白醉寫》這折戲,既為心中那一點念想,也為今年紀念恩師俞振飛誕生120周年。
耄耋之年,雋雅輝煌。因為昆曲,這群“80后”依舊活躍在舞臺上,總也不老。正像蔡正仁說的那樣:“今天,我們一群80多歲的昆曲人還能攜手登臺,唱我們最愛的昆曲,臺下還能有那么多捧場的戲迷和觀眾,既是我們之幸,也是昆曲之幸。我也希望我們能為后來人樹立一個榜樣,但愿在他們80歲時,也能如我們這般登臺,也依舊能有掌聲在臺下響起?!?/p>
近日,上海博物館再推“受贈文物展”以表彰和紀念建館70年來的文物捐贈人。本次展覽匯聚196件/組捐贈文物,重要展品包括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局部)》、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等,彌足珍貴。
343350102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