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王逸
從戰(zhàn)區(qū)撤離的時候帶上寵物,是不是自私?在烏克蘭留學的印度女孩阿麗亞?阿爾德目前就遇到這樣的問題。20歲的她從烏克蘭撤離時堅決帶上寵物狗,照片登上印度媒體后引發(fā)巨大爭議。對于一些人的爭議和不理解,阿麗亞稱:“如果拋棄我的狗,那才是自私。”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9日報道,阿麗亞剛剛帶著她5個月大的哈士奇“扎伊拉”離開烏克蘭,返回老家印度喀拉拉邦。許多印度學生都將他們的寵物貓狗從烏克蘭帶回來,但阿麗亞抱著扎伊拉在一輛開往羅馬尼亞邊境的巴士上的照片在網(wǎng)上瘋傳后,她的經(jīng)歷便成了印度很多媒體的頭條新聞。稱贊聲和質(zhì)疑聲紛至沓來。當阿麗亞抵達喀拉拉邦的科契機場后,一群記者走上前去競相采訪她。之后喀拉拉邦教育部長西萬庫蒂在臉書上寫道:“阿麗亞正從戰(zhàn)場回到印度,但沒有放棄她的狗狗。這一切都是來自愛的付出,世人以愛走到老?!?/p>
但也有網(wǎng)友在社交網(wǎng)站對阿麗亞的行為提出質(zhì)疑,“你父母送你去學習還是去照顧寵物?”還有人說,當人類面臨危險時,印度政府為什么要在撤離航班上安置動物?對此,阿麗亞解釋說,扎伊拉待在飛機貨艙里,并不存在占用位置的問題。她說,“我是一名醫(yī)學院學生,被教導拯救生命,不論是人還是動物”。
BBC稱,在人道主義危機中拯救動物的確是一個棘手問題。2021年,在阿富汗經(jīng)營一家動物收容所的英國人潘?法辛,因為在塔利班掌權后帶著狗貓撤離了這個國家,而不是他的阿富汗員工,受到嚴厲批評。法辛聲稱,由于塔利班的威脅,他當時不能帶員工一起上飛機。
事實上,帶上“扎伊拉”的回家之路可謂充滿艱險。俄烏沖突發(fā)生前,阿麗亞在位于烏克蘭中部的烏克蘭文尼察國立醫(yī)科大學讀大學二年級。據(jù)她回憶,當時她唯一的想法就是,“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不能離開扎伊拉?!焙眯牡呐笥押陀H人建議她把狗暫時交給別人,但阿麗亞拒絕了。她說,“我知道沒有人會像我一樣愛她、寵她?!?/p>
隨著戰(zhàn)事推進,阿麗亞別無選擇只能撤離時,她的家人也都支持她帶著扎伊拉一起離開。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她在一天內(nèi)成功拿到寵物護照等必要文件。俄烏沖突第三天,阿麗亞帶著拉”乘公共汽車去了羅馬尼亞邊境。一路上,“扎伊拉”自始至終緊緊地跟在阿麗亞身邊,一直很安靜。
但由于等待過境的,車輛排起了長龍,巴士司機在距離邊境20公里的地方將他們放下。他們開始徒步走向邊境。阿麗亞和她的朋友帶了果汁和餅干,還有給“扎伊拉”的狗糧。在路上,阿麗亞來了例假,背也開始疼了起來?!霸晾币查_始一痛一拐地走路,似乎很痛苦。為了減負前行,阿麗亞丟掉了多數(shù)東西,最后就只留下狗糧和旅行文件。到了邊檢站,一直乖巧的“扎伊拉”被擁擠的人群嚇到了,不斷發(fā)出哀鳴。為了不讓“扎伊拉”受傷,阿麗亞只能拼盡全力將她抱起來。一次次跟同學們一起試圖向前方移動,而烏克蘭士兵也看到了這一幕,向他們示意可以通過,他們這才順利離開烏克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