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初珍,丁紅娟,朱春梅,黃瑞蓮,鄭雪村
(廣東省豐順縣人民醫(yī)院 婦產科,廣東 梅州 514300)
妊娠期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間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是女性妊娠后,因為自身對營養(yǎng)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攝入量增多,容易出現營養(yǎng)控制不佳的情況,長期進食量未能控制可導致GDM的發(fā)生[1]。正常的妊娠女性中,機體糖代謝可滿足機體能量供應需求,脂肪不會產生氧化供能,但是GDM患者存在糖代謝障礙,導致脂肪分解增多,經肝臟氧化代謝后使得血清與尿液中的酮體生成顯著增多[2]。GDM患者的酮體水平遠遠高于正常孕婦[3],血漿中較高水平的酮體會影響胎兒大腦、神經發(fā)育,并與胎兒畸形發(fā)病率呈正相關關系[4]。然而現階段關于酮體與早產、低體重兒及死胎等不良出生結局相關性的研究較少。為了更全面地了解GDM孕婦酮體水平對出生結局的影響,本研究選取84例GDM患者,探討血清、尿酮體水平與出生結局的關系,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GDM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8~45歲,平均(32.15±2.15)歲;孕周24~28周,平均 (26.15±1.16)周。納入標準:①符合GDM的相關診斷標準:行75 g OGTT試驗,空腹及服糖后1 h、2 h血糖標準為5.1 mmol/L、10 mmol/L、8.5 mmol/L,任何一點血糖值≥上述標準值即可診斷為GDM[5];②年齡在18~45歲,單胎孕婦;③在本院進行分娩并可追蹤到出生結局;④本人知曉研究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高血壓及高血脂等妊娠疾病的孕婦;②多胎孕婦;③合并精神疾病或者溝通障礙的孕婦。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研究方法收集GDM患者的基礎信息,具體如下:①人口學信息:年齡、孕產史、家族史;②身高、體重、血糖及生化結果;③胎兒B超結果、羊水情況等。于孕婦清晨空腹時采集靜脈血液3 mL,將血液標本置入裝有抗凝劑的試管中,1 000 r/min的速度持續(xù)離心20 min分離血清,應用血清β-羥基丁酸檢測酶速率法檢測血清酮體水平,血清酮體水平>0.3 mmol/L即為陽性。采集孕婦晨起時的中段尿液,采取硝普鹽半定量實驗檢測尿酮體水平,若尿酮體出現紫色為陽性,5 min內不出現紫色或者僅僅出現淡黃色為陰性。
1.3 觀察指標根據血清酮體的檢測情況分成A組(陽性)、B組(陰性),根據尿酮體檢測情況分成C組(陽性)、D組(陰性)。隨訪各組孕婦的新生兒出生結局,包括早產、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出生缺陷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酮體與出生結局的關系A組的早產、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出生缺陷比例均顯著高于B組,新生兒Apgar評分顯著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血清酮體水平孕婦的出生結局比較[n(%);±s,分]
表1 不同血清酮體水平孕婦的出生結局比較[n(%);±s,分]
組別 n 早產 巨大兒 低出生體重出生缺陷 新生兒Apgar評分A組 51 6(11.76) 4(7.84) 10(19.61) 4(7.84) 9.12±0.25 B組 33 1(3.03) 0(0.00) 2(6.06) 0(0.00) 9.51±0.13 χ2/t 4.125 4.215 4.815 4.215 21.496 P 0.026 0.022 0.014 0.022 <0.001
2.2 尿酮體與出生結局的關系C組的早產、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出生缺陷比例均顯著高于D組,新生兒出生Apgar評分顯著低于D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尿酮體水平孕婦的出生結局比較[n(%);±s,分]
表2 不同尿酮體水平孕婦的出生結局比較[n(%);±s,分]
組別 n 早產 巨大兒 低出生體重 出生缺陷 新生兒Apgar評分C組 46 4(8.70) 5(10.87) 4(8.70) 4(8.70) 9.14±0.24 D組 38 1(2.63) 1(2.63) 0(0.00) 0(0.00) 9.52±0.15 χ2/t 3.625 4.215 3.859 3.859 18.152 P 0.047 0.022 0.027 0.027 <0.001
2.3 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清酮體、尿酮體水平與早產、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出生缺陷等新生兒不良結局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酮體、尿酮體水平與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相關性
既往關于GDM患者酮體水平與胎兒關系的研究多集中在胎兒畸形方面,關于酮體對胎兒其他情況的影響研究較少,這對于指導GDM的個性化干預不利。本研究探討血清酮體、尿酮體水平與新生兒出生結局的關系,結果顯示,在血清酮體與尿酮體陽性的GDM患者中,早產、巨大兒、低體重與出生缺陷的比例均顯著高于酮體陰性的GDM患者,酮體陽性GDM患者的新生兒Apgar評分顯著低于酮體陰性患者,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酮體、尿酮體水平與新生兒不良結局有顯著相關性。酮體屬于脂肪分解代謝的中間產物,脂肪在分解代謝時,往往合并氧化不全,極容易生成過多中間產物如丙酮、乙酰乙酸、β羥丁酸等,這些被統(tǒng)稱為酮體。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糖代謝如果可以滿足能量供應,脂肪不會參與到氧化供能中,也不會生成酮體。但是,如果糖代謝出現障礙,則脂肪發(fā)生分解,經過肝臟的氧化代謝后,會使酮體的生成增多。血液中酮體增多稱為酮血癥,若酮體濃度進一步增加,超過腎閾值即出現酮尿,尿液中酮體陽性稱為酮尿癥[6]。處在妊娠期的女性,母體血漿中酮體會對胎兒的大腦以及神經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并與胎兒發(fā)育情況存在緊密聯系。酮體水平升高,胎兒發(fā)生缺氧、酸中毒及死亡的概率更高,出生后Apgar評分降低,從而導致諸多不良妊娠結局的出現[7]。因此,針對GDM患者,需要在妊娠期間加強對其血清與尿液酮體水平的檢測,并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及降糖治療,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圍,降低血尿中酮體水平,以改善GDM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GDM患者的血清及尿液酮體水平與出生結局關系密切,臨床工作中應給予針對性的干預,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