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麗鳳(吉林師范大學)
群文閱讀是“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取一組文章,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gòu),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選擇有共同特點的幾篇文章,圍繞著教學目標來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方法?!罢b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是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的要求。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有11位詩人的12首詩歌,其中李白的詩歌占比最大,選取了《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峨眉山月歌》兩首。李白的詩,是中國詩詞寶庫中耀眼的太陽,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汲取的精神養(yǎng)料。這兩首詩短小精悍,均包含有月這個常見的意象,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飄逸的特點,有較多共同之處。結(jié)合詩歌特點和學生學情,筆者在課堂中以群文閱讀的方式展開李白古詩詞教學,并將教學目標設(shè)置為:(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學會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2)了解李白的生平和詩歌風格,理解詩歌中“月”這個意象及其所表達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賞詩歌的能力和品位。
教師:同學們,剛過了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有哪些習俗呢?中秋賞月時,老師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如果能將明月一把攬入懷中該有多好呀!望著天上的明月,你能想到哪些關(guān)于月的詩句呢?
設(shè)計意圖:了解中秋節(jié)的習俗和與月相關(guān)的詩句,感知詩歌在生活中的無窮魅力,進而引出學生在小學階段學過的含有“月”這個意象的詩歌《靜夜思》和《古朗月行》,激活舊知,導入新課。
教師:請自由地朗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峨眉山月歌》這兩首詩,讀出情感,你發(fā)現(xiàn)了這四首詩歌的共同之處嗎?
關(guān)于李白,你了解多少呢?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太白金星降落在李白母親懷里,一蹦就蹦出個李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被后人稱為“詩仙”(賀知章讀了李白的《蜀道難》后贊嘆道“此天上謫仙人也!”),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為“小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將進酒》等。
早年天才:“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薄笆搴脛πg(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p>
辭親遠游:724年,游成都、峨眉山,作《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727年,結(jié)婚;728年,游江夏。
失意游走:730年,居玉真公主別館;731年,在長安,經(jīng)開封,到宋城,留洛陽。
西來獻賦:735年,獻上《大獵賦》;736年,賀知章欣賞其《蜀道難》《烏棲曲》。
供奉翰林:743年,詔翰林院,呼之不朝,醉中起詔,力士脫靴。
李杜相識:744年,與杜甫、高適評文論詩,求仙問道。
安史入幕:755年,安史之亂,應(yīng)邀入幕,永王敗北,長流夜郎。
溘然病逝:759年,獲自由,作《早發(fā)白帝城》;762年,病重,作《臨終歌》。
設(shè)計意圖:《靜夜思》《古朗月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峨眉山月歌》四首詩的作者都是李白,且文中都有“月”這個意象,難度適中,是群文閱讀較好的材料。以舊知激活新知,感知詩歌的相同點;初中階段初次接觸李白,通過“李白簡歷”和趣事走進李白,激發(fā)學習興趣,理清所學兩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教師:請跟著視頻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習詩歌,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請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5分鐘后請大家談?wù)劇抖朊忌皆赂琛泛汀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異同。
從作者看,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李白,《峨眉山月歌》是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中晚年時期的作品。從體裁看,都是七言絕句??梢酝ㄟ^“四絕八律”的方法來判別,全詩中有四句話的是絕句,有八句話的是律詩。每句話中有幾個字,便為幾言絕句或幾言律詩。這兩首詩都是四句話,每句話中有七個字,所以是七言絕句。
從意象和情感看,月亮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常見意象,“李白現(xiàn)存的詩作中,不算篇中間出的月亮意象,光是以月為題的就達二十余首,從月亮意象衍生出來的群落,其豐富和深邃,大大超過唐宋以來的一切詩人?!蹦隳芘e幾個例子嗎? 李白以月為題的詩歌有《把酒問月》《月下獨酌》《關(guān)山月》《古朗月行》等。當他童稚未開時,月是“白玉盤”“瑤臺鏡”;“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中的月,帶著蒼涼而悲壯的色調(diào);“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思婦幽怨彌漫在萬里長空中,變得浩大;“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是李白孤獨中的朋友。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李白與“月”的淵源以及“月”所表達的不同情感,讓學生有意識地積累感悟,為理解課文中的月與其所表達的情感打下基礎(ch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自主理解欣賞和品味詩歌的能力。
《峨眉山月歌》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月所表達的情感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關(guān)于《峨眉山月歌》之月。學生1:月亮倒映在水中,小船、詩人和月亮都隨著水波蕩漾,看著天上和水面的月亮,李白覺得很美,我覺得是清新超逸之月。學生2:李白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在離開故鄉(xiāng)時,看到了峨眉山的月在水中流動,寫下了《峨眉山月歌》,他肯定舍不得親朋好友,所以這是羈旅思鄉(xiāng)之月。
教師:24歲的李白,看到峨眉山頭高懸的那半輪秋月,映在江水中,與江水一起微微的蕩漾,陪伴著他遠行,充滿靈性。李白為何要離開這美麗的地方呢?除了贊嘆和不舍,還會有怎樣的情感呢?學生3:去當官,實現(xiàn)夢想,充滿喜悅、期待和向往。
教師:是呀!此處是羈旅思鄉(xiāng)之月,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對故鄉(xiāng)和親朋好友的不舍,也飽含著對自然美景的贊嘆。
教師:夜晚乘船從清溪出發(fā),向三峽駛?cè)ィ恍?,就?jīng)過渝州了,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七絕只有28個字,在這28個字中,一連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寫出了行舟速度之快。空間上的每一次轉(zhuǎn)換,就意味著離家鄉(xiāng)越來越遠,地名空間的轉(zhuǎn)換,成了情感意識的流動,離家鄉(xiāng)越遠,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就越深。(李白詩歌風格:飄逸靈動)
設(shè)計意圖:通過問答法,結(jié)合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歌的文本內(nèi)容,體會該詩中“月”這個意象及其所蘊含的情感。通過感知五個地名渾然天成的連用,體會李白詩歌飄逸靈動的特點。
關(guān)于《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之月。教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弊髡邽槭裁匆獙⒊钚募慕o明月呢?作者為何發(fā)愁呢?“隨君直到夜郎西”中的君指的又是誰呢?
王昌齡(—756),字少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739年,王昌齡與李白相遇,贈《巴陵送李十二》給李白。749年,王昌齡因為小事被貶(左遷,貶職;右遷,升職:“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給王昌齡。這里的君指的是王昌齡,龍標也是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代指王昌齡,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李白詩歌風格:飄逸)
教師:除了明月,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币痪渲?,詩人還用到了哪些意象呢?這些意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楊花。蘇軾的《水龍吟》中有這樣一句,“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時,不是楊花,是點點離人淚?!睏罨?,即柳絮,暗含著飄零孤苦和離愁別緒之意。
子規(guī)。布谷鳥,又被稱為杜鵑,有詩云:“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杜鵑啼血猿哀鳴”。傳說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杜宇(又稱望帝),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每年暮春,杜鵑花開時節(jié),悲鳴不已(烘托傷春、惜春之情),直到口中滴血?!巴鄞盒耐卸霹N”,聲音凄切,傾訴悲苦和哀怨。
明月。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是友好使者之月。
教師:該詩用了借代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用龍標代指王昌齡,將月亮人格化,通過對暮春時節(jié)景物的描寫,融情于景,讓明月充當使者,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關(guān)愛之情,也暗含了天生我才未被重用的憂愁。
設(shè)計意圖:從寫作背景和意象中感知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在讓學生理解“楊花”“子規(guī)”和“明月”這三個意象時,通過引入其他應(yīng)用了該意象的古詩,在語境中理解內(nèi)涵,既能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也能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訓練發(fā)散思維。
朗誦,是詩歌的生命,請在配樂中有感情地朗誦這兩首詩。讓我們再讀一讀李白的其他幾句詩吧!在誦讀中,你分別讀出了李白詩歌怎樣的風格特點?
《峨眉山月歌》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飄逸靈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薄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薄胞R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保ê婪牛?/p>
設(shè)計意圖:拓展延伸,讓學生在朗讀中初步感知李白詩歌不同的風格特點。
筆者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李白的古詩詞進行整合,結(jié)合課外古詩詞,以群文閱讀的方式展開教學,以一篇帶動多篇,教師善于通過提問啟發(fā)和引導,教給學生學習詩歌的方法,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生自主研讀詩歌的興趣,在積累、感悟和應(yīng)用中逐步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和品位,達成了預先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
由于學生古詩詞積累較少,在理解部分課外古詩詞時,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進行深度點撥。筆者認為,教授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之內(nèi)的教學內(nèi)容,是有助于學生成長的,也是有必要的。當然,教師也要借用語言支架來幫助學生掃清障礙,讓學生能做到“跳一跳,摘個桃”。此外,如果教師能夠錘煉自己的語言,讓詩歌的美感在課堂中自然流露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