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艷梅,劉曉宇
【馬克思主義理論】
新時代沂蒙精神傳承研究述略
邵艷梅,劉曉宇
(河北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401)
沂蒙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精神支撐。學術界圍繞沂蒙精神的內涵、形成、特征、價值、傳承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究,成果頗多,視角多樣,但學術界的研究也存在著實證性不足、時代性不強、實效性不高等問題。因此,通過對沂蒙精神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梳理,以期為相關革命精神的研究提供參考。
沂蒙精神; 傳承; 新時代;
沂蒙精神的相關理論是研究沂蒙精神傳承的基礎。對其進行系統(tǒng)梳理,可以為新時代沂蒙精神的傳承提供理論支撐。
通過查閱國外相關資料發(fā)現,鮮有國外學者直接對沂蒙精神進行研究。但是,國外學者關于中國革命精神或中國革命的研究可以為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提供思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高度贊揚了中國紅軍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2]。這不僅體現了國外學者對中國革命精神的認同,還使其在國外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指出,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逐漸僵化的儒家思想等因素導致了中國革命的漫長和復雜,體現出中國革命的偉大[3]??偟膩碚f,外國學者雖未對沂蒙精神進行直接研究,但他們對中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精神的認同,在一定程度上為沂蒙精神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沂蒙精神”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李祥棟發(fā)表的《發(fā)揮老區(qū)優(yōu)勢,弘揚沂蒙精神》[4]的文章中。自陳建光發(fā)表《弘揚“沂蒙精神”的歷史必然性》[5]后,學術界逐漸開始系統(tǒng)化地研究沂蒙精神。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沂蒙精神,學術界對沂蒙精神的研究也高度重視,研究成果較為豐碩,主要在內涵、形成、特征和價值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為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奠定良好理論基礎。截至2021年12月,在中國知網以“沂蒙精神”為主題檢索顯示,期刊論文642篇,碩士論文28篇,相關研究歸納如下。
1.沂蒙精神內涵的研究
關于沂蒙精神的內涵,學術界的解讀較多。有的學者將沂蒙精神內涵概括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李紀言認為,愛黨愛軍體現了沂蒙人民堅定的政治立場,開拓奮進概括了沂蒙人民積極的思想意識,艱苦創(chuàng)業(yè)展現了沂蒙人民的堅強意志,無私奉獻表達了沂蒙人民公而忘私的價值取向[6]。有些學者從黨政軍和人民群眾的關系角度對沂蒙精神內涵進行了解讀。李高東認為,沂蒙精神的內涵是中國共產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忠于人民,把革命進行到底;人民群眾信任黨,跟隨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7]。劉占全將沂蒙精神的內涵概括為愛黨愛軍、無限忠誠的堅定信仰,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黨群關系,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政治擔當[8]。李艷斌認為,沂蒙精神的內涵是八路軍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誼、血肉聯(lián)系,黨政軍的水乳交融、生死與共[9]。韓延明從黨與群眾、干部與群眾的關系中,分析得出沂蒙精神的內涵是戰(zhàn)時軍民同生共死,平時黨群水乳交融[10]。
由此可見,學術界對沂蒙精神內涵的解讀,從“人民群眾”單主體的“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逐步深化到“黨政軍與人民群眾”雙主體的“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充分挖掘了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契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為傳承沂蒙精神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沂蒙精神的具體內涵怎樣闡述更為準確,還需要學術界繼續(xù)研究。
老人顯得很瘦,那雙曾患過白內障的眼睛,越發(fā)比先前呆滯。一見面,我有點惶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兒,指著我讓叫爸爸。小女兒斜頭看我,怯怯地剛走到我面前,突然轉身又撲到父親的懷里,父親就笑了,說:“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來嗎?”
2.沂蒙精神形成的研究
沂蒙精神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革命實踐基礎。從理論基礎來看,苑朋欣認為沂蒙精神根植于沂蒙大地數千年綿延不絕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之中,是沂蒙人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品格的升華[11]。呂硯川和金靜認為,馬克思主義開啟了近代以來沂蒙人民的思想啟蒙,為沂蒙精神的萌芽奠定了思想基礎[12]。何中華認為,中國革命的紅色文化為沂蒙精神提供了新的內涵[13]。從革命實踐基礎看,李浩源認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沂蒙革命根據地是沂蒙精神形成的物質載體,人民軍隊開展的武裝斗爭和沂蒙人民的支前運動是沂蒙精神形成的重要實踐基礎[14]。鄒煥梅和時新華認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黨領導群眾發(fā)動的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是沂蒙精神生成的重要因素[15]。
總體而言,學者們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討沂蒙精神的形成,認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沂蒙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沂蒙精神形成的理論來源,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和武裝斗爭的開展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但是,學者們在沂蒙精神形成研究的深度上稍顯不足,還需對沂蒙精神形成的基礎進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
3.沂蒙精神特征的研究
沂蒙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特性。吳永生認為,與其他革命精神相比,沂蒙精神是一種自覺的內生的紅色文化,具有大眾性、平民性、基層性的特點[16]。丁鳳云認為,沂蒙精神最顯著的特點是創(chuàng)造者的人民性,其他革命精神的主要創(chuàng)造者是中國共產黨,而沂蒙精神的創(chuàng)造者是沂蒙人民,這是沂蒙精神與別的紅色革命精神最顯著區(qū)別。[17]沂蒙精神誕生于革命戰(zhàn)爭時期,發(fā)展、完善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既是時代的產物,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張靜和唐棣宣認為,沂蒙精神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在實踐中產生,并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不斷豐富和完善,具有時代性[18]。王友認為,沂蒙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體現了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tài)和理論品格[19]。
總之,學者們結合沂蒙精神形成的歷史基礎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表現,對沂蒙精神的特征進行深入挖掘,表達出不同看法。但沂蒙精神所具有的時代性、人民性等特征是學界一致認可的,為人們真正了解沂蒙精神,助力新時代沂蒙精神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
4.沂蒙精神價值的研究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考察時,高度肯定了沂蒙精神的價值,為學術界在新時代開展沂蒙精神的價值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一,沂蒙精神的黨建價值研究。徐瑩認為,沂蒙精神所蘊含的崇高信念和紅色基因,對黨的建設具有很強的精神價值與啟示意義[20]。袁桂海認為,沂蒙精神作為一種崇高的政治信仰,在思想多元化和價值多元化的今天,為廣大黨員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21]第二,沂蒙精神的經濟價值研究。有的學者認為,沂蒙精神極大地促進了當地企業(yè)文化的建設,為當地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撐??惥曛赋鲈谄髽I(yè)發(fā)展中,要吸收本土文化的力量,大力弘揚臨沂本土文化精髓,即沂蒙精神,確保企業(yè)文化在本土文化滋養(yǎng)下健康、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鮮明的發(fā)展優(yōu)勢和競爭優(yōu)勢。[22]還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是臨沂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精神源泉。車德志指出,沂蒙人民把沂蒙精神轉化為高質量發(fā)展的實際行動,爭先爭優(yōu)、艱苦奮斗,使得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發(fā)展。[23]第三,沂蒙精神的育人價值研究。王春梅和方艷從培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角度指出,沂蒙精神具有鮮明的政治性質和崇高價值,能夠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精神導向、精神凝聚和精神創(chuàng)造,具有寶貴的教育價值[24]。尋芬和馬曉蘭認為,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注入到大學生黨員教育成長的全過程,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他們對黨性的認識和修養(yǎng)[25]。
總的來說,學術界比較重視沂蒙精神價值的研究,從黨的建設、社會經濟建設、學校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研究,研究成果比較豐富,價值主體較為全面。從學者們對沂蒙精神價值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新時代進一步傳承沂蒙精神的重要性。
沂蒙精神作為山東省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傳承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方面是對沂蒙精神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有關沂蒙精神的宣傳和研究活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學校等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沂蒙精神宣傳教育活動,極大地促進了沂蒙精神的傳承。學術界也對沂蒙精神的相關資料做了較為完善的整理和研究,出版了《沂蒙精神學習讀本》《沂蒙精神研究》等書籍,許許多多沂蒙精神的歷史文化故事被挖掘和整理出來,初步形成了比較豐富的沂蒙精神傳承內容,為沂蒙精神的傳承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是新媒體在傳播沂蒙精神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彌補了傳統(tǒng)媒體在互動性、時效性等方面的不足。李欣雅和連麗君認為,新媒體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便捷而豐富的反饋平臺,使公眾能夠以多種方式參與到沂蒙精神傳播中來,提高了公眾參與的程度,激發(fā)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26]。
沂蒙精神的傳承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有待豐富。李軍紅認為,有關沂蒙精神的宣傳資料、書籍等很多,但是內容存在政治理論性較強的問題[27]。孫寶華認為,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缺乏理論創(chuàng)新,在新時代傳承沂蒙精神,需要既保留原有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又吸收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切文明成果[28]。第二,沂蒙精神的傳播途徑有待拓展。左守兵認為在新時代傳播沂蒙精神,要注重發(fā)揮人民群眾的力量,讓沂蒙人民用自己的語言來傳播沂蒙精神[29]。魏慧指出,利用新媒體進行沂蒙精神的傳播還缺乏較為成熟和成功的經驗,缺乏媒體功能的創(chuàng)新,從而導致沂蒙精神的傳播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新要求[30]。第三,沂蒙精神的傳承效果有待增強。在面向社會大眾宣傳沂蒙精神時,單向度號召的特征比較明顯,很容易變成向人民群眾“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的單向教化,導致人民群眾對沂蒙精神的認識不夠深刻和全面。在大學生的沂蒙精神教育方面,實踐活動往往流于形式,沒有落實到位。陳永蓮曾指出,臨沂大學開展的沂蒙精神實踐教學由于時間、經費、學生人數眾多等原因,無法覆蓋所有學生,從而影響了沂蒙精神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際效果[31]。
綜上所述,學術界對沂蒙精神傳承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其中對某些問題的認識也基本達成了共識。比如,沂蒙精神傳承的內容有待豐富、沂蒙精神的傳播需要借助新媒體等。由于沂蒙精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當今學術界的研究更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只有在深度和廣度方面的進一步提升,才能更加有效地傳承沂蒙精神。
首先,沂蒙精神傳承受到多種文化并存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這其中,不良網絡文化、歷史虛無主義是典型的代表。近些年來,革命精神受到不良網絡文化的沖擊,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和被消解的風險。許多包含精神內涵的文藝作品深受不良網絡文化的影響,使其本身的認識價值和教育價值弱化。董希文認為,許多的文藝作品淪為商品,其內容充斥著低級趣味、毫無思想的“文化垃圾”[32]。與此同時,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學術研究”的名義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革命精神的學術化、學理化研究。龔云認為,歷史虛無主義已經逐步滲透到教科書和專業(yè)著作等學術研究方面,影響到革命精神研究的正確方向[33]。
其次,新媒體的開發(fā)和應用不充分,使沂蒙精神在傳播方面大打折扣。魏冠明認為,沂蒙精神的傳播渠道雖然呈現多元化,但仍以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為主,依舊是典型的單向傳播,宣傳方式過于陳舊,沒有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34]。同時,缺乏對新媒體人才培育的重視力度,也影響了沂蒙精神的傳播。胡晨晨認為,在公共傳播的新時代,需要培養(yǎng)沂蒙文化傳播的相關技術專業(yè)人才,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新媒體傳播的應用知識,更好地為傳播沂蒙紅色文化服務[35]。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不足和新媒體人才的缺乏,使得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缺乏影響力和號召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沂蒙精神的傳承。
最后,傳承沂蒙精神的機制不健全,影響了沂蒙精神的傳承。有學者認為,就沂蒙精神傳承而言,存在沂蒙精神總體認知度不高的突出問題,教育機制不健全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唐勇指出,革命精神的傳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生代尤其是“零零后”的年輕一代,但是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對革命精神有一種疏離和陌生的感覺[36]。與此同時,傳承對象思想觀念的轉變也對傳承的機制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徐東升和顏楓認為,伴隨人們的主體性意識不斷提高,一味灌輸達不到好的效果,需要通過主客體的良性互動,使客體的感受引起主體的共鳴[37]。
傳承就其整體而言,是由傳承的內容、方式以及效果等一系列要素構成的行為,也就是說,傳承過程中所涉及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均會對傳承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加強對傳承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準確把握傳承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對傳承沂蒙精神意義重大。但是,學術界對沂蒙精神傳承存在問題的原因研究較少,專門對其進行探討的文章并不多,大多數學者在研究沂蒙精神傳承路徑時會簡單地加以論述,存在實證性不足的問題。因此,學術界需進一步加強關于沂蒙精神傳承存在問題的原因研究。
沂蒙精神蘊含著對革命理想的堅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高度一致。在新時代,學者們認為面對各種不良社會思潮對沂蒙精神的沖擊,堅守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堅定正確方向是傳承沂蒙精神的重中之重。馬靜認為必須具有陣地意識,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紅色文化中的指導地位,自覺地運用各種方式抵制錯誤思潮的侵蝕,更好地發(fā)揮紅色文化服務于人的目的[38]。張志丹認為面對歷史虛無主義,要始終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積極開展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革命史等方面的研究,普及正確的歷史知識,不斷擠壓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蔓延的存在空間[39]。
針對如何豐富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學術界主要從追求沂蒙精神內容的多元性、加強沂蒙精神內容的學術化研究、堅持沂蒙精神的群眾化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新時代,文化多樣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多種文化并存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豐富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提供了條件。趙焱巖認為,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要追求多元性和融合性,在堅持主流地位不動搖的同時,與時俱進,整合多種文化資源,使沂蒙精神更具包容性和豐富性。[40]謝愛良認為,需要對沂蒙精神的內容進行學理化、學術化研究,形成沂蒙精神研究獨有的概念體系和理論基礎[41]。還有學者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要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來豐富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曲藝、汲廣運認為,正確傳承沂蒙精神,要堅持把沂蒙精神交給群眾,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沂蒙精神的群眾化[42]。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只有建立起強大的傳播陣地,才能形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力。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拓展沂蒙精神的傳播渠道,提升沂蒙精神的影響力,對沂蒙精神的傳承十分必要。一是要加強對新媒體的開發(fā)和運用,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劉慧認為,沂蒙精神的全媒體傳播應依托互聯(lián)網,運用新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搭建平臺,注重內容、氛圍、平臺、形式等傳播機制的優(yōu)化[43]。胡虹潔指出,要使用微信、微博、微視頻等微媒體,以及紅色短信、紅色電影、紅色動漫、手機軟件等傳播渠道,向受眾傳播沂蒙精神,可以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共鳴,受到沂蒙精神的影響,從而增強其傳播效果[44]。二是要注重培養(yǎng)沂蒙精神傳播的新媒體人才。地方政府要對新媒體人才的培養(yǎng)加大支持力度,在政策、時間、精力保障等方面予以一定照顧和傾斜,如定期舉行新媒體技術研討會、加大對沂蒙精神研究院和沂蒙精神研究基地的資金投入等。
沂蒙精神的傳承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真正使沂蒙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還需要在機制上下功夫。首先,構建沂蒙精神傳承的協(xié)同性教育機制。徐東升、孫海英認為,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事業(yè)和社會組織的實踐活動、黨政領導干部的引領垂范作用,構建起沂蒙精神的協(xié)同性教育機制,提升人民對沂蒙精神的認同[4]。其次,創(chuàng)新沂蒙精神傳承的反饋機制。何華征認為,在新媒體時代,實效的反饋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口頭反饋和行為反饋,還有媒介化的反饋。同時,反饋機制的人工方法也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45]。最后,健全沂蒙精神傳承對象的細分機制。新媒體時代,受眾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更細致的受眾劃分才能獲得更好的傳承效果。董愛玲提出沂蒙精神傳承應細分受眾,提高接受的分層效益,創(chuàng)新形式,加強互動[46]。面對受眾人數多且差異大的情況,傳承者可以從年齡、地域、興趣愛好、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等多個角度對受眾進行細致的分類,為其提供合適的內容。受眾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主動選擇相應的內容,傳承者需要盡量提供多個類別的內容,在受眾選擇后嚴格按照受眾個性化的選擇推送內容。李愛娟針對青少年群體指出,近年來,革命題材的網絡游戲開始出現,將紅色文化融入網絡游戲,避免簡單地說教和灌輸教育,可以激發(fā)青少年玩家的興趣和求知欲,在高度娛樂化的基礎上融入愛國主義主題和價值觀,使青少年在紅色網絡游戲中的身份與現實世界中的身份相一致[47]。徐木興針對黨員群體認為,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引導黨員對沂蒙精神的政治認知和政治情感轉化為政治意識、思想意識和行動意識,形成黨員個人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提高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實效性[48]。
新時代,學術界從多個視角對沂蒙精神的傳承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學者們針對傳承路徑的可行性、實效性研究仍然不夠,還需進一步提升,不斷推動沂蒙精神傳承研究取得新進展。
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一種堅定的理想信仰、價值取向和價值標準,對于樹立文化自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新時代以來,學術界日益重視對沂蒙精神的研究,并且呈現出如下的特點:第一,研究成果豐碩。學術界對沂蒙精神內涵、形成、特征、價值、傳承等方面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為之后的相關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學者們在現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其他理論或學科知識對沂蒙精神進行了跨學科、多元化地探究,主要涉及教育學、傳播學、政治學等領域,成果較為豐碩。第二,研究角度多樣。學者們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角度對沂蒙精神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涉及的問題較多、范圍較廣,為沂蒙精神的傳承提供了極大幫助。
學術界關于沂蒙精神的研究仍有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證性不足。有關沂蒙精神的大多數研究都側重理論,還停留在就沂蒙精神論沂蒙精神的階段,缺乏真實的調查研究,從而使得理論解釋的說服力不足。第二,時代性不強。學者們的研究背景多數立足于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缺乏對沂蒙精神當代價值的深入研究。應立足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對沂蒙精神時代價值的探討。第三,實效性不高。學術界的多數研究側重沂蒙精神的內涵和價值,對沂蒙精神傳承現狀和路徑的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針對沂蒙精神傳承活動流于形式、傳承效果不足的原因研究較少。需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強沂蒙精神的傳承研究,更好地發(fā)揮沂蒙精神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主義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的精神動力。
根據現階段沂蒙精神傳承研究存在的不足,學術界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沂蒙精神傳承內容的學術化、學理化研究。學術界需進一步加強對沂蒙精神的理論品格、精神特質、精神價值等的研究,形成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沂蒙精神研究體系。第二,沂蒙精神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學術界需加強對山東革命根據地時期的沂蒙歌謠、沂蒙戲劇、沂蒙文學等革命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進行山東地方志修編、山東革命根據地文化編纂工作等,進一步豐富沂蒙精神的傳承內容。第三,沂蒙精神比較研究。學者們需提高合作意識,加強不同精神研究的團隊合作,在傳承經驗總結、案例剖析等方面進行沂蒙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較研究。第四,沂蒙精神跨學科交叉研究。沂蒙精神的傳承涉及到傳播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學科知識,因此,學術界應開展沂蒙精神的跨學科交流學習,以此來拓展沂蒙精神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1]王炳林,初心.重讀革命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83.
[2]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M].董樂山,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18:183-201.
[3]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M].劉尊棋,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152-177.
[4]徐東升,孫海英.沂蒙精神大學生讀本[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183.
[5]陳建光.弘揚“沂蒙精神”的歷史必然性[J].臨沂師專學報,1990(3):27-29.
[6]李紀巖.沂蒙精神的內涵體系、生成基礎與弘揚路徑[J].臨沂大學學報,2015,37(6):13-17.
[7]李高東.沂蒙精神內涵新解讀[J].臨沂大學學報,2009,41(2):1-11.
[8]劉占全.沂蒙精神基本內涵的歷史考察[J].公關世界,2020(17):22-25.
[9]李艷斌.沂蒙精神融入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運動,2018(24):67-68.
[10]韓延明.摭論沂蒙精神的本源、本質、本色與本分——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論述[J].理論學刊,2019(1):48-55.
[11]苑朋欣.沂蒙人民的文化品格:沂蒙精神形成的歷史文化淵源[J].臨沂大學學報,2018,40(5):20-29.
[12]呂硯川,金靜.沂蒙精神的傳統(tǒng)文化底色及思想淵源初探[J].現代交際,2020(23):204-206.
[13]何中華.沂蒙精神及其當代價值[J].臨沂大學學報,2014,36(1):4-6.
[14]李浩源.沂蒙精神形成基礎研究[D].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19.
[15]鄒煥梅,時新華.群眾路線視閾中沂蒙精神生成動力機制研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29(4):12-15.
[16]吳永生.權力功能視角下的沂蒙精神論析[J].臨沂大學學報,2018,40(5):10-19.
[17]丁鳳云.紅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與中國夢的實現——以沂蒙精神為例[J].臨沂大學學報,2013,35(4):1-3.
[18]張靜,唐棣宣.黨的十八大以來沂蒙精神研究述評[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20,6(1):208-217.
[19]王友.與時俱進:沂蒙精神的理論品格[J].理論學習,2006(2):29-30.
[20]徐瑩.沂蒙精神的價值緯度研究[J].臨沂大學學報,2015,37(4):15-18.
[21]袁桂海.弘揚沂蒙精神與推動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N].山東黨校報,2021-03-16(06).
[22]孔麗娟.基于臨沂地方文化特色的企業(yè)文化建設研究[D].東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
[23]車德志.在大力弘揚沂蒙精神中實現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N].學習時報,2020-11-02(08).
[24]王春梅,方艷.沂蒙精神對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領與塑造[J].臨沂大學學報,2020,42(5):23-29.
[25]尋芬,馬曉蘭.“沂蒙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意義和路徑[J].高校后勤研究,2020(11):76-77,80.
[26]李欣雅,連麗君.新媒體時代沂蒙精神發(fā)展的SWOT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9,5(24):26-28.
[27]李軍紅.新時代沂蒙精神傳播的優(yōu)化路徑[J].青年記者,2020(35):50-51.
[28] 孫寶華.新時代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黨政論壇,2018(3):28-32.
[29] 左守兵.弘揚沂蒙精神 賡續(xù)精神血脈[J].黨史博采(下),2021(6):32-33,48.
[30]魏慧.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校沂蒙精神傳播路徑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9,3(4):150-151.
[31]陳永蓮,孫海英.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以沂蒙精神為例[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9,5(2):96-102,143.
[32]董希文.文藝精品:精神引領與文化傳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05-22(04).
[33]龔云.歷史虛無主義的迷惑性和欺騙性[J].人民論壇,2017(1):42-43.
[34]魏冠明.新媒體環(huán)境下沂蒙精神傳播研究[J].青年記者,2020(20):87-88.
[35]胡晨晨,邵珠春.多元化傳播模式下沂蒙精神的傳播策略研究[J].文化與傳播,2019,8(1):9-13.
[36]唐勇.捍衛(wèi)與傳承:英雄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實現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19(2):101-105.
[37] 徐東升,顏楓.新時期沂蒙精神的傳承與弘揚[J].臨沂大學學報,2016,38(5):1-4.
[38]馬靜.紅色文化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180.
[39]張志丹.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及其治理[J].黨史文匯,2014(11):4-9.
[40]趙焱巖.臨沂紅色文化的傳承研究[D].濟南:齊魯工業(yè)大學,2020.
[41] 謝愛良.知識圖譜視角下沂蒙精神研究進展與趨勢述評[J].臨沂大學學報,2020,42(3):1-15.
[42]曲藝,汲廣運.沂蒙精神的時代內涵與新使命——山東社科專題論壇:沂蒙精神理論研討會綜述[J].臨沂大學學報,2012,34(1):5-9.
[43]劉慧,王發(fā)龍.全媒體視閾下沂蒙精神傳播的路徑優(yōu)化[J].臨沂大學學報,2018,40(5):97-106.
[44]胡虹潔.全媒體時代沂蒙精神傳播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青年記者,2019(14):26-27.
[45]何華征.論新媒體時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評估及反饋機制[J].福州黨校學報,2018,4(1):22-26,39.
[46]董愛玲.“受眾理論”視閾下沂蒙精神傳播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8(1):28-35.
[47]李愛娟.基于網絡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的沂蒙紅色文化傳播及路徑選擇[J].山東社會科學,2012(6):154-156.
[48]徐木興,夏侯文鑫.新媒體時代沂蒙精神政治傳播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1-8.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Yimeng Spirit Inheritance in the New Era
SHAO Yanmei, LIU Xiaoyu
(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
Yimeng spirit i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provides important spiritual support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arried out in-depth studies on the connotation,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value and inheritance of Yimeng spirit, with many achievements and various perspective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evidence, weak timeliness and low effectivenes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Yimeng spirit are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related revolutionary spirit.
Yimeng spirit, inheritance, the new era
D642
A
1673-9639 (2022) 02-0031-08
2021-12-08
河北省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時代中國革命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研究”(HB19MK023)。
邵艷梅(1972-),女,滿族,河北青龍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
劉曉宇(1996-),女,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
(責任編輯 薛 嬌)(責任校對 李昌禮)(英文編輯 田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