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鋒 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
高校體育教育工作是提升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教學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項目之一,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改進和提升。但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有待提高,籃球教學中亦有部分問題,在現(xiàn)實需求與教學現(xiàn)狀基礎上,本文為了更好地分析體育課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優(yōu)勢,以籃球課程與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研究內容,考查學生在籃球學習中的身體素質發(fā)展與變化的具體情況,明確籃球教學在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方面發(fā)揮的具體作用,并探究如何在籃球教學中提升大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
在現(xiàn)如今校園內,大學生為了更好適應體育課程學分制而進行體育鍛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依舊處于被動適應狀態(tài),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產生的作用較小。因此,開展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夠轉變學生的鍛煉觀念,許多學生并沒有深切意識到體育鍛煉對自己身體素質產生的幫助,表現(xiàn)出對體育課程興趣不高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得到的身體鍛煉實際效果欠佳。
身體素養(yǎng)的提高取決于日復一日的鍛煉,但身體鍛煉的方式一般比較枯燥乏味,大學生對身體訓練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導致其體育鍛煉水平有所不足,不能堅持不懈開展身體素質鍛煉。
提升身體素質一般選用不間斷的鍛煉方法,并逐漸提升身體素質訓練強度,但規(guī)律性或是周期性的重復訓練,往往容易使大學生感到枯燥,無法長期堅持鍛煉,出現(xiàn)大學生在身體素質鍛煉中“兩天捕魚,三天曬網”的狀況,最后甚至于發(fā)展到大學生舍棄身體素養(yǎng)鍛煉的情況,造成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不斷降低。
體育選課方式以學生體育文化興趣愛好為中心,一方面,學生獨立挑選體育學習鍛煉項目,對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具有關鍵意義。另一方面,在體育教學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落實課程教學內容的重點在于新項目技術培訓和姿勢的解讀、與相應的訓練等。體育教學考評的關鍵,在于調查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的把握程度,和學生的運動實力,雖然身體素質也在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考評范圍中,但從實際情況看,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學生身體素養(yǎng)考試成績在體育教學期終考評中占比較低,也體現(xiàn)出在體育教學課堂教學中關于學生身體素養(yǎng)鍛煉教學內容相對較少,效果也并不明顯。在上述情況下,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并沒有形成對身體素養(yǎng)鍛煉的高度重視,而是更為關心自己在體育學習中各項動作技術性的完成度。體育課堂學習強度的不足,導致高等院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的體育學習運動強度與中等水平抗壓強度運動強度之間出現(xiàn)不適應,因此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實際效果不顯著。
高等院校學生需要積極參與戶外活動,鍛煉身體,完成身體健康的發(fā)展與提升,這也是體育學習的應用價值的體現(xiàn)。大學生需要意識到,個人參加戶外活動,能夠幫助自己正確對待體育運動,強化自身的體育學習意識。同時,在挑選適合的體育鍛煉新項目后,能夠在持續(xù)有效的運動中轉變自身的體育鍛煉觀點。但具體實踐落實中依舊存在一些障礙,如一部分在學校大學生運動觀念水準稍低,沒有正確意識到體育學習內容對個人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實際價值,從而限制了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身體素質發(fā)展。
大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發(fā)展過程中,明顯受到學校環(huán)境的較大影響。大學生活動的具體時間分為在學校時間與學校外時間兩種。相對來說,大學生在學校時間比例很大,校園內的運動環(huán)境對學生身體素養(yǎng)變化影響很大。尤其是當今我國依舊沒有擺脫文化教育應考的影響,對學業(yè)成績比較重視,學生的戶外活動時間依舊不多,影響其身體健康。面對這種狀況,高等院校需要對體育課程進行一定的優(yōu)化,體現(xiàn)出對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重視,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整體工作,為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發(fā)展與提升提供有利環(huán)境。
伴隨著高校學生日常生活水平與要求的提升,一系列代步工具的運用,導致學生鍛煉時間減少,影響身體素質的提升。再加上體育活動場地有限,學生缺乏能夠開展體育鍛煉活動的空間,進一步加劇了學生體育活動頻率的縮水。高等院校需要認識到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所面臨的場地與器材不足問題,解決學生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減少學生鍛煉身體的外在阻礙,為學生提供較為全面的體育學習保障。
根據(jù)閱讀文章與相關文獻的成果,結合實際觀察,能夠了解到籃球在普通高等院校進行得十分廣泛,而籃球教學中的諸多動作,能夠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產生較為積極的作用,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起到引導作用,這是高等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重要保障。結合籃球教學的實際來看,籃球教學對大學生健全體魄,提高身體素質而言,具有以下重要性與必要性。
籃球訓練是大學生身體鍛煉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在籃球教學中,訓練針對大學生的技術實力,能夠有效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實際意義較為明顯。對大學生來講,在體育動作訓練中,必須保持自身身體的協(xié)調性,調動全身肌肉加以配合,順利完成動作。而在籃球訓練中,部分動作需要雙腳起跳,對學生的身體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但在實際的運動中,身體會在騰空過程中發(fā)生一定水平的傾斜,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籃球訓練中學生需要有意識控制這種自然傾斜,通過不斷加強訓練的方式,穩(wěn)定自己的身體軀干,從而為增強自身體育動作準確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傳統(tǒng)式的體育訓練中,大量單一的訓練,可以讓個人的身體素養(yǎng)有所提高,但也在一定水平上導致了總體鍛煉效果的不足。從運動生理學的視角看,盆骨、軀體等位置的肌肉并不十分健壯,尤其是在四肢等肌肉群相互對比的情況下,顯得更為薄弱。大學生參與籃球項目學習的過程中,其全身肌肉都被調動,參與到學生的動作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全身肌肉有明顯地增強鍛煉效果,讓身體的適應能力更強,給予了學生身體全新的支撐點,進而讓學生在各項運動中的身體姿勢更加穩(wěn)定,不容易受到運動傷害。
籃球對身體靈活性有很強的提高功效,它可以讓軀體的牢固性提高,便于身體完成各項更為專業(yè)的體育運動姿勢。在籃球姿勢完成過程中能夠看到,籃球的存在可以引導學生身體更好地伸展,完成身體翻空的完整過程,更好地操縱自己的身體,完成各項小動作??梢哉f,在籃球項目學習與實踐的全過程中,學生的全身都積極參與到其中,在完成各種動作過程中,學生的身體靈活度不斷提升,全身動作協(xié)調度不斷提高。
高等院校體育課在推動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趨勢、提升身體素養(yǎng)和崗位適應力等方面都具備獨特的作用。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學以身體訓練為主要方式,落實比賽和運動健身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推動學生身體健康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提供充足的保障。高等院校體育課應當樹牢“健康第一”的指導方針,確保學生體育文化課堂教學和體育鍛煉的有效時間,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同時應明確課堂教學指導方針,找準有效開展課程的定位,科學研究并制訂教學方案,讓學生在身體訓練、團隊活動等方式中增強鍛煉,推動他們的身體水平不斷提升,提高他們的意志力和社會發(fā)展適應力等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就當前狀況而言,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觀念欠缺,因而在日常的體育授課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使用價值和實際意義,使學生能夠塑造恰當?shù)倪\動觀念,進而提升學生對自身體育健康水平的關心。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籃球教學的基本工作,引導學生有效運用課余時間,參加籃球戶外活動。教師向學生闡述課余時間參與籃球實踐的優(yōu)勢,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鍛煉后能夠有強健的體魄,還能認識新朋友,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等,轉變學生的鍛煉觀念。為進一步落實和貫徹落實在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文化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塑造身心健康正確觀念。在高等院校體育課程基本建設中,教師一定要融合綜合實踐課程的優(yōu)點,提升學生思想觀念水平,在籃球課中對學生進行鍛煉觀念的深入引導,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綜合能力,增強學生身體健康水平。
當今,大學生的體育競賽功利性過于嚴重,這是一項需要解決的難題,這一問題的消極影響還體現(xiàn)在大學體育課堂中的具體授課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過程中,很多時候都面臨學生對身體素質快速提升的緊迫要求,這表明學生太過重視自己在考試與競賽中的成績,忽視了原有鍛煉的科學目標。這種對賽事與考試成績的過度重視,體現(xiàn)出大學生忽視自身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不足,非常影響學生的身體身心健康。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道路發(fā)展中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也十分關鍵。初期的訓練的確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運動水準,但訓練觀念有誤也會影響大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提高及其體育精神的發(fā)展。
大學體育教師需要在籃球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明確訓練目標的形式,淡化學生對體育成績的過度重視,降低對學生過高的期望值,不給學生太多的壓力,保證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這也在一定水平上促進學生體育鍛煉水準的提高。
在身體訓練的全過程中,技術性內容十分關鍵,這也是體育教學全過程中必須關注的總體目標,但同時這種技術性動作一般對大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且身體素質訓練消耗的時間較長、短時間看不見成果,這也會影響學生對身體素質訓練的觀點。大多數(shù)狀況下,身體素質訓練中對專業(yè)技能比較重視,從長久視角來看,身體素質鍛煉理論知識也是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當高校體育教師利用籃球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過程,既需要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動作訓練指導,也需要向學生講解清楚動作原理,使學生收獲更為合理的訓練內容,提高學生的訓練水平,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
為了更好地吸引大學生,使他們能夠主動參加到籃球學習和身體素質的訓練中,作為授課教師,一定要增加在課程內容建設方面的關心和投入,利用學校體育教學設施,做好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為提高學生參加訓練的自覺性,教師還應向大學生開展籃球學習對身體功能性訓練優(yōu)點的滲透講解工作,利用舉例論證與詳細分析的方式,協(xié)助學生理解并認同身體功能性訓練對個人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此外,教師在學生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應積極開展籃球教學,進行科學研究合理的訓練,增強學生在籃球訓練中的實際表現(xiàn)。另外,大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提高,必須從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入手,教師在課堂中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保證對籃球體育動作的持續(xù)鍛煉,使學生能夠從籃球學習中汲取營養(yǎng),慢慢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鍛煉習慣,使學生都能積極投入到身體訓練中,提高自身體質,全方位推動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在高等院?;@球課的教學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依舊傾向于選用傳統(tǒng)式的教學方式,只重視學生籃球專業(yè)技能的課堂教學,忽略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塑造,不利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高等院校籃球選項課應在傳統(tǒng)式教學方式下,伴隨著時代的轉型,應當及時更改籃球課堂教學的具體方式,表現(xiàn)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特點,也與學生的體育學習實際情況相結合,在此基礎上開展體育教學方法與方式的創(chuàng)新,并依據(jù)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詳細情況進行調整,達到體育教學訓練方式的優(yōu)化,確保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課堂中有較為明顯的收獲。
針對籃球訓練工作,必須有技術專業(yè)老師把關,保證學生籃球學習的科學性。但現(xiàn)階段高校籃球教學工作任務量較大,專業(yè)的師資隊伍十分欠缺,專業(yè)性籃球教師人數(shù)較少,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利于學生在籃球學習中得到更多的專業(yè)化知識,不利于學生對籃球訓練興趣愛好的塑造,嚴重阻礙了學生在籃球學習中得到身體素質提高的發(fā)展。而且,當今高?;@球教學評價體系也不健全,同樣影響了學生對身體素質提升的重視程度,在訓練全過程中存在比較嚴重的松懈和躲避的個人行為,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因此,高校與體育教師需要探索籃球教學中訓練方法的改善,為學生搭建豐富多彩的體育學習課堂,帶動學生在籃球學習中不斷進步,實現(xiàn)身體素質的積極提升。在具體的籃球教學課堂中,授課教師一定要聯(lián)系實際狀況,綜合考慮當今大學生身體素質和發(fā),在訓練全過程中,對訓練形式與強度加以調節(jié),從高校學生具體身體素質與籃球教學目標出發(fā),綜合把握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與長遠發(fā)展,做好對訓練方法的優(yōu)化,顯示出籃球教學中對學生身體多功能訓練的優(yōu)點。同時,教師對籃球訓練中有可能導致學生出現(xiàn)運動傷害的情況,進行提前演練與研究,制定應對措施,減少在實際籃球課中學生可能遭遇訓練損傷的幾率,降低對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消極影響。
合理與豐富多彩的高等院?;@球課堂教學是現(xiàn)階段高等院校體育選項課所面臨的問題之一,這也導致籃球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作用發(fā)揮受到限制。但是,只借助籃球教學課堂上的身體和專業(yè)技能訓練,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與提升而言存在較多不足。面對這種狀況,高校應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俱樂部隊、學生社團活動等課余活動,與籃球課堂學習相配合,塑造學生對籃球鍛煉的興趣愛好,增加學生學習鍛煉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技術實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上述觀點出發(fā),學校需要為籃球教學課程提供配套的體育競賽與體育鍛煉設施,為學生的籃球學習提供更多保障,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在籃球學習與鍛煉中不斷提升。
高等院校之間積極探索開展友情性、挑戰(zhàn)性籃球賽事的可能性,在體育競爭與賽事中填補課程教學時長與豐富性的不足,促進籃球學習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優(yōu)勢的進一步發(fā)揮。在籃球競爭中,學生在籃球體育課中收獲的身體鍛煉知識與身體鍛煉成果得到檢驗,幫助學生后期調整個人鍛煉計劃,帶動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同時,高校還可以從增加籃球健身場地與設施入手,給學生提供課外實踐籃球知識的保障。高校通過結合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生籃球鍛煉的保障工作,能夠為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發(fā)揮保障作用。
高等院校及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支持體育教學建設工作的開展與優(yōu)化,通過加強對籃球教學這種綜合性體育教學項目的重視,為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提供全面科學引導,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迅速提升與有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