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武昌區(qū)糧道街中學 吳春蓉
金字塔管理模式是由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創(chuàng)立,在組織形式上表現(xiàn)為三角錐體,特點是層級結(jié)構(gòu),逐層管理。筆者認為,將金字塔管理模式運用到班級管理中,除了充分利用它的傳統(tǒng)含義,還應該根據(jù)班級的特點,賦予它新的內(nèi)涵:將班級事務分級,將學生分層,將家長分類。在班級管理中巧用金字塔管理模式,不僅能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競爭意識,促使班級和諧發(fā)展,學生健康成長進步。
作為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都很瑣碎,瑣事太多太雜,是最讓班主任們煩惱的問題。每天一走進教室,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遲到、差作業(yè)、漏作業(yè)、不交作業(yè)、抄作業(yè)、清潔沒做干凈、桌椅不整齊、講話、讀書聲音太小、上課不聽講、開小差、傳紙條、睡覺、課間瘋趕打鬧、課前準備沒做好……諸如此類,實在太多。每天面對這么多問題,班主任們的表情應該只有一個——裂開。如果我們把這些問題都放進一座金字塔里,按照從非常重要到不那么重要,從塔尖排到塔底,最重要的事情先做、親自做,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后做,有些事情交給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或者同桌負責。例如:班主任主要負責學校各項通知和活動,班干部負責班級紀律,遲到和清潔問題,課代表負責匯總各科作業(yè)情況和傳達科任老師要求,小組長負責本組各科作業(yè)收發(fā)情況,同桌負責課堂紀律和課間瘋鬧監(jiān)督。將各種班級事物分級,大家各司其職,就不會手忙腳亂了。這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自我管理和合作協(xié)調(diào)能力,也極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除開傳統(tǒng)的金字塔班級管理模式:班主任—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組員,把學生們放進金字塔,還有更深的內(nèi)涵。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成長于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有不同的性格,學習習慣和能力也不盡相同。作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我們學校有一條定律:目中有人,心中有標。作為班主任,僅僅目中有人還不夠,要目中有所有人。一個班級的人數(shù)之多,性格各異,能力不同,需要我們的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將學生分門別類。比如:學習上,有總分希望生,學科希望生,沖上一級學校希望生,合格問題生和穩(wěn)定學生;行為表現(xiàn)上,有自律的,比較自律的,不那么自律的;認真的,比較認真的,不那么認真的;性格上,有樂觀的,悲觀的,積極的,不積極的,樂于助人的……根據(jù)學生們的不同特點,將他們放在金字塔不同的層里面,老師們根據(jù)他們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比如班上那些特別調(diào)皮的學生,學習上特別困難的學生,或者有學習能力但是不自覺的學生,一定會被放在金字塔的最頂層,給與特別關(guān)注。
上一屆我們班有一個叫小銘的男生,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家暴,奶奶不喜歡他,家里只有一個體弱多病的爺爺對他稍微好一點兒。沒人管他學習甚至沒人能管他吃喝,完全屬于自生自滅型生長。這樣一個孩子,一定會被老師放在金字塔的最頂層——情感上的關(guān)愛,生活上的關(guān)心,學習上的幫助。接下來一層就是班級的希望生:成績希望生,表現(xiàn)希望生,想上進的學生。他們需要老師的多多鼓勵,并給予學習方法的知道。再下一層是班級穩(wěn)定型學生,他們很自覺,可能不需要老師們過多的額外關(guān)注,只需要偶爾的提醒和檢查。在金字塔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層,都應該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做到真正的“心中有人,目中有標,手中有法”。將金字塔理論運用到學生管理中,還可以鼓勵同層學生之間相互競爭,不同層學生之間合作來組成學習小組,使這個學生金字塔更加豐富和多樣化。
在學生成長中,家長和家庭教育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能和家長順暢地溝通,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的進步,對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和學校教育教學的發(fā)展,無疑都是有很大幫助的?,F(xiàn)在學生的家庭狀況比以前要復雜的多,特別是像我們以前招收農(nóng)民工子弟的學校,家長學歷普遍不高,他們更多關(guān)注營生而不是孩子的學習,而有些想幫助孩子學習的家長卻又沒有輔導孩子的能力。
各種不同層次的家長,有的愿意配合老師,有的喜歡挑刺;有的能管住孩子,有的拿孩子沒辦法;有的只關(guān)注學習,有的重視孩子身體……如果我們對家長一無所知,在開展班級工作時必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只有對他們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給予他們適當?shù)膸椭?。我們可以把家長按照學歷水平高低,與學校配合程度多少,管理孩子能力強弱,分成幾類,放進班級管理金字塔里,不同類型的家長有不同的溝通頻率,使用不同的交流方法,必然會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成績的提高,也會促進家庭與學校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