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旭
(中國人民大學(xué) 哲學(xué)院,北京 100872)
在儒家思想中,“人”之為“人”不是生來即是的,而是后天養(yǎng)成的,一個人必須要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和修養(yǎng)的過程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以一種生成性、過程性的觀點看待“人”,“成人”便成了儒家人道思想的主題,而“成為何人”與“如何成為”便是“成人”思想必須要闡明的兩個問題。對此,儒家以“君子”作答,倡導(dǎo)人要學(xué)習(xí)君子、成為君子。“成為何人”指向目標(biāo)與境界,“如何成為”指向工夫與實踐,這二者在“君子”身上都得以呈現(xiàn)。可以說,“君子”既是人格境界的典范,也是個人行為的榜樣。因此,要理解儒家關(guān)于“人”的思想,懂得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如何立身處世,就要從君子之“行”中找尋答案。
《中庸》中有許多關(guān)于君子之行的表述,“素位而行”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處。從“素位而行”的內(nèi)涵入手,可以很好地把握君子之所立、所行和所為。“素位而行”語出《中庸》第十四章(1)關(guān)于《中庸》的分章,鄭玄與朱熹不同,朱熹從“君子素其位而行”起至“反求諸身”為第十四章,并認為此章是子思之言。本文依從朱熹之分章。,其語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睂τ凇八匚欢小保藗兂R桩a(chǎn)生兩種看法:一者,將其理解為安于現(xiàn)狀,加之“不愿乎其外”的說法,從而更加引申出一種不思進取的消極意味;二者,將其理解為政位或職位上的安分守己,聯(lián)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表述,從而將其簡單視為儒家“不越位”的思想、態(tài)度。這兩種看法,第一種不察其義,流于淺薄,第二種從政治倫理入手,對其內(nèi)涵有一定把握,但不免失于狹隘。基于此,需要回到《中庸》文本,并結(jié)合整個儒家思想,對“素位而行”的準(zhǔn)確內(nèi)涵作一疏解。
《中庸》第十四章開篇即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這是對“素位而行”的總論述。所謂“素”,孔穎達解釋曰:“素,鄉(xiāng)也。”[1]1673“鄉(xiāng)”,所也,也就是處所的意思,這里可看作動詞,理解為處在。朱熹的解釋則稍有不同:“素,猶見在也?!盵2]24釋“素”為“現(xiàn)在”之意。對比來看,朱熹強調(diào)了所處之位是“現(xiàn)在”所處的,突出了一種當(dāng)下的境地,但從《中庸》原文看,是更為一般性的描述,未有強調(diào)當(dāng)下之意?!八仄湮欢小?,可依據(jù)孔疏理解為:“鄉(xiāng)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愿行在位外之事。”[1]1673基于此,可以看到君子“素位而行”的關(guān)鍵在于對“位”的把握,君子要能夠依據(jù)自己所處之“位”而行“位”內(nèi)所當(dāng)行之事,因此“位”在“素位而行”中是一個首要概念。那么什么是“位”呢?
《說文》曰:“列中廷之左右謂之位?!盵3]“位”的本義是官吏于朝廷上所站之處(2)陳立勝曾概括先秦思想重“位”的五種涵義:狹義上的“位”,即“朝列之位”;爵位,即“階位”“職位”;泛化的天倫、人倫之“位”;“居其所”之“位”“地位”;“正位”。(詳見陳立勝:《誰之“思” 何種“位”——儒學(xué)“思不出其位”之中的“政治”與“心性”向度》,《宗教與哲學(xué)》2016年第5輯,第182頁。)由此五義可知,“位”的意涵從朝列之位置不斷泛化延伸,但其含義都以“位置”為基點。。由此可見,“位”本身就與人所掌握的權(quán)力、所具有的身份地位密切相關(guān)。概括地講,“位”就是位置。而將“位”放在不同的語境中則會有不同的意義:在自然之中,就是方位、處所等空間位置;在社會之中,就是職位、地位,涵蓋一個人所擁有的一定的身份、職務(wù)、家庭以及社會境遇等。一個事物處于自然和社會之中,就必然會占有一定的位置。換言之,每一事物、每個人都受限于一定的“位”,“位”規(guī)定著一事物、一個人在自然與社會中的存在。
在中國哲學(xué)尤其是儒家哲學(xué)中,對于“位”是極為強調(diào)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周易·系辭上》)宇宙原先本為混沌,清氣上浮、濁氣下降而有天地。天地的位置確定了,才有整個世界。所以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位”的確定是“天道”使然,“位”代表了一種秩序,而秩序正是與混沌未分時相對立的,有了“位”這個世界才呈現(xiàn)出天高地卑、四時推移、萬物并生的形態(tài)。由天道而明人事,人類社會也同樣需要確定“位”,從而確立人類社會應(yīng)有的秩序。基于這樣的思路,儒家“位”的思想可以從兩個層面把握。首先是天道層面,表現(xiàn)為“天—人—萬物”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這一層次解決的是人之為人而與萬物區(qū)別的問題,是人立于宇宙間的問題。其次是人道層面,表現(xiàn)為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確定,總體上不外乎政治、倫理兩大方面。這一層次解決的是人之為社會中之一人的問題,是人立于人世間的問題。綜合這兩個層面的意義,可以看出“位”從外在方面確立了人在自然與社會間的存在。
“位”是人在自然中、社會中的位置,是外在的一種規(guī)定,但如果僅從這樣的外在的自然位置、社會地位去理解,那么儒家強調(diào)“位”的社會秩序就會單純變成形式上壓制人的框架而產(chǎn)生消極作用。因此,應(yīng)該進一步探究“位”的內(nèi)在性含義。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尚書·大禹謨》)此處所言之“位”是政位,而君子與小人是德性高低不同的人,小人得位被認為是不好的事情,可見“位”與居位之人的“德”不能分離?!豆茏印分幸仓赋觯骸暗潞穸槐罢咧^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管子·立政》)《中庸》也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的表述,這些都明確表達了“德位一致”的思想。對德位相配的強調(diào),凸顯出外在品階之“位”與內(nèi)在品性之“德”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對“德必稱位”的強調(diào),表明外在的“位”的價值最終落實到了內(nèi)在的“德”之修養(yǎng)上,因此君子首先應(yīng)該追求“德”的達成而不是“位”的實現(xiàn)?!墩撜Z》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論語·里仁》)君子所擔(dān)憂的不是外在之“位”的有無,而是得以立于“位”的根基的有無。能夠立于“位”的根源正是自身的德性,外之“位”的根據(jù)在內(nèi)之“德”。所以,在德位、內(nèi)外之間,“位”的思想被進一步內(nèi)化和深化了。從“位”到“德”的進路,把人在自然與社會間的定位與人之人格的完善聯(lián)系起來,把人格的實現(xiàn)當(dāng)作人自身的價值追求。于是,內(nèi)在之“德”的確立,變成了一個人實現(xiàn)自我的根基,人于社會中的多種身份及位置最終都取決于己身之德,故而守其德,才能立于位,成就己身才能成就萬物。
中庸之“中”,有中和、中正、時中、無過無不及、不偏不倚諸多含義,然而不論何種含義,其與“位”的關(guān)聯(lián)都是明了的。從自然角度看,方位之中央、兩端之中間都是一種空間位置;從社會角度看,許多學(xué)者考證“中”最初是旗幟或圭表一類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權(quán)力、權(quán)位的象征(3)王學(xué)偉對“中”之地位、權(quán)位的含義作了詳細論證。他在唐蘭、蕭良瓊、李零等人的觀點基礎(chǔ)上,進一步詳細分析了“中”在時間意義、空間意義、政治意義上的權(quán)威之義。他指出:“‘中’從最初的圭表逐漸演變?yōu)闄?quán)力、權(quán)位的象征。傳‘中’,是堯、舜、禹以降的政治傳統(tǒng)。周朝的武、成之際,把地理意義上的權(quán)威揉進象征時令權(quán)威的‘中’里,使‘中’的權(quán)威、權(quán)位色彩更加濃厚和牢固?!?詳見王學(xué)偉:《中庸政治思想解讀: 基于“位”“功”的視角》,《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第6期,第115—116頁。)?!爸小迸c“位”原初內(nèi)涵的相關(guān)性決定了“位”是理解“中庸”“中和”等思想的重要基點?!吨杏埂肥渍驴傃裕骸爸轮泻?,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睂τ诖司?,鄭玄注曰:“位,猶正也。育,生也,長也?!盵1]1662孔穎達疏曰:“言人君所能至極中和,使陰陽不錯,則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萬物得其養(yǎng)育焉?!盵1]1663朱熹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盵2]18這些注解都很一致,表明中和之道的最終境界就是天地正其位置,萬物得其養(yǎng)育。這是儒家天下大治的理想境界,這個境界的核心就是天地萬物都有其“位”,皆處其“位”,正其“位”。要實現(xiàn)世界的這種天人秩序,就需要人先找到自己的位置,先正己之“位”,這也就需要人修養(yǎng)自身,以中和、中庸之道行事。
基于上述理解,再看“素位而行”,其所謂的“安其所居之位”至少有以下四種內(nèi)涵:一者,找到自己在自然、社會中的位置,對自己的位置有所認識;二者,人立于天地間的位置、人處于政治中的職位、人處在家庭中的位置、人與人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等方面共同構(gòu)成了人之“位”;三者,多樣的“位”是外在的,“位”需要內(nèi)在“德”的支撐,所以“素位而行”也是守德修身;四者,“素位而行”是個人的安頓,是成己,其最終指向是“中和位育”下萬物各得其位,即成物。從此四者含義看,“位”的豐富內(nèi)涵決定了“素位而行”的豐富內(nèi)涵,它是天人之際的人的挺立,也是社會人倫中人的長成,更是仁義之德的普遍實現(xiàn)?!吨芤住穼ⅰ拔弧币暈椤按髮殹?,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周易·系辭下》)韓康伯注曰:“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4]350“位”之所以被稱為“大寶”,是因為其有用,是因為于其上可以弘道??梢?,“位”不是消極意義上的宿命似的規(guī)定,“素位而行”也不是安于現(xiàn)狀的無所作為,“位”是“有用之地”[4]350,是人之根本的基點,“素位而行”正是讓人立足這個基點,真正行君子所能行而有所作為。
《中庸》第十四章提出“素位而行”之后,又列舉了四種人生情境來對其作更為具體的闡釋,其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p>
處富貴行富貴、處貧賤行貧賤、處夷狄行夷狄、處患難行患難,君子在不同的境況有對應(yīng)不同境況的行為。但問題在于,不同境況下的行為究竟是怎樣的?一般來講,富貴之人財富充裕,而好有奢侈享樂之行;貧賤之人窮苦微賤,而常為衣食奔波,且為人所欺;夷狄乃偏遠之地,未受禮儀教化,不行文明之事;患難中艱險困苦,人常常難以經(jīng)受。難道君子于其四種境況下的行為也是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對于富貴貧賤的問題,《論語》記述:“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論語·學(xué)而》)貧而卑屈、富而驕矜是常人之弊病,所以孔子認為子貢所言“無諂”“無驕”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做到無諂、無驕說明一個人能夠不被貧富的境況所影響。但孔子進一步明言,這依舊是不夠的,只有貧而樂、富而好禮才是完備的。做到貧而樂、富而好禮才說明真正忘卻了貧富之境遇。
黃式三對此段有一解說,其曰:“君子之于貧富,有忘有不忘。樂之至,則不知己之貧;禮之恭,則不知己之富,此忘之之時也。貧毋逸樂,富則不勞,富必備禮,貧則從簡,素位而行,隨分自盡,此不忘之也。”[5]黃氏所言“忘”正是在“樂”與“禮”中對外在貧富環(huán)境的“不知”,而其所謂“不忘”則是隨貧富之分而行,貧則不要希求安逸享樂而從其簡樸,富則自不必勞累但禮儀常備。黃氏所言“不忘”大概可對應(yīng)“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所言“忘”即是“貧而樂,富而好禮”。所以,“忘”實要高出“不忘”,不過二者也都是君子之行。黃氏之解不可謂不貼切,但其將“素位而行”理解為“隨分自盡”而歸之于“不忘”則似有不妥。“素位而行”正是要在富貴之差別境遇中而行君子恒常之行,它要說明的正是對外在貧富境遇的超越。在“不忘”基礎(chǔ)上進一步達到“忘”才是做到了“素位而行”?!八匚欢小彼小⑺鶚返恼浅截毟恢系摹暗馈?。正如胡瑗所云:“所謂富貴,圣人固無心于此,假之以行道耳。博施濟眾,舉賢援能,是富貴之中道也。不為茍進,不求茍得,此貧賤之中道也?!盵6]136“無心”于富貴、貧賤的外在環(huán)境,“行道”才是君子的追求。
對于居夷狄的問題,《論語》記述曰:“子欲居九夷?;蛟唬骸缰??’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未開化的夷狄之地相較于文明開化的華夏中原肯定是不好的,而在孔子看來,君子居夷狄之地則沒有什么鄙陋。因為君子有至德,處夷狄之地,并不會被夷狄影響而喪其德性,反而能“君子所過者化”(《孟子·盡心上》),教化夷狄而使其文明開化。這表明君子之行不因為夷狄之環(huán)境而改變,所謂“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論語·衛(wèi)靈公》)。
對于處患難的問題,孔子一生的患難經(jīng)歷就很多。《論語》記述:“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孔子厄于陳蔡,乃君子固然有窮途之時,但不與小人一樣胡作非為,即便在艱難的境地君子也依舊有所堅守?!案F”即患難之時,正是體現(xiàn)君子德性之時,所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白游酚诳?,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孔子對“天之未喪斯文”的如此自信,是在“畏于匡”的境地下升起的,表現(xiàn)出對于人生困厄的泰然和對于自身價值的堅定自信。如果沒有對困厄、患難的超越是不足以有如此信念的,而這一超越的關(guān)鍵正在于心中有“道”。胡瑗指出:“患難有二:或一身之患難,或天下之患難。處天下之患難,生重于義,則舍義而取生;義重于生,則舍生而取義。一身之患難,但自守其道,不變其志,此行患難之道也。”[6]136不論處天下之患難還是一身之患難,君子都應(yīng)當(dāng)以自己堅持的“道”為準(zhǔn)則,守道而行,不變其道。
論述至此,即可明了“行乎富貴”等句的真正意涵在于:不被人生外在的境況所左右,時刻守“道”而行。富貴、貧賤、夷狄、患難雖然有所不同,但對于君子來說,這些環(huán)境都是要被超越的。處富貴,則不縱情聲色,能心態(tài)平常,富而好禮;處貧困,則不以貧困累其心,安貧樂道,簞瓢陋巷不改其樂;處蠻夷,則以禮樂施教化;處患難,則以平常心對待,有弦歌自樂的氣象。游酢注曰:“‘素其位而行’者,即其位而道行乎其中,若其素然也?!w道之在天下,不以易世而有存亡,故無古今,則君子之行道,不以易地而有加損,故無得喪?!盵7]陳柱也說:“此謂君子向其所處之位而行其道?!瓱o在而不可以行其道,故無在而不自得?!盵8]故而,“素位而行”要求君子行其所當(dāng)行,而“當(dāng)行”的標(biāo)準(zhǔn)實質(zhì)上就是“道”。
“位”的內(nèi)在根據(jù)在于“德”,“位”的價值意義在于“道”,“位—德—道”因而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此三者恰與外在的名利、環(huán)境等相對,而獨屬于人之“內(nèi)”。沈煥說:“富貴、貧賤、夷狄、患難,不是位,正是外也?!兑住分痪芋w’,孟子居‘天下之正位’,乃位也。”[6]137“位”雖然從外在確定了人在自然和社會中的位置,但在“德”與“道”的關(guān)聯(lián)中“位”早已不屬于“外”,而成為與人之生命價值相關(guān)切的“內(nèi)”。如此意義上,“素位而行”便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
由此,“不愿乎其外”,就不是簡單地安于所處的位置,不是安于富貴、貧賤、夷狄、患難的處境,而是要求君子不被這些外在的環(huán)境限制,不去考慮這些“外”,而時刻謹守于其“內(nèi)”,謹守于君子之道,依道而行。這種無論處于什么樣的人生境地都安然處之、依道而行的境界,《中庸》稱其為“自得”,即自有所得、自得其道?!白缘谩辈⒉皇怯凇巴狻庇兴斋@,而正是于“內(nèi)”自有所得。譚惟寅曰:“自得云者,所樂在內(nèi)不在于外故也。彼在外者,一豪已上,君子皆以為無預(yù)于己,而未嘗容心于其間,或歸之天、歸之人,皆非我也?!瓕W(xué)者唯知所以立命,然后存心養(yǎng)性有用力之地。”[6]138人生之所以能夠安處,正是因為心中得其“道”。而非安于外,所以“素位而行”不是消極的安分守己,其所安守的是君子立身的“道”、君子立位的“德”。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離婁下》)趙岐注曰:“欲使己得其本原,如性之自有也?!盵9]“本原”正是“道”,得“道”于己,“道”如本性一般存于己身,便是“自得”所達到的境界?!八匚欢小彼龅降恼恰白缘谩保簭牡赖论`履上講,要達到自有所得的至高精神境界;從為學(xué)修養(yǎng)上講,是能夠做到反身而誠,從己身而得而不是向外尋求,即程顥所言“學(xué)莫貴乎自得,非在人也”[10]。自得的境界和為學(xué)方法在宋明儒者那里被進一步推崇,被視為與孔顏樂處之精神主旨直接相關(guān)。而“自得”境界所強調(diào)的“內(nèi)”與“我”也指出“素位而行”思想內(nèi)涵的關(guān)鍵還在于“己”。
論述富貴、貧賤、夷狄、患難四種境況后,《中庸》第十四章轉(zhuǎn)而從上下之位的差異來論述。其文為:“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比松拔弧钡淖兓療o非在上或在下,“上”與“下”極具概括性。通過這種上下的差異,《中庸》指出“素位而行”是為己的。
要做到“素位而行”,就要做到居上位不欺凌在下者,處下位不攀援其上者,端正自己而不去苛責(zé)別人,這樣就不會有怨懟產(chǎn)生?!吨杏埂吩谶@里論述了一條重要的處事安己之道,即正己而不求于外。正己,就是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首先去要求自己;不求于外,就是不把希望寄托于外者,不一昧向外尋求,不苛求于別人?;诖?,“素位”就是正己,“不愿乎其外”就是不求于外,“素位而行”在此意義上就是強調(diào)要在“己”上做功夫。
儒家思想極為重視“己”,有“為己”“知己”“成己”“修己”“克己”“反求諸己”等說法。“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論語·憲問》)“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論語》這兩處表述最能體現(xiàn)“己”的重要性??梢哉f,“己”和“人”的區(qū)分既是為學(xué)目的的不同,也是為學(xué)方式的差異,更是君子小人的分野。從為學(xué)目的或人生目標(biāo)看,“為己”表明君子之行的目的在于成就自己的德性與價值,而不是去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通過“成己”其最終指向是兼濟天下。這與如今所言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完全不同,其恰恰是對功利心態(tài)的一種超越。從為學(xué)方式或行動看,“為己”是以內(nèi)圣為本,以外王為末,其實質(zhì)就是“修身”,也就是《大學(xué)》之“明明德”、《中庸》之“率性”。所以“為己”就是在“己”上行,從“己”開始行。其方法就是“反求諸己”,如射箭一般,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而去反思自己的問題。恰如王夫之所言:“作圣之功,反求諸身心而已也?!盵11]以射箭之事來比擬君子,原因就在于要強調(diào)“己”。心能專一,身有其正,方能箭矢平直,正中靶心。常人以為靶心是射箭之關(guān)鍵,其實“正己”才是核心。
能夠做到“正己”,則能不怨天不尤人。以這樣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的一切,便是“居易俟命”。朱熹注此句曰:“居易,素位而行。俟命,不愿乎外也。”[2]24“素位而行”被理解為“居易俟命”,說明“素位而行”與儒家對于“命”的看法也有所關(guān)聯(lián)。正是從這樣一種關(guān)聯(lián)性看,有人才把“素位而行”理解為一種對宿命的消極對待。實際上并非如此。
“居易俟命”,鄭玄注曰:“易,猶平安也。俟命,聽任天命也?!盵1]1672孔穎達疏曰:“易,謂平安也。言君子以道自處,恒居平安之中,以聽待天命。”[1]1673也有注家注解“易”為“平地”。不論是“平安”“平易”還是“平地”都是以“平”釋“易”。與這些解釋不同,毓鋆認為以“平易”作解與前文不類,他以“變易”[12]解之。毓鋆的解釋也有其道理,“居易俟命”在他看來就是處在變易的環(huán)境中自己不變而等待天命。鄭注孔疏強調(diào)的是君子守道便常居平安,“居易”被視為守道、行道獲得的狀態(tài)或結(jié)果。毓解結(jié)合前文富貴、貧賤、夷狄、患難等境況,強調(diào)居于多變的環(huán)境要有其所守。這些解釋皆有所取而側(cè)重不同。事實上,“居易以俟命”與“行險以徼幸”相對,小人冒險而求,希求的是分外之物,而君子盡己行道,安待天命。與“險”相對的“易”,指的是君子有其所堅守的“常道”。換言之,君子所居之“易”不是平易平安之地,也不是簡單的變動的外在處境,而應(yīng)是作為“位”之根基的“德”和“道”。守常處道進而等待天命,和小人無所守而無常行正相區(qū)分。
守道、行道以待天命,正是以“素位而行”來安身立命?!睹献印吩唬骸澳敲?,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孟子·盡心上》)“命”是人力所不能改變和影響的,人生一切遭遇無一不是命運使然,它是由天而來的對人的外在限制。雖然人沒法對“天命”有所為,只能接受,但人自己的部分是可以自己主宰的,如孟子說的不立巖墻之下、行道等都是人自己能夠決定的。所以儒家要求人人要學(xué)為君子,要通過各種修養(yǎng)功夫提升自己的德性,最終達到與天地并立的境界,最終凸顯出人作為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所謂“正命”指的正是人志于道,據(jù)于德,盡己之所有可能性而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生死壽夭都是“正”,因而所有遭遇都是君子立身立德的場所,而不再是限制,即“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所以,“居易俟命”指的是“正命”“立命”,而不是消極地聽任命運安排,其積極意義顯而易見。只有從“盡己”而“立命”的積極意涵出發(fā),才能理解“素位而行”不是不思進取。
通過上述三個部分的論述,我們可以把握 “素位而行”的準(zhǔn)確內(nèi)涵。“位”作為人在自然與社會中的立足點,從外在規(guī)定著人的存在,而其內(nèi)在根據(jù)則在于“德”,所以“素位而行”就要立于其“位”而修其德性,從個人之“位”這個起點去修為,最終要達成的是天地萬物的位育秩序,所以從“位”看“素位而行”,我們能發(fā)現(xiàn)它與《大學(xué)》修齊治平的路徑是一致的?!暗馈彪m然沒有出現(xiàn)在“素位而行”一章中,但它是《中庸》的一個核心概念,“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不遠人且廣大精微,君子“素位而行”之所行就是恒常之“道”,不因外在境遇而有所改變,守道即是“素位”,“道”存于心而顯于行,所以能有“自得”的境界?!凹骸笔恰八匚欢小钡淖罱K指向,作為君子為學(xué)之方式、修身之功夫,“素位而行”就是“為己之學(xué)”,重視自身的價值與責(zé)任,不向外尋求,不向外苛責(zé),這樣的態(tài)度放到人生中,便形成“居易俟命”的觀念。綜合這三者,在“位—德—道—己”的進路中,“位”從外在不斷深化到內(nèi)里而與“道”“德”統(tǒng)一于“己”,“位”也從外在規(guī)限逐步轉(zhuǎn)變?yōu)槌降幕c和動力而使內(nèi)在之“己”的價值得以實現(xiàn)。所以,“素位而行”不是消極固守或不思進取,而是關(guān)涉人生修養(yǎng)、人生作為、人生態(tài)度等多方面的積極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