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翯,柳公卿,王 堯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警犬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犬飼料主要以谷物為主,常用的飼料原料包括小麥、大麥和碎米,而飼料消化率主要與谷物的加工和特性有關,谷物消化率因其化學成分和飼料制備中使用的加工技術而異(郭孝平等,2020)。與其他谷物原料相比,加工較差的玉米和高粱通常會影響淀粉消化率,進而影響內源性消化酶的作用效果,這種化學機制會增加飼料中抗性淀粉的水平,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整體消化效率(趙建飛等,2018)。相比之下,碎米通過膨化后很容易消化,通常作為高檔犬糧的谷物原料,但成本較高。Murray等(2009)報道,各種高淀粉原料用于膨化犬糧,其糞便稠度、養(yǎng)分消化率與對照組大米飼糧相當,盡管飼喂大麥面粉會導致糞便松散,其也發(fā)現(xiàn)當膨化犬糧中含有燕麥、玉米和大米時,腸道淀粉表觀消化系數(shù)會超過0.90。在膨化過程中利用熱量和水分使淀粉糊化,破壞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質基質,這一過程提高了日糧淀粉消化率,進而提高了飼料可消化能量含量(趙熠群等,2020)。因此,膨化犬糧可能會導致更高水平的淀粉消化率,作者假設使用高粱和玉米替代碎米可以達到類似效果。此外,提高飼料消化率的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酶制劑,因為外源飼料酶制劑可以部分降解淀粉-蛋白質基質、非淀粉多糖和谷物膨化后發(fā)生的任何逆行淀粉,從而進一步提高消化率(王彩蓮等,2017)。本試驗用不同谷物原料添加酶制劑替代幼犬飼料中常用的碎米原料,研究其對幼犬生長性能、養(yǎng)分消化及糞便特征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試驗將48只6周齡、平均體重為(661.51±3.55)g的幼犬分為3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4只。3組幼犬在5周的飼養(yǎng)試驗期間分別飼喂碎米型日糧(碎米含量為50%)、玉米型日糧(玉米含量為50%)+200mg/kg復合酶、高粱型日糧(高粱含量為50%)+200mg/kg復合酶。試驗用的復合酶主要包含淀粉酶、木聚糖酶和纖維酶。幼犬每天飼喂3次,在試驗開始和完成時對每只犬進行稱重。
表1 不同谷物型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物質水平
1.2 消化試驗在試驗的最后5 d,收集幼犬糞便。糞便用于測定常規(guī)養(yǎng)分,同時分析飼料中的養(yǎng)分含量。
1.3 糞便特征將采集的糞便參考(李艷艷等,2019)的方法對糞便進行評分,得分為1表示糞便堅硬干燥,得分為5表示流狀腹瀉。同時根據(jù)糞便評分為1的每個重復犬的只數(shù)來確定便秘率。用pH計測定糞便pH,之后將每個重復犬的糞便匯集在一起,55℃烘干48 h,粉碎過1 mm分子篩。用勃林格乳酸試劑盒測定糞便樣品的乳酸總量。糞便樣本中揮發(fā)性脂肪酸的濃度用氣相色譜儀分析(張夢潔等,2017)。
1.4 數(shù)據(jù)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用SAS軟件單因素方差模型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urkey法進行多重對比,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不同谷物日糧添加復合酶對幼犬生長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知,飼料用玉米和高粱替代碎米并添加復合酶對幼犬采食量無顯著影響(P>0.05)。玉米和高粱型日糧補充復合酶較碎米組顯著提高了幼犬體重和日增重(P<0.05)。碎米組幼犬的料重比和便秘率較玉米組顯著提高15.86%和100%%(P<0.05),同時腹瀉率較玉米組和高粱組分別顯著提高99.39%和136.96%(P<0.05)。
表2 不同谷物日糧添加復合酶對幼犬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不同谷物日糧添加復合酶對幼犬養(yǎng)分消化的影響由表3可知,碎米組與玉米組和高粱組幼犬的淀粉表觀消化率無顯著差異(P>0.05)。玉米和高粱型日糧補充復合酶較碎米組顯著降低了幼犬總能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P<0.05),而碎米組和玉米組幼犬的粗蛋白質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高粱組(P<0.05),碎米組和高粱組幼犬干物質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玉米組(P<0.05)。
表3 不同谷物日糧添加復合酶對幼犬養(yǎng)分 消化的影響 %
2.3 不同谷物日糧添加復合酶對幼犬糞便特征的影響由表4可知,各組幼犬糞便的干物質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碎米組幼犬糞便pH顯著高于玉米組(P<0.05),但與高粱組無顯著差異(P>0.05),而碎米組幼犬糞便評分顯著高于其他兩組(P<0.05)。高粱組幼犬糞便乳酸含量顯著高于碎米組和玉米組(P<0.05),而玉米組幼犬糞便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顯著高于碎米組和高粱組(P<0.05)。
表4 不同谷物日糧添加復合酶對幼犬糞便特征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顯示,玉米和高粱型日糧補充復合酶較碎米組顯著提高了幼犬體重、日增重,同時碎米組幼犬的料重比和便秘率較玉米組顯著提高15.86%和96.60%,腹瀉率較玉米組和高粱組分別顯著提高99.39%和136.96%。由于糞便質量是判斷飼料的主要指標(李艷艷等,2019),因此,使用玉米或高粱并添加復合酶在犬糧中可以替代碎米。
本研究使用的玉米和高粱在加工前未進行膨化,由于這些谷物中存在很強的淀粉-蛋白質基質,這些淀粉難以消化,且谷物抗性淀粉含量對總能量的表觀消化率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張遨然,2010)。畜牧業(yè)利用各種加工手段來提高高粱和玉米淀粉的消化率,且犬糧谷物加工方式包含碾磨,然后在高溫下膨化,可以成功克服高粱和玉米淀粉可用性低的問題。
在本研究中,添加酶可顯著改善玉米和高粱組犬的糞便成分,表明這些犬的糞便較為松散,腹瀉率和便秘率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果。糞便pH在很大程度上由腸道發(fā)酵決定,因為未被小腸消化和吸收的日糧成分進入大腸,在大腸中會被微生物菌群發(fā)酵,這些成分包括纖維,如非淀粉多糖和抗性淀粉(陳如愿,2016)。飼喂碎米的犬糞便pH顯著高于飼喂玉米補充酶犬的糞便pH,說明玉米型日糧補充酶對大腸發(fā)酵的影響較大,這在該組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較高的結果上得到進一步證實。
本試驗證明了玉米和高粱完全替代碎米并補充復合酶對幼犬飼喂的可行性,其中幼犬的體重、日增重和腹瀉率得到顯著改善。由于糞便質量是判斷飼料的主要指標,盡管玉米和高粱型日糧消化率降低,但在玉米基礎日糧中補充復合酶不僅降低了幼犬腹瀉率,也降低了便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