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華
1278年,文天祥率南宋軍隊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zhàn),可惜寡不敵眾,兵敗被俘,之后被押送上船,送到北方。在途經廣東省珠江口外時,即詩中提及的零丁洋,失去自由的文天祥想起命運的無常、國家的淪陷,悲憤之中,作此詩以明志。1279年,南宋滅亡。
中國人對宋朝一直有著復雜的感情,一方面為北宋的經濟、科技以及民生之發(fā)達而感到驕傲,另一方面又為南宋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進攻下節(jié)節(jié)敗退而感到不滿。
對于南宋滅亡的原因,史學界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觀點。然而,自然界的力量有時無比強大,可能會在無聲中消弭人類對社會的改良和努力,推動著歷史走向令人不可思議的結果。
我國古代氣候的冷暖周期
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曾經研究了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F在普遍認為,中國古代的氣候經歷了4個冷暖周期。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也正是王朝興衰更替的關鍵時期。例如,1000年到1200年的南北宋,中國氣溫趨冷,蘇軾的《杏》一詩中的“關中幸無梅,汝強充鼎和”便可為證。
而宋之前的唐代,不僅都城長安冬天沒冰沒雪,唐開元十九年,揚州甚至出現雙季稻的記載。竺可楨據此推測,處于中國第三個溫暖期的隋唐,當時的平均溫度比魏晉南北朝時高3℃左右。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民族興衰
溫暖期,以農耕生活為主的中原地區(qū)會建立強大的中央政權,此時國土面積廣大;寒冷期,以游牧生活為主的北方地區(qū)軍力大增,中原地區(qū)則陷入戰(zhàn)亂,如著名的東周戰(zhàn)國時期,《三國演義》中所記錄的三國時期以及之后的兩晉南北朝、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國、兩宋……
對于農耕民族來說,游牧民族的入侵一直都是難以擺脫的噩夢;而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南下侵略有時則是為了求得一線生機。
游牧民族要靠草原養(yǎng)活自己,氣候變冷時,草的生長受到抑制,在數量上不能滿足放牧時牛羊所需,牛羊的生長受到影響,數量減少,游牧民族就要挨餓。而中原地帶,受氣候變冷的影響,糧食等農作物也會大幅減產,經濟陷入低迷。
當南方的農耕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同時因氣候變化而陷入困境的時候,就看誰的損失更大。誰面臨的生存危機更為嚴重,誰就會不顧一切地尋找出路。
為了求生,草原部落之間會率先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結果可能出現誰也不能克制誰的“多雄爭霸”的局面,或者是有一個王者勝出,一統草原,變得空前強大。由于日常生活離不開武器,因此他們不用額外置備軍火,甚至不需要進行軍事操練。
而農耕民族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卻要額外花費人力、物力、財力添置武器,進行脫產操練,戰(zhàn)斗力相比于北方游牧民族往往處于明顯的劣勢,繼而在抵制游牧民族入侵的戰(zhàn)役中失利,直至輸掉整個戰(zhàn)爭,失去對中原地區(qū)的政治掌控權。
如何得知古代天氣
或許同學們會納悶:古代和現在不一樣,沒有逐日的天氣預報。那么,今天的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古代的氣溫情況的呢?
這就要靠大樹年輪來幫忙!暖和的時候,植物生長快,年輪之間相隔得遠;寒冷的時候,植物生長慢,年輪之間相隔得近。青藏高原上中國特有的樹種——祁連圓柏,它的年輪就是古代最好的溫度計。
科學家將現在生存的祁連圓柏的年輪和唐朝古墓里出土的祁連圓柏的年輪銜接在一起,成功構建了從公元前484年至2000年共2485年我國中東部地區(qū)的溫度變化曲線。通過對溫度變化曲線的觀察研究,科學家發(fā)現,我國歷史上秦朝、三國、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都是處于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幾乎都與曲線圖上的低溫區(qū)間相對應。
相關的歷史文獻也表明,三國兩晉南北朝所處的公元3—6世紀,氣候極其寒冷。晉朝時期,草原向南位移到黃河以南區(qū)域,不斷擠占農業(yè)用地,導致耕地持續(xù)向南退縮。386年,社會開始動蕩,而這一年正接近于溫度變化曲線中的最低點。在不久之后的公元420年,晉朝滅亡。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自然界的變化會打破人類社會內部的力量平衡,繼而引發(fā)混亂,甚至引起國家或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此時,是否具備較強的危機處理能力,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每個社會階段面臨的問題有輕重緩急之分,能夠把一件件事情安排得有條不紊,這是一種智慧,體現的是統籌協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