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
“行通濟”這一傳統(tǒng)習俗在廣東佛山流傳了幾百年?!靶小痹诨浾Z中是“走”的意思,而“通濟”則指的是通濟橋。從明末清初開始,每逢元宵節(jié)前后,家家戶戶都會扶老攜幼,從深夜到清晨,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濟,冇閉翳”,祈求來年平安、順利。“閉翳”是廣州方言,其意為氣悶之外,還有陰暗困壓的意思,在這里是憂愁衰運的意思;“冇”,在粵語中是“沒有”的意思。“行通濟,冇閉翳”的意思是走走通濟橋,就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事事順利。
如今,元宵節(jié)“行通濟”習俗的影響力已擴展到整個珠三角和港澳地區(qū),不僅成為整個珠三角的年度盛事,更是國內元宵民俗文化盛事。近幾年,眾多媒體也聚焦“行通濟”習俗,向世界報道佛山獨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動。
據(jù)《佛山忠義鄉(xiāng)志》記載:該橋最先是由附近鄉(xiāng)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明代戶部尚書李待問回到家鄉(xiāng)佛山后,見此橋年久失修,于天啟五年(1625年)倡建修橋,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濟橋”,寓意“橋以通濟名,必通而后有濟也”。該橋橫跨佛山涌,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為求得來年生意興隆,便以行通濟橋來討得好意頭,后來漸漸地成為一種習俗,并衍生出“行通濟,冇閉翳”這一俗語。據(jù)有關資料記載:到了乾隆年間,行通濟之風日趨旺盛,每到正月十六,從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戶都要攜子帶女,手舉風車、風鈴、小花燈,擁到通濟橋邊,再繞道回家?!靶型边@一民間活動寄托著佛山人對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愿。
凡是行通濟橋的人,必須是一次性地從橋頭行至橋尾,由橋尾右傍大基而去,經尾“兜”至澳口返回佛山鎮(zhèn),否則寓意不吉利。起初通濟橋朝北一半有9級階梯,朝南13級,稱為“九出十三歸”,生意人視為“吉祥、興隆”之意,希望在行通濟橋之后來年招財進寶、生意興隆。
“行通濟”作為一張城市文化名片、作為佛山城市精神的載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摘自《中國檔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