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五谷雜談之六
——“菽”原來才是真豆子

2022-03-24 05:52:54杭州外國語學(xué)校楊文玫
中學(xué)生天地(C版)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許慎五谷金文

杭州外國語學(xué)校 楊文玫

圖/視覺中國

黍、稷、麥、稻名列“五谷”,地位相對穩(wěn)定,基本上沒有被動搖過。至于“菽”(豆)、“麻”,誰最有資格進入“五谷”名錄,常有異議。到了唐代,人們就干脆把漢代以前所謂“五谷”中的“稻”換成了“麻”。這對“稻”確實有點不公平?!奥椤痹谏檀饕亲鳛槔w維植物加以種植的,在殷墟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大量的麻布織品和成捆的麻繩。再說,麻籽油性重,適合打油,用于點燈照明;多食麻籽也容易導(dǎo)致腹瀉。麻籽從商代開始就不是人們?nèi)粘5闹魇?。所以說,合理的“五谷”之說應(yīng)是“黍、稷、麥、稻、菽(豆)”。

甲骨文

最早用來表示豆子的漢字是“菽”,而不是“豆”。許慎《說文解字》:“豆,古食肉器也。從口,象形。凡豆之屬皆從豆?!痹S慎非常明確地斷定“豆”表示一種器物?!岸埂弊謱儆谙笮挝淖??!岸埂弊旨坠俏?、,上半部分就像一口大碗,內(nèi)腹較淺,中間束腰,整個外形就像是一只肥胖的高腳杯子。有的“豆”字甲骨文和金文還在上面加一橫,如,表示帶有蓋子的“豆”。從已經(jīng)出土的文物來看,“豆”有木豆、銅豆、陶豆和竹豆,多數(shù)為陶豆。青銅“豆”出現(xiàn)在周代;到春秋以后,“豆”的兩側(cè)就開始長耳朵,底腳也有所加長;到戰(zhàn)國,“豆”腹逐漸加深,底腳更加細長,娉娉裊裊,整個器形就顯得比較漂亮。

在《詩經(jīng)》《尚書》等先秦古籍中的“豆”字,常作“籩豆”或“俎豆”解釋。所謂“籩豆”,原本是指兩種食器,竹制的叫“籩”,木制高腳的叫“豆”,也寫作“梪”。古代祭祀、宴會時,“籩”用來盛干果、干肉、干糧等祭祀品,“豆”用于盛肉醬、肉汁之類的祭祀品。后來“籩豆”又引申為祭祀,古文中所謂“籩豆之事”“俎豆之事”指的就是祭祀。比如: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籩豆之事,則有司存?!保ā墩撜Z·泰伯》)

“衛(wèi)靈公問陳(同‘陣’,兵陣)于孔子??鬃訉υ唬骸薅怪拢瑒t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泵魅账煨?。(《論語·衛(wèi)靈公》)

“籩豆”或“俎豆”有時也用來指普通的宴席或宴會。比如,“我覯(gòu,遇見)之子,籩豆有踐”(《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伐柯》),意思是“我遇見我心愛的姑娘,就要擺設(shè)酒席娶她為妻”。在古籍中也會單獨使用“豆”字,比如,“君婦莫莫,為豆孔庶?!保ā对娊?jīng)·小雅·谷風(fēng)之什·楚茨》),這里的“豆”借指菜肴,詩句的意思是“諸侯之妻清靜恭敬,做了品類繁多的菜肴”。又如,“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献泳透纱喟选岸埂碑?dāng)量詞使用,“一豆羹”可以翻譯為“一杯羹”或“一碗羹”。

甲骨文

金文

戰(zhàn)國文字

篆文

從這些“豆”字的使用情況來看,確實與“豆子”沒什么關(guān)系,那么那些以“豆”為偏旁的“豆”族成員是不是與“豆子”有關(guān)系?比如,登、豊、豐(豐)、豇、豉、壹、短、頭(頭)、剅等字?其實除“豇”和“豉”之外,其他“豆”族成員與“豆子”也沒關(guān)系。比如,上圖甲骨文“登”字,其主體構(gòu)件是“豆”字,“豆”的頂部有一對像腳印的符號,“豆”的底下加一雙像手的符號。按常理,帶腳印的字應(yīng)該與行走有關(guān),帶手的字應(yīng)該與捧或托舉等動作有關(guān)。如果按會意字來理解“登”字,“登”的意思可能就是一個人雙手捧著“豆”登上神壇進行祭祀活動。但是,許慎認(rèn)為,“登,上車也。從癶、豆。象登車形”(《說文解字》)。許慎的解釋很明顯是忽略了“登”的主體部件“豆”的含義,或者說他曲解了這里“豆”的意義,強行將“登”解釋為表示登車動作的象形文字。而“登”字的構(gòu)件中,并無與車有關(guān)的符號。比照許慎對“豊”和“豐”的解釋——“豊,行禮之器也。從豆,象形?!薄柏S,豆之豐滿者也。從豆,象形?!薄浑y發(fā)現(xiàn)許慎對“登”“豊”“豐”等字中的“豆”這個部首的解釋并無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也完全不能自洽。當(dāng)然,至于“豊”和“豐”的下半部分是“豆”,還是“壴”,也有待進一步商榷。

《詩經(jīng)·大雅·生民》:“卬(yǎng,同‘仰’,仰慕)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安然享用)?!逼渲小坝诙褂诘恰币痪?,將“豆”和“登”并舉,于省吾等文字學(xué)家們認(rèn)為“于豆于登”的“豆”和“登”應(yīng)該是指兩種祭祀的禮器。宋人編寫的郊廟朝會歌辭也有類似詩句:

豆登在列,鼎俎斯儔。牲牷(quán,古代祭祀用的純色全牲)告具,寅畏(恭敬戒懼)彌周。柔祇(古人謂地道陰柔,故稱柔祇)昭格,飆至云流。

從歌辭內(nèi)容來看,這首詩是祭祀地祇之歌。詩人將“豆登”和“鼎俎”對舉,就是指祭祀時用的豆、登、鼎、俎四種禮器。所以說,從“豆”和“登”的字形關(guān)系及其使用情況來看,可以確定的是“豆”和“登”的原始意義應(yīng)該都是器物之名,并與古代祭祀活動有關(guān)。比如,甲骨卜辭:“辛丑卜,巡酎(zhòu,醇酒)黍登。”(如下圖,《甲骨文合集》21221)“巡”是人名,“巡酎黍登”,意思是指由“巡”主持舉行酒祭儀式,把黍米供在祖廟,祭祀祖宗和神靈?!笆虻恰笨赡苁且环N豐收祭祀儀式,如《禮記·月令》所記載:“是月也,農(nóng)乃登谷,天子嘗新?!?/p>

但是,“黍登”的“登”是名詞,還是動詞?如作動詞,應(yīng)與“五谷豐登”的“登”同義;如作名詞,它就是與“豆”類似的一種禮器,用于盛放祭祀用的黍米等祭品。在先秦典籍中,“登”字用作動詞和名詞的情況兼有。但“豆”字用來表示“豆子”的基本上沒有。根據(jù)歷史學(xué)家齊思和先生梳理發(fā)現(xiàn),唯有一例:

“韓地險惡山居,五谷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保ā稇?zhàn)國策·韓策》)

這里兩個“豆”字,確實都是表示“豆子”的意思?!岸癸堔礁爆F(xiàn)在已是成語,意思是豆子做的飯,蔬菜做的羹,泛指粗淡的食物。但是,《戰(zhàn)國策》編著的時間和編著者都不確定。所以說,齊思和先生的判斷也只是一種“可能”。諸多文獻資料表明,“豆”字普遍用于表示“豆子”是在漢代,在先秦典籍中表示“豆子”都是用“菽”字。

原來“菽”才是真“豆子”。但是“菽”為什么就是“豆子”呢?有人這樣解釋,“叔”的金文、就像用手采摘豆子,后來為了區(qū)分“叔”和“菽”,就給“叔”戴了頂草帽。許慎說得更干脆:“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保ā墩f文解字》)認(rèn)為“尗”是“菽”的初形。但現(xiàn)在被文字學(xué)家們普遍認(rèn)同的“尗”字金文長這個樣子、、,它既不像豆子,也不像豆苗,更沒有手,可能更像“戈”一類的武器??磥磉@也是個謎題,還是留待將來發(fā)現(xiàn)新資料之后再破解吧。

猜你喜歡
許慎五谷金文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rèn)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jù)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許慎文化園簡介
創(chuàng)意五谷畫
創(chuàng)意五谷畫
許慎德
中華詩詞(2016年10期)2017-02-22 17:00:39
語法填空專練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對外漢語教學(xué)角度的許慎文化研究
五谷面具
童話世界(2016年8期)2016-06-02 09:21:14
吴江市| 松滋市| 北海市| 广安市| 当涂县| 怀来县| 万源市| 永年县| 屯昌县| 开化县| 自贡市| 塘沽区| 吴桥县| 建宁县| 清涧县| 察雅县| 克山县| 铁力市| 卓资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宽城| 根河市| 尼勒克县| 高雄市| 道孚县| 长汀县| 巴里| 沐川县| 宜川县| 延长县| 涡阳县| 乌鲁木齐市| 延安市| 五大连池市| 固阳县| 柳州市| 交城县| 双鸭山市| 广德县| 阜南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