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東
劉少奇著作,尤其是其中的講話、演講、報告,有個極為鮮明的特點,那就是說理。無論對黨內對黨外,還是對同級對下級、對群眾對朋友;無論闡釋黨的政策策略,還是表達個人看法主張、解答人們關心的問題,乃至揭露敵人陰謀、破解敵人騙局,他都是堅持說理,以理服人,由此形成了他那豐富多彩、令人驚嘆的說理藝術。
劉少奇的說理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他的說理態(tài)度,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他在說理時,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從而拉近雙方距離,使對方放下心理包袱,平心靜氣地聽他說理,向他吐露內心想法。他在領導安源路礦工人運動時,耳聞目睹某些工人因小失大、見利忘義的種種表現(xiàn),內心焦慮不安。但他沒有簡單粗暴地訓斥這些工人,而是一面以“我們大家都是工友,世界一家,是兄弟一樣,應該怎樣的互相親愛、互相幫助”相勸勉,一面以“有了事情,俱樂部萬余工友不能各干各的,必須有統(tǒng)一的指揮,有規(guī)則的動作……必須服從指揮才有辦法”相告誡。如此有情有義的說理,深深打動了工人,工人們更緊密地團結在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周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在由人民政府接管的部分城市工廠中,同時接收了原有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如何使他們安心留下、誠心合作,是恢復國民經(jīng)濟、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的一個大問題。劉少奇在對天津國營企業(yè)職員講話時,就把這些留用職員稱作“國家在工廠中的組織者”,“是整個工人階級中的一部分”。他還說,職員和工人都是為人民服務,大家在人格上政治上都是平等的?!皣乙揽抗と耍瑫r也依靠職工,特別依靠廠長、工程師和技師。”這些暖心話既著眼于政治大局,又關乎個人進退,其感召力可想而知。
劉少奇的說理藝術,更多地體現(xiàn)在他的說理方式的多姿多彩上。例如:實話實說、開誠布公,深入淺出、舉一反三,正反對比、是非分明,條分縷析、絲絲入扣,逐層分解、剝殼見芯,權衡利害、講究策略,照顧各方、不忘初心,等等。說理方式的多樣化,使得劉少奇的說理藝術具有非同一般的廣度、深度、高度、溫度和力度,充滿魅力,令人心服口服。
當然,劉少奇的說理藝術不是概念化的東西,也不是能歸納的公式,難以照抄照搬。因為他的說理藝術源于他對說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積于他長期、多樣、復雜甚至尖銳的革命實踐。
他精通馬克思主義,能自覺嫻熟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看問題,把具體問題放到具體環(huán)境中去考察分析。
他有正確的群眾觀,深知群眾“是有思想、有要求、能動的人群”,而“不是木頭或機器”。黨群關系如魚水,而非主仆,對群眾只能說服,不能壓服。
他有民主作風,深諳民主集中制要義,能正確理解與進行黨內斗爭,主張“在黨內一切要講道理,一切要講清楚道理,一切要有道理可講”,“道理講清楚了,一切都好辦,都容易辦,我們要在黨內養(yǎng)成講道理的作風”。
他善于調查研究,又慣于獨立思考,不盲聽、不盲從,因而說理有根有據(jù)、具體深刻,合轍合拍、合情合理。
他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時時、事事、處處不忘為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謀利益,不僅謀局部利益,更謀全局利益;不僅謀眼前利益,更謀長遠利益,從而使他的說理具有恒久的力量,縱然一時不為人接受,但終究會閃耀出真理的光芒。
總之,劉少奇的說理藝術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精神財富對于當下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團結,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更好地投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中,無疑具有現(xiàn)實意義,因而值得我們學習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