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牧之
從8 月15 日至8 月24 日這幾天的時間里,DOTA2社區(qū)里發(fā)生了幾件有意思的事,今天我們不妨將它們整理在一起,看看能否得出些結論。
8 月15 日,隨著本賽季最后一項Major——阿靈頓Major 結束,TI11 直邀的十二支戰(zhàn)隊名單也隨之出爐,兩支中國戰(zhàn)隊PSG.LGD 和Aster 在列。
稍早些時候,中國DPC-A 級戰(zhàn)隊Dandelion(以下簡稱DEC)正式解散,五名隊員被XG 俱樂部二隊Ybb收編。
同一天,在inflame 直播解說阿靈頓Major 的過程中,LGD 俱樂部CEO 潘婕透露,DOTA2 戰(zhàn)隊是俱樂部唯一處于虧損狀態(tài)的分部,無論是賽事獎金收入還是TI 前的招商,都無法填補運營戰(zhàn)隊的支出。
三天后的8 月18 日,VG 戰(zhàn)隊官宣陣容變動,原Magma 戰(zhàn)隊選手李孔博(ID:b a b)和曾幫助戰(zhàn)隊兩奪Major 冠軍的潘義(ID:Frisk)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TI9 結束后,潘義和VG“分手”其實并算不上愉快。但此番為了沖擊TI11 預選賽,雙方最終選擇冰釋前嫌,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戰(zhàn)。
首先是關于TI 參賽名額的新聞。
縱觀過去十屆TI 的參賽隊伍,我們會發(fā)現(xiàn),即便是在部分國內戰(zhàn)隊將比賽視作一場“騙局”的首屆TI 上,依然有四支中國戰(zhàn)隊受邀參與其中。
而到了中國戰(zhàn)隊決賽內戰(zhàn)的TI4 和包攬2-5 名的TI5上,通過直邀及預選/外卡賽晉級的中國戰(zhàn)隊甚至一度高達六支,占據(jù)了全部參賽隊伍的1/3。
哪怕是在只有六個直邀名額的TI6 和TI7 上,依然能夠有兩支國內戰(zhàn)隊穩(wěn)定直邀,三支隊伍通過預選/外卡賽的方式入圍。
進入2017/18 賽季后,V 社對賽制和邀請制度做了改革,DPC 積分取代了過往主觀的直邀方式。
那一年,中國戰(zhàn)隊獨占六席,只可惜闖入決賽的PSG.LGD 未能延續(xù)偶數(shù)年必奪冠的傳統(tǒng)。隨后兩屆TI,雖然國內社區(qū)將PSG.LGD 定義為“全村的希望”,但依然能夠保證向TI 輸送五支戰(zhàn)隊。
5 條曲線依次代表中國、東南亞、北美、南美和歐洲游戲場次變化
在TI11 擴軍至20 支隊伍的情況下,余下的8 個席位將分別分配給六大賽區(qū)的預選賽頭名,以及2 支外卡賽突圍戰(zhàn)隊。
即便是在最理想的狀態(tài)下,即兩支直邀、一支預選賽晉級、兩支外卡賽晉級,TI11 也將會追平TI1 成為中國隊占比最低的一屆TI。而最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則是只會有3-4 支中國戰(zhàn)隊站上TI11 的舞臺。屆時,LGD 或許將會面臨更加孤立無援的境地。
而對于DEC 戰(zhàn)隊解散的新聞,事實上早在8 月13 日就有傳聞稱隊伍即將解散,隊員將以個人名義參加TI 預選。
有些諷刺的是,在隊伍以DPC-A 級聯(lián)賽頭名的身份晉級DPC-S 級聯(lián)賽后,包括老板、教練以及隊員在內的所有人接受了完美世界電競APP 的官方采訪,在采訪的最后,他們表示“DEC 將深耕DOTA2,直到這個游戲滅亡”。但在這篇報道發(fā)出的第76天后,隊伍卻先游戲一步“滅亡”了。
過去幾年,每當TI 預選/海選臨近時,都是贊助商投資以及選手組隊的高峰期。
TI 至高榮譽和高額獎金,是促成選手抱團、贊助商牽手俱樂部最核心的因素。正因為如此,DEC 戰(zhàn)隊在TI 預選即將開打的情況下解散才令人感到無比震驚。
投入了一整個賽季,卻在臨門一腳時選擇退出,除了傳聞中投資人遇到了困難之外,或許這其中也有看不到DOTA2 項目發(fā)展前景的因素在內。
在潘婕的描述中,因為“DOTA2 沒有生態(tài)”,加之疫情的影響,即使是國內近三年成績最好、影響力最大的LGD,依然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壓力。這樣看來,其他隊伍的狀況只會更差。
一個月前,stratz.com 網站統(tǒng)計了DOTA2 自游戲beta 測試發(fā)布以來在各地區(qū)進行的比賽場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區(qū)本月進行游戲場次不足2000萬場,刷新了最低月游戲場次記錄,僅次于最低的北美洲月場次。
2015 年7 月是國服的峰值,當月的匹配場次超過了6300 萬場。這意味著在過去七年的時間里,國服游戲場次銳減近七成。
玩家的流失,直接體現(xiàn)在高水平職業(yè)選手的匱乏和“老齡化”,VG 不計前嫌召回Frisk 就是最好的例子。
說白了,除了Frisk 之外,VG 似乎并不能在市面上找到比他更好的選擇。而兩位在賽季中段復出的四號位胡良智(ID:kaka)和徐林森(ID:fy)同樣是已經征戰(zhàn)職業(yè)賽場近十年的老將。
在玩家數(shù)量逐年銳減的背景下,國內職業(yè)戰(zhàn)隊青黃不接,幾乎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
最后一條新聞來自8 月24 日,V 社發(fā)布7.32 版本更新的同時,預告了勇士令狀即將于北京時間9 月2 日正式推出的消息。
不同于以往,7.32 版本的變動可謂是歷屆TI 前的更新之最。地形的改動、新物品和技能的加入,似乎讓玩家們又尋回了往日的新鮮感。
不可否認,這也是DOTA2 這款游戲十余年來經久不衰的重要因素,每一次更新都會使游戲本身再度煥發(fā)活力。
而對于玩家們來說,每年最期待的無疑是TI 和勇士令狀的到來。
自TI3 推出勇士令狀之日起,本子最核心的作用便在于為即將到來的TI 眾籌高額獎金。
過去幾年,玩家們對游戲和賽事的熱情,也使得TI 獎金連年刷新電競賽事獎金記錄。2020 年10 月10 日,在距離勇士令狀上線137 天后,TI10 總獎金成功突破4000萬美元大關,再次創(chuàng)造歷史。
而到了今年,勇士令狀的推出距離TI11 開打僅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在這樣短的時間內,除非V 社修改注入獎金池的比例,否則誰也不知道這項以巨額獎金著稱的賽事,最終會以怎樣的獎勵回報投入了一整年的戰(zhàn)隊和選手。如果TI 失去了獎金的噱頭,那么俱樂部將DOTA2 分部“優(yōu)化”掉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一旦失去了LGD 這一“全村最后的希望”,難道不是一件比六年無冠,更令人感到絕望的事嗎?